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湖邊有棵許願樹

從前,某個村子里,有一個男孩子要上戰場,與他許下一生的女孩為了他,每天默默地許下一個願望,然後把一棵種子埋在湖邊。女孩細心呵護著每一顆種子,因為她深信每當種子發芽時,隨著種子所許下的願望也就能夠得到實現。

她的好友問她許下了什麼願望,她也只是搖頭笑笑不作回答。

她所許的願望只有一個——希望他能夠平安……

但是戰爭結束了……

男孩子並沒有回來……

女孩仍然執著地守護著她為男孩所種下的每一顆種子,盡管在戰爭結束的五年後,村里的人都勸她放棄。

父母替她物色了一戶又一戶的人家,女孩仍舊不為所動。

終于,她的父母被逼急了,在不理會女孩的抗議之下,他的父母硬是把她許給一戶城里的人家。

女孩試過用任何的方法去拒絕這樁婚事,但都沒有產生效果。

但在舉行婚禮的前一晚,女孩突然不再抵抗,乖乖地穿上那讓全村女子都羨妒的禮服。家里人知道她終于想開,歡天喜地的去籌備明天的婚事。

卻不知道女孩其實已悄悄地下定決心,她要守住自己和男孩子的諾言。

婚禮當天,幾乎全村的人都集合在丘上的教堂。

他們都衷心祝福這一對新人,但當新娘出現在地毯的另一端的時候,所有人都呆著了,新娘的禮服不是白色的,它被新娘手上的血染成紅色的。

看著受傷的新娘,盡管新郎力排眾議要娶她,但所有的男方家人都堅持著要退婚。

女孩終于得到她要的寧靜,因為她被逐出家里和整個村子。

十年、二十年、四十年、六十年。

早在人們忘記這段故事的時候,女孩仍然默默地灌溉她的森林,盡管她已青春不再、輕靈的腳步變得沉重、烏黑的頭發早就變得花白、青春的臉龐也被歲月刻下一道又一道的疤痕,但是女孩仍然沒有停止。

她還是每天陪伴著她的樹,直到天黑在回到自己在湖邊搭的小茅屋。

女孩死的很孤獨,因為她的樹不能在她生病時照顧她,替她叫大夫,救她的性命。

幾個村里的小伙子看的不忍心,于是幾個人把她葬在湖邊的一棵樹下。

說也奇怪,從那天開始,盡管其它的樹都會隨著季節的變換而有枯有榮。

但只有那棵樹,據說從那一天開始就不曾再掉過一粒果子,謝過一片葉子。

仿佛周圍的時間都停留在那一刻,不再流動。

從那一天起,湖邊多了一個傳說。

不管男女,只要能夠跨越那片森林並在許願樹前埋下一顆附有自己願望的種子,那麼他的願望一定會實現。

當然,前提是他必須是真心真意的。

听福伯說完整個故事的時候,我握住小妍的手不禁緊了一下。

小妍仿佛了解我的心意地回握了我一下。

其實我們都不是第一次听這個故事,幾乎整個村子的年青人都是听福伯說故事長大的。

但是今天的故事對我特別有意義。

因為,我後天就要隨駐守這里的軍隊上戰場了,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回來,小妍答應我。

她不會去送我,因為我離去的時候,她會站在許願樹前為我埋下一顆種子,但是我希望小妍不會像故事里的女孩那麼傻。

沒有人需要犧牲自己的一輩子去證明自己有多麼愛地一個人。

因為那只會讓你愛的人更加心疼。

「那,那個男孩子到底去那里了?」

這是每當我們听完故事一定會問的問題,但盡管我從八歲問到十八歲,福伯永遠是用一個笑容,再搖搖頭來回答我們,然後再用他的拐杖撐起自己微跛的身軀,緩緩地踱步回家,做為每次的結束。

但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在每一次故事結束後發出同樣的問題,因為我們相信福伯只是賣個關子,總有一天他會告訴我們男孩到底去那里了,其實我們早已不下千萬次地去臆測故事的結局。

