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們︰我試著二更,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試著多投票?
△△△△△
△△△△△
「什麼,找到了?他還活著?……不,不,我是說他還好嗎?哦,哦……謝謝你們!」
呂治嚴放下電話後,心里的一塊巨石落地……但是一想起那少年,他還是感到極其頭痛,接到這個電話後,本來應該驚喜的他,沒絲毫的驚喜,反而似有無盡的陰霾。
為什麼忽然間老頭子那麼關心他了呢?
他再怎麼樣都只是一個外人吧?能那樣比親孫子還要緊張嗎?
但是有些事就是沒道理可講的,比如呂老太爺在回過神來之後,就問起少年神醫在哪?家人問答︰去長白山了啊。
老太爺子開始還沒想那麼多,但老人都是那樣……等時間過了都一天之後冷不丁地又問︰「他去長白長干什麼?怎麼去的,什麼時候回來?」
一下子呂家慌了神,特別是呂家實際上的管家孫長媳楊楠,都低著頭跟老爺子認錯了好幾回,因為老人一般問話就是比較循環的,今天問了明天還問,問到別人崩潰為止。
所以,當老太爺子知道真實的情況後,勃然大怒地下令︰「一定要找到,不管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都要找到。」
那個過程不提,就說呂老太爺的這個心里,以及那些話,雖然看起來並沒有給呂家帶來多大的反響,因為表面上看那件事,就是一個少年去了長白山,然後失蹤,而且這少年還不是呂家的人,多大點事啊?
但是作為呂家人來說,就肯定不是這麼想的,就是呂家的兩個保姆,以及老太爺子身邊的警衛員,平靜的表面下都是一顆猜測不止的心。
更明白一點說,那如果陳雨城再回來後,他在呂家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侍遇?
這種事當然無關的人不會關心的,但作為呂家人就必須關心,與呂家有關連的人,也最好是注意到。
因為老太爺子如果對某個人的熱度較高的話,那麼他就必然會冷落另外一些人,權力與財富是沒人不想要的,哪怕是再清高,在一家子人面前,在外界都必須面對一些問題,比如女孩子身上穿得一件衣服,手里挎的一個包,都很能說明問題,如果比較寒磣的,盡管心高氣傲,但大家最終接收到的只有一個信息,就是這位比較失敗!
而老太爺子在背後扶誰一把,誰就會立馬風光起來,就是做長孫的呂治嚴,都想著老爺子哪天能幫自己活動活動,只是他哪敢輕易地開那個口啊。
但這時,如果有一個為老太爺子很信任的「外人」,幫著說說,那效果比本人去說,一般都要好幾倍,就是失敗了,都比自己親自去求後再失敗的後果強很多。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說,那就是陳雨城短時間內,在呂家受老太爺子重視的地位不可動搖。
而事實上老人也不是聖人,刨去其他的事情不談,就說身體的問題,那就只有老人群體,才能明白那種他們關心的熱度,以及重要性。
不然的話,秦始皇可能派人到處尋求長生不老藥嗎?
當然,老人從不奢想長生不老,但多活幾年難道不是很正當的訴求?
只是他還不能說出來,包括對于自己的子女孫兒們,都不會說得那麼直白的,有些事真的是那樣,說不得的。
再說有孝心的,自然就是有孝心,自然會懂,沒孝心的可能那目光就只盯住他能給他們什麼好處了,然後討好賣乖的,卻抓不住要點。
是的,如果你是老人了,那麼你就會明白那種身體江河日下的感覺,以及這種感覺帶來的各種反應,如果還是年青人,那麼是很難明白那種老年人的心里的。
……
北都站,隨著一輛列車轟轟而來,然後發出巨大的汽剎聲,很快就見到人流從一節節車廂中涌出。
背著大包牽著大狗的陳雨城,在人高馬大,冷峻魁梧的許志軍的陪同下,下了火車。
但與其說許志軍是陪同他,還不如說是押送他回來,如此大黑也才能大搖大擺的坐火車,車站人員一看到許志軍跟在陳雨城的身邊,問都沒問那狗是怎麼回事。
而這次再到北都,陳雨城一下車,就看到呂治嚴為首的「龐大」迎接陣營……雖然說他兩世為人也算是看慣了秋月春風,但還是心里小小的錯愕了一下。
然後的他目光就落到幾位姐姐中的呂芷青的身上,呂芷青在人群中沖他笑,還吐了吐舌兒……
