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阿甲,你們說的三個女婿的故事是什麼?」一直靜聲听她們老姐妹倆敘舊,一听說有故事,琪姐兒就惦記上了。

阿甲就像寬哥兒捧著讀的那種書,肚子里的故事,說也說不完。

「呵呵,琪姐兒又要听故事了。大姐,你講給她听。」阿甲對自家孫女的脾**好,是模得一清二楚。

「呵呵,虧得姨婆還記得,我面前,都是些孫兒,也不喜歡听我講,我就講給你听一听。」姨婆干脆從床上坐起,背靠牆頭,清了清喉嚨,開講道︰

從前,有一個有錢人家,養育了三個美貌如花的女兒。

一個個的,因著姻緣巧合,成了家,都嫁了出去。

這天,過節,三個女兒和女婿都回了娘屋。

女兒跟著阿咪,分別訴說著各自在夫家的日子。

大姐嫁的秀才,日子清苦,卻知書達理;二姐嫁個生意人,生活過得滋滋潤潤的,看她的穿著打扮,阿咪也就很放心;輪到嫁給農夫的三妹了,這三妹,能說什麼?自家男人,長得倒是人高馬大,除了一身蠻力,一無學識,二無錢財,所以,嘆了口氣,不說也罷。阿咪心下也疼惜這個ど女。

到上桌吃席了。當家老丈人有意要考驗一下三個女婿的才識,等酒菜上桌,指著一小盆蒸蛋說「今天,過節,你們回來了,我也很高興。這兒,也沒什麼外人,這樣,我們就以一盆蒸蛋為題,說一句四言八句,說了的,才吃。」

大女婿覺得,這比自己平時做的詩句這些簡單多了。說深奧了吧,老丈人和妹夫些學識都不高,可能還听不懂。想了想,說個簡單的算了。

「初幾頭,月牙牙,蒸蛋舀來償一下。」邊說,邊拿起桌上的小湯匙,在盆子邊緣輕輕的舀了一點點,慢長斯理的送到了嘴邊。

不錯,不錯,語言和吃相,都很斯文有理。

富人心下大喜,看來,這秀才女婿,還有更進一步的可能,說不定,以後,還能當個舉人老爺什麼的。

「十幾頭,月兒明,蒸蛋吃了好補人!」二女婿說完,得意洋洋的拿了小湯匙舀了一勺放到了自己的碗里。

這就是生意人,吃個東西,還沒忘記算計這東西的作用。

老丈人心下明白,這二女婿,好歹,還是一個能過日子的人,這四言八句,說得也還過得去。

倒是三女婿,富人看著一邊抓耳擾頭的黑粗漢子,心里,一直不痛快,想想,在這方圓幾百里,他還算得上是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物,結果,三女婿卻是個農夫,真真是丟他的臉。看吧,吃個飯,說兩句好話,都憋不出來。說不出是吧,說不出,你就別吃。

一旁的三女兒心里也很替丈夫著急。家里窮,就想帶著他回娘屋,能在這兒吃點好的補一補。結果,阿爹卻定了這個規矩,眼看,他又吃不上了。

哪知,那人一拍大腿,大呼「有了。」

三女兒心下大喜,今天,這榆木腦袋也開竅了。

老丈人和兩個姐夫也吃驚,這人,還是那個大佬粗嗎?

「二十幾頭,月黑頭,抽起倒到我碗里頭!」三女婿手長嘴快,話音未落,一手就把整盆蒸蛋倒進了自己的碗里,滿滿一碗,埋頭就吃。

「哈哈,太好笑了,太好笑了。」琪姐兒在竹躺椅子上笑得翻滾,差點摔了下去。

「呵呵,這孩子,再好笑,你也得注意個形象,這樣子,平時教你的閨女家的端莊跑哪兒去了。這也是在姨婆面前,要是在外人面前露了馬腳,小心以後嫁不出去。」阿甲也笑,卻被琪姐兒滾動的聲音嚇了一跳,當下指責道。

