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後一肚子怒氣,整晚沒有安睡。早上起來宮人在給她梳頭時還覺得有些昏昏沉沉。
一大早宣姜過來請安,陪她一起用早膳。
一會兒諸兒的宮人過來請郭後與宣姜公主去賞菊。郭後懶懶道︰「都什麼時候了,還有心事看這個。不去了!」
宣姜不依搖頭道︰「母後不知,王兄宮里的菊花跟驪姬夫人宮中的梅花有得一比。前些年看著還不怎地,後來又種了些奇怪的品種,今年開得極艷極美。不過花期較短,母後若不去看,確有些可惜!」
郭後沉思一陣,想想最近心情的確煩悶便點頭應允前去諸兒宮中賞花。
諸兒的花園品種繁多,此時菊花奼紫嫣紅爭奇斗艷。一入園中郭後只覺神清氣爽,心情已好了大半。她帶著諸兒宣姜一行在院中賞花飲酒,好不熱鬧。
這種歡快的場面在宮里已很久沒有了,至少在她的感覺中是這樣的。孩子們都已長大,而她也漸漸老了。就似這園中的花草一般,生命即將開始輪回了。
諸兒與宣姜能過得平安快樂才是她最看重的,誰也別想讓她的孩子去冒險,絕對不可以!
郭後正沉思間,卻見遠處仲姜在亭中支著大木板正在描繪。她知這小宮女繪圖技藝很是了得,一時之間也來了興趣,便信步過去。
仲姜趕緊行禮請安,郭後點頭示意免禮。
宣姜走到屏板前,見畫上繪的是送親禮樂的場面。圖中有一位老人握著一位少女的腳正在哭泣。而那少女正要上迎親的馬車。旁邊眾人、鼓樂手、馬車手、宮人侍衛等人莫不繪得栩栩如生。
宣姜問道︰「仲姜,你這畫繪的是什麼啊?」
郭後笑道︰「這是你祖上齊公嫁承珠公主時的場面,嗯!繪得不錯,很神似!」
宣姜奇道︰「承珠公主出嫁那可是好幾代之前的事了,仲姜你又如何得知?」
仲姜低頭回道︰「奴婢在侍候太子殿下讀書時常听太傅大人講起前朝之事,因而知道一些!」
郭後頜首︰「承珠公主是齊公最心愛的小女兒,當年她遠嫁衛國,齊公舍不得愛女。在送承珠公主上車之時,齊公握其腳痛哭流涕!這佳話一直被後人說到今天!」
郭後細看那屏又道︰「你為何沒有將承珠公主的母親如姬夫人畫上去?」仲姜道︰「奴婢只听說齊公當年愛女情切,而如姬夫人在公主遠嫁後每每焚香禱告千萬不要回來。可見夫人應是不喜歡承珠公主。因而,畫中沒有如姬夫人!」
郭後笑道︰「如姬夫人是承珠公主生母,哪有生母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的?當年承珠公主遠嫁,如姬夫人心疼愛女,為此還大病了一場。直到公主後來平安誕下一子,如姬夫人才漸好起來。不愛子女又從何說起呢?」
宣姜奇道︰「既然喜歡那為何還要焚香禱告公主千萬不要回來,難道夫人不思念公主嗎?」
郭後道︰「王候家的公主遠嫁他國,若不是被休或是亡國絕不可以回到故土。如姬夫人禱告承珠公主千萬不要回來你說是為了什麼?」
宣姜恍然大悟道︰「哦,如姬夫人是希望衛國國運昌盛,公主在夫國子孫繁延相繼為王!那樣的話,承珠公主才可真正幸福!」
郭後點頭︰「看著將來,這才是父母對子女真正的愛!」
仲姜低首︰「原來如此,那奴婢真是太愚頓了!可是奴婢又有一事不明白了!」
郭後微笑︰「你又有何事不明白?」仲姜指著畫上馬車邊另一少年道︰「這位是承珠公主的親弟弟順陵君,也是如姬夫人的親生子吧!」
郭後點頭︰「正是,如姬夫人育有一子一女。順陵君是齊公的第五子,因得到齊公偏愛,而被封為順陵君。」仲姜故作不解道︰「那想來順陵君也是極得如姬夫人寵愛的!」郭後笑道︰「正是!」仲姜搖頭道︰「可奴婢認為,如姬夫人愛承珠超過順陵君啊!」郭後笑道︰「那你可說錯了,如姬夫人最疼愛的是順陵君!」
仲姜道︰「可是奴婢從王後剛剛講的故事里明顯可看出夫人對女兒之愛超過兒子!」
「哦!」郭後驚訝道︰「何以見得?」
仲姜不慌不忙說道︰「如王後娘娘剛才所說父母之愛子女,一定是為子女長遠利益來考慮。承珠公主出嫁時,齊公不舍,以一國之君之尊握其腳而哭泣,可見是疼至心肺!而如姬夫人則每每焚香祈求公主不要回來,正是如宣姜公主所言,乃是希望承珠公主在衛國地位永固有子孫在衛國相繼為王啊!而對順陵君呢,齊公與如姬夫人給了他最尊貴的地位,拿著最優厚的俸祿、賞賜著最精美的寶物,可謂一時之間風光無限。但他們卻因為心疼而沒給順陵君建功立業的機會既使在國家最危難的時候,也是將順陵君牢牢的守在身邊。在齊公與如姬夫人過世之後,順陵君因早前所受的恩寵而遭人嫉恨又因無功績使其無法在朝中立足。最終在排擠中郁郁而終。可見正是齊公與如姬夫人對順陵君的愛給他帶來了禍害,這又怎算得上是父母真正的愛呢?反而言之,因如姬夫人的誠心禱告感動神靈,承珠公主在衛國延綿子嗣,母儀天下,真可謂是榮耀之至。兩種結局相比較,又怎能說如姬夫人對順陵君的愛超過承珠公主呢?」
郭後听罷面色漸變,踱步到畫前沉思半晌︰「大膽仲姜,你竟然敢用這種方式來勸諫本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