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章

宮宴結束得很早。

在回家的馬車上,靜安長公主特地讓慕昭和自己乘坐了同一輛馬車,在馬車上便開始輕聲教訓他,說︰「今日進宮前,我是怎麼交代你的,你有記住我的話嗎?」

慕昭羞愧地將頭低了下去,一言不發。

靜安長公主嘆了口氣,說︰「你這個樣子,只會讓人擔心。」

一直一聲不吭的慕昭突然說︰「我根本不想進宮去。」

靜安長公主盯著他︰「以後你想去也不能去了。」

慕昭倔強地抿著嘴唇,眼神稍稍閃爍,顯然對自己的行為,他還是有些後悔的。

靜安長公主便又嘆了口氣,說︰「你自己要爭氣,有些人的出身是他的恥辱,當他建功立業之後,別人只會看到他的功績,曾經的恥辱便會被認為是對他的磨練;要是一個人出身不好,之後還以此為借口墮落,以後人們更會指著他的鼻子罵他,並說出身如此的人果真長不成材。」

只有六歲的慕昭已經完全可以理解靜安長公主這話的意思了,從兩歲開始,他便開始記事,那時候,他的親娘還沒有死,所以在慕家,他更是被瞧不起和戳脊梁骨的存在,冷清冷暖,從出生起,他便開始體會。

他抬起頭來看舅母,眼眸宛若夜空的星子,冷冽而明亮,熠熠生輝,十分堅定。

靜安長公主伸手摟了他一下,道︰「好孩子。」

慕昭低低地「嗯」了一聲。

他雙手抱膝,將臉埋在膝蓋上,眼前又出現了那位攔住他的小公主的影像,只有六歲的他,也知道臉紅了,在她的面前,他覺得自慚形穢,不明原因地,就自慚形穢了。

寧寧已經可以確定,慕昭和她並不一樣。

她是希望有人和她一樣的,這樣,她也許會因為有同類而不覺得孤獨。

人便是這般矛盾,渴望有和自己一樣的人,但同時又因滿懷私心而排斥別人和自己一樣。

宮中的日子過得很快。

寧寧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慢慢地就又長得大了不少。

她過著豬一般的生活,似乎是渾然不覺世間其實是有困苦的。

在這時候,這個國家並沒有那般平靜,和西梁的戰爭斷斷續續地持續著,但是一直沒有進展,只是不斷消耗著國力。

越州一代遭了台風,宣州的鼠疫又有朝京城蔓延的趨勢,大周國就沒有平靜過。

在這時候,西梁提出了休戰聯姻結盟,皇帝在和大臣們商量之後,決定接受此事。

西梁送了很多聘禮過來,想要求娶大周國的大公主。

看來他們是早就打听好了,大周國的大公主剛好十五歲,正是可以出嫁的年齡。

大公主顧徽婧被封長平公主,本來她不是老大,不過,在她之前的公主們都過早地死了,于是她就成了公主里的老大。

她的生母只是一個一般宮女,早幾年就已經過世了。

皇帝是個一天到晚惦念著他的天下的人,對兒女其實很少關心,至今也只對他的小公主多上了些心,所以對大公主,他實在沒有太多的父女感情。

而大公主的生母又死了,死時她已經十二歲,所以之後便也沒有別的宮妃抱養她,她只是由著女官嬤嬤宮人們照顧,但因有皇後吩咐,倒是從偏僻的宮室里搬到了慈元宮的後殿里住。

因住在慈元宮的後殿,她每日里除了學公主該學的東西,便是到皇後跟前問安,至少是讓皇後對她有了好印象,而且因她經常做些小玩意兒帶給小公主,所以她和小公主的關系還不錯。

听聞西梁國來求娶她,從沒有出過大周國皇宮的她,當然是不想嫁到那麼遠的地方去的,所以就哭著來求皇後。

「母後,兒臣不想離開周國去梁國那麼遠的地方。」

寧寧本來在皇後的身邊,但皇後卻讓乳母趕緊把她抱走了,看寧寧听不到了,皇後才對大公主說︰「此事可不是兒戲,關系兩國之後的邦交和睦,這事,不是你我可以做主。」

大公主還是哭︰「兒臣不想嫁去梁國。」

皇後嘆息一聲︰「你求本宮也無用,這事得看你父皇。」

大公主當即就心灰意冷了。她知道皇帝一向心冷如鐵,對她又並不寵愛,怎麼可能听從她的意思。

寧寧不知道她是否去求過皇帝,但最後婚期還是定下了,就在這年的深秋九月。

自從定下婚事,寧寧就沒有見過大公主,皇後怕小女兒沒有人陪著玩會不斷念叨大公主,就讓乳母李氏將她的女兒帶入宮來了。

小公主的這位女乃姐只比她大一個月,叫劉和,是個乖巧听話的小女娃,因為被教導過了,所以不敢和小公主爭搶任何東西,只會跟在人小鬼大的寧寧身邊,寧寧說什麼便是什麼。

其實寧寧一點也不想帶一個跟屁蟲,但這實在不是她能決定的。

劉和比起是在陪她玩,不如說是她在帶著劉和玩。

寧寧已經六歲了,按照宮中規定,她的好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接下來,她就要開始上學。

