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對于開放海禁這件事,康熙的態度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因為接觸了位面系統,就許連胤礽也會堅持認為開放海禁有害而無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胤礽卻是冒了極大的風險,他決定不正面跟康熙提議此事,而是先從幾位內大臣下手。

索額圖雖然年過半百,卻也是老當益壯,與年輕氣盛的胤礽較量起騎射來尤不顯弱,那爭先恐後的勢頭一點不亞年輕時候。

「老師威風不減當年。」待雙雙棄馬閑走的時候,胤礽不忘夸贊道。

索額圖擺了擺手,囅然一笑,「如今疏于練習已大不如前,倒是太子還有許多地方需要精進。」

「老師說的是。」胤礽附和了句,然後像是想到什麼一樣,「學生前些時候看到兩廣總督進京述職,可是在任上出了什麼狀況?看他當時臉色很是不佳。」

索額圖冷哼一聲,「吳興祚時任兩廣總督多年,單單廣州就已累計欠繳朝廷稅銀高達五百萬兩,此番又是空手而來,皇上不惱他才怪。」

胤礽說︰「吳大人早年與老師交情匪淺,此番老師一定替他在皇上跟前說了不少好話。」

索額圖道︰「皇上擢升他為兩廣總督,他卻在上任伊始奏請罷除鹽埠、渡稅、漁科等賦稅,皇上才剛批準又三番五次上折子奏請允開放海禁,我已懶怠再替他求情。」

胤礽趁機又說︰「學生以為,吳大人之所奏請罷除那些稅收,大抵還是因為兩廣百姓受海禁影響根本繳納不起賦稅,若再嚴苛重稅,于民于國都不利。換而言之,沿海各地以往之所以能夠超額繳納賦稅,卻也與對外的通商貿易有著極大的關聯。」

索額圖點了點頭,他也是親眼目睹過廣州口岸在自由通商時的繁華昌盛,毫不大意地說,那時僅兩廣上繳的賦稅就能抵全國,「開通沿海對外口岸的通商貿易雖然能增加國庫收入,給地方帶來富裕,但隨之而來的倭寇與海盜同樣會給我朝帶來不小的威脅,尤為重要的是西方人老是想傳輸他們的思想理念到我朝,這無疑是在宣揚反動,所謂見微知著,我們絕不能允許不好的東西流傳進來。」

從索額圖的態度來看,好在胤礽沒有貿然前去找康熙說道此事,他緩了緩,換個角度說道︰「沒想到老師的想法竟與納蘭大人的想法不謀而合,他說即使我朝現在擁有了火器營,也犯不著去冒險,在倭寇肆虐,海盜橫行的海上,我們畢竟處于弱勢,海禁才能免去不必要的爭端與傷亡。」

索額圖向來與明珠不合,二人有時甚至不分好賴只是為了要與對方唱反調,遂听到胤礽這樣說,索額圖倒是不悅了,哼了聲,道︰「明珠此人平生最擅迎合,若非此又怎能獲得皇上寵信,我看他不過無膽鼠輩,區區倭寇與海盜便把他嚇破了膽。」

胤礽接著道︰「學生之前還听說皇上與納蘭大人談論過關于海禁一事,皇上得知老師與納蘭大人意見一致還夸贊了納蘭大人,道是朝中最會顧全大局之人便屬納蘭大人了。」

索額圖氣得叫了聲︰「納蘭明珠。」便丟下胤礽憤然離去。

胤礽心知索額圖被激中了,轉而又去找了明珠,但很顯然不能再用同樣的方法,這便假康熙之意說道︰「老師可曾听說皇上欲將是否開放海禁一事重新交議。」

明珠挑眉,「皇上早前不是才剛否了兩廣總督的折子,如今又要復議?」

胤礽也很納悶兒,「听索大人說,皇上之所以否了吳大人的提議,不過是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支持開放海禁這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明珠半信半疑,「索大人不是一向主張海禁?」卻也開始轉悠著眼珠子琢磨了起來。