「嗨,現在的女圭女圭,不用像我們那會兒這樣教了,隨她吧。這女人,還是當姑娘時,過得最樂呵。」姨婆笑著替她解圍。

「好了,好了,今晚鬧晚了,睡了吧。」阿甲不好反駁自家大姐的話,就當著圓場。

「好,睡吧,」姨婆回答,卻像飯前一樣打了一會兒坐,默念了什麼,然後,才又躺下床。

白天,袁氏出了月子,照顧取名為學姐兒的四丫頭,操持一家人的生活。琪姐兒除了和阿甲阿咪她們一起擠擠麻線外,在袁氏煮飯時,依舊會用小鍋單獨給姨婆煮素食。

「姨婆,今早上娘找的茄子回來,我拿了兩個單獨煮,用菜油煎了椒油,我問過阿甲,說您可以吃的。」一碗茄子,一碗沾水,輕輕的擺放在姨婆的面前。

吃素的人,不沾豬油,不沾肉腥,但可以吃菜油。所有小菜里面,卻也不能蔥姜蒜,特別是蒜子,听阿甲說,蒜子是古時一個善人投胎轉世,所以,信佛的人,都不吃它。

「難為你了,琪姐兒,姨婆在這兒,也麻煩你好些天了,今天又是趕場天了,估計你二表叔該來接我了。」姨婆贊許的點點頭,這孩子,心眼好,性子也好。轉身朝自家妹妹說道「ど妹,這孩子,像當姑娘時的你一樣。連長相,都有幾分相像。」

「呵呵,誰說不是呢,她阿咪就說我寵著她,看著她,就當看著自己年輕的時候,哪有自己不愛自己的道理。」阿甲眯了眯眼,自己這點小心思,瞞得過媳婦,可瞞不過自己的大姐。

「安!」正伸筷子挾菜的袁氏,被老人婆這話嚇了一跳。

縮回筷子的袁氏,使勁看了看老人婆,又轉眼打量著女兒。

「真像?」轉眼,盯著這個年老的大姨,不會是她老人家眼花吧。

姨婆微笑點頭「足足有八分像。」

「真的啊,姨婆,難怪,我和阿甲特親熱!」一個模子刻畫出來的,能不親熱。

「去、去、去,妹妹這樣說,就好像我們跟阿甲就不親熱了一樣?」強哥兒第一個不依。

「就是嘛,二姐,你這話,說得好見外啊,我們都是阿甲的親孫子,還有不親熱的!」寬哥兒逮著話不依不饒。

「看看,大姐,我家這些猴子些,一個個的,都沒大沒小的,天天這麼個鬧騰法,吵得人腦門疼。」阿甲看著頂嘴的大大小小,苦著臉對姨婆說。

「呵呵,這才像一家子,熱熱鬧鬧的,你呀,這一輩子,也算是圓滿了。現在,也不用操心什麼,安心享福就好。」姨婆樂呵呵的看著這一家子溫馨,感嘆道。

「當真今天走?不再多住兩天。」很是難分難舍,姊妹倆這幾晚,將小時候,年輕時,嫁人後,前前後後的大小事,趣事,傷心事,都擺了個遍。琪姐兒將這些都當成故事來听,過足了听故事的癮。

「嗯,老二說了今天來接的,就不住了,住了這些日子,也算是圓了個心願了。」姨婆也有幾分傷感,都到了走不動的年紀了,隔得也遠,下次再見面,說不定,都是在黃泉路上了。

一家人,剛吃過早飯不久,二表叔當真就來到了家里。

「天氣熱,怕阿咪路上難走,我雇了一頂小轎子,兩人沒來過秀水鎮,正在趕場,說好等會兒在老茶館門口見。」風塵僕僕,接過琪姐兒遞過來的開水盅喝了一口,這才說道。

「那好,我的小包也收拾好了,我們這就走吧。」牽著ど妹的手,拍了拍手背「好好的養身體,多活幾年,想我了,就讓你家大同送你過家來看看我。」

反手一把抓住大姐的手,哽咽「嗯,大姐,你也好好的保重,可要記得你還有個ど妹啊。」

姨婆和二表叔出了大門,往大路上走去,一家人,送出去老遠,再走就要跟著到老茶館門口了。

「回吧,回吧,天氣熱了,琪姐兒,快把你阿甲扶回去。」再三勸說下,阿甲止步,姨婆不忘記交待。

揮手告別,琪姐兒,甚至感受到了阿甲心里的悲傷。

原來,年老的阿甲,也是貪念姐妹溫情的人。

其實,人與人之間,總有一些牽掛,一些思念,不說不等于不存在。

就像朱ど嫂,遠遠的看著這一家人送客回來。

「琪姐兒,你姨婆走了,今晚過來不?」

琪姐兒看了看阿甲,阿甲正處于傷心中,沒有反應。

又看了看袁氏,袁氏輕輕的點頭。

「晚些時候,吃過晚飯就來。」琪姐兒應答。

「好,好!」朱ど嫂就喜笑顏開了。

------題外話------

新文求收中,感謝!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