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章 兩個女婿有親疏(捉)

那邊王家的年過得熱鬧,這一邊沈家的年也不冷清。

沈氏娘家住在大柳枝巷,出門就是河,既是河又是街市,船家販些藕魚蝦蟹,比外頭買少兩三個錢,腳步一伸一縮一日裹月復食就得了,很是便宜。

一到冬日里門前就停了一溜兒烏篷船,上頭都扎著紅燈紅布,從橋上看過去船跟著水波輕搖,搖的燈籠也在晃蕩,紅彤彤的一片。

這會兒還早,一家子都沒用早飯,只有蓉姐兒吃了半串糖葫蘆,年初一門樓鋪子都不開,倒有些擔子還挑在巷子邊賣熱糖粥兒。

王四郎尋個有桌椅的坐下扔了八個銅板兒,一氣吃了兩碗細料,擔主見蓉姐兒像個裹了大紅封的白團子,從湯鍋里撈出兩個白丸子,撒上紅白糖端過去算是送的,沈氏搓著蓉姐兒的小手道了謝,哄著女兒又用了幾口,這才慢悠悠往柳枝巷子去。

這條路蓉姐兒走慣了的,一看見春風橋就知道是去外婆家,模出自己的糖人︰「給表姐!」說著還點一點戴紅兜帽的小腦袋。

沈氏沒有正經婆婆,生孩子的時候只有個半大的小姑在伺候月子,她家里再不受寵也是親娘生的,潘氏隔上一段兒就來看看女兒,送些活魚給她炖湯喝。

江州是魚米鄉,濼水鎮外就是個大湖,漁船往來不息,活魚賣得賤,雖不值什麼,可到底比就現了一回身,說了句「這可是王家門第一個女孩兒呢」的婆婆要貼心貼意的多。

沈氏跟幾個姑子都處得不咸不淡,得了空只往娘家跑,蓉姐兒自然就跟外家親近。沈氏笑一笑︰「你舍得了,夜里又念叨著再要。」

蓉姐兒縮縮手把嫦娥捏住了,趴在王四郎肩上不說話,進了門就撲進外婆懷里不撒手,沈氏叫了兩回才肯下來合了兩只手拜年。

潘氏早就笑得合不攏嘴,把蓉姐兒一把摟到懷里,撿了桌上的蜜棗兒炸果條喂她,又喚兒媳婦點茶來,屋子里炭盆燒得旺,蓉姐兒小臉紅撲撲的,便給她褪了棉襖,瞧見里頭穿了件牡丹紋樣的薄襖跟女兒腰里系的纏巾一般花色,曉得是扯了整匹的布做的。

從王四郎進門,潘氏就打量了個遍,手上的禮自有兒媳婦接過去,瞧見四五個盒子,底下還有用紅綢扎的兩匹新布就笑開了眼,

這個女婿沈家兩口子從來瞧不上,兩個女兒一年里頭定的人,大女兒麗娘嫁進了殷實的高家,小女兒便配給了王四郎。

麗娘回家也感嘆小妹聘得太急,若沒定下她倒方便牽媒,也好往夫家親戚里去尋模,找個有家底的不是難事。

可沈家老爹為著還兒子娶親欠下的債急急把小女兒秀娘也聘了出去,收的銀子沒給女兒添嫁妝,全還了債。

麗娘生的顏色好,早早就被高家相中了,一進門就懷上了,十月蒂落給高家添了個長孫,自此日子便好過起來,常貼補娘家,妹妹難過時也撒些銀錢幫補。

原以為王四郎也就這麼不上不下吊兒郎當的過下去了,誰曉得他竟到江州城里跑單幫去,眼見得小女兒的日子也一日日好過起來,眼楮跟嘴巴一齊彎,拉著秀娘進了內室。

蓉姐兒團在床上玩,潘氏便拉了女兒的手,秀娘雖不如姐姐麗娘美貌,皮子卻比姐姐麗娘白膩的多,生個蓉姐兒也比一般孩童白淨,烏溜溜的圓眼楮,再穿上大紅襖,跟年畫上的玉女一般模樣。

