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飯後,李府的一個管事婆子來見江又梅,遞過來一張貼子,是李華雲的母親陳氏請江又梅第二天去李府做客。

婆子走後,江又梅就把周氏叫過來,問了一些大戶人家的規矩。她最怕去見這些官太太,倒不是怕自己見不得人,而是怕見她們要磕頭。她不願意給不相干的人磕頭,特別傷自尊。

周氏告訴她,一般情況見到這些夫人們行個福禮就夠了,也不是祝壽什麼的,不需要見面就磕頭。江又梅的心里才好受些,並讓周氏明天跟她一起去李府。

晚上,江大富問什麼時候能回去,江又梅說再等等,工場還有些事要商量,合作契約也要辦好後才能走。

翌日,江又梅換了一身月白色褙子艾綠色馬面裙,領口對襟及裙擺處都繡著一圈本色梅花,頭上帶了三朵櫻草色小花,既符合寡婦身份又別有韻味。

江又山自然知道請了自己只是順帶,誰家也不希望有重患病人上門,所以也不想去。江又梅父女就帶著宋望才和周氏坐著馬車去了李府。

江大富極不贊成坐馬車,說問了小二李府走大半個時辰就到了,何必坐車花那個冤枉錢?即使是女兒出錢,他也不願意。江又梅不想走路,看到老爹沉著臉氣哼哼的樣子,只得悄悄跟他說,她又賣給崔青正幾個款式,掙了些錢,所以不必再乎這些小錢的。江大富臉色才稍緩了些。

江又梅並沒有把賣人參的事情說出來,必竟有些事還是只有自己和小包子知道就行了。

到了李府,門房已經知道他們會來。即將出任生產主管的李管事負責招待江大富,把他請到了外院。江又梅則坐著轎子去了內院,這是她前生今世第一次坐轎子,感到很是新奇。

走了片刻,轎子便停了下來。下轎,一個婆子領著她和周氏穿過擺滿各式菊花的正院,來到廳房。只見一個四十來歲的富態夫人坐在上首。李華雲坐在夫人的旁邊,這位夫人肯定就是李華雲的娘、陳之航的姑姑了。李華雲一看江又梅來了,笑著起身跑過來,「江姐姐來了。」

江又梅沖她笑了笑。對著李夫人福了福,說,「民婦江氏見過夫人。」

李夫人滿臉堆笑,「叫我伯母就是了,雲兒和航兒、正兒沒少在我耳邊念叨你。」

江又梅側身從周氏手里拿過兩個手包,「這是我專門為夫人和太夫人設計並縫制的,希望您不要嫌棄。」這兩個包是江又梅在家里就做好的,就是為這種被請上門做客準備的禮物。手包也是借鑒前世錢包的做法,用細竹片固定成平整的長方形,整體是赭色錦緞瓖著金、黛色相間的花紋。一面長出來的三角形翻下用一個扣子扣好,扣子是用桃紅色布料包著的呈梅花狀的小木扣。

一個丫環把手包接過遞給李夫人,李夫人拿著打開看看,點點頭高興地說,「雲兒和正兒都說你心靈手巧。果真如此。這荷包怎麼看著怎麼招人喜歡。」

「嘻嘻,我沒說錯吧。」李華雲說。

江又梅落座,李夫人先和她談論了些家庭瑣事,知道她家原來也是耕讀之家,哥哥竟然還是秀才,兒子也在學堂讀書,心底便滿意了些。雲兒天真爛漫。她還真怕女兒交友不慎被帶壞了去。如今看著這女人,雖然是個鄉下寡/婦,穿著打扮卻清新淡雅,別有韻味,而且談吐得體,識文斷字。不錯。

接著又說起了一些工場的事情。李夫人出身商家,對經商這一行當然清楚了,說得都是些內行話。

這時,崔青正也來了,他們幾個人又一起商討著工場後面的一些運作。李夫人也給了些建議。江又梅也把前世的一些能適用在這個朝代的公司運作流程及營銷策略講了一些,更是讓李夫人對她刮目相看。心道這個年青婦人真是個難得一見的妙人兒,心眼子至少有一萬個,這套說辭不僅能用在經商上,也以用在內宅管理上,甚至有些用在官場上都行得通。惜了,出身太低,而且命運多舛。

在感嘆江又梅的同時,眼角撇到女兒左顧右盼,心不在焉的神情,此時李華雲遠沒有剛才談到漂亮衣裳、手飾時的興奮勁兒。李夫人心里搖著頭,還得給她多培養幾個忠心的內宅老手和經商老手才行。也得找機會讓雲兒跟江又梅多多相處,所謂近朱者赤,得讓雲兒多多跟她學學,長長心眼兒。

