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二章

楊氏既驚愕又惱怒,下面的其他宮妃都噤若寒蟬,她們既不敢得罪楊氏,也不敢得罪公主,不過大約會在心里看好戲。

阿珍是楊氏的得力助手,而且這麼打她臉的事,她要是一點也不在乎的話,那以後還怎麼在後宮立威,于是她沒有耽擱,好好的上巳節不過了,就跑去慈元宮和長寧公主打擂台。

她坐在宮轎上,惡狠狠地想,一定要把長寧這盛氣凌人飛揚跋扈的事情傳出去,看以後誰敢娶她。

娶她就是娶另一個高陽公主,等著戴綠帽子吧。

長寧無意對楊氏手下的幾個宮人留情,要是不殺雞儆猴,到時候,後宮更是沒有規矩。

當楊氏到慈元宮的時候,已經有兩個宮人被打死了,地上流了一灘血。

阿珍嚇得面色慘白,滿額頭冷汗,跪在地上瑟瑟抖。

長寧心里也不舒服,但她強裝鎮定,坐在那里好似非常淡定地在曬太陽賞花。甚至眼里還帶著一些純真和天真。

她很小的時候,長牙齒,嘴里癢得她分外難受,但她不像別的孩子一樣啃手指頭和咬乳母的乳/頭,但會用肉干在嘴里慢慢磨,曾經有宮女將一塊表面看著就不好的肉干給她,長寧自然不要,而且大哭,後來這個宮女被皇後處置了。

當時長寧是真的很天真,以為她只是被貶去其他地方了,因為其實她自己也不確定那肉是不是真有問題,那宮女是不是真居心叵測,後來知道那宮女其實是被處死了。

皇後死後,長寧覺得自己的心也冷下來了,因為她知道除了自己能夠護住自己,沒有誰會護她了,而她既害怕又不安。

楊貴妃到了慈元宮殿外的院子里,看到長寧一臉平靜地坐看人被打死,不由心下吃驚。

因為皇後在時,對長寧公主護得很好,別說在她面前打死人,就是在她面前斥責別人的時候都很少,怕把長寧公主驚了魂。

但楊貴妃實在沒想到,長寧公主居然以這樣心狠手辣。

她在心里甚至生出了害怕,並且想,她真不愧是皇帝的女兒。

作為定天下的皇帝,啟元帝手上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有時候他暴虐起來,楊貴妃也時常害怕。

長寧看到楊氏來了,便從椅子上起了身,說︰「貴妃娘娘,寧寧給你問安了。」

楊氏被噎得愣了一下,長寧都已經對她這般劍拔弩張了,沒想到還能做到面色平和地和她打招呼。

楊氏走到長寧的身邊去,說道︰「是本宮給公主殿下問安。」

「貴妃娘娘坐吧。」長寧笑了笑,請貴妃娘娘坐,然後她抬了抬手,一位宮人將一張胡床搬來放在了楊貴妃的身邊。

胡床,也就是個馬扎,請貴妃娘娘坐馬扎,顯然是很不尊重的。

但長寧就這麼做了。

楊貴妃看了看那張胡床,再次愕然。

沒想到長寧卻說道︰「還請貴妃娘娘包涵,這殿里家具幾乎被搬光了,這張胡床還是從別處搬來的,還請貴妃娘娘不要嫌棄,將就著坐吧。」

楊貴妃不坐,臉色越不好看。

長寧並不理睬她,自己坐下了,又說︰「慈元宮的所有家具和器物,都是有造冊的,造冊時,本宮便讓一式三份,慈元宮的管事女官秦嬤嬤手里有一份,本宮那里有一份,宮中尚宮局有一份。本宮記得,本宮離開時,慈元宮中還有很多家具,現下卻幾乎空蕩蕩了,就怕是這些奴才偷盜宮中之物,這不是一件小事。若是家便不能治好,又何以治天下。故而對于此事,本宮覺得不能輕忽。秦嬤嬤為了逃月兌責罰,便言道是娘娘你讓人將家具借走了,娘娘現下管理著後宮,借一兩件家具走,也無厚非,但就怕這些奴才,借著娘娘你的名,將家具和其他器物搬走拿到宮外去賣。這種奴才,若是不處死,以後宮中便再無規矩言,後宮被這些蛀蟲搬空,那麼,估計也是國將不國的先兆了。娘娘,您覺得呢?」

楊貴妃原來以為長寧只是個脾氣,將人杖責,此時站著听她說了這一席話,她才知道自己又小看她了。

于是,她忍下胸中怒火,在那馬扎上坐下了,坐下之後,上面的棕繩便往下一沉,這讓很久沒有坐過胡床的楊貴妃心下一驚,生怕長寧會整她,讓胡床的繩子是朽的,那她必得摔一跤不,摔了還不能拿長寧怎麼樣。

