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七章

太子在長寧的生辰宴之後,又前往慈元宮和長寧說了一陣話。

因皇後過世,太子也一直在守孝,這一年多來,一直著素服,甚至不穿錦緞,此時也是一身素白布麻衣冠。

他面目柔和,在寧寧的心里,就像月光一樣。

長寧雖然時常氣悶他沒有雄心壯志,但也想要是自己能夠永遠讓哥哥做一個太平之地的太子和國主,那就好了。

太子有些無奈地說她︰「你在父皇面前,說那般大膽的話,讓我好生擔心。」

長寧並未坐下,她站在太子跟前,她已經長得不矮了,太子坐著,她幾乎是俯瞰他。

對太子的這句無奈地擔憂的責怪,她卻很不以為意,說︰「哥哥,您就不要為我擔心了。我何曾做過沒有把握的事情。我自然明白,父皇不會責怪我,我才那麼說的。」

太子看她驕傲的姿態,就笑了,說︰「你怎麼知道父皇不會責怪?」

長寧說道︰「父皇年老了,很多事,他自己不能做了,所以他喜歡年輕人有活力,有什麼也不怕的闖勁兒,就因此,即使我是女兒家,說一些越過界限的話,他不僅不會認為我不守禮數本分,反而覺得我有他的血脈,敢說敢做,有勇氣膽識。再說,父皇是我們的父皇,哪里會真的厭惡自己的孩子呢,更何況只是這樣一件事。」

太子不曾想長寧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所以他愣了一下,他倒沒有認為自己妹妹的說法太出格了。

他一向是個善于包容的人,他自己不喜歡不會去做的事,但是不會認為持有同自己不同意見並且去執行的人一定是不對不好的。

這一點,身在高位的人,是很難有的。

身在高位的人,一向控制欲非常強。

太子寵溺地看了寧寧幾眼,又說︰「難道我的妹妹真的已經心有所屬了嗎?」

長寧不好意思地說道︰「哥哥,你就不要打趣我了。」

太子搖搖頭,「哪里是打趣,我猶記得當年,我從西邊邊防回來,進宮之後,就在這慈元宮中見到你,你當時還那麼小呢,沒想到這般轉眼之間,你就要嫁人了,我也會舍不得。」

長寧也嘆了一聲,說︰「是啊。不過,我希望自己能夠快快長大,做小孩子,沒有什麼好的。」

太子說道︰「現在的確長大了,成了大美人了。」

寧寧紅了臉,說︰「你今日總要這般打趣我才成嗎?」

太子笑起來,說︰「哪里是。本宮所言,是實話。」

長寧不得不轉移話題︰「哥哥,之前說從五哥那里過繼一個兒子的事,如何了?你同五哥說了嗎?」

太子因為此事果真收斂了精神,眼神也變得認真了,道︰「我給老五送過書信,老五倒是沒有不願意的。現下便是同父皇說此事了。本是之前就要說,但父皇一直心中不快。我便也不好提起。」

長寧知道,皇帝之前總遷怒太子,不僅在大臣面前掃太子面子說了「吾子不如蕭祐」這種話,而且還在之後就兩件小事斥責過太子,甚至皇帝突然背疼,太子去為他按摩,也被他罵了兩句,在這種情況下,太子又如何好說想從老五那里過繼皇子的事。

而且,老五的母妃的身份很低,他出生後就不受皇帝喜歡,之後越長越大,性格也偏向沉默內斂,甚至有些懦弱,所以皇帝就更不喜歡他了,他十八歲時,就被派去就藩,藩地距離京都不遠,受召便回京,但是作為信王,他只有三百親兵,比大皇子榮王的三千少了不少,由此也見他的不受寵程度。

老五這麼不受寵,他的孩子,皇帝幾乎沒有見過,當然也不受皇帝喜歡,太子卻要去過繼他的孩子,皇帝估計不會高興。

但是大皇子的兒子,嫡出的年紀都大了,庶出的倒有合適的,但堂堂太子,怎過繼大皇子的庶出孩子。

皇帝兒子雖然生得多,但養活的卻少,在排除了大皇子之後,便也只有五皇子了,再者就是老七,但老七現在還沒有成婚,根本就沒有孩子。

再說,即使老七生了孩子,因著楊家,太子也不想過繼他的。

長寧在書房里慢慢踱步,停下後,對太子道︰「我想,以先接五哥的兒子進京來教導,把他教導得乖巧些,下次就由嫂嫂帶著參加宮宴,找機會讓父皇看到他,若是父皇喜歡他,再說出他的身份,和要過繼他為東宮之子的事,便是水到渠成了。」

說到這里,寧寧走到了太子的跟前去,低聲道︰「哥哥,這些事,你必得趕緊去辦。最好讓人能夠盯著楊家,以免他們從中作梗,再者,父皇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這些都是需要做準備的。要是父皇真的哪日登仙了,哥哥您不能太被動。其一是怕有人在京中作亂,想要篡位,其二是怕北齊西梁趁機侵犯,想謀奪我大周江山。作為大周太子,大周國主,不能讓人佔去我一分一厘土地。」