這時候還沒有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說法,不過公主也沒有特定要學什麼,但皇後和皇帝對她是很有冀望的,大約覺得她聰慧,就想讓她成就一代才名,不要浪費了。

寧寧听了一遍皇後的安排,她不僅要學習最簡單的識字和女則女書等,還要學習經史子集,聲律詩詞,琴棋書畫不用說了,還有禮儀德行這些……

總之,寧寧覺得皇後是希望她成為全才。

也許也不一定是要成才,總之是要什麼都知道,不能丟了皇家的顏面。

寧寧倒沒在心里哀嚎,只是覺得皇家公主也並不是那麼好當的,學業也得抓緊,不由在還能自由自在玩的時候抓緊時間玩。

她即使到了六歲,依然不能隨意走出慈元宮的宮門,最多能在院子里和小宮女們一起玩一玩丟沙包和踢毽子。

生活要有多單調有多單調。

此時已經八月了,剛過中秋,天氣已經涼快下來了,趁著太陽還在西天邊,寧寧練完字就帶著劉和到院子里踢毽子。

兩人都還小,但小女孩子手腳已經非常靈活,在數位小宮女的簇擁下,她將那用漂亮的野雞毛做成的毽子踢到劉和面前去,劉和趕緊踢了回來,兩人這般玩了幾個月了,早就配合默契,能夠連一刻鐘不斷,斷掉也是因為小女孩子耐力差。

小宮女們在旁邊加油,又不斷拍著馬屁,「公主殿下真厲害,太厲害了!」

寧寧對這種話已經听得麻木了,完全可以做到充耳不聞。

她頭上扎著兩個包包頭,身上穿著高腰襦裙,裙子被她撈在手里,隨著她每一次踢毽子,乳黃色的裙裾便不斷抖動,她長得白白女敕女敕,眼楮又大又亮,十分漂亮,只是眼尾上翹,有人認為這是帶著狐媚的,不過皇帝認為自己的女兒將來會艷冠群芳,所以誰在背後說小公主是不會安分的勾人的狐狸眼,這消息傳到皇後皇帝耳中,此人最後肯定會糟糕。所以漸漸地宮中無人再敢議論公主那深邃又勾人的大眼楮了。

寧寧每每會將毽子踢到劉和的面前去,劉和可不敢把公主殿下踢到自己面前的毽子踢歪掉,所以總能夠近乎完美地踢到寧寧跟前。

寧寧正想著自己和劉和長大了,說不得可以去申請配合踢毽子世界吉尼斯紀錄,就有一個小宮女慌慌張張地跑到了宮門口來,一疊聲地道︰「出事了,奴婢求見皇後娘娘。」

寧寧和劉和停下了動作,一位女官上前去,問道︰「什麼事?」

那小宮女說︰「奴婢是大公主身邊當差的阿七,嬤嬤讓奴婢求見皇後娘娘。」

因皇帝陛下提倡節儉,宮里的宮人的編制是有限的,即使是皇後這里,伺候的宮人也不是特別多,大公主那里的宮人就更是有限了,兩邊又相隔非常近,所以這些宮人,幾乎都互相認識。

已經有認識她的宮人過去了,說︰「娘娘在休息呢。」

皇後因為最近天氣變化,身體就不大好,多數時候都是在休息的。

寧寧也走了過去,她看那小宮女一臉著急,就說︰「到底是什麼事,你對我說說吧。」

她示意其他人到一邊去,既然這是大公主處的宮女,肯定就是大公主處出什麼事了,這個阿七不願意說出來,想來便是事情不能讓別人知道,所以寧寧體貼地湊上了前去,還讓別人不要偷听。

那小宮女已經在寧寧跟前跪下了,見過公主之後,就小聲和她說道︰「大公主要用剪刀劃破臉,所幸柳嬤嬤發現及時,只是戳了一條很小的口子,要是讓皇上知道……」

寧寧沒想到大公主居然這麼想不開,要是臉被毀容了,要嫁到西梁國去,肯定是不行的。這事一出,就是欺君之罪,此罪可不小,她自己跑不掉,恐怕她身邊的所有宮人也都要跟著接受懲處。

其實她之前有想幫大公主求求情的,畢竟西梁國力整體並不能和大周國相比,只是他們君臣合力,又有良將,才一直和大周國旗鼓相當,這次也是他們首先提出聯姻結盟,但是他們居然要大周國嫁女兒過去聯姻,這簡直有大周國處在劣勢地位,送公主求和一樣。

有這種考量,皇帝估計並不會輕易送女兒去聯姻。

但之後據寧寧了解,梁國皇帝的女兒都已經嫁人了,從宗室里選適齡女兒嫁過來並不合適,所以是想求大公主過去做太子妃,因為太子之前的太子妃過世了,大公主過去正好就填了這個位置。

太子妃以後可是要做皇後的,由此可見,西梁國是挺有誠意的。

所以寧寧便沒有去皇帝跟前幫大公主說好話。

因為知道說了也不會有用。

只是沒想到大公主是個死心眼,都這個時候了,還在干傻事。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