但等她坐穩了,才現自己是多想了,胡床沒問題。

之後轉念一想,便明白長寧不會是在胡床上動手腳的人。

因為長寧就是和皇帝很像,決計不會在這些不痛不癢的小問題上和人糾纏,或者他就不出手,一出手就讓人痛不欲生。

皇帝嘆息長寧不是男兒,看來是在他心里,他覺得長寧更像他吧。

貴妃只得附和長寧的話,說道︰「公主殿下所言不差。」

長寧便說︰「本宮想,娘娘借走的家具,想來也有登記造冊,還請先拿出來對一對比,看這些奴才們是不是有干監守自盜的勾當。」

既然長寧這麼說了,貴妃已經騎虎難下,找不到任何反駁的話,想說此時自己去查就好,但又怕長寧到時候誣告自己將宮中的東西拿出宮,那到時候估計更麻煩,于是只得讓身邊的桂娘去拿來登記造冊的冊子。

冊子拿來,長寧就讓和慈元宮里本來的冊子做對比,然後開始檢查各種家具物品,進行清查。

尚宮局里的幾位總管和下面的管事也都滿額頭冷汗地跟著清查。

此事一時間鬧得很大,整個宮中都震動了。

皇宮這般大,肯定有宮人*鳴狗盜之行為,所以一時間,不少有偷盜行為的人就驚恐起來。

這上巳節,寧寧就是在清查慈元宮中物品中度過了,她沒和楊貴妃鬧得難堪,楊貴妃之後讓人將借走的東西都還了回來,又勒令尚宮局對整個皇宮都做一次清查。

當然,慈元宮里的確出了事,有些物品是對不上號的,有人將東西偷走了,所以下獄的便也有好幾個。

寧寧的目的達到,下午就出宮了。

楊貴妃坐在自己的翠羽宮中,她一向愛坐的那張美人榻沒了,放在門前的屏風也沒了,都送還回慈元宮了,她很氣惱,但是又有些氣無氣的味道。

只能說,她太小看長寧公主了。

要是長寧只是說她搬走了東西不對,她尚有理由搪塞,而且即使皇帝回來了,她也有話說。

畢竟皇後薨逝了,長寧又搬出宮住了,她的翠羽宮里缺東西,去借兩件來用用便無厚非了。

但長寧說有人借此偷宮中的東西出去賣,她便只能站在長寧的一邊了,不然就顯得是她參與了這監守自盜的事情一樣,要是這事不推月兌干淨,皇帝回來了,她就糟糕了。

逃不掉的罪名就是管理不了後宮,讓後宮出現物品被偷出去賣的事,再者,皇帝也能懷疑她賣宮中物品。

楊貴妃兀自郁悶著,惱恨著,卻又沒有什麼好辦法,現在即使是對外面宣揚長寧公主性情跋扈,別人大約也不會相信的,反而會覺得她治理後宮有一套,以後把她迎娶回家了,能夠很好地治理後宅。

雖然解決了事情,但長寧的心情並沒有楊貴妃想的那般好,不僅不好,反而有些怔怔地心情沉重。

她坐著馬車回了太子東宮,太子和群臣去了郊外上水邊踏青郊游兼祭祀,此時還沒有回來。

連太子妃也出門去了,是和其他王妃和京中誥命們一起去郊游去了。

寧寧回來,太子東宮顯得很冷清。

她剛回自己所住的天河居,並剛收拾了一下,就有人進來請示道︰「英國公府的慕昭公子受靜安長公主的命來給公主問安。」

所謂問安當然不是簡單的問安,應該是還有話說,或者送了東西過來。

寧寧對如意示意了一下,如意便讓將慕昭帶進天河居來,在前面的堂屋接待他。

寧寧所住的天河居在東宮前庭後院之間,在這里接待表哥也不算過分。

在幾位宮人的伺候下,寧寧重新梳好了頭,因是上巳節,頭上還別了一朵粉白粉白的芍藥,芬芳撲鼻,身上依然是一身素衣,就這樣去了前面堂屋見慕昭。

慕昭坐在堂屋里最末位的椅子上,身姿坐得筆直,眼楮目視前方,像是緊張,又像是他從來就是這副模樣。

寧寧從後面進了堂屋,慕昭听到聲音便看了過來。

他已經有兩個多月沒見到寧寧了,實在想得厲害,因為今天是上巳節,靜安長公主府里也非常熱鬧,美麗的女子們,穿著鮮艷的春衫,在河邊湖邊游玩,拔草摘花,戴在頭上。

慕昭突然就更想寧寧了,幾乎到了魂不守舍的地步,于是靜安長公主大慈悲,摘了漂亮的鮮花,用籃子裝著,讓慕昭送到太子東宮來,一籃子給長寧,另外一籃子則給太子妃。

于是慕昭就帶著籃子騎馬前來了,一身錦袍的少年,騎著白馬從街市上飛馳而過,俊美而傲然,一路不知道惹了多少人駐足觀看。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