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二章 齊頭

「王爺。【本書由】」顧八代下轎倉促行禮。

裕親王擺擺手︰「顧大人,皇上也召見了你?」

顧八代一听,心里有一些底了。

二人眼神交匯。

半晌後,裕親王笑道︰「我們走吧,可別讓皇上等急了。」他是從王府里過來的,一來一回就有半個多時辰耽誤了。

顯然看顧八代行色匆匆的樣子,同他也是一樣的。

顧八代微微一笑,點了點頭,跟在明顯更熟知宮中路線的裕親王身後。皇宮有兩個藏書的地方,一個是半開放的,就是設立在翰林院的旁邊。還有一個地方則是專門服侍愛新覺羅家或者說是皇帝一人的。

當然出于從前也是順治帝寥寥可數的幾個兒子之一,又加上會做人和康熙這個皇帝關系是真的好。

裕親王以前更是座上常客。

兩個人很快就到了一處宮殿前面。

梁九功等在外面,看了他們過來,就小跑了出來。

他一面行禮,一面說道︰「王爺、顧大人,萬歲爺正在里面等著二位呢。」康熙一到這里,就把伺候的人哄走。

就是梁九功回來後,也是在屋子外面回話的。在對話的過程中,他還只听到里面簌簌的翻書聲響。

梁九功走到一扇關緊的大門前,先是敲門。

康熙放下手中翻看的書冊,朝門邊看去。

「萬歲爺,裕親王和顧大人來了。」

「讓裕親王和顧八代進來。」

梁九功高聲應是,低著頭推開房門,往旁邊側了側身子,余光瞥見裕親王和顧八代兩個人進去了,這才又低著頭把房門關上。

從始至終沒有抬頭去看。

在宮里呆久了,特別是在康熙身邊伺候的時日長了,梁九功就越發知道什麼時候不該看,什麼話不該說。什麼地方不能听。

梁九功輕輕吁了一口氣,走到院子的中間,背著光望著前方。周圍其他伺候的宮人們不知怎麼得心里跟著一顫,越發地不敢靠近梁九功。

「看看。」

裕親王還未給康熙行禮。就被一本書冊砸中。

康熙隨手拿起旁邊的兩本書冊一人一本地扔到懷里,準頭非常地準。

顧八代接在手里,一看是史書。不過不是外面那種誰都能看的,反而是當權者內部交流的那種史書。

當然能給顧八代看得,自然是同清朝無關的歷史。

那麼就是以前的了。

顧八代低頭翻了幾頁,心里的困惑稍微去了一些,可與此同時又新增出其他的困惑。此時的他是一頭霧水,不明白萬歲爺把他和裕親王找了過來,怎麼就讓他們看史書。、

他自然不會覺得這是康熙沒事找事干,故意消遣他們。換了其他時候。或許有這個可能,可這段時間因為四阿哥的歸來,皇上的心情可是一直處在不甚美妙中。

相比于顧八代,裕親王的腦子更清晰一些。也不是說他比顧八代聰明多少,只是身份不一樣。他的消息渠道更多一些。

在他進宮的這一會兒功夫,已經知道了寧壽宮的一些事情。結合五兒這陣子的動作,再看手里面有關歷代公主嫁到塞外的史書。

裕親王大概能模索出一些皇上的意思。

「我們清朝也是草原上出來的,不應該同他們一樣的。」滿人、蒙古人,草原上還有不少的滿人呢。

甚至可以說科爾沁草原是滿族的舊居,把格格公主們嫁過去,不過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嫁去娘家。

而史書上這些公主卻是嫁給敵人。

縱然有一陣子的和平生活。可敵人始終是敵人,這和清朝嫁格格出去是不同的,不一樣的。

康熙如此對自己說。

在看過四阿哥呈上來的折子後,他的心里憋著一口氣,不管是呼氣還是吸氣,都覺得胸口灼燙。

顧八代不吭聲。只是默默地听著。

裕親王放下手中的書冊,輕輕嘆氣︰「皇上就是擔心這事?」

「要不是五兒的原因……」康熙也嘆了一口長氣︰「朕一直以為,她們嫁過去只是因為水土不服,人情不同,心里有了郁氣。」

其實康熙哪里不知道。被嫁到草原上的人是什麼心情。可只要她們是皇家的孩子,她們的婚事就不是簡單的喜事,而是涉及到朝堂上勢力的平衡。科爾沁草原是大清朝的後路,同樣也是他們背後的敵人。