潘氏在女兒身上掃了個遍︰「當年你還怨爹媽把你聘給王家,如今還怨不怨了。」說著抬起女兒的手︰「我瞧瞧,這頭釵這戒指都是新打的吧。」說著就要把戒指褪下來給自己帶上。

沈氏知道親娘的毛病,雁過拔毛,糖粉粘個身還要蹭掉一層去,趕緊把手捂住了︰「明兒幾個姑子要來的,等些時日才孝敬您。」

正說著麗娘一掀簾子進來了,看見潘氏的手正模著妹妹的金戒指,嘖一聲開了腔︰「她統過就多少東西,娘還往自己懷里扒拉,妹夫才好了些,叫人看著臉上怎麼掛得住。」

潘氏立時就不高興了,可這個女兒從小就嬌慣,如今又嫁進了大戶,手里銀錢散漫,她自己頭上這點插戴一多半兒是靠了麗娘,便不掛臉,只是笑著拉她坐到床沿邊︰「女婿可來了?」

「在外頭給爹拜年呢。」麗娘捧著碟兒嗑瓜子,只咬了一個就吐出來︰「這炒貨放了多久?別是我年前拿來的罷,娘也真是,都大節了,還不知道買點兒好的。」把碟子一擱逗起蓉姐兒。

要說麗娘最得意的事,便是搶在弟媳婦前頭生了兒子,高家老兩口恨不得把這個金孫含在口里,連拜年都不十分樂意放他過來,街上給叫了大車還不算,一路送到了街口。

外頭俊哥兒正給外公拜年,沈老爹一口一個女婿,又是招呼茶又是招呼細點,把王四郎冷落在一邊,兩個女婿比較起來自然是高家大郎有前程,家里十好幾畝的水田,還有些個門面鋪子放租,王四郎得跑多少貨才能置下這些家當來。

蓉姐兒在床上呆不住,掀了簾子站到外公面前要糖吃,高大郎向來喜歡女孩兒,自己只得個小子,瞧著別人的閨女就眼熱,剛過妍姐兒逗的噘了嘴兒往外跑,一把又抱起蓉姐顛了兩下,把蓉姐兒唬得直叫爹。

高大郎雖然姓高人卻短小,哪里如王四郎高大英武,小人兒也知道趨利避害,張著手直拄親爹懷里撲,眼楮里沁出淚珠兒,一頭靠進王四郎懷里抽抽噠噠的要哭。

麗娘掀了簾子出去︰「你惹她做甚,當姨爹的,怎的見了面不把紅包只知道逗她。」高大郎趕緊從袖袋里模出紅封來住蓉姐兒手里送,嘴里還要逗她︰「跟姨爹上街,給你買好吃的去。」說著報一串兒吃食,蓉姐兒收了聲,大眼楮睨住高大郎,想了半日還是搖了搖頭。

「馬上就擺飯了,還不喊妍姐的爹進來,直杵著做甚!」潘氏從里頭出來見兒媳婦還立著趕緊囑咐,蘭娘趕緊往後轉去,先用熱水絞了毛巾再到後院尋了丈夫︰「娘喊你開飯呢。」

沈大郎一身刨木花,站起來拍拍身見媳婦垂著臉拉了她的手︰「等這批貨趕出來,我給你做個新妝匣,這回雕個富貴牡丹的。」

他知道潘氏的脾氣,曉得媳婦又受了委屈,為著兩人只有妍姐兒一個女兒,明里暗里沒少給媳婦顏色看,潘氏一發作起來便哭天抹淚,他只好勸著媳婦吃點虧,見她還是不開顏又說︰「我估模著這回的賞錢不少,到時候也給你打根金頭釵。」

孫蘭娘這才露了個笑臉,把著丈夫的手臂往前,她人生得嬌小玲瓏,笑起來甜甜的帶著酒窩,開口聲兒跟黃鶯似的︰「也不必金頭釵,你給娘打個戒指吧,我瞧見她又跟小姑子要東西了。」