像是男孩子死了、變心了、受了傷所以沒辦法回來。

甚至連福伯就是那個男孩的說法都出來了,但是我們並沒有妄下斷語,因為我們相信,從福伯口中出來的結局,一定比我們的要更動听,也更動人。

「我想,我可以回答你們那個男孩去那了。」

听到這句話,我們每個人都轉身回望這個從一開始坐在我們身後跟著听故事,卻毫不起眼的年青人。

他大約二十上下,從福伯剛開始說故事時在我們身後的一棵樹下乘涼。

本來也沒什麼人留意他,但他的驚人之語倒是吸引了我們全部的注意力。

「怎麼了?干嘛直楞楞的看著我?你們不想知道後來的故事嗎?」

年青人笑著說。「想!當然想!」

不知道是誰先說出了這句話,但是我想應該不會有人怪他的唐突,畢竟這個故事從小就在我們腦海和夢境中不知道回蕩過多少次。

終于可以在今天听到整個故事,也算是給我的臨行踐禮吧!

正當每個人準備听年青人繼續說下去的時候,福伯反而說了一句話︰「也該是時候了,年青人你跟我來。你的故事,應該是先說給她听。」

說畢,他就拄著自己的拐杖,緩緩地向村子的另外一頭走去。

而年青人仿佛也知悉福伯的心意,沒有多問什麼,只是默默地跟在福伯的身後,留下一臉錯愕的我們。

但是當然,我和小妍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我們倆個很有默契的交換了一個眼神,就偷偷地跟在倆人的後面,留下了更錯愕的他們。

福伯緩步走著,年青人也默默地尾隨在後,我和小妍也偷偷地跟在後面。福伯三不五時地向後看,顯然不想讓我們跟著他們,所以我和小妍也不敢跟的太近。

還好這片樹林是我們從小的游戲場所,所以雖然我們一直保持一段距離,倒也不至于跟丟了。

走過了村子、越過了小溪、穿過了森林。福伯帶著年青人到一棵大樹的蔭下。那是一棵很奇特的樹。盡管當時已是秋天,周圍的樹也開始枯黃,但唯有它仍維持著盛夏的模樣。

「這……就是許願樹?」年青人問。

「對。這也是她為他種的樹。」福伯說。

「那麼,我想我應該先介紹我自己是誰。」年青人說著,邊放下了他的行囊。還有他手中捧的壇子。

「不用了。你來只是告訴她後面的故事!」福伯打斷了年青人。

但年青人只是聳聳肩,輕輕地坐在樹蔭下,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繼續整個傳說。

其實,男孩並沒有死。在戰爭結束之後,男孩很幸運地存活了下來,但是他並不快樂,因為在一次掩護村莊的行動當中,他發射的子彈打中了一個隨同村人逃難的女孩。

子彈打在她的背上,卻狠狠的擊在他的心上。同伴們勸他不要負這個責任,甚至有人願意替他「解決」整件事。

但是男孩都拒絕了,他不願為了掩飾自己的錯誤而造就更大的錯誤,所以他決定負責。

男孩靜靜地坐在女孩的床邊,盡管村人對他有所指責、同伴對他有所不諒解,男孩都只是默默承受,因為他的心全都系在女孩的安危上。

女孩終于醒了,在他不吃不喝的第五天。但是,女孩從此沒有辦法再走路,子彈擊中了她的脊椎。

男孩為了負責,自願肩負起照顧這個女孩的責任。在戰爭結束之後,男孩也沒有回家,他甚至克制自己不要寫信回家。

他希望女孩當他死了,那麼她才可以找自己無法給她的幸福。

受傷的女孩知道男孩並不快樂,她不希望自己的不幸帶給別人不幸。

男孩被她的善良感動,男孩下了一個決定,向她求婚。

就這樣,他們結婚了。

時光飛逝,轉瞬間這一對新人已經是一對老夫婦了。盡管年老的兩人行動都有所不便,但他們仍然相互敬愛、扶持,直到老爺爺死去的一年後,當老女乃女乃在整理他的遺物,不經意的翻閱他的日記時,才赫然發現老爺爺根本不曾忘記過女孩。

老女乃女乃每翻一頁,就哭一次,她心疼老爺爺的苦心,他明明就不曾忘記過那個女孩,卻為了老女乃女乃而留在這里,而且不曾在她面前顯露過他的一絲痛苦,但是在日記里,他對女孩的思念卻深刻到令人心痛,也許他真正心愛的是那個女孩,但他卻沒讓她因此受到一點委屈。

