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願以免死金牌請求皇上饒孫女一命,請皇上網開一面」,安國侯無一日沒在擔心楚柔然,楚柔然還生龍活虎站在他的面前,他很高興,能夠顧大義出城救人,他也很自豪,有免死金牌在手,皇上是不能殺了他的孫女的。
安國侯出面,用免死金牌搭救,還說是孫女,皇上大驚,看著楚柔然,楚柔然打開頭巾,長披肩,分明是女孩。
「你,好,安國侯有個好孫女,巾幗不讓須眉,來人,收下安國侯免死金牌,饒楚柔然一命,有罪該罰,有功當賞,今封你為安國侯世子,將來繼承安國侯侯位,起來吧」皇上開國之先河,封了第一位女將軍,又封第一位女世子,滿朝見怪不怪,因為邊關有消息,寧清依深謀遠慮,大軍得勝她功不沒,皇上被傳為明君,無人再奏女將之事。
「謝皇上,太子殿下送來密信一封,請皇上御覽」楚柔然將雲騰的密信交給皇上。
皇上看完整封信,臉色越來越不好,太子奏的是郭孝的陰謀詭計,皇上沒想到皇後將皇位之爭移到了戰場。
「皇上,請問太子所奏何事」安太師听聞安元帥受傷,很擔心,真怕明著說傷勢無礙,密信中提到安元帥傷勢嚴重這種話。
「安太師多慮了,太子說邊關百姓受苦受難,他們將糧食和種子運給百姓賑災,而且西圖國毫無悔意,不提議和的事,是不是該繼續揮軍西進,大臣們有何意見」,皇上有此一問。
主戰派和主和派開始爭論,最後主戰派勝,皇上下旨,繼續西進,何志文他們也繼續北下,另封安國侯世子為鎮西大將軍,帶兵出征。
「爺爺,對不起,孫女闖禍了,害你失了免死金牌,其實太子送了我一塊免死金牌,我不會死的」楚柔然又要出征,得安國侯親自相送,跟安國侯話別,楚柔然看著爺爺花白的頭,覺得他太不孝了。
安國侯笑了笑,他的孫女沒讓他失望,「傻瓜,去吧!你沒闖禍,做事要記得無愧于心」,安國侯挺開明,大將之後,即使是女兒身,上戰場殺敵也是應該的。
一步三回頭,楚柔然離京戍邊,安國侯十里相送。
楚柔然戍邊,派兵先行告知安楊和雲騰,幾個月下來,安楊的傷口已經結疤,不日痊愈,雲騰大意將繼續西下的決定告訴安楊,安楊雖然怕郭孝害他,但是身為元帥,馬革裹尸在所難免,他無確切證據是告不倒背後是皇後的郭孝的。
「元帥,朝中派安國侯府世子鎮西將軍前來戍邊」八百里加急來報。
安國侯府有世子嗎,安國侯府只有一個後人楚柔然,人盡皆知,難不成在外面有私生子,安楊疑惑。
雲騰不同,他和楚柔然一起長大,楚柔然經常進出皇宮,突然想到他為何對楚然似曾相識了,「安國侯世子楚柔然嗎」,雲騰再問。
「是,是安國侯府世子楚柔然,她已經被封為鎮西將軍」來人再報。
「你先退下吧」事情明了,楚柔然女扮男裝參軍,回朝揭示身份,父皇再派她前來抑制郭孝的。
雲騰一切知曉,安楊被蒙在鼓里,「殿下,你認識安國侯府世子」,安國侯府世子難道早就在京。
唉,安楊本來很聰明的,怎麼糊涂了,「楚柔然,安國侯的孫女,也是楚然,她是女扮男裝的」,雲騰哈哈大笑,小妮子真會隱藏。
「哈哈,有她前來,不怕他人耍陰謀詭計」安楊對楚柔然頗有好感,楚柔然是安國侯府的人,光明磊落,絕對是正人君子,不會在背後放暗箭傷人。
又有將領前來,還是安國侯府世子的人,大軍一掃先前陰霾,期待楚柔然的到來。
楚柔然沒帶多少人,一路快馬加鞭,來的時日提前十日,安楊和雲騰帶兵迎接。
「楚將軍,幾月未見,風采依舊」雲騰名為夸獎,實為取笑,誰叫她隱瞞她的身份,連從小陪她長大的雲騰哥哥都瞞。
楚柔然被說得面紅耳赤,隱瞞身份是逼不得已,「太子取笑了,這是在戰場,我是楚將軍,不是只會捉弄你的小妹妹」,楚柔然擺正身份,否則不定太子會怎麼治她。
說明了將軍身份,他們是來行軍打仗的,雲騰再無玩鬧之心,「楚將軍說得對,請進軍營,我們正在商量下一場戰事」,安楊和雲騰將楚柔然迎接進軍營。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楚柔然和郭孝同等身份,對面而坐,郭孝的眼楮都快瞪出來,沒想到楚然是楚柔然,安國侯的唯一孫女,安國侯站在雲騰一邊,三皇子登位無望。
徐將軍和安楊是楚柔然救回的,徐將軍對楚柔然自是很恭敬,「楚將軍,以前多有冒犯之處,還請見諒」,徐將軍是將軍,分派楚柔然做過很多雜事,以楚柔然的身份是不該做的。
「哈哈,徐將軍客氣了,沒有的事,對了,皇上下旨,冊封楊副將為將軍,徐將軍和朱將軍,勞煩你們帶好他,他曾經是我爺爺手下的副將,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勞煩你們了」楚柔然說清楚楊副將的身份和脾氣,他們相處起來少些困難。
「是,將軍,屬下知道了」徐將軍和朱副將回禮,楊副將來見,接旨謝恩。
他們大體商議了一下下一步的計劃,沒定論,要幾日後才出戰。
「世子,不知是世子到來,屬下怠慢了」楊將軍隨同楚柔然回帳,先行跪下請罪。
「你沒怠慢我,你是怠慢了別人」如果不指出楊將軍的缺點,很能將來給他帶來禍事,楚柔然想指點他一番。
怠慢了別人,楊將軍想不出,他待人一向和善。
「朱將軍,你瞧不起他,跟他有過節,楊將軍,一個人以不識文斷字,以不笑臉迎人,以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只要他講義氣,只要他心地善良,只要他不背後道人長短,就說明他是個好人」楚柔然開始說教,朱將軍很慚愧,他的確是對朱將軍偏見太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