胤礽也奇怪,不過,「吳大人此番離京的時候卻是滿面紅光,索大人更是將他送到了城門外。」

明珠听了好一會子說不出話來,待一個激靈,竟也小聲低語,「索額圖你個老匹夫竟敢陰我。」

是以毫不知情的康熙,在得知索額圖與明珠雙雙為了開放海禁一事而請求復議很是吃了一驚,這便將太子也一並傳了來參議此事。

康熙難得見索額圖與明珠政見相合,只是對于這件事,「二位愛卿皆是我大清棟梁,對于開放海禁一事……」

不想康熙的話還沒說完,索額圖與明珠便雙雙異口同聲道︰「臣贊同開放海禁。」說罷二人驚詫互視,便又听到太子說︰「皇阿瑪,難得二位大人意見統一,兒臣也認為開放海禁利大于弊。」

這個場面是康熙所萬萬沒想到的,對于索額圖與明珠奏請重議海禁一事他就大感意外,沒曾想連太子也極力贊同,思忖再三還是在朝會上舊事重提。而這件事早已不是秘密,文臣武將們為了附和索額圖與明珠紛紛贊同開放海禁,不得已,康熙只得允了此事,但前提是以廣州試行,待見成效才再將沿海各口岸禁令解除。

這還沒算完,太子又在私下里與康熙交流了一番,大抵還是關于廉政問題,「一旦開放海禁,進出口岸的貿易往來會大大刺激稅收。兒臣之前比對過各地歷年來上繳的稅銀,與實際出入很大,雖然每個賬簿都做的十分漂亮,但只要結合實地,還是不難查出這其中巨大的虧空。官場上甚至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上激國庫的各稅收入會有三成被有司衙門內部瓜分,這叫掩口費。另剩上激的七成,道台分一筆,知府分一筆,按察使和布政使分一筆,最後巡撫再分一筆,這叫孝敬費,真正到國庫能剩三成算是多了。」

康熙听得將茶碗摔到地上,「這些個蛀蟲。」康熙並不是不知道官場黑暗,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若大刀闊斧嚴查起來必定又會牽連甚廣,這對好不容易才穩固下來的局勢而言並非好事,今听得太子有一此說,想必也是胸有成竹,便問道︰「太子可有整治之法。」

胤礽道︰「可效法礦產,但前期必須要派心月復前往,再專門設立一個直隸衙門,未免所去之人在當地培植勢力,這個職務的人選一年一換,監察司與暗探一明一暗進行監督,而這些皆不需保密。」

康熙看著太子滔滔不絕地說著,恍惚間那個還曾拉著自己衣角問皇額娘去哪了的孩童儼然成年,似茁壯的青松早已不需庇護,不僅在太子舉薦隆科多的時候欣然允了,就連一些朝中大事也在不知不覺中交由太子處理,他甚至沒有一點不放心,相反只要有太子坐鎮京師,他去哪都是安心的。

◎◎◎

廣州開放海禁後,水師營撥調了一部分兵力在海上巡航,就連新建不久的火器營也加入其中,這讓石文炳的生活更加的忙碌了起來,經常宿在營中不歸,好不容易回趟家連夫人親手炖的湯也沒來得及喝上一口就又匆匆離去,如此這般不到三個月就累倒了。

石文炳睜開眼的時候見妻兒們全都圍攏在床邊,哪怕再虛弱也勉力扯了個笑,「瞧你們一個個的,我這不是好好的,別哭喪著臉了。」

「爹,你都暈迷三天三夜了,嚇死我了。」蕙寧以前總覺得這是一個游戲,老是抱著一種游戲的心態,做的任何事都是為了完成任務,一點沒過心,可當她看到石文炳被抬回來的時候竟然被嚇哭了,如今雖說人醒過來也松了口氣,卻還是緊緊握著石文炳的手不放。

