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在宮中最有名望的申保以命作抵之下,熊正終于免于一死,被發配到楚國最偏遠的一處封地。申保白發皓首,一步一回頭地離開了他用心輔佐了三代楚君的王宮,隨著熊正而去。

暮色中,寒鴉鴰噪,冷風浸人。夕陽的光撒滿大地,王婦二人立在高台之上,申保告辭而去。允兒看著申保離去的背影,奇怪地問楚王道︰「不知申子為何對熊正百般維護,求情也便罷了,可這一去,年逾六旬的申子恐再難回來,只怕要埋骨它鄉了。」

楚王長嘆一聲道︰「申子不說,寡人也不便說破,但願熊正能明白申子的一片苦心。無毒當年,便深受申子所喜,只是他後來自尋死路,申子痛心疾首,很多年再不願提起此事……」

允兒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難怪申子這般維護熊正。

一陣寒風吹過,允兒不由得打了個寒噤。楚王覺察,伸出臂膀摟住允兒笑道︰「回去吧,莫要再擔心他們,各人的命各自修,是福是禍,由他去吧。」

……

十年後的夏天,流觀閣內,一片花團錦簇,熱鬧非凡。

今天是允兒四十五歲的壽誕,一大早,太子商和太子妃文珠便帶著兩個公孫來前來給祖母問安。允兒端坐著,慈愛地看著兩個玉雪可愛的公孫。

文珠彎下腰,教導一男一女兩個雙生子給祖母叩頭行禮,女乃聲女乃氣地賀壽。如籮的大肚十分笨重,齊奚急忙上前扶住文珠,允兒笑著讓文珠坐下,雙生子不認生,一番叩頭之後,便到處跑著,好奇地看著大殿中物件。

越夫人笑意吟吟地說道︰「不想文珠這此年,卻是最讓夫人省心的一個,嫁來不到三年,便已為太子開枝散葉,真是我楚宮之福啊。」

文珠羞紅了臉,急忙岔開話題道︰「托夫人的福,夫人為孩兒選的兩個乳母,十分得力……」

越夫人越發笑的開心了︰「你這孩子,你會生,生的好,跟乳母有什麼關系……」

文珠越發了臉,太子商攬著文珠的肩頭笑道︰「庶母說的是,其實庶母應該夸的是我……」話還沒說完,腰間就被文珠狠狠掐了一把。

眾人都哄笑起來。允兒慈愛地看著這對小夫妻,心中卻輕輕嘆喟,時間過的是太快了。

越夫人也老了,一雙眼角笑起來堆砌的皺紋,是厚厚的粉妝蓋不住的。允兒輕輕伸手模了模自己的臉頰,這麼多年保養得宜,光潔艷麗的臉上容顏不變。除了眉目之間,早己褪去青澀嬌女敕,顧盼顰笑之際,一雙洞悉世事的眼眸依然清澈,

已經是做祖母的人了呵。

允兒恍惚地看著殿中熱鬧的眾人,從重生到現在,一路蒙太一護佑,這一世平安順遂,兩世為人,該報的恩該復的仇,所有心願都實現了,似乎沒什麼再值得遺憾的。

正恍忽間,只見雙生子爭搶著抓著一個物件歡快地跑過來。

姐姐跑的快些,高高地舉著小手來到允兒面前,撒著嬌問道︰「祖母,這是什麼東西?送給嬌嬌可好?」

弟弟也跟著撲了過來,靜靜的偎在允兒膝頭,睜著大眼楮眨巴眨巴地不說話。

允兒看著玉嬌手中的東西,笑道︰「這個叫銅虎,是祖母年輕時候玩的東西,如今嬌嬌喜歡,就送給嬌嬌了。」

那只小小的銅虎,當年是未入宮前與子離閑逛時看到的。子離見她喜歡,便悄悄地買了下來,後來允兒入宮了,子離便托楚王轉贈與允兒,二十八年過去了,物是人非,申縣的一切記憶都如同過眼煙雲,只剩下這只銅虎,還依然在這深宮中靜靜地守護她。

