在賈政的大嗓門宣傳下,所有的賈家人都知道了元春封妃的事情,包括住在後街的族人。只不過後街上的族人大部分人都是事不關己,畢竟元春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實質的東西,只是一些虛名而已。不過也有一些混日子的十分歡喜,有了這層身份,他們以後的日子就更好混了,怎麼樣都會有人吃這一套。
一連幾天時間過去,幾家有心建省親別院的都已經開始行動了,賈政卻還沒有接到賈母的消息。
賈政看到賈母只說會闔族之力建省親別院卻沒有一點實際行動,心里有些著急,有心認為她要反悔不肯幫忙,看她那日的表現有不像。賈政完全忘了賈母說話已經沒有之前管用了,至少賈家幾個主事的都不買她的帳。,所以這幾天賈母都在思考怎麼和賈赦,賈珍開口要錢,才能讓他們多出一些。
「母親,前幾天說的事情怎麼樣?大哥他們同意出錢了嗎?」賈政一下朝就往賈母這邊來了。十六那天賈母以要好好合計為理由送走了賈政,一連幾天都沒有一絲消息,也難怪賈政會以為賈母不想出錢了。
「你這是急什麼,正月都還沒過呢,這事情是急不來的。」賈母緩緩說道:「怎麼也要出了正月,我再向老大還有珍兒提這事吧!」
「母親有所不知,其他幾家有資格省親的都已經開始丈量土地了,我們卻還一點動靜也沒有,這不是會叫人看輕我們家娘娘嗎?」賈政辯解道。
「你說別家都已經開始行動了,要真是這樣我們是要開始動手了,絕不能落于人後。」賈母如有所思地說。
「我也是這個意思,所以一下朝就來向母親討主意了。」賈政笑著說。
「這事要你自己拿個主意才行,這省親別院究竟是要建在哪里?請什麼圖紙?我一個內宅中人定不下主意。」賈母笑道。
「母親這麼說,我也有一點淺見說出來母親指正一下。這圖紙之事自然是要交給專業的人來,所以我想請都中最出名的山野子老前輩繪圖。這地點的事情倒是有些為難,現在郊外的土地一天一個價,都是因為要建省親別院吵上去的,要是在郊外建,必定要多花一筆冤枉錢,還和其他人家的擠在一處。因此我左想右想才想到一個好主意,我听說大哥要搬出去住了,就想著從大哥的院子起,再佔些東府上的花園,地方也就夠了。要是用自己家的地也以省下一大筆買地錢,而且離家也近,母親你怎麼看?」賈政一听賈母叫他拿主意就把心中想了幾天的想法娓娓道來。
「這圖紙之事倒是行。」賈母皺著眉頭說:「是要說這土地我怕老大不會松口。」
「母親,這是件大事,娘娘臉上有光,皇上也會高看我們家一番,到時寶玉的前途也就有了,老太太怎麼也要說服大哥才好。」賈政慫恿道。
「這理我怎麼會不知道,只是老大是個莽撞沒眼色的,他不及你想的周全。」賈母無奈道:「要不你先去請了圖紙來,看需要多少地方,我再添點錢就在郊區買了。有了圖紙也不用擔心花了冤枉錢,多買了地。也省的看老大的臉色,吃委屈氣。」
「這怎麼成,圖紙是在實際丈量後,還要根據其地形才畫得成,憑空作畫怎麼會有好的。山野子老前輩是最出色的,我好不容易讓他等我兩天,要是再不把數據拿過去,他就接其他家的請托了,那我們家的別院肯定是落人家的一成,所以這事怎麼也拖不得。」賈政有些焦急地說。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那我這就叫他們過來一起商議,你自己也主動一點,開口說些好听的,最好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賈母听賈政說這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只好開口請眾人過來商議。
且說賈母派人去找人來商議,結果賈璉去了軍營不在家,賈赦在戶部忙著公事,賈珍出門訪友喝酒沒在,邢氏則是帶著迎春,惜春赴宴去了,結果最後來的只有尤氏,王熙鳳兩個。
「怎麼滿府的爺們都跑了,我找人商量個事都找不著人。老大,璉兒要當差也就算了,珍兒,蓉兒總不需要吧,整日出門和一些狐朋狗友鬼混。」賈母怒道。原來賈母看到就來了尤氏和王熙鳳,認為大家一起都在躲著她,是以十分生氣。
