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天下初亂 第六百四十六章 懸帝位待兄弟歸

全文字無廣告第六百四十六章懸帝位待兄弟歸

「奉孝,又出了什麼事?」見郭嘉滿臉陰沉,劉璋的心不禁墜到了谷底。若不是很麻煩的事,郭嘉絕不會露出糾結的表情!

「大王…」拿著情報,郭嘉欲言又止,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說,只能嘆了一口氣,將情報遞給劉璋道︰「您自己看吧!」

「到底出了什麼事,竟讓你…」疑惑的接過情報,話還沒有說完,劉璋就愣住了。他看看手中的情報,再看看郭嘉,不由問道︰「奉孝,你在和孤開玩笑,對麼?」

「大王,臣怎麼敢拿這種事開玩笑?」郭嘉苦笑著搖了搖頭,他也不相信情報中所說的事,可情報部還沒有給過虛假消息,特別是這種容易查證的事!

「不可能!」將情報握成一團丟到地上,劉璋哈哈笑道︰「這肯定是有人在與孤開玩笑。以士元的智慧,翼德、孟起的勇武,文遠、令明的智勇雙全,怎麼可能在追擊敵軍的時候失去蹤跡?是不是來不及聯系,幽州官員就把此事上報了?說不定,士元如今正在薊縣整軍呢!」

「大王,元直駐扎在薊縣,他怎麼可能出現這種疏漏!」將情報拾起來,郭嘉滿臉擔憂的看著劉璋,他生怕劉璋受不了刺激。

「不!」劉璋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他怒吼道︰「公瑾、興霸還沒有找到,你又告訴孤,孤的五位兄弟不見了,你是不是想在孤的心上捅刀子!」

「大王…」看著劉璋猙獰的表情,郭嘉不知道該說什麼,他張了張嘴,卻沒能發出聲音。

「別叫我大王,若得了天下,卻失去了眾兄弟,就算做皇帝,又有什麼意思?傳令幽州,讓徐庶盡撒斥候,務必要找到士元五人!」劉璋怒了,他破天荒的將火氣發在了郭嘉的身上。

「大王,元直早就這麼做了,如今已經找了一個多月,實在沒有消息,才報上來的!」郭嘉低著頭,他真的不想把這個壞消息告訴劉璋。

「都一個月了?!」咋聞噩耗,劉璋頓時愣住了。雖然他知道戰爭難免死人,但周瑜、龐統等人的失蹤,實在太令人憋屈了!

「是!」郭嘉十分艱難的點了點頭,他知道現實是很殘酷的,可他不能欺騙劉璋!

「噗…」實在受不了這樣的打擊,一口鮮血劉璋他嘴里噴了出來!

「大王!」見劉璋口噴鮮血向後仰倒,郭嘉、典韋趕緊扶住了他!

「孤沒事!」擦掉嘴角的鮮血,將郭嘉與典韋推開,劉璋沉聲道︰「找,無論如何,一定要把他們找回來!」

「諾!」郭嘉抱拳而去,只留下劉璋望著浩浩江水,暗暗失神。全文字無廣告

日子一天天飛逝,又一年過去。劉璋在南方大肆擴充海軍,四十余丈的大船造了十幾艘,已經形成了艦隊。每次出航,都能運載十余萬人。只要不遇見台風,便穩如泰山。

為了讓海軍更好的航行,劉璋命工部制造望遠鏡、指南針等導航用品。雖然劉璋明白這些東西的原理,但制造起來還是挺麻煩。若非有馬鈞這位制造大家,想造出這些東西還真難。

由于工部早就根據劉璋的意見,采用標準化流水線作業,馬鈞剛研究出實物,便可以投入大規模制造,唯有望遠鏡的鏡片比較麻煩。漢代還沒有玻璃,只能用水晶片打磨而成,效果不是很好!

當然,劉璋也不是沒有想過辦法,他曾經想用燒制琉璃的方法制作玻璃,卻沒能成功。不過,有了這個構思,工部糾集了很多能工巧匠在研制,相信不久的將來就能制造出玻璃!

隨著劉璋的勵精圖治,大漢國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請劉璋的稱帝的呼聲越來越高,可劉璋卻一直拒絕稱帝,即便是所有臣子聯名跪請,也被他回絕了。

唯獨沒有勸說劉璋稱帝的人,只有郭嘉、賈詡等深知劉璋心性的人。他們知道劉璋在等待龐統、張飛等人的回歸。可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龐統等人始終沒有消息,而大漢的帝位也一直空在那里。

帝位空懸,這一等就是十年,劉璋統一天下之時,才年屆不惑。十年過去,他已兩鬢斑白。本來就不喜歡政務的劉璋,將大權交給了劉拓,只有出現軍政大事的時候,他才出面解決。三十出頭的劉拓,帶著姜維、孫登、關興、張苞等小將,把軍政要務處理的井井有條,朝廷中的老將們也在劉璋的授意下,慢慢淡出了朝廷。

