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蕭盛如約去左相府上去拜訪晉衡,出發前又想到晉衡很喜歡喝清風樓的酒,就讓十七去買了幾壺一塊帶過去。
蕭盛現在不敢走前門,怕被人圍觀,只好從後門偷偷溜出去。小心翼翼的躲開人,坐上馬車的一瞬間,蕭盛有種被自己感動到哭的沖動。
晉衡府也不遠,晉衡也早就打了招呼蕭盛今天要來,十七只露了個面兒,他們就直接讓十七駕著馬車從旁邊的門進去了。蕭盛從簾子縫隙里看到已經進了左相府,總算松了一口氣。
晉衡老爺子還是在院子里等著,杵著個拐杖,跟從前幾次見他是一樣的模樣,精神氣也還好。看見蕭盛下了馬車就立馬笑眯眯地招手︰「蘇丫頭蘇丫頭,過來讓老頭子我看看是不是長高了。」
o(╯□╰)o
晉衡老爺子,我不是十一二歲的小女圭女圭了好咩?
晉衡看見蕭盛帶了酒過來很是高興,讓人把酒滿上了,輕輕的啜了一口,面上全是回味無窮的表情。
蕭盛在旁邊看著只笑。
晉衡揮了揮手,周圍的小廝丫鬟都退了下去,蕭盛也使了個眼色,十七彎了彎腰,也下去了。
晉衡這才笑眯眯的看著蕭盛,「蘇丫頭,朝堂上的那一招,你走得太險了。」
蕭盛抿了一口酒,抬起臉的時候滿臉的笑容,不過言語里還算平和,「我知道。最後定下來的時候很是松了一口氣,真正的劫後余生。」
晉衡之前見她的時候就說過,爬得越快,跌的越狠,最後重新起來的時候才會更加心存感激。
文皇帝已經連著給她升了好幾次官了,下一次要下旨,肯定就是處罰的旨意。
這樣,姬籬上位。才能留有余地。
能夠讓蕭盛栽跟頭的地方不多,最大的一個錯處就是她是女扮男裝,這是欺君之罪。文皇帝私下里知道這一茬,但是群臣不知道。如果之後被爆出來,欺君之罪足夠讓蕭盛被砍頭。
當然文皇帝肯定不會砍蕭盛的腦袋,但是也不會讓她好過。蕭盛清楚這一點,但是一點都模不準文皇帝究竟的心思,所以只好自己承認,讓文皇帝把這件事情提前,等于是逼迫文皇帝做一個給她貶職的決定。
但是蕭盛自己說出來至少能站住一個腳跟︰至少她能說她是蘇晏的女兒。但要擱文皇帝那邊報出來的話,就不一定了。欺君之罪,而且還必須有一個理由是女扮男裝從軍的,如果輿論稍微引導一下。沒準就和北靖和西夷的牽扯對上了。
蕭盛跟卓力格圖和蘇赫烏尤都有過暗地里的交易,這一點不能被爆出來,不然肯定多得是口誅筆伐。蕭盛不想在自己身上留這麼一個污點,不然就算做到再高的位置也都抬不起頭來,事事都會被人壓制。那感覺忒不好了。
所以在大殿上文皇帝問起來這一茬的時候,她首先就想到了這樣。
佔據主動——逼迫文皇帝下決定——擺出蘇晏女兒的身份——以孝立足,這樣一來,輿論能夠偏向于她這邊。
所謂眾望所歸,文皇帝當初就因為要吸引文人入朝的心思免了「南蘇」的罪,現今也肯定會為了相似的理由免了她的罪。
只要有這麼一個底線,那就什麼都不用怕了。
兵權心思不看重。她手下的兵馬是她一朝一夕訓練出來的,憑借的本來就不是一紙文書,不然之前讓三千兵馬入長安也不會那麼容易。所以有沒有這麼個將軍身份,蕭盛都不在意。相反,要是文皇帝覺得剝兵權能讓他覺得安心,蕭盛一定把兵權拱手奉上。
當然。也就現在想起來的時候才有一點底氣,當時在大殿上,她還是非常害怕的。文皇帝的眼楮掃過來的時候,心髒咚咚跳個不停,好像馬上就要出嗓子眼兒似的。
還好最後文皇帝沒有追究了。
晉衡笑著看了看她。「但是你應該知道,身為皇帝,最忌諱的就是別人一直揣摩他的心思,你從四十九年來揣摩了多少次了?而且每次都明白他的心思,難道你就不怕陛下忌諱你?」
蕭盛抿了抿唇,「如果說不忌諱,也不可能。先生也說了,我從四十九年就一直這樣做,要是現在不這樣做,正常麼?要懷疑的話還是會懷疑,只是陛下知道我沒有造反的心,所以對上顧家才順手。」她突然一笑,「——何況我從來都很任性不是?揣摩到了這樣的心思就趕緊這樣做,不懂得養精蓄銳,水滿則溢嘛。」
晉衡看了看她,陡然哈哈一笑,「說得好,水滿則溢,過剛易折,這就是你的把柄。」
蕭盛笑著點了點頭。
晉衡笑著看向她,「為什麼不學著做一個紈褲,不是更讓人放心?」
蕭盛沉吟一下,道︰「日子久了,成了習慣,沒準我就真成了紈褲了。何況我要練的就是軍風嚴明,自己先過了這個界限算怎麼回事?再一則,真有了一個紈褲的名聲,日後還怎麼板正?——玉之原先養精蓄銳不也是紈褲?後面卻不肯這樣做了,也是因為到了成年的時候,一舉一動都會形成風評,到時候想要再扳過來,很難。」
蕭盛本身就不想在自己身上留下太多污點,紈褲的事情她以前胡鬧可以,現在卻不會做了。名聲建立起來了,才會有一個信任問題,要是她果真紈褲的要命,誰放心把軍隊交到她手上?事關國體,誰可以開玩笑?
