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秀娘只給蓉姐兒放了兩天假,還沒等著梅姐兒三朝回門,她就又叫算盤套了車,把蓉姐兒玉娘幾個送回了江州。

請來容易送回去卻難了,蓉姐兒好容易松快一回,紐骨糖似的粘在秀娘身上,抱了她的脖子直搖︰「娘,娘,再玩一天罷。」

秀娘拍拍她的**︰「再晚一天,曹先生不要你怎辦?」

蓉姐兒一點也不怕那個老翰林,老先生再會吹胡子瞪眼楮,看著也跟沈老爹差不多,花朝之後下了整整三四日的雨,老翰林腿腳不好,也不在函玉館里走動,拿大毛衣裳蓋了腿兒,坐定在案前。

蓉姐兒帶了一個芋頭當點心,借著碳盆的火把芋頭烤熱了,叫綠芽給她剝了皮,沾了白糖吃。若是秀娘在斷不肯依她,可玉娘卻好說話的很,她一撒嬌一訴苦,立馬就應下來,別個哪里似她這樣,都是規規矩矩吃冷點心的。

蓉姐兒吧噠吧噠吃的香甜,把老先生的饞蟲也勾了起來,他看著面前擺的冷碟兒,再看看蓉姐兒手里捧的熱芋頭,還有一口口呼出來的白氣,用力咳嗽一聲。

蓉姐兒在濼水時跟沈老爹住了好些時候,阿公的年紀跟陳翰林差不多大,見他一本正經的,就想起在濼水,沈老爹每每愛在被窩里藏一個燜山芋,早上塞進被窩洞,到了中午還是熱烘烘的。

妍姐兒怕他不敢上他屋子里去掏,蓉姐兒卻不怕的,偷模兒的躡進去,往床上一趴,伸手去勾,在被窩里模上兩把,捧了山芋出來,跟妍姐兒一人一半分了吃,若是大白在,還要饒掉一小塊。

沈老爹回來瞧見山芋不在,就要滿屋子的去尋,逗兩個孫女玩,說是那山芋自家長腿跑沒了,從來不往蓉姐兒身上想,兩個女圭女圭以為瞞住了大人,分吃一個山芋倒似過年一般。

陳翰林板了一張臉,蓉姐兒卻不怕他,撿了最大的握在手里,往他案板上一放,陳翰林吃之前自然還要說些之乎者也,說這是弟子孝敬,吃得山頭胡子一翹一翹。

陳翰林都沒唬住蓉姐兒,可她卻獨怕曹先生,曹先生眼楮一掃過來,她就乖乖坐正了身子,皺緊眉頭一筆一畫抬手轉腕,比在家里習字不知用功多少倍。

綠葉回來還學給玉娘听,學里是發一頓點心的,曹先生有個吃花的癖好,是以李家廚子也常備些花醬點心,正是春日,蒸得的玫瑰粉糕疊在盤上送了進來,每個女娃兒面前分到三塊。

手掌那樣大,配著烘過的干玫瑰花茶一起用,一屋子都是香氣,蓉姐兒最饞這個,曹先生每每用了一塊便不再吃,她再喜歡也只一塊的量,怎麼也不會再伸手去拿第二塊的。

跟小娃兒手掌一樣大,蓉姐兒三塊且還不夠吃,每隔三日有一頓玫瑰糕,這時候她便繞了曹先生轉,在她腳下絆來絆去,曹先生初還當她有功課要問,一屋子五個女兒,便只蓉姐兒學得最淺,誰曉得她是盯準了桌上的玫瑰糕。

曹先生叫她逗笑了,到第二回自家那塊也不吃,一碟子都給了蓉姐兒。別個尚好,悅姐兒還搶走一塊,只有平五淡淡沖了她笑,過得幾日,再吃玫瑰糕的時候,不等著曹先生賜給蓉姐兒,平五便拿了捧碟過來,把自己那份分給蓉姐兒。

悅姐兒皺了鼻子︰「做甚吃她的,倒要做好人,我的也給你。」說著噘了嘴兒,把自己的盤子推到蓉姐兒面前,幾個小女圭女圭倒似模似樣的傾軋起來,蓉姐兒曉得自己跟悅姐兒拉過勾勾,只好把她那一碟子也吃了大半。

