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7章 7 秦王子嬰

趙高听說閻樂政變已成功,秦二世已死,一顆懸著的心落下了。

他立即進宮,搶得傳國玉璽掛在腰間。

趙高再次想自立為王,但是發現群臣並不支持,又怕天下不服,派人向劉季求和,甚至通過舊交情找到我的哥哥呂澤幫忙,提出同劉季「分王關中」,遭到不給面子的劉季嚴辭拒絕。

趙高見誘和不成,為了平復群臣心情,只好決定暫時立子嬰為秦王,便召集群臣及宗室公子宣告道︰「二世皇帝不肯听從好的建議,花天酒地,不理朝政,荒廢國業,最終他自食其果,自刎身亡。雖然我們也為他痛惜,但是,痛惜歸痛惜,國不可一日無主,公子嬰仁厚得眾,應該承接王位。我秦原僅為一王國,自始皇帝統一天下後,才稱皇帝,現在六國均已復起,海內分裂,秦地已比從前大為縮小,現在不應沿用帝號,仍按從前舊例稱王吧。」

眾人听後,盡管心中不滿,但懾于趙高已經把持的朝政,只好勉強表示贊同,全听趙高一人裁奪。

公元前206年九月,趙高令子嬰實行齋戒,並五天後,去宗廟行禮,接受傳國玉璽。

子嬰找來兩個兒子和對趙高的專權極為不滿的秦宮宦官韓談商議。

子嬰說︰「趙高在夷望宮殺了秦二世,害怕群臣們誅殺他,便假作是行德義而立我為王。我听說趙高曾求助楚國劉季,想滅了秦朝而跟他瓜分關中,後來劉季不屑與此人為伍。」

子嬰喝了口藥茶,接著小聲地說︰「我們秦始皇子民更加以趙高為恥,我想把他除掉,可能對于秦國還有一線生機,落入他的魔爪,遲早還是會滅亡。」

韓談問︰「怎麼動手?他身邊現在很多親信保護著。」

子嬰答︰「趙高要我齋戒,到宗廟敬祀祖先,我推托有病不能去,他一定會親自來到我這里,他一來我們就殺了他。」

的確如子嬰預料,趙高幾次派人來請,子嬰都不肯去宗廟。

果然,沉不住氣的趙高親自來到齋宮,埋伏好了的韓談擊殺了他。

同時,子嬰下令把趙高的家人全部處死,以謝天下,以彰民憤。

子嬰殺完趙高,調兵遣將,力守關。

這時候,劉季由湖北入侵,已經攻破被譽為「三秦要塞」的「關中四塞」的南大門——武關,繼續北上直逼關中。武關的地界「秦頭楚尾」,為「秦楚咽喉」、「關中鎖鑰」。

關位于武關以西,它前踞嶺,後倚蕢山,是關中和南陽間的交通咽喉,也是秦朝政治中心咸陽最後屏障。

對于咸陽城里發生的變故,劉季已了如指掌。

劉季進咸陽心切,要帶兵強攻關。

張良獻計說︰「鎮守關的秦將,是一個屠夫的兒子,肯定貪利,沛公可派人帶著金銀珍寶,送與秦將,同時,我們在關外面的山上,多豎旗幟,多多益善,給秦將造成大兵壓境之勢,這樣,秦將內貪重賂,外怕強兵,必不戰而降。」

「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上策,子房的計謀太好了。」劉季看到不費兵卒即可以巧佔關自然高興萬分。

當即派酈食其帶著大量的金銀珠寶只身進關,招降秦將,並撥兵數千,悄悄上山,遍列旗幟,一時,關外面的山上旗幡招展,似有無數兵馬。

這一招,後來的「四面楚歌」、「草木皆兵」也如出一轍,徹底讓項羽軍隊崩潰。

很快守兵就把這情況匯報給了守關秦將︰「關外面,突然出現大量楚兵,幾乎佔滿所有近山山頭。」

守關秦將急急忙忙登上關門樓,極目東望,山上山下豎立無數的楚軍旗幟。

這時候,門衛來報︰「賊匪劉季派來一位使者。」

秦將命人把劉季的使者帶入內室相見。

酈食其捧著一個大盒子進到內室,眼楮直愣愣地瞅著兩側親兵,心有靈犀一點通,于是屏退護衛親兵,室內只留他倆。

士兵一走,酈食其就開口了︰「劉將軍派我來商議兩軍大事。」

說完,酈食其打開盒子,請秦將過目,並坦言道︰「沛公素仰將軍大名,所以特命我攜物向將軍致意。秦朝江山已經是搖搖欲墜,強弩之末了,將軍明白世理明察事機,也深知利害。將軍若一心為秦,孤守關,免不了會跟劉將軍帶領的幾十萬大軍刀兵相見。沛公愛才,不願與將軍兵戎相見,請將軍明斷。」

秦將見到如此眼花繚亂的稀世珍寶們,當即保證說︰「我願意向劉將軍投誠,進去他的麾下,幫助他打下咸陽。」

得意忘形的酈食其禁不住喜悅,立即打馬歸營,將捷報大吹大擂地稟告劉季︰「守將不過如此,我的三寸不爛之舌都沒怎麼發揮,他就按捺不住,向我軍投誠。」

劉季听完,的確也很開心,說︰「先生真是厲害,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豪奪關隘,厲害,高明,實在是厲害,我們可以加速進軍了!」

