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三 風起雲涌 第150章 藩王

第150章藩王

十兩金子相當于百多兩銀子,尤其成色好的金元寶,尋常百姓等閑都難得一見。

對于常家來說,百兩銀子不亞于一筆橫財,婦人頓時笑容滿面,心中驚喜。

誰知常時山冷笑道︰「你一輩子罵我,見了金子,就搶過來親近。你也休得意,我明日把金子兌了,買些新衣穿穿,帶著老娘自去別處過活,再不和你鬼混了。」

老婆忙堆起笑臉,說道︰「我的哥,端的此是哪里來的這些金子?莫非是小姑子發跡了?」

常時山口風嚴謹,識得大體,閉著嘴也不言語。

婦人心里有些羞愧,又問道︰「我的哥,難道你便怨了奴家?你妻子再不好,那也是一門心的指望與你白頭偕老,你大人大量。今番有了錢,咱家買房子安身好不好?」

眼見丈夫還是不吱聲,婦人拉下了臉,怒道︰「你倒恁地喬張致我做老婆的,可曾有失了花兒,背著你偷漢子過?憑你怨我,也是枉了。」

她自然不知常時山如今有了底氣,今後自家算是能抬起頭昂首做人,有心要殺殺妻子的混氣,就是不開口。

任憑婦人如何饒舌,見丈夫就是不理不睬,也是她命好,突然心里有了幾分慚愧,禁不住掉下淚來。

常時山看了,嘆著氣道︰「婦人家,不織不耕,整日里好吃懶做,就知埋怨男人,把老公恁地發作。」

婦人無言以對,一發的眼淚不止,當下夫妻二人悶悶對坐,誰都不開口。

幸好書卿輕輕推開門,走進來勸解道︰「嫂子也是難做,受了辛苦,埋怨哥哥。唉人窮志短,怪不得誰,哥哥快向嫂子配個不是。」

常時山抬起頭來,苦笑道︰「妹妹說的是,得了金子不采她,外人都會罵我薄情。若六爺知道了,也須斷我的不是。」

說完堆起笑臉,對著一頭霧水的妻子道︰「剛才是我故意戲你,誰怪你來?只是你時常括噪,我受不得就跑出門,心里卻不怨你。明白和你說,這金子是郕王府朱六爺賞的,人家喜愛妹妹,咱家今後算是攀上高枝了,今後你若再敢渾渾度日,小心妹妹一氣之下,斷了親人情意。」

「啊」

婦人這下可是真的驚喜之極,萬萬沒想到,真真是福從天降,那邊書卿不好意思,扭頭跑了出去。

終于盼到衣食無憂的好日子,婦人沒了擔憂,立時什麼都想透徹了,一時間福至心靈,垂淚道︰「奴家錯了,今後再不敢大手大腳的亂花錢,盡心盡意的操持家務,孝敬母親。」

常家的房子是租的,當下夫妻倆言歸于好,興高采烈的去了老太太屋里,商量起買房置辦個小買賣,以為今後的營生。

書卿心里寬慰,多年來的憂愁一朝得解,耳听親人滿口子的感謝六爺,兩個至今未出閣的妹妹歡天喜地,遂捂著嘴輕笑連連。

惟有感恩並積恨,萬年千載不生塵。

話分兩頭,這邊朱祐桓本想趕去常家,對于承認書卿的身份,他自然覺得理所應當,哪怕靈兒會為此不高興。

誰知半路上遇到朱含香,讓他陪著去郊外收租子,一時好奇,朱祐桓笑著答應。

相約半個時辰後門相見,朱祐桓回到院子換衣,司棋和入畫听聞是出城,給他換上一身尋常長衫。

出得府門,朱祐桓騎馬走在最前,汪羽等侍衛緊緊跟隨兩邊,朱含香坐著一架馬車走在中間,丫鬟婦人皆坐車,小廝長隨騎著毛驢矮馬行在最後。

走不多時,就見路上彩棚高搭,兩旁的各大王府門前,設席張筵,和音奏樂,當真是好不熱鬧。

朱祐桓認得這都是些祭棚,隨口問道︰「誰家死了人,鬧得各地藩王都進京了?」

郕王府位于皇城最西北方,本身就是大明朝獨樹一幟的存在,朱家的直系親戚,自然是成化皇帝和各大親王。至于那些藩王則都是些遠親了,是以誰家老輩斃了,與朱家並沒什麼關聯。

汪羽搖搖頭,表示不知情,還是來旺這家伙好打听事,笑道︰「是魏國公徐家一位老夫人去了,那老夫人是小妾身份,佷女嫁給了上高王,哦,就是寧王那一支,當年老王爺犯了事,上高王至今還未承襲寧王爵呢。特意趕回京城送殯,是以各藩王府都搭建靈棚。」