下晌,萬掌櫃也從官府拿回了蓋著大紅印的契約,三個股東成立的股份工場也算通過了官府認,有了法律保護。

契約辦下來,江又梅就想回鄉了,這幾天她想小包子想得不得了。而且,有些事情她也懶得參與,讓崔青正做就是了。她打定主意,這個工場她只管前期提出一些運作理念,以後就只管設計和分錢了。她不會再像前世那樣傻傻地拼命干活,她今生一定要享受生活,遠離操勞。而且三叔江大車坐在關鍵的位置上,她也不怕被騙了去。

就跟崔青正說了她會定期把設計好的樣品送來,其它就不多管了。

走的時候,她從袋子里拿出一摞紙交給崔青正,說這些是她的一些建議,或許對他有所幫助。

李夫人又大包小包的送了好些東些,連太夫人都派人送來了兩個錦盒,來人還說了老夫人的原話,「知道你能干,以後用心給正兒做事,你的情我記在心里了。」

回去的路上,江又梅就和江大富說事情辦得差不多了,明日就回鄉。

回到客棧整理東西,又是二匹布,四包點心,四包糖,兩刀上好宣紙,竟然還有兩根泰和樓的梅花銀簪。老夫人送的是一串琉璃珠子,一付一滴翠的金耳環。

晚上,江又梅又帶著周氏到夜市買了一些東西,有自家用的,也有送人的,還專門花了二兩八錢銀子給江老爺子買了個玉嘴黃銅煙斗。

回去坐的是早班船,所以回到西河村正是晌午,上岸後叫了一輛牛車經碧水橋去西河村。過了碧水橋,江又梅下來,讓宋望才周氏拿著東西先跟她回趟家,江大富父子兩領著幾個人坐牛車回江家老宅。

回到家,江又梅把給老宅的東西整理出來,領著宋望才夫婦來到江家。她拿著東西直接來到上房,一大家子除了王氏和江又山不在剩下的都聚集在這里了,王氏此時正在鋪子里替江又書回家吃飯,江又山疲倦了回屋休息。

江又梅先把東西分給了他們,因為她看到小衛氏的眼楮已經赤/luoluo地盯著她的背簍里了。這次她還是給了上房八尺在夜市買的黛青色綢布,一包點心,一根梅花銀簪。這根銀簪一拿出來就晃花了所有人的眼,衛氏有一根銀簪還是她嫁過來江家給的聘禮,比這根是要簡單得多也小得多。

衛氏拿著銀簪的手都有些抖了,「梅子,你買這個要花多少錢呀?女乃都老了,戴這個多浪費呀。」

「女乃,這不是我買的,是我給游擊將軍府的小姐做了套衣裳,她喜歡送我的。」江又梅說。

江老爺子笑眯眯地拿過簪子看了看,說,「怪不得這麼精致,這是泰和樓出的咧,當然看好了。」

經過江老爺子的講解,江又梅搞懂了原來泰和樓是大康朝有名的銀樓,就相當于前世的周大生。

江又梅又把玉嘴黃銅煙斗遞給老爺子,「這是孫女專門給您買的,看看好不好用。」

江老爺子高興地接過煙斗,愛不釋手地把玩著,「我看見趙地主用的也沒這個好咧。好孫女,爺爺享了你的福了。只是以後不再買這些好東西,太貴。」

小衛氏已經快按捺不住開口索要了,李氏看到小衛氏這吼急的樣子,真是打心里看不上。江又梅就趕緊把給大房的東西拿出來,八尺和上房一樣的綢布,八尺鮮艷些的綢緞,還有一斤糖,一塊絲帕。

小衛氏失望地問,「就沒給我們也帶根銀簪子?」

她這句話一出口,大房所有人的臉都成了大紅蝦。江大學氣得真想上去拿漿糊把她的嘴糊上,罵道,「你個貪心的婆娘,再多東西都塞不滿你的嘴,再多說話就滾回去。」

「我不就問問嘛,沒有就算了,干嘛生這麼大氣。」小衛氏笑嘻嘻地說,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妥。

江又梅只得解釋,「李府只送了我兩支,我想著孝敬女乃一支,再孝敬我外婆一支,連我娘都沒有咧。」

本來江又梅是想送給李氏的,但想到李氏肯定自己舍不得戴會孝敬她老娘,既然這樣,還不如自己直接孝敬。以後再給李氏和自己買就是了。

江大學紅著臉說,「梅子別你理你大伯娘,她就是上不了台面的蠢婦。」

小衛氏臉都不紅地撇了撇嘴。江又梅想起了前世的一句話,臉皮厚則天下無敵。

江又梅又說了自己已經舉薦江大車去省城的一個工場當大帳房,江又書去青華縣紫衣閣當掌櫃。

江又書激動得竟然有些語無倫次,「梅子,我還沒當過掌櫃咧,我能干好嗎?」

ps︰

呵呵,笨笨a鈺在評論里也給清泉提了加更的事,謝謝你和那麼多的讀者朋友能喜歡這個文。近段時間的確心力交瘁,而且清泉是個上班族,又是個母親,每日一更都要擠時間才行。清泉始終記得還欠枝蜜和書友445921872的更新,等家里的事忙完後,一定想辦法多幾更次。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