劉季正準備通知下屬,準備匯兵進關。

雙子座變化無常的張良大叫︰「沛公不可!」

劉季說︰「子房,這始末都是你參合的,這不要強攻是你說的,我就依你,今日他們已經準備歸順了,你卻又來異議了,怎麼說?」

張良見劉季滿臉狐疑,道︰「現在同意跟我們一起打咸陽的只有守關秦將一人,而且此人是貪利的小人。貪小便宜的人必定不太講信用,誰知他什麼時候突然反悔?再說,他的部下未必全听他一人的號令。我們若貿然與守關秦朝兵將聯合,一同入關,很難預料會發生什麼事,萬一與我們同行的秦朝叛軍途中有變,偷襲我軍,我們就太危險了。依我之見,最好乘守關秦將不備,突然發動襲擊,定獲全勝。這樣既可免憂,亦可收容秦兵編入我軍,到時,再打咸陽也不遲。」

劉季听後,恍然大悟。

劉季采納了張良的「先小人,後君子」的策略,一方面是酈食其穩住秦軍,一方面提防守軍並不跟從守將一起反秦,連夜派出周勃一隊繞過蕢山去襲擊山秦軍的後路。

劉季在沛縣起兵時,周勃投到劉季麾下,逐漸成為一名英勇善戰的大將。在劉季西征的過程中,每戰均為先鋒,戰功卓著,深受劉季賞識。

關守將為了平復守兵的心情,想詐戰兩次,並兵敗兩次,便投降劉季。可是,周勃來不及他多想,揮起一刀,手起刀落之間,關守將的頭顱滾落下來。

關失守。秦朝的最後一道防線告破,咸陽便像一個**的嬰兒暴露在西征大軍的眼前。

劉季帶領兵馬追殺逃竄秦兵,秦軍大敗,逃回咸陽。

此後,劉季軍隊竟沒踫上秦軍的一兵一卒,一路無阻,到達咸陽附近的灞上。

此時,正是末秋十月。

年輕氣盛的子嬰還是準備大干一番,包括公子王孫、文武群臣都希望子嬰能力挽狂瀾,秦朝能起死回生。

不久,前方大量逃回的兵卒與不斷失利的戰報使公子嬰和他的臣民們清醒了許多。

熱切的希望無論如何代替不了活生生的現實。

尤其是當劉季大軍突破關,駐軍灞上時,子嬰急招大臣和遺老,想做最後的垂死掙扎。

不招還好,一呼大家,只來了三三兩兩,昔日的雄風寶殿如今空空蕩蕩。

子嬰知道人心散了,心拔涼拔涼的,像夜里的冷風。

子嬰保持鎮定,道︰「我知道今天能來這里的都是對秦朝忠心耿耿的人,希望大家給我些建議,讓我們大家共度難關。」

底下,鴉雀無聲,只听見殿外秋風掃落葉的聲音。

半響,子嬰自言自語道︰「冬天快來了。」

這時候,前方急報傳來。

「報,匪軍劉季送來《招降書》!」

子嬰先是一愣,然後,說︰「念來听!」

《致秦王子嬰》

秦朝氣數已盡,義軍懷著遠大志向起兵撥亂反正,但是戰爭仍在繼續,人民的痛苦沒有消除。為了打破現狀,創造美好世界,考慮到天下苦秦久矣,希望你的力量能為義軍所用,棄城投降。

听完,子嬰陷入深深的沉思,心如刀割。

殿下,依然死寂一般。

許久,許久,久到殿下的大臣都站累了。

子嬰開口了︰「告諭天下,秦國向楚軍投降,並回信答應招降。」

子嬰並安排士兵,準備多台白馬,拉著素車候命。

第二日清晨,秋風蕭瑟,寒氣襲人,子嬰和妻兒及子女換上白衣,用繩索綁縛自己,封存傳國玉璽「天子璽」和兵符一道,坐著白馬素車,後面跟著一眾文臣,東出咸陽,在城外軹道亭前雙膝跪地迎接劉季,在數千將士及黎民百姓面前投降。

秦朝在在子嬰的投降下,統治了華夏十五年的大秦帝國宣告滅亡,此時,他繼位剛剛四十六天。

劉季心下仁厚,並沒有處死子嬰,而是把他交給隨行的吏員看管,並且下令吏員要對贏子嬰及其投降的皇室家屬,王朝姻親,將領和將領家屬以禮相待。

這時候的我在干嘛呢?

那天,我正在為公公做鞋子,呂還未進門,就大呼道︰「姐,姐夫都拿下秦都咸陽了。」

我抬起臉看了妹妹一眼,又低下頭縫鞋子,淡淡地說︰「自嫁給他那天起,無論他發生什麼狀況,我都只有吃苦的份,所以,這結果有和沒有,日子還是照樣過。」

「我看也是,但願這次真的是苦盡甘來了!」呂由衷地說。

「但願吧!」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