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部 海峽揚威 第六章 互利結盟

李翔對于鄭經看出他的來意,並不覺得奇怪。有陳近南這樣眼光獨到的人才,哪能揣摩不出這顯而易見的事情。只是想不到鄭經會如此的支持他,要送他一島,供給他發展,大感意外之余,不免怔立當場。

陳近南解釋道︰「貴部位于雲南,那里地處偏遠,又是吳三桂的領地,難以發展。而江南不同,江南反清意識極重,又稱得上是我華夏農業經濟的中心地。人口密集,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要想反清,江南是唯一最理想的據點。唯有佔據江南,才能實現反清理想。這一點,想必小殿下也是這般看的吧?」

李翔點頭道︰「三藩勢大,將會是清廷的心月復之患,對于他們來說,就如鋒芒在背。若跟吳三桂打起來,笑到最後的只會是清廷。此外清兵擅于騎射,而江南是水鄉澤國,立足江南,可避長取短,利用舟船以及現今的火槍技術來對抗北方的騎射,待壯大之後,另圖北伐這江南確實是我選擇的最佳地點。」

陳近南道︰「正確的抉擇,我們早有此意,只是一直沒有等到合適的時機。李晉王的親兵昔年無敵天下,得此三千,無異于平添萬余兵馬。正是我方急需的強力盟友,但是貴部只有兵而無城無地,決非長久之計。我台灣雖說不強,但好歹有兵三萬五,有民三十五萬,實力遠勝貴部。

既然要兩軍結盟,自然要分個主次。鄭某覺得我方無限支持貴部糧草,貴部助我軍取得廈門、漳州。成功之後,我方借兵助貴部西進,攻取發展據點,直至貴軍能夠自力更生為止。不知小殿下。意下如何?」

這一刻陳近南已經不是與他關系密切的天地會總舵主,而是一個台灣軍師,在與李翔做政治交易。

李翔沉吟了片刻,暗叫︰「厲害。」陳近南如此結盟方式,讓他找不出任何瑕疵缺點。他看出了彼此雙方的優劣勢。看中了各自的需求,提出了利于彼此的兩全之舉。

台灣要想攻佔江南。廈門是必須越過的防線,而漳州則是福建的中心。跨越了廈門,即意味著打開了攻取江南門戶。拿下了漳州即意味著在江南佔據了一席之地。只要取得這兩地。台灣立足江南的第一步便能實現。但廈門、漳州都有重兵把守,而且清騎支援神速,若無強大的軍事力量,想要拿下這兩地絕非易事。故而需要李翔手中的三千虎狼之師相助。

而李翔卻大的弱勢是沒有糧草。沒有據點。一但開戰,後勤無法維護。鄭家若能在他崛起之前。無限資助糧草,等于解決了他的後顧之憂。最後出兵助他攻取據點,更是給與了他發展壯大的可能。

雙方皆有利處,而且彼此沒有利益傷害,不會出現三國時期,孫吳為利益背盟奇襲荊州的情況。

至于主次之說,李翔並不怎麼在意,以實力說話,強者為尊。現在他的實力確實比不上台灣,難道還要台灣听他的不成?

李翔笑道︰「陳先生好算計,事事面面顧全,若我不答應那就太不識抬舉了。不過,有幾件事我必須事先聲明,表舅送我的島嶼我有絕對的自主權,表舅不得多加干涉。另外我可以協助貴軍攻打廈門、漳州,但我的部隊僅限于輔助,而且只听我一人號令。」他說的認真嚴肅,萬一台灣這方便腦袋秀逗了,讓他去做攻城主力,他可沒那麼傻的答應。

他只有三千兵,寶貝著呢。

「呵呵……」鄭經笑道︰「你這小子,還怕表舅暗害你不成?不過身為首領,謹慎一些也是好事。你開的條件我可以答應你,決不食言。至于送你的海島隨後,你可以跟軍師了解一下,叫蘭嶼島,是東寧附近最大的一個島嶼,島上有近萬名百姓。不過這些百姓有些桀驁,不服管制,能不能收服他們,就看你自己的手段了。」

李翔聞之大喜,蘭嶼島在哪他不清楚,但可以肯定島上資源一定不差。海島不跟大陸一樣,大陸各種交通便利買賣方便,行腳商人無處不在,只要不是住在深山里,都能夠買到各類物品。而海島懸孤海上,不可能存有走南闖北的雜貨郎,故而人流都會集中在資源豐富的海島,因此島嶼劃分為有人島與無人島。

蘭嶼島有近萬居民,可見島上一定有著豐富的資源。台灣地大物博,人口奇缺,鄭經能在這種情況下送他一座海島並且分了近萬百姓,給他發展,讓他落腳,實在是難得,讓他幾乎不敢相信。

