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三 風起雲涌 第148章 受囑托大奶奶掌權

第148章受囑托大女乃女乃掌權

商定完大的,接下來自然要商議瑣事了,汪氏對此早有成算。

「芷珊和詩姍兩個丫頭,成親前的一應花銷,自然都算在長房這邊,都從我體己里面出。

郡主那是貴客,靈丫頭和萬姑娘一樣身份嬌貴,暫時又是外人,因此千萬都不能怠慢。這樣每個月都要發下十兩月錢,身邊下人有一個算一個,月錢另算,至于四季衣衫,胭脂水粉等日常所用,也都由宮中出錢。」

李氏不感意外,這素來是大戶人家的慣例,姑娘將來要嫁人,待字閨中時被稱為嬌客,吃的穿的都得最好。

「老祖宗說的是,要不兩位妹妹的花銷,也都算在宮中好了。」

李氏對此自是欣然同意,倒是秋渮對于萬貞兒的到來,總覺得心里有些別扭。

「不行。」

想都沒想,汪氏搖頭拒絕,老太太本身性情剛正,眼前又都是自家人,說話沒有任何顧忌。

「芷珊詩珊到底姓王,用宮中的錢不妥,一旦開了先例,往後誰娘家投奔來些親戚,一個兩個好說,要是一大家子,一大家子都涌進了京,這筆賬又該怎麼算?」

李氏頓時為之動容,佩服的道︰「老祖宗說的是,以前住在山東,等閑不會有親戚上門,唯恐避之不及。現今就不同了,一家富貴全族來投,唉」

「俗話說的好,皇帝還有三個窮親戚呢。」秋渮接過話,笑道︰「這兩年六爺總是闖禍,是以親戚們都在觀望,如今看似沒事了,早晚會有人投奔而來,來了就不能不管,風聲傳出去,又得來人。奴贊成老祖宗,釘是釘鉚是鉚,周濟親戚是本分,但萬萬不能過了。」

咦?汪氏大感意外的看著秋渮,以往總是覺得這姨娘安守本分,不顯山不露水的。現在才知,竟然比孫媳婦要利索的多,是位能管事的人。

其她人自然七嘴八舌的贊成,誰家沒有親戚,尤其京城土生土長的人家,這其中的為難都是盡知的。斗米恩升米仇,沒有個慣例,往往吃力不討好,誰都罵你一碗水端不平。

汪氏心里受用,笑道︰「就這麼定了,規矩一旦立下,上至老身下至桓兒,人人按規矩辦事。說到月錢,老身與妹妹一樣,每個月二百兩銀子,各位姨娘每月百兩,孫媳婦和香丫頭五十兩,秋渮生子對我朱家有大功,也每月五十兩,房里丫鬟的月錢都由這里頭來出,不能慣出壞習性,一個勁的買下人進家。」

原來姑娘花錢再多,早晚也得嫁人,不能算作自家人。媳婦就不一樣了,要是一切花銷都得族中供養的話,那結局不問可知,哪怕是金山銀山,也得被一大群妻妾攀比之間,折騰的一干二淨不可。

是以按照正妻,姨娘,侍妾等等身份,統一發放月錢。至于妻妾自己如何安排,發給丫鬟婆子多少月錢,那您自己說的算,想省錢,身邊就減幾位下人,想排場超支了,那也只能自己去想辦法。

李氏和秋渮彼此對視一眼,都暗暗乍舌于這邊的富裕,遠遠不是住在山東時可以比擬的,這才是真正的王族氣象。

大丫鬟頂天是二兩月錢,四個大丫鬟才八兩,加上兩等丫鬟,粗使丫頭,婆子婦人,滿打滿算不會超過三十兩。除了月錢之外,四季衣物,首飾水粉,吃穿用度,都是由宮中來承擔,分文不用自己操心。可想而知,將來幾位姨娘的手里會如何寬裕。

汪氏看在眼里,微微一笑,也未解釋這二十年來,娘三個是怎樣的精打細算,早已苦心經營出一份偌大的家業了。

李氏生性不喜鋪張,為難的道︰「老祖宗,您這般慷慨,奴家感懷于心。可是難保長此以往,家里人被寵慣了驕奢度日。以前日子不富不貴,就怕進京後被奢華迷了本心。」

「無妨。」汪氏何許人也?模著李氏的手,長嘆道︰「女乃女乃不是糊涂人,是自覺愧對你們,就當做一份補償吧。近兩年讓各位姨娘都攢些私房錢,要是大手大腳的花用,那女乃女乃也無話可說,早晚她們自己會悔不當初。」

李氏放下心來,看來老太太什麼都考慮到了,不會無休止的縱容親族,不然五位兄弟成親納妾,添丁進口,整個家族如同雪球下山般膨脹,縱是誰家也禁不起這般消耗。

汪氏今晚興致好,大有把所有規矩都立下來的架勢,鬧得各家體面婦人得到信兒,急巴巴的趕了來,躲在外間偷听。

「說完咱們女人家,再來就該說說男人了。」

「嘻嘻」一干丫頭立時低頭竊笑,惹得汪氏笑罵道︰「一個個都不要臉,自己往那風月事上頭想,都該打。孫媳婦,今後可得守緊門戶,這些死丫頭自小沒受過半點苦,不了解男人喜新厭舊的花花腸子,你多費費心,咱這邊除了桓兒住在內宅,就是他兄弟幾個,等閑不許進女孩子扎堆之地,記住了沒?」

