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八章 1收藏品 2普及音樂會

我們的收藏品

明天就要開始大考,對我和德明來說苦日子就要熬出頭了。一年三百五十六天,天天要讀書,誰受得了啊。而徐敏這幾天則變得惶惶不終日,考試對她來說就是上刑罰。這幾天小組後根本看不到她的影子,整天躲在家里死記硬背,她痛苦啊。今天是這學期的最後一次小組,我們幾個男生好像沒有考試這回事,而曉萍和麗華卻在埋頭溫功課,大有不考五分誓不罷休的樣子。

德明早沒心思看書了,便拿出了幾本厚厚的簿子。這是他集的糖紙頭,是他的寶貝。昨天他又從後弄堂換來了好幾張上品,其中有一張全是外國字,是值錢貨。我和小黃扔下課本便一起和他欣賞了起來。

說到收集糖紙頭,在我們這個物質相當缺乏的年代里,有很多東西都以拿來收藏的。當然,我們十來歲的孩子也不會刻意花錢去收藏什麼東西。但是,大家都會留下一些自己認為要長期保存的東西。

比如大家都有好幾十張刻花,她們幾個女孩子有不少糖紙頭。相比之下,林媛和德明倒有一些收藏品。林媛收集糖紙頭,她家條件好,經常能吃到高級糖果,所以她集糖紙頭得天獨厚。她集的糖紙頭都分門別類,不少都是成套的,很有觀賞價值。除此之外,林媛還喜歡把看過的電影票收起來,在背面寫上電影的名字,她還有幾張外國郵票。

現在不少女孩都愛好收集糖紙頭,因為糖果不是天天都能吃得到的食品。特別是那些高級糖果,更是要等到過年過節才能享用的,這些糖紙頭也就顯得珍貴了。它們色彩鮮艷,圖案優美,是大家竟相收集的上品。而林媛家還有進口的糖果,那糖紙頭就更希奇了。

德明除了集糖紙頭外,他還有幾張看得上眼的香煙牌子,這全是從小孩那里贏來的。不過到了缺錢的時候,這幾張香煙牌子就藏不住了,他會拿去和他大哥換錢,所以他的藏品多不起來。他大哥才是真正的香煙牌子收藏家。他還在集香煙殼子,最多的是他阿爸抽的大前門,通過向人家討和別人交換,他收藏的品種也不少。

照這樣算,那我就在收集橄欖核了。我是釘橄欖核王,在所有賭輸贏的游戲中,我只玩釘橄欖核,而且和比我大的人玩,他們才有好的橄欖核。我的「眼火」準,技巧好。人家瞄準時只把橄欖核放在眼皮底下,而我是將橄欖核高高舉過頭頂,這樣力量大,釘出界的機會就比別人多。所以許多特大、畸形的橄欖核,都被我贏了進來。加上曉萍經常送我一些她吃下來的橄欖核,那些都是福建的拷扁橄欖,其中不乏是上品。

這樣時間一長,我的橄欖核就越來越多,加上我人大了,只是偶爾和人家玩玩,贏的多,輸的少,又舍不得送人。我就將看得上眼的橄欖核分類,有三角的、四角的和五角的,再用油把它們搽得錚亮。惜我不會雕刻,德明的舅舅能將橄欖核刻成小船和不倒翁,那收藏的價值就更大了。

猜電車票的游戲,我們這里玩的人不多,我們幾個對它也不感興趣。但大銘收集電車票,時間卻不短了。

大銘的親媽是采購員,一年到頭在外面跑。在上海,她有公交月票,在外地,就只能掏錢買車票了。每次出差回來,都要整理那些車票去報銷。想不到大銘對那些廢車票生了興趣,向他親媽要。大銘媽就告訴她采購的單位,她兒子在集汽車票,人家拍她馬屁都來不及,都搶著幫她弄車票。

這樣,大銘媽每次出差回來,都要帶回一些外地的車票。大銘把它們按地方、長途和短途,汽車和電車,還有就是按面值歸類,再做一本像集郵簿一樣的簿子,把車票像郵票一樣夾在簿子里。幾年下來,他收集的汽車票也相當觀了。

曉萍的收藏最有意思。她的白相官最多,各式各樣的都有,其中大部份是洋女圭女圭,除了買的,她家佣人還按她要求的式樣做。現在人大了,有時候看到她喜歡的,她還是要買,家里的大人對她總是有求必應,所以她的洋女圭女圭品種最多。她收藏的東西已有兩大箱了,一箱全是洋女圭女圭,另一箱則是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有一次,我們去她家玩,她把箱子從床底下拖出來,讓我們看她的寶貝。箱子里有許多紙盒子,里面都是她收藏的東西。那些都是我們大家小時候送給她的,像什麼紙折的青蛙、房子,我用手帕做的小老鼠,那是用來嚇她的。麗華送她的小貝殼。她小時候弄斷的鑰匙,幾段舊的玻璃絲帶,從什錦老頭攤上買來的印花紙,還有兩枚復興公園的籌子門票等。在德明看來,曉萍這是在收集破爛。