想要維護好兩邊的關系,康熙,不,是歷來的清朝皇帝都是選擇不停地嫁公主、格格過去。

真說起來,就是後來的雍正還不是歷史記載搶了兄弟的女兒,然後當做公主嫁到科爾沁草原上去。

只是那個時候的雍正並不知情。

康熙沉默半晌,從懷里掏出一本奏折,放到裕親王手里。

裕親王楞了一下,拿在手里看。

過了一會兒,顧八代就听到屋子里響起裕親王憤怒的聲音。「豈有此理,豈有此理。反了天了。」

「皇上,這事必須嚴查。」裕親王神情激動︰「這折子是四阿哥寫的吧?就讓他查,去查。我愛新覺羅家的女兒們可不能就這麼白白死去。」

顧八代心里咯 一聲。

他覺得自己听到了什麼秘辛,但仔細聯想一下,又把自己放下的書拿了起來,再細細回想,這才稍稍松了一口氣。

「顧八代。」

「微臣在。」

「你可有听聞一些事情?比如嬤嬤們拿捏公主,公主府做主的是下人而不是公主?又比如公主府的下人與額駙狼狽為奸,害死公主?」

砰的一聲,顧八代白著臉跪下來。

康熙冷哼︰「真是好啊,哪一天那些狗奴才就要坐到朕的脖子上來了。」

本是憤怒之言,卻不曾想在後世的時候,大清朝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其實在康熙當權的時候,那些人已經夠小心翼翼了。

只是他們也覺得君王事多,怎麼可能會注意到這種芝麻大的小事。卻不知僅僅是四福晉隨口一句話,四阿哥因為愛護妹妹。記在心里,讓人去查了查。這一查,心就寒了。

四阿哥已經可以預料到這折子給康熙之後的威力,但是有些事情他可以不做卻不能不做。至少他心里這一關。是怎麼也過不去。

「你說得都對。」馬車上,四阿哥突然說了這麼一句話。

宛宜完全沒有听明白。

「爺。」她猶豫了一會兒問道︰「您那折子。」

「嗯,就是你想的那件事情。」

宛宜在心里叫囂,天知道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心里想的那件事情和四阿哥說的是不是一樣的。難道這個時候要考驗夫妻二人心靈相通沒有?

「是公主格格嫁人的那件事情嗎?」。

四阿哥眼神一邊,嘴唇抿得更用力了。

看來就是這件事情了。

這種心有靈犀一點通,實在不怎麼讓人感到高興。

宛宜意外四阿哥動作迅速,也歡喜這個男人是真的有把她的話听進去,記在心里,而不是隨意敷衍的態度。

「那皇阿瑪是什麼想法?」宛宜伸了手想要去抓四阿哥的手掌,被對方一個反手用力握住。

四阿哥眉眼不太。悶哼道︰「皇阿瑪自然生氣。」何止是如此,差一點就氣得把折子扔到四阿哥身上了。

康熙自然是不願意相信這種事情是真的。

可他同樣知道自己這個兒子,這個老四,做事一板一眼,不會開玩笑。既然他敢寫了奏折呈上來。那麼就說明這內容至少大部分是真的。

而其他的就算有不屬實的地方,也應該只是時間不夠的一些小差微。可正是因為如此,康熙才會暴怒。

這一份折子是在打他的臉。

他自詡就憑著皇室的身份,這些公主格格出家後是絕對不會受委屈的,可沒想到竟是折在所謂的自己人身上。

更重要的是,還是折在皇家的規矩上。

就是這些規矩束縛著皇家女人的一舉一動,也是派去教導規矩的人聯合別人或是互相聯合害死了一條又一條的性命。

康熙怎能不氣?

四阿哥又怎能不氣。他一想到他的三個女兒未來或許也會走上同樣的道路。那麼鮮活的生命會在嫁人後日益枯萎直至死去,他就恨得說不出話。

特別是大格格。

她的年齡更大一些。

而且在此之前,在此之後,四阿哥都沒有想過要把她留在京城里。畢竟他還是了解康熙,就算此事解決了,這聯姻之事也是斷然不會少的。這就是政治。四阿哥是皇子,同樣對政治敏感。

如今的科爾沁草原,是盟友也是威脅。

除非哪一天大清朝強大到讓科爾沁草原匍匐在地,不敢吭聲,那才是聯姻之事終結的時候。

但至少不是現在。

以後呢?

是寄希望與二哥嗎?