老女乃女乃決定要把老爺爺送回故鄉。

她累了他一輩子,是該讓他回去的時候了。

「就是這樣。」年青人從包袱里拿出了一本日記。

「這是他用對女孩的思念寫成的。另外,我還有一句話想說。」年青人說。

「老爺爺他,到死也沒有背叛女孩,他雖然和老女乃女乃結婚,但是老爺爺從來沒做過對不起她的事。我也不是他們的孫子,我只不過是一直受他們照顧的孤兒罷了。」

「原來如此,你也該放心了,他從來就沒有離開過你。」福伯一手著樹,一邊喃喃自語。

「還有,」年青人拿起他一直捧著的壇子。

「這是老爺爺的骨灰,老女乃女乃托我一定要把他埋在女孩的墓地上。」「你就把它埋在這就行了,這整片樹林都是她的墓園。」福伯說。

年青人在樹下挖了一個洞,小心地把壇子和日記放進去,再埋起來。

「那麼,我就此告辭了,我必須趕回去和老女乃女乃報告。」年青人說完,對福伯微微鞠躬,就頭也不回地轉身走了。

福伯就一個人靜靜地拄著拐杖,坐在樹下。

也不知道了過多久,森林的霧漸漸地大了起來,福伯這時突然說了一句︰「你們先走吧,我還想再坐一會兒。」我和小妍很有默契地轉身,悄悄地走了。

回程霧很大,路上的景物和來程時看來完全不同。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

但是我看到除了我們之外,還有另外一對情侶在這里,我轉頭想問小妍她是不是和我一樣看到了,沒想到小妍笑笑對我說︰「不管是不是他們,我們都沒有必要打擾他們。」

我也笑了。對啊!換做是我,相隔了那麼久,我也不希望被人打擾啊!

隔天,我隨軍隊的列車離開了。小妍依照約定沒有來送我,因為我知道,此時的她,正在許願樹前為我埋下一棵種子。

一個月後,我在部隊里收到一封小妍寄來的信。

她說福伯走了,在他自己的床上。福伯走得很安詳,因為當村人發現他的時候,他的臉上帶著微笑。

另外還有一件事,原來福伯在走前交給小妍一封信,交待她在他離開這個村子的時候才準打開,現在他走了。

于是小妍打開信。

才知道,原來福伯就是當年的新郎,他一直後悔當初堅持要娶女孩過門,更後悔他沒有堅持留下她。

所以他化身「福伯」,就是為了要守護著她,也為了能夠讓這個故事流傳。

現在他等到男孩回來了,他也應該功成身退了,他畢竟守候了她六十年,他也累了,想休息了。

我一口氣讀完小妍的信件,把整個故事在腦海中完全地串聯起來。

我被整個故事感動不已,不管是女孩、男孩、福伯、或是受傷的女孩。

他們都是真正懂愛,而且用心去愛的人。

信末,我看到小妍留下的一行字。

她說︰「附注︰不管怎麼樣,答應我,不要亂開槍。」

十天擁抱的拯救

我9歲那年的夏天,父母的感情出現了問題,暑假結束的那個晚上,我終于鼓足勇氣問父親︰「是您不愛媽媽了,還是媽媽不再愛您了?」父親驚訝地看了我很久,低著頭說︰「孩子,都是我的錯,我,我愛上了別的女人。」他的回答讓我很憤怒,母親既漂亮又能干,難道還有誰會比母親更出色?