太子嘆了一聲︰「我知。」

寧寧又說︰「哥哥,你也知道,有些事情,非得最靠得住的人去做才行。不然讓父皇知道,他還沒有仙去,你便做登位的準備了,那便也糟糕了。父皇身體不好,心便也十分敏銳。」

兩人又說了一陣話,長寧過去開窗往院子里看了看,伺候的宮人距離這里有些距離。

即使是最信任的人,諸如如意玉娘等等,她也不會讓她們在屋外伺候。

長寧這比誰都謹慎的態度,也感染到了太子,甚至皇帝也變得比以前更加注意*。

在長寧認為,是人,便有弱點,便有能將自己的秘密傳出去,所以,真的機密,她不會讓第三人知道。

除了這些,寧寧還會把為皇帝讀奏折知道的一些事情告訴太子,諸如誰和誰不對盤,在奏折里互相傾軋;哪些人之間關系較好,替對方說話;誰出了什麼事,皇帝會處置;哪些人看出堪用,哪些人不行……

也會朝太子打听一些事情,諸如此類。

在東宮里看了數月奏折,又為皇帝讀了一個多月奏折,長寧對大周朝廷里的各個官員和各種政務,不說熟悉,但大致是知道了,做到了心中有數。

知道慕昭就要上前線去,寧寧便也想去看看他。

所以靜安長公主送了一張帖子來,請長寧公主前去享用府中的新桃時,她便去請示了皇帝,「父皇,姑母邀請孩兒前去吃桃子,還請父皇恩準。」

寧寧是笑盈盈地期待地看著皇帝說的,語調撒嬌,因天氣炎熱,心情煩悶的皇帝因女兒的溫柔又嬌柔的聲音而舒暢了不少,他當然知道寧寧去靜安長公主府是為什麼,不過他還是答應了,「去吧。」

寧寧道謝道︰「多謝父皇。我會為您帶些桃子回來的,女兒親自摘了給您,好不好?」

「好,好!」

皇帝連連應著,讓寧寧走了。

長寧雖然這陣子沒有在靜安長公主府里住,但在寧康居里的東西,她基本上沒有搬,是隨時打算回來住的意思。

再者,長寧公主府就建在靜安長公主府的不遠處,經過大半年的修建,主體建築已經建好了,長寧並沒有去看過,但太子負責此事,他是常去看看的,說已經修得差不多了,再有數月便竣工。

到時候,寧寧的一部分東西,完全以由靜安長公主府里搬過去,到時候要是和慕昭成婚,慕昭以直接去長寧公主府里迎娶公主,這樣的事,在這個時代也不算出格。

靜安長公主府里的天趣園里,承「天趣」二字,里面種了不少果樹,春日里吃櫻桃,初夏吃李子,此時又以吃桃子和梨子了。

寧寧到了長公主府,得知長公主已經在天趣園里的鶯閣中待客,她便也不急,先回了寧康居里。

洗漱又收拾了一番,因還在孝期,不能穿鮮艷的衣服,所以她依然是一身素衣,甚至不是不帶花紋的錦緞紗綢,而是和太子一般的素白布衣,頭上也沒有任何花俏的頭面,只是用白綢綁了頭而已。

雖然如此簡單,倒更襯得她宛若山尖白雪一般了。

如意在旁邊不由贊嘆,說︰「奴婢看,公主殿下被稱京中第一美人,也是真真的,絕不是別人捧出的虛名。」

寧寧道︰「什麼時候又有這個名號了?」再美的美人,很快就是某個男人的妻,是孩子的母親,再是一群小孩兒的祖母、高祖母,然後在五世同堂時過世,被認為是人生最圓滿的結局。

再說,她已經定下慕昭了,再被傳這什麼京中第一美人的名號,到底有什麼用,又是誰要來傳她這種名號,她分明又並不參加京中閨秀名媛們的聚會。

她不由有點惱怒,總覺得誰這樣故意夸大她的名聲,是想破壞她的姻緣,或者是另有所圖。

寧寧沒有坐轎子,而是自己撐了傘往天趣園鶯閣而去。

天趣園並無後世園林的精致巧妙,但也的確不辜負天趣二字。

其中樹木蔥郁,鳥鳴蟬噪蛙叫聲聲,建築便隱在樹木之後。

冬天里曾經讓人摔入水中的石橋,此時被梅花樹茂密的樹葉掩映著,一片清幽。

而橋下的水流,從上游小溪流入水池之中,水聲潺潺。

寧寧輕輕提了提裙子,在石橋欄桿上坐了下來,低頭看小溪中的水,水中甚至還有逆流而行的小魚。

寧寧有很長一陣沒有享受過這般的情趣和幽靜了,突然,听身後如意說︰「慕昭公子!」

寧寧回過頭,便看到慕昭站在橋頭梅花樹旁,黑眸明亮,靜靜看著她。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