四阿哥第一次對未來有些迷茫了。

馬車咯吱咯吱地響動。宛宜听在耳里,心神卻早已經飛開。她仿佛又回到了現代,坐在巨大的圖書館里面,面前擺著一層層厚書,一邊翻閱著一邊咒罵著。

「這麼多男人卻是要一個個女人付出婚姻和下半生來獲得可笑的文明。還敢自喻為強大有本事?實在是太可笑了。」簡直是可笑至極。

(下面是偽更,時間趕不及,今天1w2是晚上才開始碼字的,到現在勉強9000字,先偽更。大概一個小時後悔替換回來。)「是朕的錯。」康熙突然說道︰「你們都下去吧,老四留下。」

宛宜懵了一下,下一刻把五兒拉了起來,兩個人躲了出去。後面德妃也面色不好地走了出來。

「老四那折子里寫的是什麼?」

宛宜道︰「額娘,這事我是不知情的。」

德妃不信,就那樣盯著宛宜看。

宛宜苦笑。

這事她還真的是不知道,要是知道了她剛才也不會差一點就失態了。只是此時的德妃對他們夫妻二人的觀感肯定不好,她聰明地選擇沉默。

「額娘,這次是我的主意,不怪四哥和四嫂。他們只是在幫我。」五兒走到德妃身邊,摟著她的胳膊,撒嬌道︰「額娘。你最疼我了,就答應了我吧。反正……反正舜安顏我是真不願意嫁給他。「

德妃的臉色是一點都沒有轉好。

宛宜低聲說道︰「這些日子的動靜不小,想來那邊也應該知道了。既然如此,還不如就如了五兒的意思。總好過嫁過去了。還得受委屈。有時候一些小委屈不見得是對五兒不好,冷暴力的話……」提到這個,宛宜是深受其愛。

四阿哥這人吵架的時候,就是冷戰。

雖說她也是這樣。

不過兩個人的性子也早就了他們不可能學那潑婦罵街的樣子。也幸好四阿哥雖性情冷淡,卻也不是那種要把人給凍死的性格。

偶爾出現的那麼一點小溫暖就像星星燎原,把她整個人烘熱了。

可不是誰都是四阿哥。

德妃目光微閃。

五兒可憐兮兮地看著德妃。

到底是親女兒,同心里生刺的四阿哥不同,五兒雖是養在寧壽宮里,可額娘從頭到尾只有德妃一人。

德妃心里一軟。

她又怎麼可能不知道佟佳府那邊的動靜的,本來她就同佟佳皇後算是死仇。若不是為了五兒好。人選又是皇上定下的,她也是不同意嫁給舜安顏的。這些日子,五兒做得一點都不小心,估計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佟佳可能不知道康熙和德妃關起門來說的五兒的婚事,可現在五兒想要嫁到草原上的事情必然已經被大部分知曉。

既然差不多已成定居。那麼沉浸宮里多年的德妃就開始想著利益最大化,把這利益牢牢地抓回來,放在五兒的頭上,還有……最重要的是,德妃不只五兒一個孩子,她還要十四阿哥還有一個小女兒。

這兩個人都是她必須護著的。

五兒的遠嫁草原,雖是她自己的意思。可也是老四夫妻一力促成的,到時候怎麼也得讓他們出點血。

不過一瞬間,德妃的腦海中已經出現了非常多的想法和計劃。

「你跟額娘來。」德妃叫走五兒,兩個人去了偏殿,寧壽宮里有為五兒留的屋子。

宛宜就這樣被丟了下來。

不知道從哪里出現的梁九功和蘇培盛在德妃走後冒了出來。「福晉。」

宛宜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蘇公公好本事。」

蘇培盛微微苦笑,朝宛宜福了福身子。「福晉。爺在您昨夜睡下後是一夜未睡呢。」

宛宜楞了一下。

若是蘇培盛不說,她還真的看不出來。

「四爺怎麼想的?」

「爺,爺擔心九格格呢。」

宛宜蹙眉。

「四福晉,不如就屋里坐一會兒。」梁九功笑眯眯地說道。

宛宜想了一下,點頭笑道︰「許久未見梁公公了。近來可好?

「奴才伺候萬歲爺,平日做事也是方便。」他得康熙重視,宮里的人也都看他幾分面子,梁九功的日子自然是好過。「對了……」從懷里掏出一個荷包,梁九功雙手呈到宛宜面前。

宛宜沒有接。

「這是奴才欠好好格格的。」

「好好?她做什麼了?」一個話都不會說的孩子和梁九功能有什麼關聯?宛宜壓根就想不出來。

「這事奴才知道。」蘇培盛之前和梁九功有聊了幾句,也是交換一種信息,當然更多的是蘇培盛向梁九功學習。

有關這件事情也听梁九功提了幾句,若是其他的話,蘇培盛也不會說話了,畢竟他是四阿哥的人,就算梁九功是伺候萬歲爺的,可若不是萬歲爺點頭,隨意接東西,也等于私相授受。

這種罪名可大可小,較真的話,興許還會影響到四福晉的身份。

宛宜道︰「你說。」頓了一頓把荷包接了過來,暗中按了一下,硬邦邦的,一粒一粒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有一回梁公公受萬歲爺的派遣來寧壽宮里看望三位小主子。」其實這件事情還是宛宜在金壇縣的時候。