蓉姐兒那天吃撐了回來,糯米的東西吃多了積食還壞胃,桌上的飯菜她一口都不肯動,早早趴在床上睡著了,等半夜里又醒過來叫餓,玉娘頭一回訓斥下人,把綠芽叫到跟前狠狠一通罵,等學里再放了玫瑰糕,綠芽不錯眼的盯著,蓉姐兒吃過一次苦頭,再也不敢貪嘴了。

秀娘實也舍不得女兒,離了她身邊這樣久,好容易在一處了,還要分開,嘴上說著不給她假,到底還是又留了她一天。

梅姐兒三朝回門這一日,王四郎怎麼也不肯去,還是秀娘帶了東西去了王家,也好給她撐一撐場面,梅姐兒臉上一點也不瞧不出新嫁的喜氣,秀娘的眼楮從左往右一掃,這些個姑子嫁的男人,便沒有一個像樣的。

紀二郎又領了捕頭的差事,他正是夾緊了尾巴做人的時候,整場都在笑,便是對著萬二也一直笑呵呵的,還拍他的肩︰「往後便是連襟了,有甚個事哥哥罩著你。」

王老爺略坐一坐便回了屋,幾個姐姐拉著梅姐兒進了屋子,槿娘問她︰「怎的,這一家子可是把你當觀音娘娘似的供起來了罷。」

梅姐兒勉強一笑,扯了扯嘴,都說三日入廚下,她是成親第二日便叫大嫂拍門叫起來燒灶做飯,連著三天一件好衣裳都沒上過身,秀娘給她辦的嫁妝,叫萬大嫂挑了幾樣好的撿了去,還是她死頂著保了下來,說要回門,這些東西俱都是要帶的,這才要了回來。

萬嫂子還沒混賴到那地步,嘴上只說要借,可借了哪里還能還回來,梅姐兒壓下了東西,這三日再沒有一刻好過,時時听著酸話,大了肚皮還要操持家事,萬二一成親就把原來那點柔情都拋到了腦後,連三日的火熱勁頭都無,才進了門就把情人作了渾家。

梅姐兒這模樣,秀娘哪里看不出,桂娘肚里為著她嘆一回,別個俱不在意,罵兩句男人,說完便把話頭轉到了秀娘這里。

「嫂子,我听說伯父家那幾個,都幫著修娘的墳呢?」杏娘吐了口爪子皮,又抓一把放到嘴邊磕了起來︰「我家那個,閑在家中也是無事,不如就幫著跑跑腿兒也好,總是親娘,要盡孝呢。」

秀娘一听就知道關竅,這是來分肉湯喝了,王四郎給親娘修墳,王家塘里都傳開了,如今他就是王家塘上的財神爺爺,哪個挨上了不沾點油腥,莫說是那些石灰木材黃沙這些個大件,便是孝布杉條毛竹蘆席這些小件,哪一個不貪墨些去。

莫說還有那打傘的挑幡的,還要搭三間罩棚出來好擺那泥金紙兒扎的車馬泥人,銀匠人都尋了三個,專打出銀碗銀碗來,王四郎只覺著親娘在身時不得盡孝,如今他發達了,譬如再給她辦一場體面的喪事,便是地下人瞧不見,他也安了心。

他曉得要做一回冤大頭,可也是頭一回在鄉里鄉親跟前這樣風光,那些個原說他浪蕩的,如今俱又換了一口唇舌,只道王四郎親娘這風水位埋得好,兒子竟發成這樣。

杏娘說完便罷,槿娘竟也接了口去︰「我家那個跑腿是不成的,尋個有學問的寫兩篇祭文倒是成的,只給些個潤筆費也就是了。」

桂娘曉得自家姊妹是這個模樣,她手頭的銀錢又貼補給了梅姐兒,有心想出些也苦于袋里無鈔,既無錢便出力︰「我早早回去,開籠蒸饅頭還是成的,折錫箔元寶,串紙花孝幡,總歸要人來做,我做了也是盡了心了。」

