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八章 後續處理

京城凌亂了。

李世民得到大軍獲勝的消息很是高興,可是听到李靖關于突厥人處理的報告,他頭大了。

李靖是把問題處理了,可是這個事情的缺點,他也沒有隱藏直接告訴了李世民。

這就表明,事情不是那麼簡單。陛下你要和文武大臣想辦法,否則後果自負。當然,這不是李靖直接說的,而是李世民同學腦補的結果。

他在對突厥人處理煩惱之時,不長眼的蕭瑀還要跳出來搗亂。這讓李世民火上加火,簡直是大火的節奏。

蕭瑀這個人放到現代,那絕對是找死的逗比。

他認死理兒,並且為人呆板。就算他當法院的法官,也會鬧得雞飛狗跳。你想想,人家在家里打個小麻將,這個家伙就直接抓人,並用參與賭博的名義進行刑拘,這監獄要擴張多少倍才行啊!

他從不會考慮什麼人情世故,卻又極其重視親情。

處理事情的時候,他會大義滅親。等事情一完,他又立馬表現出一副我很在意你的樣子。你說他不被當成神經病,能結束得了嗎?

幸好他在大唐,李世民因為他是貴族,最多就把他貶回家。換一個領導人,他的腦袋早就搬家了。

李世民明顯不願意搭理他,可是蕭瑀還是糾纏道︰「陛下,關志義濫殺辜,並隨意囚禁百姓,應該把他打入大牢嚴加審問。李靖縱容部下,也因受到懲處!」

被糾纏得沒法的李世民說道︰「等藥師回京,你在和他對質吧!那個關家三郎的事兒,你也親自問他。」

李世民相信李靖絕對有充足的理由為自己辯解,卻忘了在李靖心中一直擔心功高震主的事情。

關志義的事情,加麻煩。////要讓他在朝堂上和蕭瑀對質,這不是把蕭瑀往火堆里推嗎?想當初關志義可是氣得蕭瑀吐血的,要是在讓他和蕭瑀來上那麼一會。蕭瑀這個能活到八十歲的老不死,可能活不了七十歲。

他們這邊忙個不停,關志義他們那里加熱鬧了。

李靖憂心忡忡的問道︰「關三郎,真好這麼干?」

不能怪李靖擔心,而是關志義太作死了。

歷史上記載,李靖大勝回京後蕭瑀責難李靖的部下拿走了突厥人的寶物。這些應該歸朝廷的東西,卻沒有到位。李靖也因此閉門不出,知道吐谷渾入寇,他才再次出征。

關志義很不滿意蕭瑀的做法,並且那麼多士兵參戰。進入突厥牙帳的人加多,哪個拿了東西,李靖怎麼知道。

別說大唐,就是現代趁火打劫的人也不少。真正被發現,又定罪的有幾個。

明知道蕭瑀要發難,關志義干脆來狠的,把所有東西都賣掉,並且把錢都分給士兵。反正回去要受蕭瑀他們的責難,關志義已經接受將被一擼到底的結果了。

他對李靖說道︰「大帥,你放心好了。這次某帶著前鋒營拿下頡利,這麼大的功勞,陛下不可能視吧!就算他要怪罪,某也不會擔心被處死的。」

李靖說道︰「是不會把你處死,可是流放到嶺南還是可以的。」

關志義笑了,開心的說道︰「大帥,嶺南對你們來說是地獄一般可怕的東西,可是某卻十分喜歡。要是陛下真的把某弄到嶺南去,某一定把嶺南建成第二個長安。呵呵!到時陛下怎麼處理那些不听話的官員呢?流放之地變成大都市,想想就開心。」

「你的意思是你不怕去嶺南?」李靖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關志義,驚訝的問道。

古代的嶺南的確是個要命的地方。

瘴氣究竟是什麼東西,誰也說不清楚。可是,在古代的醫療條件下,它確實是要命的威脅。加之常年生活在北方地區,突然道溫暖濕潤的南方,水土不服那是常事兒。這也是流放嶺南,就相當于送死的原因。好像有個大唐公主就是怕死,和即將被流放的丈夫離婚的。

可是關志義是穿越人士,他知道南方的發展會有多麼的重要。

對于他來說,氣溫高,有瘴氣,那根本就不是事兒。

先把容易產生瘴氣的地方改變一下,把那些容易腐爛的樹枝樹葉處理掉,瘴氣自然就少了。用點藥物把什麼蚊蟲、老鼠、毒蛇之類的全部驅趕到城外,他不相信自己還會出意外。而且在穿越前,他也生活在南方。在熱島效益嚴重的現代,他都沒有使用空調,這古代的環境能奈他何?

關志義看著李靖求知欲高漲的樣子,懇切的說道︰「南方將來會比北方加富饒。」

李靖心中一驚,關志義好像有些話里有話的樣子。

自古以來,北方都比南方發達。北方是百姓重要的糧食產地,就算歷朝歷代開發南方,也力改變這種狀態。這個時代,人是一切發展的基礎。南方的氣候和環境讓許多人望而卻步,沒有人南方怎麼發展起來。

作為大唐的名將,李靖並不止關心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整個大唐的發展,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關志義的話,讓李靖在回京面對蕭瑀的責難時,選擇了退讓。李靖若是沒有听到這番話,那麼蕭瑀要把關志義搞到南方去,那麼他李靖拼死也要和蕭瑀斗上一斗。可是關志義的這話,讓李靖有些期待關志義被弄到南方去。

李靖說道︰「那好吧!就按你的意思,把這些東西都賣給那些商人。」

尉遲敬德這個和關志義唱反調的人,今天也不反對了。

他們這些出生入死的將領,哪個不是為了榮華富貴。這個年代,還沒有為了百姓的福利,而舍生忘死的人。

那些見到自己家鄉被侵略,參與反抗的人,也只是抱著驅除韃虜的想法。他們會關心其他地方的人嗎?這還真不好說。

當然,要說他們為了榮華富貴,會去背叛大唐,那也是不大可能的。

關志義把頡利可汗的寶貝都賣掉了,然後把錢都分給士兵,他尉遲敬德也少不了。可是一旦出了事情,李靖、蘇定方,還有他尉遲敬德可是沒有什麼責任的。

這個事情先都商量好了,回京後都說關志義帶著三百多人突襲頡利可汗時,情況危急沒有人主意到那些寶物被誰拿了。

所以要這麼搞,關志義的目的就是讓士兵們想成一種習慣,打到別人的地方,該搶的一定要搶。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那是人民軍隊對人民的承諾,這和敵對國家的人沒有半毛錢的關系。就算有關系,關志義也直接忽略掉。他可不是時期的領導人,其他民族的死活,他並不關心。人道主義什麼的,對他不起作用。

商人們把突厥的牛羊全部買下了,價格低到令人發指。

頡利可汗其實也提了意見,希望關志義高抬貴手,把這些東西留給突厥百姓。

關志義沒有同意,並說道︰「為了好的管理突厥人,這里將被送給突利可汗及其子民。你們都到大唐去,那里會有好的生活。這些牛羊不方便帶,並且可能帶有疾病。因此,它們就要處理掉。」

「你不能這樣,他是牧民們的希望。」頡利可汗嚷道。

一听這話關志義不樂意了,他說道︰「阿史那煞筆,你要記住你的身份,你現在是階下囚。你們發動了對大唐的戰爭,作為戰敗方,你們必須付出代價。這些牛羊就是某等的戰利品,你們也將用勞動來贖罪。」

他一點都不擔心李世民收拾他,這個事情已經在奏折中寫明的。當然,這個奏折剛送出去不久,李世民還沒有收到。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