退一萬步講,現在也還不到那種時候。反正文皇帝也只是要把她打壓一下,這樣新帝上任才能給官員留有升職空間,才能讓人死心塌地跟著新帝。
否則自視甚高,奴大欺主,誰管得下來?
晉衡微微一笑,「那你以後打算怎麼辦?」
「嗯?」
蕭盛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什麼以後怎麼辦?」
晉衡道︰「顧家已經伏誅,陛下的身體也在逐漸衰老,左右也就這麼一兩年的事情了,你就沒有想過新帝上位之後的事情麼?」
這麼一說,蕭盛倒還真的愣了一下,呆呆的搖了搖腦袋,「還真的沒有想過。」
晉衡有些無可奈何的看了她一眼,「那你就回去好好想一想,你會在什麼位置,你要做什麼事情,有些事情,該部署的現在就應該部署了。」
蕭盛眼楮一轉,笑道︰「先生說到這個,我倒想起來一件事情。御史台的齊商,不知道先生有沒有印象?」
晉衡點了點頭,「知道,怎麼了?」
蕭盛想了想,「唔,先前南宛不是因為貪污嚴重,太守被撤職了麼?齊商倒是個正直清廉的,所以想舉薦他去南宛那邊。」
晉衡想了想,「我沒記錯的話,他原來是在京兆尹手底下做事情吧?後面因為右相佷孫的事情被調去了御史台?這人是個不知道變通的,南宛那地界兒,他能平得住?就是江寧那個繁華地方,先前寧淵不也鬧了事情出來麼?」
蕭盛道︰「國家要刷新吏治,貪官就能做出來一篇好文章。齊商在御史台待了九年了,之前于閔的案子,和顧家的殘留的案子我都在交給他做,也交了他一些東西,上手應該比寧淵更快。——再說江寧南宛這樣的地方,治河治水都很燒錢,如果不放一個放心的人過去,這篇文章就做不出來。——何況我也看了寧淵在江寧試行的新令了,每月補貼官員來往消耗,大官五百兩,小官三百兩,只要不是太過分的局,都能拿下來了。如果發現有再犯的,就直接砍頭。雖然手段強橫了一點,但是也不失為一個恩威並施的好法子。這個法子要是能夠實行下來,前途無量啊。」
晉衡想了想,「要走這條路,先得本身郡縣有銀兩才行。寧淵追債的事情我也听說了,真真是蚊子腿里熬油。但就是這麼大義滅親的,江寧才收回來七萬兩銀子,這才多少數目?——別說江寧本身是個繁華地。要是轉到南宛,又要怎麼辦?甭說收不到這麼多銀子回來,就是真的逼的太厲害了,兩地聯合鬧起來了,不就亂了麼?」
蕭盛道︰「雖然士農工商里面,商是排在最末的,但是往返買賣卻也是最賺錢的,先前江南那邊的銀錢不平不就是因為這個麼?宛江浩浩湯湯從南宛經過,上下游的運輸,水產,都可以做生錢的路子,只要把江上的匪患平了,把宛江抓在官府手里,這條路就能走下去。——還有一條,因為宛江多水患,所以那邊駐扎兵力有三萬,但是這三萬兵都是農兵都佔著的,要抓下去,官府吃空額也能吃出來不少。」
晉衡靜靜听完,「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但是你說的還是你自己,而不是齊商。就比方匪患,齊商一個書生能平麼?軍隊里面吃空額的事情,他又明白麼?」
見蕭盛動了動嘴,還想說什麼。晉衡抬了手。
「你很少這樣不遺余力的舉薦一個人,所以這個齊商想必也有過人之處。——這樣罷,正好我手邊有一樁案子,要是齊商能夠辦的漂亮,我就跟陛下上書,讓他坐南宛的太守。」
蕭盛聞言微微一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