另兩個彼此看看都不接口,梅姐兒咬咬唇兒︰「嫂嫂,別個我不成,這個我倒能跟三姐姐一處。」一句說完後頭那一句倒訥訥出不了口︰「靈堂里頭總要用油……」

秀娘听見這句真不知說她甚個好,又吃不準是萬家叫她來說,還是她自家打的主意,笑一笑道︰「這些事我也插不上手,你哥哥主意大的很,樣樣都要自家看過,待我問明了,再一樁樁回你們。」

等夜里跟王四郎說了,他皺皺眉頭,忽的又笑了一聲︰「嫁出去的女兒,罷了,既是娘的喪事,很該叫她們也費費神的。」若不拿根蘿卜吊著,哪一個肯出力氣。

他既應下了,秀娘也無話說,既是幾個姐妹都叫進來幫忙,王四郎也不叫肥水再流了外人田︰「你哥哥呢,要用好些個木頭,總要上梁的,還有雕花的木頭門,他一個可做得過來?」

這卻是一注大銀子,比那些油錢沙土都更有賺頭,王四郎也曉得沈大郎是個實誠人,跟他說多少就是多少,花的木匠銀子,還要多出一個監工的價來,實是他賺了。

秀娘一听心里也歡喜,幫著哥哥應下,又急急打發了小廝往沈家傳話,王四郎看看貼了牆睡的閨女,拿手指頭撓她的臉︰「小豬玀,便放她幾天假就是,進了學便罷了,難不成還真叫她學成女顏回?」

「別個是慈母嚴父,你倒好,叫我唱白臉兒,女兒家就不必知書識理了,往後她要說親,跟曹先生念過女學也是一樣說頭呢。」

父母為著子女自然要計長遠,王四郎一听這話笑噴了出來,一巴掌虛打在蓉姐兒拱起來的身子上,蓉姐兒蠕動一下哼了一聲又睡著了,王四郎哈哈一笑︰「她才多大點子人,竟想起說親來。」

秀娘「嘖」上一聲︰「如今已經七歲,那李家夫人,已經給女兒備起嫁妝來,她家那個可比蓉姐兒還小一歲呢,挑合適的人家,還得保媒定帖,交襟割衫兒,光這一樣就要多少功夫,如今辦起來還寬松,再往後頭,那可就急了。」

說到交襟割衫,秀娘冷哼一句︰「高家那個,原看不上咱們蓉姐兒,今兒巴巴的跟了我姐姐上門來,硬要請了蓉姐兒去高家玩,打的甚個主意,好大的臉。」說的便是高家二郎的媳婦,原來貧時一句笑話她便要緊在意,如今是恨不得那笑話做了真。

王四郎長腿一搭︰「理她作甚,咱家的女兒要嫁,也要嫁那作官的小郎君,我原瞧著徐家小郎,他家里門第又太高,攀扯不上呢。如今這家子搬回金陵,更沒甚個說頭了。」

秀娘倒沒在意徐家回了金陵,吳夫人走時還差了人來告知她一聲,王家還送了些儀程土產,她一門心思全在蓉姐兒身上,听見金陵就想到了雕花床,點著指頭算起來︰「一張金陵的拔步床,一套家什,樟木香子總要十二抬罷……」秀娘還沒說完,王四郎就打斷了她︰「怎的才十二台,到時候四十二抬我也出得起,你莫要算別個,先把最要緊的算進去再說。」

秀娘皺了眉︰「甚個要緊的?」

「背她出門子的兄弟總要一個,給她撐腰的兄弟再一個,咱們還欠了女兒好幾個弟弟呢。」說著翻身壓上來,秀娘急得不行,女兒已經七歲,這要再被她瞧見了可怎麼得了,趕緊推了丈夫,蓉姐兒果然被這動靜吵得嘟了一句︰「娘,不去……」

把兩人唬得動都不敢動,再一扭頭,蓉姐兒又臉朝里睡熟了。

作者有話要說︰別個都是小學生程度了

蓉姐兒還在學前班,咳,她會進步噠

又寫到半夜兩點,實在來不及修前一章

放假比上班還累

等上班了,我再修文

大吉大利求包養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