允兒拿起銅虎,用絹帕輕輕地擦了擦蒙塵的虎首,手指輕輕地摩挲著,遞與玉嬌。

玉嬌伸手接過,十分開心,笑眼彎彎地向允兒施禮道︰「多謝祖母!嬌嬌一定好好善待。」

弟弟玉宣咬著手指頭,含混不清地說道︰「我也要,祖母,宣兒也要。」

文珠急忙使人將二子抱過來,口中哄著︰「莫要貪心,你們姐弟二人一塊玩便是。若是真有兩只老虎,便會打架的。」

正笑鬧之際,宮人前來稟報︰「夫人,晉國太後駕到,前來為夫人賀壽!據報已經在城外五十里了。」

晉國太後,便是秋夔,一別二十五年,再未曾謀面!

允兒驚喜之下,直接從座而起,口中說道︰「快快備輦,本宮親去迎接!」

……

城外斜長的草坡上,芳草青青,楊柳依依,二十五年後,故人重逢在當初送別的地方。

允兒率宮中眾人隆重出城相迎三十里,翹首遠眺。草坡上芳香的小花沁人心脾,讓允兒突然想起送別的那個早晨,年輕的公子堅與秋夔,白衣飄飄,烏發如瀑,溫婉的眉眼相對,攜手歸去。

遠遠看到一隊人馬過來,旌旗獵獵,上書大大的晉字。上千騎身著烏黑盔甲的護衛,簇擁著幾輛馬車出現在土坡下。太子商指著那處給允兒看,允兒激動地喃喃著︰「來了,來了。」

一輛烏黑精鋼打造的華蓋馬車停了下來,七彩的帷簾卷起,侍婢上前,扶出一個清雅的貴人。

秋夔依然是一襲白衣,清雋如昔,腰間束著一條金鉤玉帶,胸前掛著青碧玉的組佩,當年瀑布般的烏發梳成了遠山髻,斜簪了三根金釵,清爽利落。

允兒迎了上去,秋夔疾走幾步,二人執手相對,無語凝視,嘴角噙笑,淚珠兒潸然而下。

允兒看著秋夔,眉目依舊如畫,只是臉色略為蒼白,微微笑道︰「這許多年不見,妹妹仍然美貌如舊……」

甫一開口,秋夔便泣不成聲︰「如今我成孤雁了,能在有生之年,再見到姐姐,真是甚慰心懷……」

允兒也悲從中來,晉國國君兩年前駕崩,秋夔之子繼位,秋夔便被尊為晉國太後。雖地位尊顯,新君早晚問安,但秋夔茶飯不思,日漸消瘦。允兒從書信中得知,便邀秋夔來楚散心。

二人正哀傷之際,一個稚女敕的聲音清脆地響起︰「祖母又難過了,祖母快不要哭了,哭壞了眼楮,讓征兒怎麼回去向父君交待呢。」

允兒止了淚,低頭看去,淚眼朦朧中看到一個粉妝玉琢的小女圭女圭站在旁邊,扯著秋夔的衣角,正軟語溫存的勸慰著。

允兒破涕而笑道︰「這是……」

秋夔拭了淚,牽著小人兒的手向允兒笑道︰「這是我的小公孫,名征,此番出游,他央了他父君要陪著我前來,沿途看顧著我,給我解悶。」

允兒點頭嘆道︰「好孩子。」

拭了淚,回頭召太子商公孫玉宣等人上前參拜,秋夔驚喜地笑道︰「商兒都當爹了!」太子商攜了文珠的手,及二個雙生子一同上前行禮。

允兒感慨道︰「當年太子出生產難,還多虧了你,不然哪有我們母子今日?」

秋夔轉頭看著眼前的青青草坡,此情此景,感慨萬千。

……

盛大的晚宴在章華台舉辦。地宮里音磬裊裊,大殿上錦繡花團,數十株巨大的花樹栽種在兩邊寬敞的廡廊上,巨大的宮燈照的殿中恍如白晝。伶人輕歌曼舞,席間宗族貴婦輪流上前敬祝襄夫人福壽延綿,榮祚千秋。