我厭煩地從椅子上跳起來,沖進母親的臥室。母親還沒回家,房間整潔而清新,蕩漾著淡淡的燻衣草香味。這是一個記載了多少幸福和甜蜜的家啊!可是父親愛上了別人,突然,我在書桌上看見了母親寫的「離婚起訴書」,母親是個大度的女人,她沒有責怪父親移情別戀,而是在離婚理由陳述一欄里寫著自己醉心工作冷落了丈夫。臥室里還有兩個大大的旅行箱,我好奇地打開其中的一個,最上面有一張照片,是我出生一個月後,母親抱著我,父親抱著母親的「全家福」。母親曾不止一次說過,9年前的這個時刻是她一生中最甜蜜幸福的回憶。

不知什麼時候,我已經淚流滿面,因為母親的箱子里塞著換洗衣服,日用品、照相機,還有幾本關于非洲原始叢林的書,看來媽媽已經打定主意離婚了,而且決定完成自己多年前的夙願︰一個人去非洲原始叢林。

那天晚上,我徹夜輾轉難眠。怎樣才能讓母親開心呢,我想起在行李箱里看到的照片,腦子里有了主意。

幾天後,父母告訴我他們即將離婚,當父親問我是否願意跟他一起生活時,我說︰「您能答應我,從明天起,一直到母親去非洲前的10天時間里,每天都抱抱我和母親,就像我出生一個月時您抱著我們照的那張照片一樣,好嗎?」說完,我發現,父親的臉突然紅了,母親也驚奇地睜大了眼楮。但無論如何,父親還是同意了我的建議。

那天,他們沒有按原計劃去辦理手續。第二天,為防止父親反悔,提前出門上班,我起得很早,當我洗漱完畢時,發現父母已經站在客廳里。我故意裝著背書包要上學去,媽媽突然叫住我,向我緩緩地伸開臂膀。我撲倒在母親懷里,她已經37歲了,而我也已長大,她抱起我的時候有些吃力。我抱著母親的脖子,示意父親過來,他無奈地搖搖頭,猶豫了一會兒終于月兌掉筆挺的西裝,然後慢慢蹲下去,雙手環住媽腰,我感覺有些窒息。9年了,我已經由一個世事不知的嬰兒長成了一個小男子漢,而父母也漸漸老去,不再有年輕時的激情和力氣。

父親終于把我和母親抱了起來,他大口大口地喘著氣,3秒鐘不到就把我們放在地上。嘴里還嘟囔著︰「尼古拉,你不背書包的話,我可能會堅持得久一些。」我感覺脖子里有溫暖濕潤的東西在滾動,那是母親的淚。

下午放學回家,母親做了很多菜,都是我和父親喜歡吃的。雖然父親那天回來得有點晚,但還是要比平時早一些。

第二天早上,在等待父親擁抱時,我放下了書包,當他將我和母親抱起時,我「命令」道︰「您今天可要多堅持兩秒鐘!」母親的呼吸有些急促,她的臉紅撲撲的,就像一個剛墜入情網的姑娘,父親看起來也很不好意思。

日子過得很快,當父親第五次抱起我和母親時,他自豪地說︰「我這幾天力氣變得越來越大了,抱兩個人都不吃力。」在父親送我去上學的路上,我提示父親︰「不是您的力氣變大了,而是母親瘦了許多。」

那天晚上,父親回來得很早,他悄悄地跟我說︰「孩子,你的母親確實瘦了許多。」我有些哽咽地說︰「從明天起,您就只抱母親吧。」沒等父親說話,我就再也忍不住淚如泉涌地沖進自己的臥室。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躲在房間里透過門縫看著客廳,母親這天穿最喜歡的那件藍色連衣裙。沒有我在一旁,他們似乎有些尷尬,幾天來他們已把我當成了聯系彼此的橋梁。大約過了10分鐘,父親說︰「今天就讓我單獨抱抱你吧。」母親驚奇地抬起頭,她的眼楮里閃爍著淚光。我看見父親伏將母親從沙發上抱起。沒有我從中攪和,父親的擁抱有些生澀,然而,這一次,父親抱母親時比以往更用力,時間也更長了。

再過一天母親就要去非洲了,按父親給我的承諾,他的擁抱也只剩最後一次了。我不知道這一次我是該「攪和」進去,還是躲在一邊。那天半夜我突然醒來,發現父母坐在我的床邊。母親對我說︰「尼古拉,讓媽媽再抱抱你吧。」我的心一陣刺痛,看來,他們還是要離婚。我將頭縮進被窩里,如果這是最後一次擁抱,我寧願把它留在許多年後的某天。這時父親說話了︰「孩子,如果你願意讓母親抱一下,我們就不離婚了。」我「騰」地從床上跳起來叫道︰「真的嗎?」母親含著淚伸開臂膀點頭,我興奮地撲到她懷里,然後父親將母親輕輕地抱了起來。他們都哭了,隔著我的頭,他們彼此不停地說著︰對不起!我愛你!