其實高干子女也是人,不熟的當然不會給你什麼好臉色,輕易的你也別想巴結上,但一旦熟了,跟普遍年青男女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首先陳雨城跟呂治嚴握手,再跟呂如松握,然後是呂家兄弟的一位小舅舅,再呂芷青的舅舅,然後是呂如松愛人的哥哥,最後就是第四代了……跟呂芷青差不多大的,不過這個招一招手就可以了。
迎接的人群中第四代中也有兩個十七八歲以上的男性,那是呂治嚴、呂如松舅舅的兒子。
呂治嚴的母系也算是一個紅色家族,而家族這東西也就是這樣,它一開始其實是無形的,並應勢而消,應運而生的,只要有它的發展氣候與土壤,那麼它就會迅速的成形、凝集,當然這其中家族里面最好是要有一個有足夠威信的人物,否則一盤散沙的,也難成什麼家族。
此時,應該說在八十年代的初期,在經過了那十年後,一切都處于更新換代的氣候之下,所以說呂家是個家族,也只可能是初期的,再加上國情,就是後世的家族,也具有新華夏的特色,這特色就是沒人會自稱來自某某家族,家族這個名詞是幾乎隱形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在官場與商場已越來越多地能發現家族的身影,而大家族基本上就是派系的起源地。
但是絕不能說現下的人,就沒那個意識,比如這一次呂家人加上外戚能這麼里面不分地來迎接陳雨城,就說明他們彼此很親近、友愛、團結。
而且這還不表明,來迎接的人都是沖著陳雨城而來,事實上,陳雨城能看到真誠笑臉的,或許只有呂芷青這麼一個,其他沈家的(呂治嚴母親那一系。)、楊家的(楊楠那一系),或許就是來湊湊那個熱鬧,只見到兩個二十左右的青年,站在那自顧自地說著話,神態飛揚自如,顯然他們根本沒把來接陳雨城當回事,他們就是陪著呂治嚴、呂如松來的。
當然陳雨城自家的親戚都管不過來,根本不會去管呂家的親戚的那種關系扭帶,一番客套之後先拉住許志軍不放,然後向呂芷青招手。
他所以要拉住許志軍,這里面就有很多插曲的,不過無非是許志軍帶人冒死去搜尋陳雨城的蹤跡,結果沒搜到,然後等陳雨城一出來,兩人踫個正著,原來後來許志軍奉命在他們住過的那家人中守候,還好陳雨城猜測部隊可能會那麼干,特意的出來後,還去了那家人一趟,不然他就會與苦苦守候的許志軍錯過。
這一次許志軍送他來到北都後,當然要立即回去復命,再說他其實跟呂家又不熟,怎麼好意思跟著陳雨城一起去呂家混飯吃?而且他也知道呂家的門難進,那是首長家的門啊,他一個小兵的,能隨便上門嗎?說出去,這就是不懂尊卑,無視紀律的表現。
雖然說有些高層強調公僕的概念,但那個真的只能說是說說、听听而已,真當是那麼一回事的話,定是沒什麼好果子吃。
不過事情一碼歸一碼,什麼事都要區別對待,比如現在陳雨城非要拉他去,可能對他沒壞處,最少混個臉熟吧。
呂芷青一看到陳雨城招手,立即地走過來;「怎麼,你還想坐我的車?」
陳雨城︰「姐的車香啊,不坐你的難道還有更好的選擇?」
但一邊的許志軍卻苦著臉了,幾乎是央求地道︰「小城,別胡鬧了,快放我走吧。」
呂芷青剛拿眼一看許志軍,陳雨城就道︰「這位是我的好兄弟了,我要拉他到你家做客……許哥,你不會怪我高攀吧?」
一時間許志軍那個惶恐就別提了,他自從跟陳雨城比劃過後,就想了很多,也跟戰友們探討過,而且他所在的特務連,也不乏好手,當好手們一听到連長居然在一個少年的手下,實際上一合都難走過,就紛紛說,那不可能,或者陳雨城定是得到了異人的傳授,這個在整個華夏都是很難踫到的事。
因此雖然表面上許志軍跟陳雨城在一起時,比較正常,但心里面總是嘀咕,而且他也願意跟陳雨城多呆一些時間,但如果是呆在呂家那就讓人度日如年。
所以他苦笑道︰「小誠,以後我們有的是相聚的機會,何苦非要現在拉我去呢?而且我必須盡快回去復命,這是命令和紀律你懂嗎?」
陳雨城淡淡道︰「你別跟我提什麼命令與紀律那一套,如果真的是嚴格的命令,我有那個膽嗎?但你現在這種情況,你能說跟出差有區別?再說,你不是說想跟我多切磋切磋?怎麼了,現在又把我當成臭狗屎的躲避不及?」
許志軍無語了。
還是呂芷青善解人意,微笑道︰「許連長,沒關系的,我家又不是龍潭虎穴,你就那麼怕嗎?去吧,我也請你去。」
既然是首長之後這麼說了,許連長又看到一邊的呂治嚴也那麼微笑著地站在那,似乎很支持的樣子,遲疑地點了點頭,不過他強調︰「小城,我最多只能住一晚上啊。」
陳雨城伸出兩手指,然後道︰「我在他們家也住不了多久了,最多半個月吧。」
呂芷青頓時不樂意地看著陳雨城︰「敢情你也把我家當成了龍潭虎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