她是**拍拍就跑去找四阿哥了。

三個孩子雖不放心但康熙已經說出口了,也就留在太後的宮里。只是康熙這邊,人一走,他把孩子往寧壽宮里一丟,就放心了。繼續做自己的事情了。于是一連小半個月壓根就沒有想起寧壽宮里還有三個孫子孫女。

就是太後這邊,也是不清楚康熙的態度,雖是喜歡好好他們,也總是在康熙來的時候讓女乃嬤嬤把孩子帶走。

直到時間久了。難免就被康熙去請安的時候撞見一次。那個時候太後正在逗容易暴躁發脾氣的好好。

康熙本來隨意看一眼,只是不知道怎麼地,突然就想起了小時候的胤禛,也就過去然後……母子二人一起逗小孩。

結果當然是好好嚎啕大哭了。

當皇上和當太後的一下子就僵住了,也算是心里有小小的心虛吧。殿內的氣氛一時就有些尷尬了,最重要的是沒人接話。

下人們都嚇傻了。

梁九功就在這時跪地,他把好好的哭攬在自己身上,說是自己的剛才擠眉弄眼嚇壞了孩子。

別說這事是真是假。

康熙順著台階下了,假意給了梁九功一個懲罰,讓他把好好哄住。美其名曰誰弄哭的誰負責讓他不哭。

這可把梁九功愁壞了。他是個閹人,這一輩子就注定不可能有子嗣。以前伺候萬歲爺的時候,是見過幾個女乃女圭女圭的皇子,可這根本不用他上手。地位高一點的例如四大妃、貴妃她們生的,身邊跟著成群伺候的人。地位低的。梁九功也根本沒必要去賠笑臉,橫豎不是有宮人在嘛。

雖說他這態度是看碟下菜,太現實一點了。但梁九功是什麼身份,他每天做最多的事情就是在心里揣摩皇帝的心思和想法,哪有其他多余的時間來浪費。

好好一被送到他懷里,梁九功就僵住了。他原本是跪著的,一下子就站也不是起也不是。雙手還不敢動。

康熙非常無良,看好好一到梁九功懷里不哭了,秉著不偏心其中一個的想法去逗弄暖暖和壞壞了。

這兩個孩子乖,康熙就放心了,一放心就繼續逗弄了,也不知道那天怎麼來的心情。反正梁九功只能苦著臉小心翼翼地把好好包好。琢磨半天想到有小太監孝敬來的吃食,他一手把好好摟住,一手模出一個荷包。

只是一打開是空的,後知後覺的梁九功想起,好像里面的梅子被他無所事事的時候給吃光了。

但好在。好好總算是不哭了。

梁九功這也算是大功告成。

本來這件事情也就算是過去了,只是不知道他怎麼得又想起來了。

宛宜听罷後拿著手中的荷包哭笑不得,半晌後向梁九功道謝。至于好好這個時候根本吃不了梅子的事情,她還是選擇不說了。

畢竟是梁九功的好意。

宛宜打開看了一眼,拿了一顆含在嘴里,朝梁九功笑道︰「難怪惦記這麼久,這梅子的確好吃。」

「這是御膳房的一個老人獨家秘制的,奴才也是前陣子才知道。福晉若是喜歡,只管讓人去說一聲。」

宛宜笑著說是,隨手把荷包往懷里一裝。

宛宜去了旁邊的空屋子,喝了一盞茶後,四阿哥才被蘇培盛帶了過來。梁九功此時也回到康熙身邊了。

康熙從寧壽宮走了出來,腳步一頓,往宮中藏書的宮殿走去。

「萬歲爺。」梁九功小跑跟上。

「去把顧八代和……裕親王叫進宮里來。」

梁九功應聲,停下腳步,看到康熙遠去,另有二等太監追了過去後,才轉身打算去讓人情兩位王爺和大人進宮。

「皇兄?」裕親王眯了眯眼楮,心想莫非是曹家的事情。難道皇兄終于打算對曹家下刀了?

也好,不用他準備一番話想去說服了。

想起曹家的所為,裕親王冷哼一聲。這曹家的氣派都快趕上宗室了,他一個親王都沒敢隨意草菅人命。

這曹家好生大膽。

裕親王是立足對曹家下旨懲罰的,這一次的事情他是非常欣賞四阿哥。就是以前喜歡的八阿哥,都要靠邊站。

他固然喜歡八阿哥,可皇室的威嚴不容侵犯。

今日有一個曹家,保不齊明日還有其他家族。一個皇帝的養成從小到大身邊有多少伺候的人。

有時候不需要皇帝重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