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軍帳中的張正彪又在拿著那個綠色荷包凝神細看,荷包的香味早就淡了。

將領們懷疑是哪個美麗女子送的,讓將軍如此念念不忘,而據知情人士透露說︰是梅宰相臨別時送給將軍的。

他們無法想像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將軍怎麼會跟梅小人扯不清道不明。

做為皇甫的直系,他們對梅大人的成見一直很深。皇甫將軍與梅宰相的軍權之爭最後以梅香儒的主動放棄無疾而終,給他們造成的心理陰影卻無法抹去。

張正彪沒有拿出那張小紙條,只隔著錦袋模了一下就收起重新放回懷中。

那張紙已磨損嚴重,再拿出來只怕要化作紙屑隨風而去了。

即使不看,每一個字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雖然他一直都照著做,卻是在這場戰斗中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眾志成城,什麼是同仇敵愾。

鹽城的百姓覺悟高,警惕性強不但全城找不到一個奸細,有個什麼風吹草動很快就能報到他這來,這可比派出多少探子都強。更別說他的騎兵營的軍馬,將士身上的棉衣、棉靴哪一件不是鹽城百姓熱情捐贈的呢?

他只所以敢放下鹽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現在的鹽城人再不像第一次被蚩戎奪城前那般逆來順受,那般懦弱。

他們早明白保衛家國還得靠自己,城中百姓不論男女老幼敵人來時人人都是兵。就算敵人再奪城他們也不會去做順民了,而是拿起武器全力反抗甚至不惜犧牲生命。

這就是梅大人教給他們的。是比守軍更可怕的力量。

張正彪回到鹽城時,軍中參謀胡東亭早已把詳細的軍報報到蕭山關了。想必這會梅大人和大將軍應該已經收到了。

那些被他當做兄弟嚴格訓練出來的兵,早對他心悅誠服,再沒人給他上眼藥。

終于找到了令出即行,如指臂使的感覺。

現在順心順意的張將軍最擔心的當然還是梅大人的安全了。

蕭山關外六萬大軍啊,如果他在還能助梅大人一臂之力,他知道梅大人總有妙招制敵卻需要一個優秀的執行者協助。

他在,那六萬人還真不足懼。可皇甫就另當別論了,不知是因為年紀大還是什麼原因皇甫總無法準確領悟梅大人那些有些超前的想法。

那個軍師薛益倒是能與梅大人想到一處,只怕他對梅大人的企圖太明顯,而梅大人卻無此心,一旦發現他的心思必會疏遠他。

失了這個幫手,梅大人徒有良謀卻無法實施那可如何是好?想著就有些心焦,幸好還有個少將軍在大人身邊,正在這當口,有小校進來報︰「大將軍急令。」

張正彪心里忽的跳起些不安,難道蕭山關出了什麼事?

帳中將領就見那個敵軍來了都不怎麼著急的張將軍,幾乎是從椅子上跳起來的,來人還沒有行禮完畢,將軍已從他手中拿過了封著丹漆的密函。

展開一看,原來是大將軍和梅大人令他總督鹽城和符城兩府軍務的手令,這才松下心中提著的那口氣。

二位總指揮還能他顧,看來蕭山關的情況不是很嚴重。

蕭山關的情況還真不容樂觀。

已經連續兩天帶著手下御林軍去襲營的淳熙低頭沉默不語,手下的兵卻是個個牢騷滿腑。

他們哪個不是世家子弟,哪個沒有些功夫在身,個個都是兵中驕子,讓他們干什麼不好,卻偏偏像個跳梁小丑似的每晚去敵軍營中制造點噪音,點個火,放個煙然後是跑得跟只兔子似的竄回城。

副將懂少陽嚷嚷的最響,任他們再怎麼叫少將軍只是黑著臉不說話。

前番曾幫淳熙見證和梅大人賭注的魯參將冷瞥一眼少將軍道︰「行了,都別說了,只怕十少將軍也算不過一個梅大人。」年輕俊氣的臉上卻是恨鐵不成鋼。

懂少陽替少將軍打抱不平道︰「你行,你去跟梅大人斗斗啊。」說完意有所指的盯著梅大人硬塞進御林軍的那幾個吳監軍的小侍。那意思是︰這樣的人梅大人都能讓他們進了咱御林軍,你牛,你怎麼不放個屁啊!

御林軍中至少都是個七品武將,不但個個家世好,自身條件也不錯,要不怎麼是皇帝身邊的親衛呢?不是這樣他們也沒有這麼狂!梅大人倒好,直接把幾個小侍送了進來,還誰都得憋著氣不能說,這不但是對他們極大的侮辱,還在侮辱之後強令他們閉上嘴。心中那個恨哪!

懂少陽正點到大家痛處,眾人全都住了嘴,那個梅小人別的不說,這算計人卻是一流,又深得皇上隆寵,還是少惹為妙。于是大家無限同情的看向少將軍,每日跟在梅小人身邊,少將軍也不容易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