花瓣枕

那時候的他和她,都已經過了激情浪漫的青蔥歲月。是在一個戶外野營的論壇里認識的,她第一次參加他們的行動,是到野外攀岩。沒想到天公不作美,中途突然下起了雨。那面攀岩的山壁,因為下雨,顯得異常陡峭,老是剛爬上去幾米,馬上就又滑了下來。他看著她滑下來幾次,有些狼狽,便勸︰「不如,等雨小一點再爬吧。」她卻把頭一昂,很堅定地說︰「不!」

就是那一刻吧,他看到她眼楮里的倔強和堅持,竟是那樣熟悉,而她瘦削的背影,又讓他的心,突然地生出疼惜。後來又一起參加過幾次野游,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他話不多,只是出發前提醒她帶齊必要的裝備,路滑的地方伸手拉她一把;吃飯的時候,她會把自己的飯端到他的帳篷里和他一起吃。

漸漸熟悉起來,無聊的時候給他打打電話,她有時候很活躍,從村上春樹到的佛經到油煙大蝦,笑得花枝亂顫;有時候卻很安靜,握著話筒不說話,他在這頭听得到她翻書的聲音,走路的聲音,喝水的聲音,還有她輕微的嘆息。他握著話筒,手臂酸麻,卻不舍得放下。

那時候,他們的城市里正在上演《情人結》,他邀了她一起去看。電影的結尾,那對經歷千山萬水、已經不再年輕的戀人,在情人節那天相遇,男人說︰「我一直擔心你會放棄……」女人說︰「不說,就是沒有改變。」男人說︰「永遠不說。就是永遠沒有改變。」黑暗中,他側過臉去,看到她的臉頰上,閃著瀅瀅的淚光。

後來有一次打電話,他無意中說自己一直偏頭痛,很長時間了,每次發作的時候,都想拿頭往牆上撞。隔天,下班的時候,他突然看見她正在門口等他,雙手抱著一只枕頭。看見他的時候,她突然緊張得像個孩子,紅了臉,支支吾吾地說︰「里面是曬干的鮮花……以前一個朋友送的,每天枕著它睡,可減輕疼痛的……我一直,沒機會用……」

他接過,模著里面柔軟的花瓣,心突然一暖。那天晚上,他輾轉難眠,把那個枕頭抱在懷里,又放在頭下,一會兒重又抱在懷里,她羞澀的笑容,一點點地了他的心。

可是,了又怎樣?他是個離了婚的男人,還帶著三歲的兒子;而她,亦有談了五年的男朋友。婚期待定。他們在一起的時候,話題從阿爾卑斯山到藝術流派到天氣心情,卻獨獨不談感情。其實那時候,他和妻子離婚已兩年了,可是他不說,她便也不問。而她那些細密輾轉的心思,她不說,他也不問。

半年後,她和男友分手,去深圳工作。他去送她,他默默地站在角落里,靜靜地看著她和別人告別。最後,她朝他走過來,她的眼楮亮亮的,有淡淡的液體。她忽然伸出雙臂,頑皮地偏偏頭,笑道︰「要走了,來,抱一個。」是很輕松的口氣,可是她抱住他的時候卻是緊緊的……

一年後,兒子上了幼兒園,由母親帶著,他一個人生活,日子過得支離破碎。有一天,母親來看他,順便幫他拆洗被罩床單枕套。母親拆開那只盛滿了花瓣的小枕頭時,笑他︰「你往枕頭里放紙條干嗎?」他從電腦前轉過頭,母親正從那一片桃花、槐花、木槿花中間拿起一張紙條,輕聲讀道︰「不說,就是沒有改變;永遠不說,就是永遠沒有改變……這寫的是什麼啊?」

