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三章天崩在己巳

感謝書友好冷的冰打賞!感謝峰少再一次打賞!非常感謝!——————中平六年伊始,中原大地到處傳頌著一首童謠︰「天崩在己巳,中原起刀鋒。馬前懸人頭,車後載嬌娘。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洛陽已空巷。何處無戰火,北地可安身。」

一首童謠的影響力畢竟有限,人們不可能一听童謠就會相信。但是,黃巾亂歷歷在目,而這首童謠的內容又有些嚇人,要說一點兒影響都沒有也是不可能的。

大部分人心里有些惴惴不安,難道亂世真的來了嗎?一首童謠伴隨著新年,給人們心中留下一絲陰影,僅此而已。

相對于底層的普通民眾不同,畢竟還有一些有心人。尤其是洛陽的有錢人,他們發現居住在洛陽的兩個大漢公主,也開始往幽州去了。

除了幾個公主,還有洛陽的杜氏、尹氏等幾大富戶也在幽州置辦宅邸。

是不是巧合不知道,這一些異常現象,與童謠聯系在一起,似乎透露出一絲絲跡象,亂世似乎並非空穴來風。

還有一則令人吃驚的消息傳出來,原先在洛陽風光無限的幾大產業,如︰經營瓊漿玉液的酒業大戶、經營服裝奢侈品、高檔書籍、神仙樓等產業,竟然變賣了產業一夜間換了主人。

原來的主人,這幾天已經開始搬家了。

種種跡象表明,此事很不尋常,一些有心人開始密切關注周圍的蛛絲馬跡。

「喂,伙計,你們這個酒業發大財了,干得好好的為什麼不干了呢?」

「哦,我們老板在幽州置辦了產業,要到幽州發展。」

「幽州啊,那是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到那里去會發財嗎?」

「嘿嘿,這你就不懂了。我們老板置辦的產業,沒過半年已經升值了一半。以前的幽州是挺荒涼的,不過,那是以前的老黃歷了。北戴河知道吧?以前是個沒人煙的地方,現在是幽州牧的駐地,那里可繁華了,房子漂亮的沒法子形容。去年一年的時間,那里的產業都漲瘋了。哦,去晚了連個湯水都撈不著。」

「呵呵,幽州再繁華,也比不過洛陽,是吧?」

「洛陽,嘿嘿,小心血本無歸啊!」

「怎麼會呢?為什麼?」

「嘿嘿,我們老板不讓說。」

尼瑪,這不是吊人胃口嗎?急的人家再三追問,伙計就是不說。還別說,越是這樣,來人越是覺著這里面有蹊蹺,看來問題不是一般的嚴重啊!

三月,又一則不起眼的消息引起有心人的關注,馬日禪、皇普嵩等人將家產變賣了,除了他們本人在朝為官,不能離開以外,舉家遷往幽州。

原來,早在去年,劉展就給洛陽的這幾位關系不錯的人去信,告誡他們,必須盡快變賣洛陽的產業,否則,將血本無歸。

劉展在幽州為他們置辦了宅邸,要求他們在三月以前舉家來幽州居住。

不管怎樣,這幾個人畢竟是這一世,與劉展相處關系不錯的人,關鍵時刻還是要幫一下的,至于來不來是另一回事。

雖然劉展在信中只談財產,沒有涉及其他方面。但是,話里話外隱含著深意。再加上語氣堅定,措辭強硬,與以前的劉展判若兩人,大是異常。

馬日禪、皇普嵩等人不是迂腐之人,以他們對劉展的了解,卻從中嗅出一點不同的味道。當初,劉展一口一個福將,說的跟真事一樣,這些人精哪一個心里不是明鏡一般?只是人家劉展這樣說自有他的用意,不好揭穿而已。

皇普嵩與劉展相處的最久,種種過往歷歷在目,深深知道,以劉展這般近乎妖孽般的人物,絕不會無的放矢,信口雌黃。

劉展此舉必有深意,為了慎重起見,幾個人商量了一下,最終作出決定︰先把家人安排去幽州,只留自己在洛陽。他們都是為官之人,不可能因為劉展的一句話,掛冠而去,家人才是他們的顧忌所在。

這一消息極大觸及了那些有心人,終于有人坐不住了,開始變賣洛陽的家產,準備舉家遷往幽州。

當然,這些人畢竟是極少數,洛陽是大漢的都城,哪里也比不上洛陽的優勢。所以,大部分的人還在觀望,多數的人不會因為幾句童謠,就真以為天下大亂了。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人流開始向幽州流動,盡管很少。

與之相反的是,更多的人對此嗤之以鼻。就說童謠吧,天崩在己巳,尼瑪,簡直是一拍胡言!天子才三十多歲,怎麼可能呢?

這一幕不僅發生在洛陽,其他一些大城市也有類似的舉動。劉展在各大城市都有產業,年底前已經開始收縮,大量的變賣產業,每個城市只留下很小的一個店鋪。

這些年,劉展在幽州大搞基本建設,囤積了海量的房產和土地。新建的宅邸主要集中在北戴河這個新城,原來的無人區,現在已經建設了大批的房屋,大片的地方被圍著,看似像沒有竣工房子,其實,稍加處理即可完工。

長城以西的其他幾個城市,主要是以沒收烏桓人的舊產業為主,這些房屋略一修整,就是嶄新的房屋。

人分三六等,有錢的人可以到北戴河購買豪華的產業。錢少的人可以在其他城市購買舊房,各個層次都要兼顧到的。

至于那些沒有錢的流民,幽州早已經做好了布置。這些窮人將被安排在長城以東的遼西和遼東,他們將獲得無償的土地分配。五畝地以下的免租,五畝地以上的人家,按照土地的多少,按照梯次交納地租。土地越多,交納的地租越多。

按照劉展的說法,這是一次土地革命,一種非常溫和的土地革命。經過烏桓叛亂以後,幽州已經很少有大片土地集中的士族。

至于那些小士族,在這場潛移默化的土地革命中,不得不接受現實。這是一種趨勢,一種無法抗拒的大趨勢。

進入三月份,中原的人流開始涌動。這些中原人,主要是那些沒有土地,生活艱難的窮人。

東漢末年,土地兼並凶猛,不斷的向士族手中集中,造成了大批無地的流民。與其在中原活不下去,還不如另尋出路。

不得不說,當初,劉展安排的一些黃巾余孽,在這個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些人穿梭在窮鄉僻野,廣泛散布幽州的土地政策,再加上現在的一些流言,使人們產生一些對未來可能發生戰亂的恐懼。

流民開始涌動,數量不大,影響卻是深遠的。

「你們這是到哪里去呀?」

「到遼東去。」

「遼東啊,那里可夠遠的,好像很荒涼、很貧瘠吧?」

「再荒涼、再貧瘠,也比在這里餓死強吧?更何況,到了那里有土地耕種,有了糧食就不會餓死。」

人流走到一處,影響著一處的人們,總有一些人加入其中,流民在行進中不斷的擴大,向北滾滾流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