石文炳輕撫了下蕙寧的頭,轉而對富達禮說︰「爹沒事了,將弟妹們帶回去休息。」看他們一個個面容憔悴,想必這幾日都寸步不離地守在自己身邊。

待富達禮把弟弟妹妹都帶出門後,石文炳才由著周氏將自己扶坐起來,再執起周氏的手揉了揉,「辛苦夫人了。」

周氏替石文炳掖了掖被,「知道累我,合該保重好自己的身子才是。」

石文炳咳了咳,「如今雖說沒有戰事,但廣州開放了海禁,估模著兩江也不遠了,各營都要做好巡航備戰的準備,在這個緊要關頭我自然松懈不得。」

周氏作為一個婦道人家,從來不過問石文炳的公事,這次卻是把她嚇壞了,這才會說了句怨懟的話,卻也不是因為不體諒石文炳,听他這樣說,又嘆氣道︰「同樣為官,你看人家王善敬整日紅光滿面,閑的不能再閑,偏你就是個勞碌命,這回說什麼也要把身子養好了。」

石文炳笑道︰「一切听憑夫人做主。」

周氏這才軟下心來,卻又因想起兒女之事皺起眉頭。

石文炳心下了然,「挑個日子讓富達禮去把玉兒迎回來吧!」

周氏說︰「哥哥也來信說過這事了,上次送蕙寧進京,哥哥就有意將富達禮與玉兒的婚事辦了,若不是因為老爺急著往回趕,媳婦茶早喝上了,也不至于兒子整天魂不守舍。」

石文炳點了點頭,「上回事出突然,大舅哥會理解的,待營中事務安排妥當,我親自帶上富達禮去提親。」

兒子的事本來也不是棘手的,現在就等水到渠成,一想起女兒,不免又憂心道,「皇上既然退了寧兒,又為何下了一道那樣的口諭,寧兒如今正是最好的年華,真要再待字閨中三年豈不要成老姑娘了。」說著又發起愁來。

石文炳揣摩不透聖意,只能安慰周氏道︰「我石家的女兒哪還需愁嫁,夫人也別太憂心,待玉兒進門後,我再上道折子,不論如何也不能委屈了寧兒才是。」

◎◎◎

誠如石文炳所料想的那樣,因為廣州開放海禁後給整個州府帶去了廣益,不僅在短期內繳清了欠繳朝廷的賦稅,因饑荒而導致的暴動事件也大大減少,開放沿海所有口岸指日可待,甚至有不少萎靡的商戶也是悄然中活躍了起來,石家也趁著這個間隙把富達禮的婚事給辦了。

那日就連天公也作美,在連續下了半個月的梅雨後終于放了晴。花轎臨門的時候,地面的雨水也恰好干了。反倒是富達禮卻不知怎的杵在階前一動不動,好似入了定。

「還杵在這兒做甚呢?快去踢轎門呀,別讓嫂子久等了。」蕙寧含笑著將富達禮推搡到階下。

富達禮這才後知後覺地踢了下轎門,隨即就有一雙很是喜氣的孩童迎到轎前將兩個橘子遞到新娘面前,雖然隔著紅蓋頭,玉兒還是輕模了橘子,並贈紅包答禮。

這時又上來一位族中很是有福氣的長輩持竹篩頂在玉兒頭上,並扶持著進門,走的時候嘴里還不住地念叨著吉利話。平素沒甚在意的幾步路卻磨了好半晌,入廳時候再跨過火盆、踩碎瓦片,才算到了正廳。