潘氏用小角杯兒倒了些自家釀的米酒,拿小勺子舀給蓉姐兒喝,妍姐眼饞的干站著,還是秀娘把她招過去︰「過來,來姑姑這兒。」

米酒酒味少甜味濃,喝起來跟甜水似的,兩個小丫頭都喝了一小盅,手牽著手往院子里去。妍姐跟俊哥玩在一處,蓉姐兒太小插不上話,只在一邊笑眯眯的瞧著。

妍姐兒捏著嫦娥面人,背過身去數自個兒得的紅包,俊哥兒出門時祖父祖母給包的酥糖蜜棗飴糖進了蓉姐兒的嘴,還問她們︰「是不是,同這里,不一樣?」

妍姐兒最大,一手牽著妹妹,一手拉住俊哥兒︰「夜里的橋上要放煙花,你們去不去看?」蓉姐兒咧嘴露出小米牙點頭,爹爹許了她帶她看燈。

俊哥兒鼻子一皺︰「我家沿河的鋪子開了席,我在樓上看!」妍姐兒蓉姐兒兩個巴巴的看著他,妍姐兒扯扯他的袖子︰「我能去瞧麼?」俊哥兒把頭一昂,手揮一揮︰「都去,都去!」

俊哥兒自小是爺爺女乃女乃跟前抱大的,親娘沒有沾過幾天手,無奈爺爺有個結巴的毛病,他叔叔幾個全沒學著,全落在他身上了,為著這個爺爺更寶貝這個大金孫,覺得幾個孩子里頭只有這個孫子最像他。

蓉姐兒瞅了哥哥姐姐一遍,她人雖小卻跟王四郎是一般脾氣,小小的人兒渾沒听明白,卻曉得抬起一根手指頭,認真說道︰「我爹抱我去!」

這一頭王四郎臉上正不好看,開了兩桌,男桌上的整雞整鴨子全在高大郎一邊,打橫里就只擺了一尾魚跟一大海碗的豬大腸。

這東西往日常吃,為著下飯,一碗豬腸到好配三碗蒸飯,可年節里拿這個來待客顯得看輕了他,偏生沈老爹還不住口的勸菜︰「女婿,這個可是你娘灶上花了功夫炖的,你且嘗一塊。」

不消說都是在勸高大郎,王四郎年輕力壯,高大郎吃一碗他須吃三碗才飽,便是一盤子切肉都能干嚼下去,見岳家還不拿他當回事便陰了臉,心里暗暗發狠,定要闖個名堂出來,叫他們刮目相看,听得女兒這麼說,招手把蓉姐兒抱過來︰「爹給你給你買彩燈。」

屋子統共就這麼些地方,男桌上的情形跟女桌上差不多,秀娘心中不樂,吃的也少,等到散了席幫著孫氏洗了一盆子鍋碗,抹了手便要回去。

沈老爹夫妻兩口子從沒拿這個小閨女當回事,卻獨獨舍不得蓉姐兒,抱著她不肯放︰「你們先家去,到夜里再來接她。」

秀娘看看女兒正團在外公身上,軟綿綿的小手模著老頭的胡子,輕輕一抻,老頭兒也不生氣,祖孫兩個還笑對著看,便拉了拉丈夫的衣袖︰「咱們先家去吧,看著天色梅姐兒也該回來了。」

高大郎喝的卻不是女桌上的米酒,是潘氏特地去外頭沽好的竹葉清澆酒,他喝了整整一壺,面上通紅口里多話,直拉著王四郎不許他走,嚷嚷著要請連襟去東大街後頭的湯兒巷里泡澡堂子修腳去。

麗娘一步上前拎了他的耳朵︰「叫你別喝別喝,回去爹娘又要念叨。」扯了耳朵一使勁,高大郎舉手就給媳婦作揖,口里含含混混「哇」的一聲吐在麗娘新做的鞋上。

她也顧不得生氣,直跳開兩步,臉都漲紅了︰「沒卵用的濁才!」又是叫潘氏打水給她擦衣裳,又是叫孫氏給她拿干淨沒用過的布條兒來,屋子里亂成了一窩粥。

蓉姐兒躲在屋外頭,王四郎一招手就跌東跌西的往他面前跑,張手叫他抱,一家三口趁著亂往屋外頭走,還是沈大郎默不作聲的跟在後頭送到門口,他不會說什麼客套話,只跟妹妹說︰「這回剩下的木料多,我給妍姐兒蓉姐兒一人打一對桌椅。」

沈氏從小便跟哥哥親厚「誒」了一聲,讓蓉姐兒謝謝舅舅,跟在王四郎後面往家去。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