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天下初亂 第一百五十七章 據益州劉宏駕崩

第一百五十七章據益州劉宏駕崩

中國自古多英才,蜀中人物也不同尋常。劉焉在蜀中經營有年,著實聚集了不少人才。劉璋來到蜀中,不僅要接管劉焉的地盤,還要拉攏蜀中的人才。

什麼?你問蜀中有哪些人才好先說兩位耳熟能詳的

第一位,法真好吧這哥們沒什麼名氣,年齡也大了一點。不過,他身邊那個十二三歲的少年,卻是不同凡響,就算劉璋與法真不熟悉,為了那個少年,劉璋也得與法真搞好關系

你問為什麼?因為那個少年是法真的孫子名叫法正雖然法正還沒有字,但通過幾日相處,劉璋深信,這個機敏而又博學多智的少年,就是歷史上劉備最重要的謀主之一,法正法孝直你說,劉璋能不賣力拉攏嗎?

第二位,也是大才,可這位大才不是文士,而是武將。

你問此人是誰?此人乃是歷史上頂頂有名的東吳大將,甘寧甘興霸不過,現在的甘寧卻讓劉璋很苦惱。

有大將收還苦惱,是不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不要懷疑別說劉璋苦惱,就連甘寧他爹都很苦惱。就為甘寧的事,劉焉曾經找甘寧他爹談過好幾次話當然,若問甘寧干了什麼,其實倒也不是壞事,只是有些任意妄為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為人勇猛剛強卻暴躁記仇,少有氣力,好游俠。他不務正業,常常聚合一伙輕薄少年,自任首領。他們成群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四處游來蕩去。巴郡百姓一听鈴響,便知是甘寧這幫人到了。

加上甘寧輕俠殺人,藏舍亡命,大有名聲。他一出一入,威風炫赫。步行則陳列車騎,水行則連接輕舟。侍從之人,披服錦繡,走到哪里,哪里光彩斐然。停留時,常用錦繡維系舟船,離開時,又要割斷拋棄,以顯示其富有奢侈,一些好事之人便稱呼他為「錦帆賊」。

由于甘家在蜀中頗有勢力,劉焉也不想得罪。可是在自己的領地內,有這麼一個人物,劉焉也很頭疼,于是劉焉常常找甘寧的老爹聊天,希望他能約束甘寧。可惜,甘寧的老爹也沒辦法。由于看出甘寧的志向頗大,劉焉便讓他做了蜀郡郡丞,希望借此來束縛他。

可劉焉萬萬沒想到,甘寧根本不理這茬,依舊我行我素。成為蜀郡郡丞後,如果官員或那些與他交往的人,隆重地接待他,甘寧便傾心相交,可以為之赴湯蹈火;如果禮節不隆,甘寧便放縱手下搶掠對方資財,甚至賊害官長吏員。反正甘寧就是一個屢教不改的不良少年,可偏偏這個不良少年頗有能力,還有很大的背景。

劉璋接管益州,听到甘寧的名字,真的很高興。可他看見甘寧的資料後,頭皮就麻了對于像法真這樣的名士,劉璋可以找他們喝喝茶、聊聊天,聯絡一下感情。可對于甘寧這種人,劉璋知道,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心服口服。至于如何讓他們心服口服,自然就是打到他服為止

當然,蜀中大才不僅僅只有這兩位,像張松乃是智謀之士,吳懿乃是軍中大將,更有黃權、王累這種既有能力,又忠貞之人。在劉焉的幫助下,蜀中的大才們一個個被劉璋收服,最後一個便是劉璋最想要收服,也是最頭疼的甘寧甘興霸于是乎,劉璋帶著趙雲、典韋,便踏上了尋訪甘寧的路途。

在劉璋收拾蜀中的時候,劉宏終于倒在了美女們的胯下。在果游宮中,劉宏剛與一個宮女發生過關系,想再拉來另一個宮女的時候,他突然倒在地上。經過御醫數個時辰不眠不休的搶救後,劉宏被宣布死亡。

本來劉宏的死亡只是早晚的事,誰知蹇碩竟然在劉宏的塌下找到一份遺詔。遺詔中赫然寫著,命皇子協繼位或許漢代的皇帝都喜歡把遺詔扔在床底下,加上劉宏又比較喜歡劉協,所以蹇碩並沒有懷疑。于是,蹇碩請張讓召集十常侍,想把何進暗害了,再推劉協上位。

不得不說,張讓等人雖然是太監,但他們對劉宏的忠心,絕對值得劉宏稱呼其為阿父、阿母。可惜,皇宮內一向是秘密最多,卻最守不住秘密的地方,蹇碩想推舉劉協為皇帝的事,不知怎麼回事,居然被何皇後知道了。

何皇後在皇宮中熬了十來年,終于等到丈夫死了,兒子即將繼位做皇帝。蹇碩居然要讓王美人的兒子繼位,這不是要何皇後的命麼?于是何皇後派了一個小宦官,把此事告訴了何進,何進立刻帶人誅殺蹇碩。