不過德明最看得上眼的是一只小萬花筒。每年幼兒園在慶祝新年時,有個老師總要扮成一位「年老公公」,背了一個袋子給每位同學一個小禮物,那年我得到了這只萬花筒。德明和曉萍都要用自己的禮物和我換,最後我還是換了曉萍的一只玉石小猴子。她如獲至寶,把它珍藏了起來。

曉萍從箱子里翻出一只小鐵盒子,我們以為里面藏著什麼值錢的寶貝,打開一看,里面只有一粒石流子。她問我們還記得這粒石流子嗎,德明和大銘都搖了搖頭。我想起來了,那天我們四個人準備到浦東公園去玩,剛要出門,曉萍上門來了,見我們要走,她也要去。德明、大銘不願讓她跟著,嫌她礙手礙腳;小黃和我則要帶她走,我們幾個爭了起來。她見我們爭了起來,就說不去了,但她要我們帶點東西給她。

說是東西,也無非是樹葉之類,再說公園里也沒有什麼好東西,只要證明我們去過了就行。我就在黃埔江邊撿了一粒石流子,想不到她一直珍藏著。反正別人送她的東西,她都珍藏起來,見曉萍是一個很重友情的人。

「哎,我說你們都復習好啦?」麗華又擺出了小組長的架勢。「就是這麼十來篇課文,翻來復去有什麼好看的,不信你以考考我。」說完我把語文書扔了過去。德明和小黃是不敢這樣和麗華講話的,他們的腰桿子沒我的硬,因為我考試五分比她多。麗華抓起書翻了半天,才找出一個成語讓我默寫,我心里在笑她,這是她自己默不出才來考我的。我大筆一揮,那蟹爬字便躍然紙上。

「那你造個句子,看看你真的懂了沒有。」曉萍現在站在麗華一邊,平時我和麗華拌起嘴來,她總是保持中立。「曉萍,別理他。他油嘴滑舌,什麼話講不出,我才不願管他們呢。」不過這次麗華沒有撅起那好看的小嘴,今天她的手段是「不睬你最凶」。

即然她們要考五分,那我們只得奉陪。德明拿出了兩塊小鏡子,遞了一塊給我。我們用鏡子把陽光反射到天花板上,德明逃我來追。這是小孩玩的把戲,實在是無聊啊。德明開始搗蛋了,他把探照燈反射到曉萍臉上,而我則把太陽送給了麗華。見我們這般,麗華很不舒服︰「既然你們沒事干,就把小組新學年計劃寫一下。」

「啊呀,麗華。你抬舉我們沒關系,但不能打擊曉萍的積極性啊。」

曉萍看了我一眼︰「還是我來寫吧,不過大家都要遵守小組計劃。」

「一定照辦。」在我們看來,那計劃也就是紙上談兵,說歸說,做歸做,不必太認真。

這時,弄堂里傳來一聲悠揚的女人吆喝聲︰「修牙刷,壞額牙刷修凡……」這吆喝唱得美妙動听,而且調頭很高,這是穿牙刷的來了。我想能唱出如此甜美歌聲的人,肯定是年輕漂亮的女人。麗華看了看五斗櫥上的老式小鬧鐘,我就知道這學期的小組快要結束了。她站了起來︰「你們繼續看書,我去去就來。」

她還沒走出門口,我們就跟了出來。跑到弄堂里一看,已有不少小孩圍著那穿牙刷的在看熱鬧,他們也是被那動人的歌聲引來的。想不到這穿牙刷的竟是個干癟老太,我真懷疑剛才那美妙的吆喝聲是不是從她喉嚨里出來的,她的嗓子比我們唱歌老師好多了。果然,麗華拿了兩把差不多掉光毛的牙刷來了。

干癟老太坐在小登子上,那箱子就成了工作台。箱子里是原料︰一扎扎整齊的豬鬃毛,用橡皮筋扎成圓形。那鬃毛大多是白的,也有一、兩扎是黑的。除了這些,她還有一、兩扎新式的尼龍絲,當然價錢貴一點。不過听阿婆說小孩不能用尼龍牙刷,它太硬,要傷牙肉的。用來穿牙刷的工具很間單︰一把錐子、一把小齒鋸、一個小鉗子和一把剪刀。箱子里還有幾把修好的舊牙刷,賣一角二分,比買新的便宜近一半。

她先用小鉗子把牙刷上稀稀拉拉的毛全拔光,接著拿小齒鋸在牙刷柄背面依毛孔排列開出幾條凹槽,然後她在槽內用錐子刺出小孔。如果是第二次穿毛的,這道工序就免了。她從一扎鬃毛里拔出一點來,用線把鬃毛穿在小孔中,她把幾根多余的毛拔了出來,沒有放回工具箱而是放在嘴里抿著。就這樣,五、六分鐘的功夫,一把牙刷就穿好了。她取出剪刀,幾下就把刷毛修得整整齊齊,大功就算告成。那孩子給了她八分錢。

