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每個古墓里面都有物件的,就那清朝那些王爺貝勒什麼的墓里面,有的也什麼都沒有的,這個後面我講一個,在天津挖開一個,里面出土的物件叫人啼笑皆非。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很多落魄的王爺混的還不如現在的我呢,這樣的主,你還指望從他的墓里找到什麼的。不過,我很敬佩這位爺,放下了曾經的王爺架子,拉起來了板車。養活自己。在這就是曾經在清朝時期,顯赫一時的克勤郡王家族。
在門頭溝馮村西北有一元寶形的小山頭,它背靠筆架山面對龍鳳山.在山頭的陽坡一面有一巨大的墳丘.據說解放前後的老人管它叫車王墳.有人說墳瑩的主人是給皇上開車的,也有說是給皇上趕馬車的.眾說不一,沒有了碑記難以考察.據說車王是指清代克勤郡王,但克勤郡王是清代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克勤郡王岳托死後葬在沈陽了。
我查閱了一些資料,歷史上面並沒有車王。所能查找到的一些資料證實,清代克勤郡王共傳一十三代十七王.簡介如下︰
第一代╴岳托,清世祖努爾哈赤之孫,禮親王代善之子.崇德元年封成親王,崇德四年進攻濟南時死于軍中.被追封為克勤郡王,葬于沈陽五里坡.有子七人,長子羅洛渾.
第二代╴羅洛渾(洛洛歡),在順治元年以軍功進升衍禧郡王,于順治三年死于四川軍中年僅24歲,與其弟同葬于北京木棲地.
第三代╴羅科鐸,羅洛渾子.承襲衍禧郡王後改號為平郡王,康熙21年去世葬于木棲地.
第四代╴納爾圖,羅科鐸子.羅科鐸死後承襲平郡王,後因罪被奪爵與其弟二人也葬在木棲地.
第四代╴納爾福,納爾圖弟納爾福削爵後襲封平郡王.死于乾隆四十年,葬田村.
第五代╴納爾蘇,納爾福子襲封平郡王.雍正四年坐貪被削爵,
第六代╴福彭,納爾蘇子襲封平郡王.死于雍正十三年
第七代╴慶寧,福彭子襲平郡王.死于乾隆十五年,無子.
第七代╴慶恆,納爾蘇孫.襲平郡王,乾隆四十三年復克勤郡王死于乾隆四十四年.
第六代╴雅朗阿,納爾圖之孫納清額之子.乾隆45年承襲克勤郡王,乾隆59年死後葬于懷柔峪口村.
第七代╴恆謹,雅朗阿之子襲克勤郡王.嘉慶四年因〞不避皇後乘〞爾被削爵.
第七代╴恆元,雅朗阿子恆謹兄弟.恆謹削爵後恆元子尚格襲封克勤郡王,恆元死後葬于馮村西坡,後追封恆元為克勤郡王.
第八代╴尚格,恆元之子雅朗阿之孫.恆謹削爵後襲克勤郡王,道光四年以病告退.死于道光十三年,葬于馮村.
第九代╴承碩,尚格子襲克勤郡王.死于道光十九年年葬于馮村.
第十代╴慶惠,承碩子襲克勤郡王.死于咸豐十一年葬馮村.
第十一代╴晉祺,慶惠子襲克勤郡王.光緒大婚加親王,死于光緒二十六年葬于房山上萬村.
第十二代╴菘杰,晉祺子襲克勤郡王.死于宣統二年.
第十三代╴宴森,菘杰子.第十三代傳人,襲克勤郡王.民初賣克勤郡王府于民、國總理熊希齡,搬至復興門宗帽胡同.因王府敗落淪落為人力車夫,1931年9月北平報刊刊出〞鐵帽子王拉洋車〞的新聞.
至于克勤郡王傳至雅朗阿,雅朗阿有子恆元.恆謹.恆謹承襲了克勤郡王的爵位後因罪奪爵,由恆元的長子尚格承襲了克勤郡王.恆元生前僅為三等侍衛,死後葬于馮村西坡被追封為克勤郡王。
尚格于嘉慶4年承襲王位,于道光13年去世死後葬于馮村西其父墓南側.尚格應是第八代克勤郡王,第九代尚格之子承碩.第十代承碩之子慶惠均葬在此處.
據說因承碩.慶惠死前已坐王位,其墓的的氣派要比恆元大的多.墳塋南側解放後至90年代初,還有兩個略小的墳塋.後因北嶺鄉搬遷至此,那兩個墳塋還被平掉.大概因在馮村恆元應算祖墳,其子孫盡管稱王還是略小于恆元的墳塋.至此克勤郡王的墳地在馮村似可明白了,因克勤郡王傳至十三代在馮村的克勤郡王不過是第七代以後的郡王.
那麼克勤郡王如何被稱為車王墳的呢?其實所謂車王是指最後一代克勤郡王宴森.辛亥革命滿清王朝被推翻,大清王爺也淪落為平民.王府敗落坐吃山空,宴森及後人先後賣掉財產,爾後又先後將木棲地.田村.峪口.馮村.上萬等處墓地可賣的物件變賣.最後窮窘無奈做了人力車夫,克勤郡王拉洋車被社會上戲稱為車王.又因宴森在民、國間曾到馮村掃墓祭祖,以至連累祖上的墳地也成了車王墳.
我還是很敬佩這個宴森的。放下王爺的架子,跑去拉養車糊口是需要多大的勇氣的啊,現在听說過出租車拒載,沒有听說過乘客拒乘的。當年可是很多人不坐這個王爺的洋車呢?這是怎麼回事?那些滿清的遺老們,看到宴森的洋車都躲著走,嫌棄丟不起那個人!
一個曾建顯赫一時的王爺,混到了拉車
糊口度日的份上了。可是那些尋常百姓可都是掙著坐這個宴森的車,想想也是,都是酸葡萄心理,誰不想叫曾建的王爺為自己服務一把呢,這都是日後喝酒聊天的談資。混到這地界的王爺,你說他墓里能有有什麼好玩意,真有好東西,也不會拉洋車去了。
前面,我聊的那個懷柔峪口的那個王爺墳就是這宴森的家族墓的一處,現在很多人都念這個王爺的好,克勤郡王十分貼體下人,當年看守墓地的守陵人沒有吃喝的時候,到北京的郡王府找到過郡王爺,王爺煙酒招待不說,走的時候,還送銀兩。還留下口話。「沒錢,可以砍樹,不要多砍,狗喝酒就行了」。
現在這處王爺墳只剩下遺址了,只有一個巨大的墓坑還依稀可遍,地面還有很多破碎的青磚,條石。證明這曾經是顯赫一時的一處王爺墳。
盜墓就要懂點歷史,不知道歷史,也盜不出好物件的,墓里葬的是誰,什麼年代的都不知道,也挖不出好東西的,扛著鐵鍬,隨便的挖,也發不來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