提起劉拓帶領的一幫小字輩,劉璋就感到十分欣慰。雖然朝政還在諸葛亮的總攝之下,但小字輩也展現出了無邊的才華。且不說劉璋的義子姜維,就說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諸葛瑾之子諸葛喬、諸葛恪,他們在處理軍政要務上十分老到,為諸葛亮分擔了不少責任,讓諸葛亮處理起朝政更加輕松。

當然,除了這些功勛之子,劉拓也在科舉和軍隊中發現了很多人才。費、霍峻、郝昭、郭淮、文欽,听到這些人的名字,就連劉璋都覺得心折不已,他知道自己不用再為兒孫輩操心了!

更讓劉璋感到慶幸的是,鄧芝回鄉探親,在家鄉遇見一個體恤民情的小吏。作為劉璋的下屬,見小吏頗為愛民,鄧芝便與之攀談。攀談之下,鄧芝驚喜的發現,小吏不僅是他的族人,才華還在他之上!

鄧芝自不是嫉賢妒能之輩,他立刻把小吏推薦給了劉拓。說話結結巴巴的小吏在劉拓面前侃侃而談,用才華征服了在場的所有人。不過,區區一個小吏若驟登高位,定會讓他人不服。就在劉拓不知道該如何任命小吏之時,劉璋听說了小吏的事,更知道了小吏的名字——鄧艾字士載!

如此大才,劉璋豈能放過,他在暗中命令劉拓,以恩義結交鄧艾。見父親如此看重小吏,劉拓也展現出一代雄主的氣息。他力排眾議,讓鄧艾一日之內連跳十級,從區區小吏成為了朝中大員。

見劉拓如此看重自己,年輕的鄧艾感激涕零,當場便宣誓效忠。對于鄧艾的效忠,劉拓並不以為然,願意效忠他的人才實在太多了。直到二十年後,鐘會起兵造反,鄧艾、姜維率軍討伐叛軍,劉拓這才明白劉璋的想法,心中感慨萬千。

十年的時間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在劉璋英明的領導下,大漢不僅僅在人才上有了長足的發展,在科技上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在劉璋的刻意下,士農工商不再分三六九等,其他領域也不再被士人歧視。很多寒門子弟不再局限于科舉做官,開始向醫學、科技等領域發展。

無論是科技,還是醫學,有人研究,才能進步。醫學院、武器研究院等科研場所,有了新鮮血液的加入,研究的課題更加深入、細致。年過七旬的華佗、張機已經不再做研究,他們將一生行醫的經驗寫成醫書,用以傳道授業。

至于武研院的左慈,他在天下一統後,將以前的師兄弟都召集了起來。于吉、南華、葛玄再帶上徒弟,竟把漢中鶴鳴山弄成了道教聖地,就連龍虎山的正一道都派人前來參與研究,以表示對劉璋的支持。當然,這些道士深知劉璋的心性,並不敢妖言惑眾,而劉璋對他們也沒有特殊照顧,甚至還對他們頗多限制。

在後世,听說過太多寺廟、道觀藏污納垢,收容叛逆,為了不讓道觀、寺廟侵犯百姓的利益,劉璋成立了宗教協會,協會的管理者將成為朝廷的官員。只有經過朝廷考核,才能入協會任職,由朝廷發放俸祿。否則,就算成為和尚、道士,也休想平白得到一顆米糧!像後世那種依靠成為和尚、道士以躲避法律制裁的事,或者魚肉相鄰、霸佔土地的情況,更沒有辦點可能!

為了杜絕宗教違法,朝廷每年還會對各個道觀、寺廟進行審核,任何宗教都不得以任何形式侵佔民田,擁有財產要上報朝廷,還要依法納稅。若發現名下有過多的農田、人口,或不法情事,按律從重治罪!私建廟宇、道觀者將被沒收所有財產,並將所建廟宇、道觀推平!

當然,劉璋對佛教的限制並不僅僅在廟宇與剃度上,他還對佛教教義進行了限制,特別是逆來順受的思想,劉璋直接將它列為邪說。雖然佛教的思想更有利于統治,但劉璋不希望漢人的血性被閹割。

抑制、打壓,在劉璋的操控下,佛教無法立足,道教成為了科研機構與松散的民間組織。再加上大漢學術界百家爭鳴,各種學說紛爭復雜,更有劉璋大力宣揚的無神論,以及科學發展。雖然迷信無法根除,但有了科學的支持,迷信的人將越來越少。

十年之內,大漢步入正軌,各個方面都在向健康有利的方向發展。劉璋逐漸將權利移交給下一代,希望能淡出朝廷,卻沒能如願以償。天下對他稱帝的呼聲愈演愈烈,可他依然還在猶豫之中…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