「記住了。」李氏忙笑著答應。

偏心,人人心說這就是赤果的偏心,老祖宗對六爺的寵愛,憑此一事就能看出,竟是遠遠超過任何人,恐怕就連長重孫朱厚熜,對此都得甘拜下風。

按理說六爺闖了這麼多的大禍,老太太為何不怪罪,反而越發疼愛呢?當真是怪事。

李氏和秋渮一樣模不清頭腦,換做別家,桓兒早就要被全族當眾打死了。你惹了事沒什麼,但帝王隨便一道聖旨,卻是要全族人連坐受罪。

汪氏高深莫測的輕笑,就是不說為什麼,其實即使明說,屋里這些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人們,根本听不懂。

「兄弟五個,考慮到都長大了,要出去交際應酬,每個月十五兩的零用,不夠隨時再添,總不能讓一個爺們出去受人恥笑他手中無錢,不過買貴重物件得憑單子到賬房取錢,孫媳婦一定要把好關,過分了就得直說。」

氏心悅誠服。

「嗯。另外再給五兩銀子的月錢,月錢由貼身丫頭保管,當做平日打賞之用。」

老太太飲了口杏仁茶,繼續說道︰「老2老三,我不管。剩下三個房中,都安排八個丫頭,四個婆子,兩個廚娘,八個粗使,四個小廝,四個長隨,八位護衛。月錢多少由你和香丫頭商量,一切花費都走宮中。」

「是不是有些過了?」哪怕李氏已經習慣了王府富貴生活,還是覺得太富貴了。

誰知老太太不以為然的道︰「這才哪跟哪?我還覺得寒酸了。這還遠沒到親王府的氣派,將來就看桓兒是否能給老身爭口氣了。」

「對了,怎麼就忘了寶貝嫡孫。」老太太眉開眼笑的一指正在和丫鬟們玩耍的朱厚熜,大笑道︰「今後這全家都是渾小子的。」

抽空告退出來,李氏抬頭看看夜空中的繁星,後面掀開簾子跟出來伺候兩年的丫鬟碧痕,托某人講述的石頭記之福,很多丫鬟都改了名字。

「你回去問下碧翠,把年時宮里賞賜下來的香玉如意,瑪瑙枕取過來,我在冷香軒外等你。」

「女乃女乃自個一個人走?婢子不放心。」

碧痕說著話,遙指聚在回廊下說笑的小丫頭,罵道︰「好沒眼力見的東西,大*女乃出來,連個掀簾子都沒有,寵的你們一個個沒了王法。」

四五個小丫頭嚇了一跳,唬的急忙低頭走過來,規規矩矩的都蔫了。

別看李氏平日里深居簡出,向來不出頭管事,可架不住人家有位好兄弟,六爺對親嫂子的尊敬親昵,誰人不知?就連老祖宗和朱含香都對李氏極為客氣,更別提下面人了。

李氏柔聲道︰「好啦,來個人打著燈,陪我走一趟,碧痕你快去快回。」

「便宜你們了。」碧痕不甘不願的瞪了小丫頭們一眼,囑咐幾句,徑自朝院外走去,途中接過婆子遞過來的羊角燈。

「這丫頭。」李氏搖搖頭,柔聲道︰「小紅隨我去,其她人都去玩吧。」

「是」

被點到名字的小丫頭興高采烈,其她小女孩都露出笑容。

冷香軒即是朱含香的住處,很漂亮雅致的一座寬敞小院,算是兩進兩出的四合院,外院左右各五間廂房,中間是天井,角落里有了套院,里面是灶房,水井,柴房以及倉庫。

門前種著楊柳,兩間小巧的耳房住著婆子,後門一樣建有耳房,用來看門護院。

堂前四周皆是抄手回廊,連接前後院的一道過堂上,乃是懸空宮殿樣式的繡樓,下面是彩漆插畫,朱闌休憩所用的翠秀游廊,二樓是一整間的花廳。

穿過福字影壁,映入眼簾的一座茶蘼架,里院的布局呈不規則,房屋依山勢水池興建,蔥蔥綠綠,鳥語花香,大有江南水鄉的自然韻味。

不過大體還是四四方方,其中左側的廂房即是當日朱祐桓放肆之地,乃是書卿的閨房,朱含香喜歡那里陽光充足,經常住在隔壁。

李氏匯合抱著禮物的碧痕,經小丫鬟指引,進了正對面的繡樓內,看望了下養傷的萬貞兒。

朱祐桓和張靈兒都在屋里陪著,李氏說了幾句寬慰話,拉著姑姑走出房門。

「有事?」朱含香問道。

李氏正色對著姑姑,輕聲道︰「今晚老祖宗定下規矩,要命媳婦打理內宅家事,我就趕著過來告訴姑姑,您千萬別往心里去。」

「呦,看你說的恁見外。」

朱含香絲毫未惱,下意識的一甩手中粉色汗巾子,笑吟吟的道︰「我這性子你是知道的,最耐不得麻煩,往日雞毛蒜皮的操心事,實在是攪得姑姑心煩意亂。你為人冷靜大方,交給你最好,老太太那叫慧眼識英,我巴不得月兌身呢。」

「真的?」李氏眨了眨眼,在長輩面前,好似未出閣的姑娘。

「哎呀,我與你說。」

朱含香牽住對方的手,二人湊近些,低聲道︰「今後你主內,我主外,靈丫頭有自己偌大的產業外,也會幫著我做事。秋渮是個精明人,她能幫你打理下手。這家除了咱們四個娘們外,往後不許任何人攪合進來,切記了。」

「哎」

說不出來是什麼滋味,當下,李氏呆呆的應承。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