楚王須發花白,身材發福,再不復年輕時意氣風發的樣子,絳衣博袍,與攜允兒高坐上首,眉目間一派慈愛之情,看著席間的孫輩學著大人的模樣,恭恭敬敬地拜禮祝壽,捋須而笑。

太子攜文珠上前,手執一物,高高奉上,口中稱道︰「兒臣奉南山神參一棵,賀母後千秋!」

楚王和允兒都面露笑意,看著這個大子龍章鳳姿,氣宇軒昂,美玉一般的人物,照的堂中熠熠生輝。

楚王召手示意太子上前,笑道︰「吾兒,可知你母後最愛吃什麼?」

太子商一怔,隨即一笑道︰「這可難不到我,母親最愛吃的,便是炖的軟糯淳香的熊掌。」允兒嘴角噙笑,微微轉過頭來看向楚王。

楚王撫掌大笑道︰「听說你府上新進了一個廚子,不知可擅長制這道美味?」

太子商看了看嬌妻文珠,文珠微笑著點點了頭。太子商轉頭笑道︰「昨日孩兒便令那廚子進宮來了,此刻正在宮中庖廚烹制壽宴,今日最後的一道大菜,便是母後最愛吃的熊掌。」

允兒從旁微微笑道︰「商兒,你可知本宮為何愛吃這熊掌?」

太子商笑道︰「可是因它清甜甘香?」

允兒搖搖頭,目光瞥向楚王,二人對視一眼,眼中流露中無恨情意。允兒含著笑道︰「本宮愛吃,是因為隨了大王的口味,當初本宮進宮時,大王賞給本宮的第一道膳食,便是這熊掌。」

襄夫人獨步後宮二十八年,與楚王琴瑟和鳴,生育二子一女。這一段佳話,早在諸侯國中成了傳奇。太子商自被立為太子之日起,便一直穩居東宮,這與其它同室操戈爭奪王位的公子王孫相比,順利的太多。

太子商對襄夫人這個生母,一直充滿了敬畏,他明白,有了這個母親,繼位是遲早的事,他只需做好本分即可。

當最後一道肉膳呈上來的時候,殿中濃香撲鼻,眾人的目光都被眼前的食物驚呆了。

每個人的案幾上,都置著一方小簋,簋中所置的或大或小的一塊熊掌,炖的香氣四溢,筋肉顫動,色澤香濃,眾人看著垂涎欲滴,幾個公孫早已按捺不住,指著那肉大聲吵著要食。

楚王精神大振,招呼著眾人品嘗。

一口清冽甘香醉人的包茅酒,再加上一口香郁化不開的熊肉,楚王吃的熱汗蒸騰,暢快淋灕!

放下酒樽,楚王大贊太子的廚子。賞了廚子後,又召太子上前,笑道︰「寡人欲每天都食到這道美膳,不知商兒肯割愛否?」

太子商笑道︰「父王所願,固不能辭也,今日起,那庖廚留在宮中便是。」

楚王撫掌大笑道︰「善!寡人也不能白奪了你的人,寡人願以一物相換,不能佔了我兒的便宜。」

允兒心中一動,一雙美目瀲灩地看向楚王。

楚王微微一笑,拉起允兒的手說道︰「明日起,寡人便退位,國君之位,便交給商兒!今後寡人與夫人,便一起在這宮中,安心享用這美味的熊掌,或學學晉國太後,出去游山玩水一番,享受這余下光陰!」

太子楞怔了,跪在那里不知所措。允兒微笑地提醒著︰「商兒,還不謝過你父王?」

太子立刻翻身叩首道︰「多謝父王,兒臣定謹尊父王旨意,像父王一樣,做個有道的明君!」

席中一片鼎沸,一盞盞的美酒敬上來,章華宮中,今夜熱鬧非凡!

作者有話要說︰

全文完,感謝親們的一路支持!深鞠躬!剩下還有幾章番外……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