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七章︰荊棘滿布,謀生之路

「沒用的東西,一介書生都看守不住!」

啪!

叱罵聲中,黃縣令一巴掌打在鐘捕頭臉上,五根手指印分明。

鐘捕頭唯唯諾諾,一聲不敢吭。

黃縣令氣呼呼︰「現在好了,讓陳三郎去考院試了。」

張幕僚進言道︰「大人,他未必考得上。」

黃縣令眼楮一瞪︰「萬一考上了呢?」

鐘捕頭捂著臉,要將功補過︰「大人,跑得了和尚跑不得廟,只要我們將他的母親抓起來,不信他不就範。」

黃縣令一聲冷笑︰「用什麼名義抓?」

「就說江草齊擊殺官差逃跑,陳王氏有串連之嫌。」

這是個好罪名,把人抓進縣衙之後,怎麼折騰就是另一回事了。

黃縣令有些意動,望向張幕僚。

張幕僚干咳一聲︰「大人,屬下以為不妥。」

「哦,你說說看。」

張幕僚有心表現,板著手指道︰「第一,說江草齊殺人逃逸,我們現在並無證據;第二,如果對陳王氏私自用刑,一旦傳揚出去,恐怕對大人前程不利。畢竟大人新官上任,前一陣子因為此案鬧得滿城風雨,民心不穩呀。」

他說得婉轉,但黃縣令听出來了︰張幕僚言下之意是說現在對陳家下手,別人很能會覺得黃縣令在公報私仇,若是事情鬧大,捅到南陽府去,影響就惡劣了。

這也是之前黃縣令讓鐘捕頭先派人盯陳三郎,而不是直接抓人的重要原因。佷子之仇雖然不饒恕,但比起好不容易才得到的烏紗帽,又是另一層考慮。

在官場的角度看,很多事情以做,但明做暗做,差別判若鴻泥。

黃縣令鑽營了那麼多年,豈會不明白?

這些年涇縣一直在賀縣令的管治之下,民風正直,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依你的意思,該如何做?」

張幕僚道︰「兩手準備,如果陳三郎今年考不到秀才,那就簡單了;要是他考上,鐘捕頭武功高超,鐵面無私,也以找他調查的嘛。」

「調查」一詞用得講究,怎麼調,怎麼查,很有想象空間。

鐘捕頭眼珠子一轉,明白過來,一抱拳︰「大人,屬下這就前往南陽府查案。」

黃縣令一拍木桌子︰「胡鬧,你區區一個縣城捕頭,有什麼資格進府城查案,僭越之罪,擔當得起嗎?」

鐘捕頭趕緊道︰「請大人恕罪,屬下說錯了,是屬下請假,要到南陽府探親訪友。」

「嗯,本大人準了,下去吧。」

黃縣令很滿意。

出到外面,鐘捕頭心情非常不爽,回到捕房中,一腳將負責監察陳三郎的衙差踢倒在地︰「廢物,連一介書生都拿不住,要爾等何用?」

那官差苦著臉︰「捕頭,我第一時間現要去追,不曾想摔下台階,把腳崴了。否則的話,陳三郎怎走得月兌?」

「還敢駁嘴!」

鐘捕頭上去又一腳,把他踹到在地。說來也是晦氣,衙差崴腳,他騎馬去追則馬失前蹄,冥冥中好像該陳三郎逃月兌似的,邪得很。但不管如何,事情已經生,再怎麼火都于事無補,且趕去南陽府再說。

……

武館院落空地,許珺身穿勁裝,凹凸有致的身材盡顯無遺,一頭長編成一根烏黑油亮的辮子,用銀牙咬住,有著一種難言的嬌媚。

唰唰唰!

她手執一柄薄薄的刀刃,舞得寒光四射,矯健若龍。

嗤!

刀刃畫圈,抱收于胸,漫天刀光消散,化作無形。

許念娘站在門口,微微點頭︰「珺兒,你的刀法進步了。」

「爹。」

許珺喚了聲,因為運氣劇烈的緣故,臉頰紅暈未散。

「你還是不听話,去幫那小子了呀。」

許珺咬著紅唇︰「你都知道了?」

許念娘眼一瞪︰「女兒都快要被人拐走了,我這個當爹的不警醒點,誰知道哪一天就喜當外公了。」

許珺听得驚呆,臉上紅霞騰飛,一跺腳,嗔道︰「爹,你又說醉話。」

許念娘哈哈一笑︰「爹老了,你們年輕人的事自己折騰吧。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說著,出門揚長而去,奔赴酒館。

……

盤膝坐在船頭上,陳三郎心情大好。見著江流滾滾,很想振臂高吟一首「大江東去」。但想一想,還是作罷。

月兌離涇縣,海闊天空,對于留在城中的母親等人,也是有所擔心。但擔心也沒用,當前最關鍵是他要考好院試,獲得秀才功名,才是立身之根本。沒有根本,如何能和黃縣令抗爭?

船只抵達岸邊,下了船,直入南陽府。

第二次入府城,別有懷抱。

這一趟身上所帶銀兩有限,靠近試院價格高昂的「學區房」住不得,就選了個位置稍偏但房租便宜的客棧住了下來。不過飲食方面省不了,他一直還在喂血養劍呢,要是吃不好,身體很容易垮掉。

自從刺殺惡狼,斬邪劍有了新變化,對于精血需求有所減少,這讓陳三郎如釋重負。原本他擔心隨著小劍升級,對于血的要求會水漲船高呢。那樣的話,吃得再多也無濟于事。

既然是減少,而非增加,那麼就證明斬邪劍並非嗜血邪物,卻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才需要如此。這和那些傳說中飽飲人血壯大修為的鬼魅之流截然不同,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就說呢,紅鯉豈會存心來害他?有那個必要嗎?

住得便宜吃得貴,再算上來回路費,以及一些額外花費,陳三郎反復計算,身上的那點銀子非常吃緊,稍稍用多了些,都能沒錢坐船回家。

平生第一次遭遇錢不夠用的困境,他感受到了那種難以言喻的切膚之痛,那種迫在眉睫的焦慮感,有時候真得會把人逼入絕境。

由此反思︰以前的自己大手大腳,真是不應該呀。

這難道就是錢到用時方恨少的真實寫照?

即使精打細算地考完院試,但回家後的營生出路才是更大的難題。考不到秀才自不用說,就算有了功名,只怕暫時也難有作為。畢竟秀才只是士大夫最底層的功名而已,不具備實際的權勢。

如何謀生?如何養家糊口?

從童子試到鄉試,整整隔著三年之久。時間以說相當漫長,難不成這段日子只能靠著母親織布過日子?

不,絕不行。

陳三郎無法安然接受,那樣的話,恥為人子。

既然如此,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自己謀圖出路。然而一個文弱書生,無一技之長,謀生的辦法真不多。想來想去,不外乎「賣字售文」。每逢新春前夕,滿大街都有書生開攤兒,幫人寫對聯,藉此掙點錢。至于平常時候,筆墨生意極為冷清,無人問津。

君不見南陽府的那些書齋店鋪,一天進不了幾個客人?慘淡得很。

陳三郎想要賣字售文,連門路都模不著。他沒功名又沒名氣聲望,誰認識他?誰會捧他的場?

這注定會是一條荊棘滿布的謀生之路。

他決定這兩天找時間到市面上轉一轉,看有沒有別的機會。歸根到底,路都是人走出來的,不抬腳,腳下永遠不會有路。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