再經過一系列繁瑣的禮儀,一對新人才被送入洞房。

也是在這個時候蕙寧才得空跟玉兒說上句話,「嫂子,快先喝口水潤潤喉吧。」說著趁人不注意就將杯盞遞進了蓋頭下。

不待姑嫂二人敘舊,司儀便喜笑顏開地進門來了,直到這時富達禮才被允許掀開玉兒的蓋頭,還沒看夠就被司儀給打斷了,等到喝過交杯酒,吃了甜湯,富達禮又被叫到外頭去了。

見富達禮那依依不舍的樣子,玉兒嫣然一笑,隨即朝還在房間里的蕙寧招手,「寧兒來。」

「嫂子累壞了吧!」別說富達禮,就連蕙寧也很久沒見過玉兒,除了平日里有書信往來,不禁要感嘆玉兒的耐性。

玉兒搖了搖頭,只要能嫁給富達禮,上刀山下火海都不怕,這點繁文縟節又能算的了什麼。這會子再見蕙寧這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如今的小姑子,歡喜不已,「上次進京沒能得見,生怕你被選入宮去,沒曾想你如今竟出落的如此落落大方。」只要一想起兒時那個小肉團,玉兒便就忍俊不禁。

「你就笑話我吧。」蕙寧如今也對自己放棄治療了,瘦就瘦吧,只要身體健康就好了。而今天這種日子顯然不適合用來敘舊,這就把事先準備好的吃食拿了出來,「听說待會兒七大姑八大姨那些長輩要過來喝新媳婦茶,你還是快吃點東西歇會兒,免得待會兒沒精神。」

「你倒是想的周到。」因為穿戴繁復,玉兒就由著蕙寧喂自己吃了幾口點心。

接下來真如蕙寧所言,那些個平素少有往來親戚,這會子卻都從四面八方涌了出來,一茬接著一茬來吃新娘的見面茶,饒是處事圓潤的玉兒也險些招架不住而笑僵了臉面。才剛歇下一口氣,才發現已是華燈初上,外間吵吵嚷嚷的竟是簇擁著新郎鬧洞房來了。

蕙寧陪了玉兒一天,自然知道她這一天卻是一刻也沒閑著,這便握了握玉兒的手,主動出門攔阻。

來鬧洞房的都是些昔日的玩伴,唯一讓蕙寧意外的是王長欽也來了,她還以為他們這輩子就這樣老死不相往來,沒曾想他還會來參加富達禮的婚禮。

王長欽是被其他幾人硬拉來的,更沒想要鬧洞房,站在廊下正想悄悄離去就看到了從喜房里出來的蕙寧,最後竟也鬼使神差地幫著勸散了欲鬧洞房的諸人。

「今日賓客眾多,有招待不周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才是。」涼亭下,蕙寧與王長欽對面而坐。

王長欽接過蕙寧敬上的女兒紅,一口飲盡,「方才人多,還沒來得及恭喜富達禮與玉兒,記得代我祝福他們。」

蕙寧點了點頭,絲毫沒有不自在的表現,反而還像許久不見的老友寒暄了起來,「听說你與杭州知府的千金訂親了,恭喜你!」說著徑自舉杯又敬了王長欽。

「蕙寧……」王長欽低喚了聲,終究沒把話說出來,只是苦笑著捻起酒杯,「那個人身份不詳,你千萬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迷惑。」王長欽說的是胤礽,早在京城的時候他就開始調查胤礽,卻始終查不出他的身份,說是尹德的外甥也是存在著諸多疑點,不管怎樣,他最不想見到的就是蕙寧受到傷害。

這倒是蕙寧所沒料想到的,不過她是不會告訴王長欽自己跟胤礽其實並不是他想的那種關系,他們不過是比陌生人多點接觸,卻又不是知己好友,頂多算個泛泛之交,但還是對此表示了感謝,又再敬了王長欽一杯。

直到這個時候,蕙寧的系統才提示她歷時將近十年的任務總算是完成了,除了升級獎勵外,還附贈了一張技能卡,主要針對玩家已有技能的提升。

蕙寧如今雖不能說精通六藝,書畫尚算拿的出手,也無需再去提升,倒是不能發揮自如的琴技有許多地方需要提升,要不她的寵物為何听她彈了那麼久也沒有半點要進階的意思?遂,就將技能卡用在了提升琴技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