「哦,魏國公就是徐達徐老王爺吧?你小子三日不見刮目相看,做得好。」朱祐桓隨口笑道。

來旺大樂,笑嘻嘻的道︰「六爺說的對,是本朝開國功臣,中山王徐王爺。」

雖然敬重徐達,不過那老夫人不知是哪一代的孫媳婦,朱祐桓犯不上跑去祭拜。

至于寧王就很有名了,當年兵權比燕王朱棣強大的多,可惜空有朵顏三衛等遼東鐵騎,奈何本人不濟事,後來朱棣登基為帝後,寧王從東北遷到中原月復地。

難怪這些藩王府都搭建靈棚,祖上都是太祖皇帝,自家則屬于永樂皇帝這一支,削藩收權玩的不亦樂乎,自然漸漸與各地藩王府有了隔閡

忽然想起一件事,朱祐桓記起前些日子,成化帝一連下旨廢了幾個藩王府。與親王府貴為親兒子不同,三代以內即使沒有王子繼承王爵,一樣可以用佷子替代。

藩王府就慘多了,沒有子嗣,隨著老王爺一死,馬上除爵,端的是絕不容情。

不時有官員乘馬坐轎,鳴鑼張傘而來,俱都換了素服,王府軍校站在街道兩邊,任何軍民人眾不得往還。

朱家車隊自然被堵塞在路上,朱祐桓皺著眉頭,念在死者為大的份上,耐著性子等待。

等了好半天,終于見到魏國公家的大殯浩浩蕩蕩,壓地銀山般的從西而至,奢華排場,遠遠超出朱祐桓的想象。

不說六十四人抬著的大棺材,各式執事陳設,披著孝衣的下人舉著旗牌,撒著紙錢的長長隊伍。

單說光是隨行的轎子,其中豪華的官轎四十多頂,大轎百八十,暖轎小轎二三百,大大小小的車輛不下千乘。

整個車隊一眼望不到頭,朱祐桓估計都能一直排到城外,長達二三十里地去。

「來旺,你手執我的名刺,命送葬隊伍讓出一條通道。」

旺二話不說的下馬走過去。

遠處明顯產生騷動,來旺被人給阻擋住,朱祐桓抬起馬鞭遙指那些管事,罵道︰「趕緊給我讓開,架」

忽然縱馬向前,朱祐桓直奔最前頭的棺槨,唬的送葬隊伍緩緩停下。

「誰敢這麼放肆,給本王拿下。」

「老子是朱祐桓,敢動我一下,燒了你寧王府。」

「慢著,你是誰?」

朱祐桓瞅著從轎子中出來的中年人,冷笑道︰「好威風,送個殯都要把北京城堵滿,小心言官參你個囂張跋扈,擠佔民道。」

中年人皺著眉頭,緩緩說道︰「本王貴為王爵,難道連借用下官道,民道都不許?這天下可是姓朱的。」

「自古民為重,君為輕,何況你區區一介閑散王爵。」

「多管閑事。」中年人皺眉走上前來,臉色陰晴不定,突然揮手道︰「罷了,吩咐下去,讓開一側通路。」

朱祐桓笑了笑,當即翻身下馬,遙遙對著棺槨,朗聲道︰「老人家慢走,適才多有得罪,徐達王爺何等英雄,必不想後輩子孫因此等事而被百姓謾罵。」

轉身避開道路,朱祐桓看著中年人,但見其人頭戴淨白籫纓銀翅王帽,身穿素淡江牙海水無爪龍白蟒袍,腰間系著朱紅色的碧玉帶。

長相斯文,看上去很富態,就是有些氣色虛浮。朱祐桓搞不清楚彼此誰輩分大,隨意抱拳︰「朱祐桓見過王爺。」

中年人正是上高王朱覲鈞,祖上就是寧王朱權,太祖皇帝第十六子,論輩分是第三代寧王。他父親品行不端,被廢了王爵,是以他被封為上高王,還未恢復寧王顯爵。

人家一听就明白了,敢情眼前這位束發銀冠,一身白衣,模樣俊逸,目如點漆的少年是帝王一脈,難怪敢當街喝罵。

不愉快在先,朱覲鈞沒心思論輩分套交情,笑道︰「既然都是一家人,那回頭小王親自登門賠罪。」

來而不往非禮也,朱祐桓臉上也掛起笑容,又看到一位王族打扮的孩子沖了過來,隨手褪下手腕上的一串念珠,說道︰「今日初會,護送姑姑永寧公主被堵在路上,一時心急冒犯,還望恕罪。此乃上月太後賜下的紫檀沉香佛珠,送給小王爺,權當一份賠罪之禮吧。」

「哈哈,那小王就替犬子多謝了。」朱覲鈞哈哈一笑,回頭說道︰「宸濠,來,這位論輩分這位乃是你-的算了,你就稱為世兄吧。」

那孩子大約七八歲,怒視著朱祐桓,叫道︰「誰認他是什麼世兄,不過一咋種爾。」

上高王急忙呵斥道︰「混賬東西,不許胡說八道。」

「朱宸濠祐桓似乎想起來什麼,把佛珠遞給王府一位管事,笑道︰「我算是不速之客,王爺,告辭了。」

裝作沒听見人家的呼喚,朱祐桓大步離去,翻身上馬帶著家人前行。

隨著街道被讓開一條通道,使得軍民百姓可以趕路。途中朱含香命佷兒上車,埋怨道︰「好端端的又惹事,什麼時候能改改這暴躁性子?」。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