何進的大軍一動,張讓便知道事情不妙。要知道,何進與十常侍互為對頭十幾年,早已經結下了深仇大恨。如今何進找到了機會,他還不新仇舊賬一起了?張讓等人趕緊找何皇後表忠心,並表示立劉協為皇帝,只是蹇碩一個人的想法。

何皇後也是念舊的人,見張讓等人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心腸一軟就放過了他們。何進雖然心有不甘,但事已至此,何靈思馬上就是太後了,何進也不敢太違背她的意思。張讓等人逃過一劫,便更加小心了。

十常侍既然退讓,何皇後借何進的勢力,順利使劉辨繼位為帝。就在劉辨繼位的第二天,洛陽城外的虎賁軍拔營而起,往益州而去。同時,一封書信遞入何靈思手中,原來是劉璋為了讓她安心,便把四萬虎賁軍撤走了。

何靈思心中十分感動,雖然她很信任劉璋,但城外有四萬百戰精銳,讓她有些食不甘味,夜不安寢。不過,何靈思沒想到,劉璋讓這四萬精銳撤退,是為了避免與即將到達洛陽的董卓發生沖突。

皇宮,一個密室內。十常侍坐成兩排,上首坐著張讓和趙忠。

「蹇碩已死,我們兵權已失,如何才能履行陛下的遺詔?」見密室內氣氛沉重,親手殺掉蹇碩的郭勝,第一個說話了。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兵權」趙忠嘆道︰「可惜蹇碩謀事不密,否則大事已成」

「這種廢話,還說他作甚有空的話,不如想想,如何才能擁有兵權?」張讓身為十常侍之首,威望甚重,一句話又讓密室陷入了沉寂。

十常侍之一的高望突然說了一句︰「不如招外兵入京」

「此主意甚好只是招誰入京?」張讓和趙忠聞言,眼楮頓時一亮。

「冠軍侯劉璋,兵權甚重,又是皇親國戚,對陛下忠心耿耿,或可一用」十常侍都收過劉璋的好處,張讓、趙忠對劉璋也頗有好感,要招外兵入京,十常侍們第一個就想到了劉璋。

「不可」張讓搖頭道︰「冠軍侯雖忠于陛下,但他與何皇後的關系也很密切。對他來說,劉辨才是最好的選擇。」

「冠軍侯都不行,還有誰能為我們所用?」趙忠有些喪氣的說︰「伺候陛下一輩子,若連陛下的遺願都無法完成,我死也不甘心啊」

「那就多用心想辦法,哪來那麼多廢話」張讓對趙忠翻了一個白眼,趙忠便低下頭,開始苦思冥想起來。

「我有一人或許可以」宋典突然抬頭道︰「西涼刺史董卓此人與我們的關系頗近,前些時日,他還給我們送過禮,或許可以一用」

張讓聞言大喜道︰「的確,董卓乃是六郡良家子,應該能為我們所用…就招董卓入京…」

「咚…咚…」張讓正準備撰寫密旨給董卓,突然密室外傳來一陣敲擊聲,他打開門一看,一個小黃門輕輕在張讓耳邊道︰「張大人,董太後有請」

「知道了你且等我一下」張讓回到密室對眾人道︰「此事先放一放,我去見董太後,回來再說」

眾常侍聞言立刻散了,張讓便隨小黃門來到董太後宮中。只見董太後端坐榻上,張讓趕緊行禮道︰「拜見太後,不知太後命我前來,有何要事?」

董太後面無表情的說︰「何進之妹,始初我抬舉他。今日他孩兒即皇帝位,內外臣僚,皆其心月復,權威太重,我將如何?」

張讓眼楮一轉道︰「太後可臨朝,垂簾听政。封皇子協為王。加國舅董重大官,掌握軍權。重用臣等,大事可圖。」

董太後大喜。次日設朝,董太後降旨,封皇子協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共預朝政。何太後見董太後專權,于宮中設一宴,請董太後赴席。

酒至半酣,何太後笑道︰「我們都是婦人,參預朝政,不是我們該做的事。昔日,呂後因為手握重權,宗族千口皆被屠戮。今我等應該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議,此國家之幸。願垂听焉」

董太後頓時大怒道︰「屠沽小輩,仗我兒寵幸,竊據高位。今倚汝子為君,與汝兄何進之勢,輒敢亂言吾敕驃騎斷汝兄之首,如反掌耳」

何靈思的脾氣也上來了,她怒道︰「吾以好言相勸,何反怒耶?」

「屠沽小輩,有何見識?」董太後本就看不起何家兄妹,便是何靈思之子當了皇帝,她也看不起,何靈思見狀立刻與她爭執起來。張讓等人一直在旁邊伺候,見氣氛不對,趕緊勸解,好容易將兩人勸說回宮,而董太後並不知道,就這一番話,把她和董家送上了不歸路。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