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關志義覺得這個阿史那若華很精明,智商高出一般人老遠。數值至少在240以上,估計250是她的最終值。

為了吐槽這個丫頭,關志義說道︰「華仔,你干脆嫁給我好了。當時,你可以全方位的體會到,做神仙的女人有多麼幸福。」

這話出口,關志義已經做好了被劈頭蓋臉臭罵,甚至是被暴揍的準備。

哪知道阿史那若華羞澀的點點頭,說道︰「嗯!好的!你什麼時候去提親?」

他妹的,這也太欺負人了吧!

人家小學生談戀愛,還要用冰棒騙呢!他就隨口一句話,人家姑娘同意了。

說起阿史那若華,也算小美女。因為草原的氣候原因,姑娘的皮膚,尤其是臉上的,不是那麼好。可是人家的身段兒不錯,五官搭配也很合理,不說打八十分,至少七十五分還是能夠達到的。

加之人家姑娘純情,學識又豐富,放到穿越前,那就是搶手貨。怎麼在大唐,倒有倒貼的那個意思呢?

關志義可沒有和她搞異地戀的想法。草原民族和漢族的生活習慣不同,就算她跟了關志義,也不一定能幸福。而且這突厥還沒有打下來,不知道這個家伙的具體身份,關志義才不會亂來呢?

為了避免雙方的尷尬,關志義說道︰「丫頭,你和我相識不久,而且突厥和大唐目前還處于對立狀態,這個提親什麼的就算了。最主要的是我已經有老婆了,難道你願意和別的女人一起生活?難道你願意和別的女人共有一個丈夫?」

阿史那若華說道︰「我學了那麼就得儒學,當然知道大唐的風俗習慣了。其實,我更喜歡大唐,至少不用想突厥這樣?」

宅男听說過不少少數民族的趣聞,但是突厥的風俗習慣他真的不了解。

穿越前,他也就看看小說,那個去研究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呢?

關志義來了興趣,問阿史那若華︰「突厥的風俗習慣讓你不喜歡,為什麼?」

「突厥女子嫁出去以後,就是她丈夫的財產。若是丈夫以外亡故,那麼她就會當成財物,被她丈夫的兒子娶做妻子。」阿史那若華帶著深深的厭惡,冷冰冰的說道。

「噗!」

正準備喝水的關志義,一口把水給噴了出啦。

「什麼?老爹的女人被兒子……」他驚呼道。

這不是李治同學的做法嗎?

難道李世民真的有少數民族的血統,不然……

這不能怪關志義亂想,主要是突厥的風俗太那個了。別看小黃文里面母子、父女、兄妹之間怎麼樣?實際上,大多數華夏人還是反感這種事情的。只要那些變太,才會搞這些。

新聞里也有這種事情報道,也引起了各方關注。

但關志義相信,全球幾十億人口,這種極品不會上萬。華夏十幾億人口,這種拉圾不會超過一千人。

泱泱華夏那麼多年,也就出了李隆基和李治這兩個不要臉的色郎,其他的關志義到沒有注意到。相對來說,道德倫常還是華夏人信奉的基石。

阿史那若華說道︰「是啊!因此,我寧願嫁到大唐去,也不願意留在突厥。」

看著小姑娘的眼神,關志義連忙轉移話題。說道︰「你說我是神仙,你相不相信我說的話?」

「信!」阿史那若華肯定的說道。

看看人家的態度,簡直讓關志義沒有想到。這麼坎切,簡直比關志義自己都還有信心。

關志義說道︰「知道我為什麼不屠殺突厥人麼?那我就告訴你吧!這次大唐出兵,突厥將不再存在了……」

阿史那若華不等關志義說完,就打斷他,急切的問道︰「什麼?你的意思,是突厥將要亡國?」

小姑娘以為大唐出兵就是打打仗,然後像以前一樣定下盟約,大家繼續生活。但關志義的口氣,明顯的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大唐不會輕易同意撤兵。

「對!就是這個意思,你要不要給頡利可汗報個信兒?」關志義心中忐忑,表面卻很輕松地說道。

這個家伙就是有些得瑟,明明可以不說的話,他就是憋不住。

想想也是,心中有了想法總想讓別人知道。就如同發財了,總喜歡讓別人知道。這就是一個顯擺心里在作祟吧!但是無論哪個年代,這樣的人都不少。

阿史那若華有些悲傷的說道︰「難怪你要對定襄實行軍管,一方面是你不願意這里的人支援我們可汗。另一方面你是不願意暴露你們軍隊的規模和進攻方向。看來,這次我突厥真是凶多吉少啊!」

關志義好奇的問道︰「你怎麼不去報信兒?」

「你以為我是白痴?你能告訴我,就不怕我泄露。再說了,這定襄城都被你控制了,那個出去得了。」阿史那若華說道。

我們的宅男同志不死心,繼續慫恿道︰「我們大軍的人數不多,你們有機會的。而且不久之後,我們就要和英國公李世績會師了,這個時間也行。」

阿史那若華說道︰「哼!李世績就是你老丈人吧!是不是他建立的功勛不多,想讓他把我們定襄的族人都殺了,讓他再添上一筆功勞?你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就是想慫恿我們送死。」

關志義說道︰「這年頭,說實話總是沒有人信!」

「你要是娶我,我就信你。」阿史那若華說道。

關志義說道︰「小姑娘,你多慮了。前幾天已經傳來消息,駙馬柴紹的在渾河邊,率領金河軍打敗頡利可汗。隨後,撤往陰山的頡利可汗又遭到英國公李世績率領的通漠軍伏擊。可以說頡利可汗已經被打得落花流水,聰明的他已經向大唐投降了。」

阿史那若華說道︰「我就說嘛!要是我就能改變戰局,你一定不會告訴我的。可汗都已經遣使前往長安,眼看就要停戰了。你讓我去搗亂,然後以此為借口滅掉突厥。沒門兒?」

說起關志義,他就是有些自以為是。

他不知道一次這麼做了。

為了賭人家不信他,他就把實情相告別人。最搞笑的是每一次都還被他得逞了,真是不知道運氣好,還是老謀深算。

若是關志義知道阿史那若華的身份,他或許就不敢這麼說了……

要知道突厥的頡利可汗這次是假投降,並不是真心歸順。

沒有李靖拼命一搏滅掉突厥的主力,並把頡利可汗抓到長安,這次戰爭不知道打到什麼時候?

加入知道大唐的最終目標,說不定突厥人就會有所準備,那麼李靖的偷襲戰術可能就會失效了。更有可能被頡利可汗將計就計,反倒把李靖的大軍給干掉了。

這次征伐突厥也算戰事過半,李靖和李世績都立下戰功。

柴紹運氣也不錯,有點小功勞。

其他的諸位將軍就只能配太子讀書了。

關志義也有些驕傲了,以為大事已定,人也驕傲起來。

他以為阿史那若華只是一個普通的突厥少女,根本沒有想到人家可能是頡利可汗的親戚。要是他知道事情會這樣,絕對不管胡說八道。

當然,關志義以為有了望遠鏡,只有他偷襲突厥人,沒有突厥人偷襲他的機會,才是這次泄密的主要原因。

阿史那若華的確有些反感突厥的風俗,因此就算是知道歷史上的真實情況,她也不會去報信。

畢竟歷史上頡利可汗沒有被殺,只是在長安生活而已。突厥的將領都在大唐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突利可汗也沒有收到壓迫,這可是難得一見的事情。畢竟,飛鳥絕,良弓藏;狐兔盡,走狗烹。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