他整個人猛地從椅子上彈起來,從母親手中接過紙條,上面,正是她秀麗的筆跡。那一瞬間,他突然淚流滿面,他想起來那句台詞,這句話的後面是︰我們結婚吧。

牽手走過,便是愛情

那一年他們兩個都在讀研,是窮學生,平時辛苦打工掙來的錢,除去生活必需的費用,基本所剩無幾;所以,旅游在他們幾乎是件奢侈的事情。但在那個臨近畢業的繁花似錦的春天,他還是偷偷節省下一筆生活費,打算帶她去臨城,做一次短途的旅行。

可惜旅行並沒有預想的順利,半路汽車拋錨,返回時將書包意外落在山上,都使得行程耽擱了時間。所以,等到他們最終結束了旅行,開往學校的車,早已沒了蹤影。沒有辦法,他們只好到山下找就近的旅館住宿。但旅游區的賓館,價格高得讓他們連還價的勇氣都沒有。一路沿街問過去,是到了最後一家,胖胖的老板娘斜瞟他們一眼,沒吱聲,徑直將他們帶到一個堆放雜物的過道里,懶洋洋道︰如果願意,這間給你們收拾一下,不還價,一晚20元。他一臉愧疚地扭頭看看她,她卻是在他這一抹飽含了無限感傷和歉疚的視線里,瞬間鼓足了勇氣,沖著滿是不屑的老板娘鎮定說道︰這樣的房子,要20也太貴了,10元吧,否則我們就不住了。老板娘驚訝地看看對面這個瘦弱單薄的女孩,沉默片刻,便轉身走了出去。再回來的時候,她的手里,已是抱了一床被子和一個枕頭來。她知道講價成功,心內很是歡喜,昏暗的燈光里,去尋他的手,相握的那個瞬間,她的臉,騰地紅了。

那時還是初春,這個過道臨時搭建起來的小房間,一床被子,顯然是冷。她猶豫片刻,便打算再去要一床來。剛走到臨近吧台的拐角處,便听見老板娘尖著嗓子冷笑道︰夠寒酸的,兩個人一晚上10塊錢,誰都不能再給他們加被子,看他們半夜不凍醒才怪!她隔牆听見了,立刻止了步,轉身回了房。但推門的時候,還是用手拭了淚,而後嬌嗔地沖他笑道︰我們還是蓋一床吧,因為,我想讓你為我取暖。他憐愛地將她擁入懷里,沒有說一句話,但心里,卻已是被一個無形的刀片,緩緩地劃傷了。其實,她不說,他也知道,她定是踫了釘子。但正因為她的掩飾,他愈加地心內充滿了無法言語的疼痛和苦澀。

那一晚,他們什麼也沒有做。兩個人,只是安靜地依偎在一起,听那山腳的大風,在外面怒吼,又一次次地,試圖將臨時豎起的門,一頭撞碎。她像一只小獸,蜷縮在他的懷里;而他,則努力地,將自己的雙臂,化作那溫暖的羽翼,緊緊地護佑住她。她以為,真的會像老板娘說的,半夜凍醒,但卻是睡得很香;盡管,醒來才覺出,雙腳已是冰涼。他無意中觸到了,即刻起身,將她的雙腳,放在胸前暖著,直到她笑著說癢,他才放了手。他說。將來,我一定會給你一個明亮寬敞又灑滿陽光和花香的房子。她用鼻尖踫一踫他干冷的雙唇,柔聲回復道︰可是,我只要有你,就夠了。

退房的時候,老板娘翻了翻眼皮,冷冷問道︰睡得好吧。她揚頭笑道︰當然好,難道你不知道,愛情,是可以當棉被用的麼?老板娘詫異地朝他們看過來,而她卻是握起他的手,迎著那室外清香的花朵,和燦爛的朝陽,驕傲無比地,昂頭走出去。

他們畢業後,去了一個喜歡的海濱城市。在那里,為了有一個棲居的小屋,他們頑強地打拼著。兩個人的父母,由于貧窮,不僅無法為他們買房,提供金錢上的資助,而且還時常地,因為糟糕的身體,讓他們本已疲憊的身心,覺得愈加地負累。這個城市一天天往高處飛漲的房價,將許多外地來城打拼的人的信心,擊打著。而他與她,卻是始終對生活,充溢著希望。他堅信有她相助,定能夠打出一片天下。而她,則覺得,有他在,即便是住在租來的房子里,她也不會為此覺得憂傷。