「老太太這話說的,蓉兒等會就過來,至于他老子是實在沒空,這幾天在大伯的介紹下新結交了一些朋友,都是一些實權人物,所以每日都在外頭應酬,天晚方歸。府里大小事務現在都是蓉兒在打理,所以他才晚了我幾步。不過蓉兒這小子也真是個有能力的,府里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條,也難怪大伯說要給他捐個官了。只不過老太太說有事商量,怎麼沒看到寶玉的人影,連蓉兒都要請過來,寶玉怎麼會不在場。」尤氏之前是不得賈珍尊重,一點權利也無,自然只能靠著賈母才能維持他寧國府當家人的臉面。是現在賈珍雖然心仍然不在她身上,到底給了她正房的臉面,後宅也全交給她管著。丈夫既然能靠得住,自己自然不必奉承著賈母。賈珍不喜歡賈母,尤氏自然要站在同一戰線。看賈母暗諷賈珍,賈蓉不作為,她就直指賈寶玉也是一樣。
「老太太,老爺和老太爺是朝廷命官,自然要先忙于公務,老太太有什麼事不然等晚上再說,到時大家肯定都在了。而且二叔因為老太太的話放下公務趕來是有孝心,是在上頭,旁人看來就是無心辦公,對他不是一件好事,就是對于娘娘的名聲也不好。為了娘娘的名聲和二叔的以後,還是讓他先回去公干吧!」尤氏話音剛落,王熙鳳就不甘示弱地再補上一刀。
「行了,就你們有理!蓉兒也不必過來了,老二也回工部去,有什麼事都晚上再說。」賈母又轉頭對鴛鴦說:「你去和寶玉說一聲叫他不必過來了,就繼續在先生處念書好了。」
鴛鴦知道賈母是在撐面子回應尤氏的話,面不改色地應聲下去了。
尤氏听著賈母的話心里很是不屑,當她不知道是的,賈寶玉現在根本沒有開始進學,估計就在什麼地方和史家那位玩笑呢。老太太這心也算是眾人皆知了,那史湘雲自從元宵過來就沒走了,整日和賈寶玉同進同出,以後除了賈寶玉估計也嫁不出去了。
賈政也被王熙鳳說地有些下不了台,他現在的確是每天無所事事,部里的公務都有其他人在處理,他就像一個領著俸祿的閑人一樣。听到賈母的話,他就直接告辭回家準備晚上再過來。
王熙鳳看賈政走了,也和尤氏一起告辭離開。
「嫂子去我房里坐坐吧,現在回府估計也沒有什麼事。」走出賈母的正房,王熙鳳就笑著邀請尤氏。
「那感情好,我們也很久沒有嘮嘮了,今天難道有機會就去你那里討杯水喝。」尤氏滿口答應。
「何必要討,嫂子喜歡,要喝多少有多少。」王熙鳳說道。
自從十六那天元春封嬪的消息傳出來,王氏就有些苦惱。她既欣喜元春給她帶來了榮耀,有煩惱這榮耀背後的麻煩。這不眼前又有幾個問題等著她來解決,首當其沖的自然是省親別院,那是一筆不小的花費,雖然賈政意圖讓其他人出這筆錢,她一點也不看好。而且就算如此,她也要出不少血,估計之前吞的都得吐出來。還有就是薛寶釵的事情,之前因為元春一直沒有出頭,才讓她進宮的,現在元春已經封嬪,自然不需要她進宮了,只是之前已經把名字都報上去了,一時間也沒有辦法抹去。
元春既然出頭了,就沒必要送薛寶釵進去和她爭寵,為了這王氏是想了好幾天。之前薛蟠的事情已經被王子騰抹平了,要是現在翻出來能不能行且不說,連累王子騰是肯定的。王子騰因為之前自己利用王熙鳳的陪嫁暗害于她,結果反而讓王熙鳳和王家決裂,大大地落了王家的臉面之事已經惱上她了,她不想現在火上澆油。
小選又不像大選一樣嚴格,只要家世沒問題,基本上都是會入選的。最重要的是離小選開始已經沒有幾天了,自己再不動手就沒機會了。
賈府里王氏想著怎麼讓薛寶釵進不了宮,相隔不遠的薛府中薛王氏也在和薛寶釵說話。
薛王氏也不是傻子,元春現在出頭了,自家姐姐一定不會想讓更年輕的寶釵進宮去。而且元春帶來的榮耀已經讓薛王氏迷花了眼,這省親之事是自古未有。
薛王氏堅信元春能行,她的女兒也一定以。畢竟薛寶釵的資本比元春足多了,正直風華正茂的年紀。
薛寶釵則是知道了元春之事後更加堅定要去搏那滔天富貴,然後有一天榮耀歸家省親。
母女兩的意見一致,行動起來自然就方便多了,薛寶釵的安全得到了嚴密的保護,每日的吃食也是查了又查,只盼著小選的日子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