麗華的牙刷穿好後,我們幾個就到大銘家去玩,反正今天下午是復習課,無關緊要。

音會

大考結束後第二天,我媽給我和海倫拿來了兩張陝西南路上的上海市體育館觀摩票。到了會場,才知道這是上海音學院附中和舞蹈學校的匯報表演。來觀看的都是參加中學文藝匯演的學生,我媽中學的一個節目獲了獎。這個節目我和海倫一起看過,講的是一位越南南方青年抗擊美國侵略的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叫阮文追。

與別的音會不同,這是一台向中學生普及音和舞蹈知識的演出。民組的老師先向觀眾介紹民的起源和展,隨後他開始介紹各種器的特點和它們在隊中的作用。他每講一種器,一個學生就示範演奏一下。他講得通俗易懂,使我對這些民器有了不少的了解。然後,他指揮起整個隊,為我們演奏了兩支曲子。想不到在無線電里听到的民合奏,就是眼前這些器奏出來的。

和民組的老師一樣,管弦隊的指揮也向我們介紹了各種西洋器,學生在旁邊示範。這使我們大開了眼界,雖然以前我也听過音會,不過只認得鋼琴、豎琴、大小提琴、小號和長號。通過指揮這麼一講解,現在我也認識了那些器。有了這一星半點的器知識,要是以後林媛再講起西洋器,我也能搭搭腔了。

接下來的舞蹈表演是海倫最愛的,她從幼兒園就開始練舞蹈了,阿姨要把她送進舞蹈學校,將來做個舞蹈家。

首先,一個老師簡單地介紹了舞蹈的起源和它最基本的語匯,講得簡單一點就是一個舞蹈動作表達了什麼意思。

接著舞蹈學校的學生為大家表演我國的民族舞蹈,有藏族的、維吾兒族的、朝鮮族的、蒙古族的和黎族的,這些民族舞蹈都非常的優美。我覺得很奇怪,怎麼從頭到尾沒有我們漢族舞蹈呢?我便問海倫。她告訴我,我們的少數民族大多能歌善舞,而漢族在這方面比其它民族就遜色多了。我不服,說秧歌就是漢族的。海倫說秧歌單調,就是這麼扭來扭去的,再說我們漢族不少舞蹈都是向少數民族學的。听她這麼一說,我也就沒話了。

下面那個節目,就讓我心服口服了,那是傣族的孔雀舞。一群比我們大不了多少的女孩子,穿著印有孔雀羽毛的細沙長裙,在音中翩翩起舞。她們的動作輕盈而靈敏,舞姿婀娜優美。她們的手往頭上一舉,手就擺出了孔雀頭的造型,嘴巴還一張一閉的,好像在鳴叫。手往地上一放,就像鳥在地上扒東西吃,非常的逼真。特別是連續的小聳肩和抖肩,使這些小孔雀顯得更加活潑、輕快和熱情。

這時我想起了一件事︰「海倫,阿姨是不是要你去考舞蹈學校?」

海倫點了點頭。

「听說那個舞蹈學校要住讀,一星期放一天假。這樣你就不能到阿婆家來吃飯了,我們也只能一個禮拜見一次面了。」

海倫又點了點頭。

「那你自己想去嗎?」

海倫沒有回答,不過她的眼神告訴我,她自己也想去。

突然,我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反正海倫要去舞蹈學校我就是不高興,本來蠻好的心情也打了大大的折扣。

「啊呀,阿魏。我又不是現在就考,還要等一年呢。」海倫知道我的心思。

「海倫,你舞跳得這麼好,應該去考。弄堂里的人都說你將來是個大明星。」

「那你開心一點呀。」

我怎麼開心得起來呢,但我還是對她笑了笑。我知道,那一定是傻笑。

乘車回家的路上,她告訴我這次大考她沒考好,因為有幾次大的排練和演出,沒有多少時間來復習。

現在輪到我來安慰她了︰「這次大考是很難的,又不是你一個人沒考好,我也沒考好,我們不和林媛比。成績不是還沒有下來嗎,說不定你都是五分呢。再講成績好了又不能當飯吃,德明經常這樣講的。」

「你不要跟他學。如果我們考得不好,阿婆會不開心的。」

「阿婆曉得啥,我就跟她講大家都考得不好,你不要擔心。」

她看著我,笑了起來。海倫不漂亮,但只要她一笑,人就好看多了,因為阿婆經常對她說,「若要俏,常帶三分笑。」她最听阿婆的話,逢人便笑。海倫媽也常常微笑,但嫵媚迷人多了。而海倫的微笑就讓你舒服、放心多了。

大考的成績報告單下來了。大家一年的埋頭苦讀,終于有了收獲。就像我預料的那樣,海倫的擔心是多余的。我們幾個男生的成績都不錯。特別是德明,他的成績跳了好幾級,看來他的零用錢以長一節了。最讓人喜的是,我班三個留級生全部和我們一起升了上來。自從他們留到了我們班,就再也沒有留過級,這全是周老師教書有方啊。

放暑假了,這是我們最開心的事。不過我們有暑假作業,一星期還要辦一次小組,組長要檢查作業。此外,每兩個星期我們要返一次校,周老師要了解一下我們的暑期生活,部置一些額外作業,目的是要壓壓我們玩的勁頭,免得開學後大家提不起精神。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