幾年後,他終于成功實現了自己的諾言,在美麗的海邊,為她買到一室一廳的房子。

那時,昔日許多的同學,在父母的幫助下,皆已住進了三室一廳,的敞亮樓房。但她還是在領到鑰匙的那天,興奮地給他們一一發了短信。有閨中的密友,回復她說︰真是難為你了,嫁給他這麼多年,才有了這樣的居所,但願,再過幾年,他會讓你住上更大的房子。她看了便笑,卻並沒有辯解什麼,而是轉身走到可以看見碧水藍天的窗前。她听著那海鷗,在不遠處,幸福地歌唱,海上輪船的汽笛,斷續地傳來;積聚了那麼久的眼淚,終于盡情流下來。他在背後結實地將她擁住,說,將來,我一定會給你一個更寬敞的房子。她倚在他的胸前,像幾年前在那個山下的小旅館里一樣,柔聲回復他說︰可是,我只要有你,就夠了。

那些曾經給予他和她嘲弄或是同情的人,永遠也無法明白,在小旅館過道改成的房間里,留宿的那一夜,怎樣鑄煉了他們的人生;且讓他們堅信,既然愛情能夠讓他們在那樣冷的房間里,都可以安然入睡,那麼,還有什麼東西,他與她,不能夠微笑走過?

而那牽手走過的,不管是狹窄陰冷,還是開闊明亮,都是我們愛情的家園。

誰會心疼你

網友「小金魚」年過不惑,她的語言總是充滿了大徹大悟的人生智慧。和她聊天,有一種對生活通透的釋然。那晚,她向我傾訴了諸多做女人的苦處,但她說自己是堅強的女人,從來不求憐索愛。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心疼自己。她忠告我︰「不知道心疼自己的女人是可憐、可悲的,除了你自己,不要期望任何人心疼你!」接著她說了自己的理由。

不要期望父母心疼你。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為了我們耗盡了心力,現在他們該是享受兒女回報、安享幸福晚年的時候了,我們怎忍心再讓他們繼續付出?所以在父母面前,我們只能隱藏所有的痛苦和憂愁,呈歡顏,報喜訊,讓父母開心快樂每一天。

不要期望老公心疼你。愛是一種付出和奉獻,總給老公訴苦的女人傳染著不良的情緒,給男人造成思想壓力。況且如果期望不能如願,就會更加失落和痛苦。這樣陷入惡性循環,將永遠在情感的苦海中掙扎徘徊,不得解月兌。

不要期望孩子心疼你。「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母愛是一種本能,是一種不求回報的付出,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更不要期望兒女將來心疼體貼你,那樣你的愛就成了自私的索取,成了兒女們沉重的負擔。

不要期望兄弟姐妹心疼你。樹大分枝,人大分家。雖然兄弟姐妹血脈相通、骨肉相連,但是畢竟他(她)們將與別人組成家庭,情感也將延伸到另外一個家庭之中。你們也只是逢年過節的相聚,而在平凡的日子里,彼此奔波忙碌,多是冷暖自知。

不要期望上司心疼你。如果領導交給你一項工作任務,不論你經歷多麼艱辛的過程,達到領導滿意,就算成功;達不到領導滿意,就別講任何理由。因為領導是只注重結果不問過程的。如果你幸運遇到一位富有愛心的上司,那麼你得忍辱負重、不計得失地拼命工作;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位小肚雞腸的上司,那麼你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不要期望朋友心疼你。茫茫人海,有緣相遇相知,方能結為朋友。但朋友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心靈距離,聯系得太緊密友誼不會長久。每個人都有封閉的心靈空間,當受到傷害和打擊時,最重要的是靜思己過,獨自療傷,讓自己慢慢堅強起來。期望別人的安慰和幫助,有時會傷得更重。

「小金魚」最後頗有哲理地總結說︰「內心堅強的女人才能活得快樂自信。期望別人心疼的女人總是自悲自憐、心情慘淡;不期望別人心疼的女人並不一定得不到疼愛。這就是老子所謂的不求而得!」看到「小金魚」眨著眼楮的可愛模樣,我的心情像透進一束明媚的陽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