「多謝表舅慷慨,幫我解決了當前大事。」這一謝,李翔是真心誠意。

鄭經卻顯得慷慨大方,熱情的邀請他留下來吃飯,將他介紹給了妻兒。

在飯桌上李翔意外的發現鹿鼎記里的反角小白臉鄭克爽,現在竟然還是一個討女乃的娃兒。

晚間鄭經讓鄭克臧送李翔返回驛館。

鄭克臧謙遜有理,非常健談,對于島外的世界很是向往,一路上都在探听島外的情況。

李翔本對鄭家有些排斥,但鄭經的慷慨大方,鄭克臧在歷史上又是位愛護百姓,能為百姓請命的好人物,也跟著親了起來,說著現在大陸的情況。

鄭克臧听的認真,當听到清朝的何種圈地、逃人的暴虐制度,一張俊臉繃得貼緊,怒道︰「滿清胡虜以野蠻奴役天下百姓,實在可恨。無怪爺爺死不忘反清,若是歸順,豈不是也成了胡虜的奴才?人無自尊難自立,韃子卻要毀去這份自尊,可惡至極。」

李翔道︰「所以才需要我們的反抗,哪里有壓迫就有反抗,千年來都改變不了的定律。」

鄭克臧听了這話,肅然一震,想起了現在台灣的情況,眼中透l 著一絲決斷,猶豫了會兒道︰「世兄,你去蘭嶼島的時候要小心島上的百匯商號,那是我七叔開的店鋪。因為蘭嶼島是東寧最大的附屬島,島上資源豐富,盛產生姜、菠蘿、龍眼,七叔派人將商號開在島上,禁止任何外人入島販賣交易。逼迫島上居民以生姜、菠蘿、龍眼換取食鹽等生活所需,以壓榨的比例賺取暴利,雙方關系鬧得很僵。世兄要想在蘭嶼島立足,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擺在第一位。」

李翔心中一動,問道︰「那依照世弟來看,應該怎麼處理?」

「以民為上!」鄭克臧毫不猶豫的道︰「唯有取得民心,才能得到擁戴。」

李翔一笑,沒有回話,只是謝過鄭克臧的好意,心中以有了決斷。

回到了驛館,李翔將鄭經贈島一事告訴了桂仲明。

桂仲明听了並沒有想象中的高興,有些y 言又止,最後道︰「這能有一塊地方立足發展那是好事,只是我怕我爹會不太樂意。」

李翔莫名其妙,問道︰「為什麼?」

桂仲明擾了擾頭道︰「這個說來也話長了,當年晉王與鄭成功促成了聯姻,雙方一致約定,夾取廣東,東西軍聯合,光復大明。可是鄭成功卻出爾反爾,累得晉王大敗,父親為此對鄭成功非常厭惡。」

原來當時天下反清勢力以西軍李定國與東軍鄭成功為最,為了將力量凝聚一處,李鄭聯姻,夾取廣東。

李定國覺得復國有望,出師廣東,他神威蓋世,一路攻城拔寨破梧州,克開建和德慶,打的野戰稱雄的清兵,瞧見李字軍旗就縮頭,改打防御戰。晉王軍至肇慶,卻絲毫不見鄭軍動向。當時清兵大股部隊來援,李定國不得不被迫撤退。他退兵後並不氣壘,再三派使者前往廈門同鄭成功聯絡,最終決定由李定國出廣西走陸路,鄭成功經潮惠由水路,並力進取廣東。

為了這一戰,李定國聚集全部主力,由廣西柳州出兵入粵,出橫州,經廣東靈山取廉州府,下高州、雷州。廣東各處義師群起響應。平、靖二藩與境內清兵,見是李定國,即便擁兵十萬,也不敢一戰,龜縮待援。

與李定國一心報國,鄭成功在此事上卻存了s 心,因為各種緣由,患得患失,空言應付。以至于長驅直入的晉王軍讓清兵圍困,李定國更因突染重病不能隨軍,南明那方面孫可望又加快奪權的腳步,將永歷帝控制起來。

在外鄭成功援兵不至,在內李定國又患病在身,後方大本營還起了奪權爭斗。

戰無不勝的晉王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j 戰四天四夜,全線潰退。

這一戰李定國麾下的精銳損失大半,再也不復與十萬八旗勁旅死戰,令的野戰稱雄的清兵不敢野戰的雄風。

因此對于鄭成功,西軍上下大部分將領是異常厭惡的。

在得知李定國慘敗,鄭成功個人對此也深感後悔,陳近南、鄭經這些人便是知道此事,所以對于李翔才格外的關照,不然怎麼可能贈島送民,給他一塊立足的據點。

李翔听了這一番經過,方才明白,難怪鄭經待他如此,原來另有心思。

不過現在他也做不到責怪鄭成功,也許他當時存有s 心,或者他另有考慮,但事情已經發生,鄭成功已經病逝,他的功,他的過,自有後人來斷,怪他有什麼意義?

只是如此一來,就要重新考慮了,究竟要不要將虎踞山的兵悄悄調來台灣。

PS︰嘿嘿,看到有論壇里有書友說釣魚島,其實二代一開始也有這念頭,但查了查資料,發現釣魚島是無人島,島上淡水極少,不適合人居住的,只能放棄,可惜啊!

新書上架,求書友支持,,求首訂!

求月票……(未完待續……RQ!。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