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國寺位于汴京鬧市心地帶,本是魏公無忌信陵君的故宅。唐長安元年,僧人慧雲來汴,托辭此處有靈氣,即募化款項,購地建寺。唐延和元年,唐睿宗李旦為了紀念他由相王即位當皇帝,遂欽錫建國寺更名為"相國寺",並親筆書寫了"大相國寺"匾額。
唐宋兩代是相國寺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北宋時期,相國寺屢有增修,成為全國最大的佛教寺院,全寺佔地五百余畝,轄十四個禪院、律院,養僧數千人,其建築之輝煌瑰麗,有"金碧輝映,雲霞失容"之稱。同時,相國寺的主持由皇帝賜封。皇帝平日巡幸、祈禱、恭謝以至進士題名也多在此舉行。所以相國寺又稱"皇家寺"。
太後大壽當天,趙佶果然按照楊帆的指點,親自前往大相國寺,以三跪叩大禮,從距離大相國寺門口兩百步外開始,一直延續到相國寺藏經閣門前。
大相國寺位于汴京鬧市區,僅相國寺正廳廣場就足以容納萬人,周圍大街小巷行人更是人山人海,來自全國各地進香的香客們更是排起長龍一望無際。
在這人山人海的環境下,趙佶身為當朝親王,以三跪叩大禮一步一步向前移動,頓時吸引了周圍人的眼球,很快人傳人,數萬人趕來圍觀,紛紛猜測趙佶意欲何為。
楊帆出的主意,他自然得在現場指揮。如今趙佶對楊帆可謂倍加寵信,端王府上上下下對楊帆這個祭司更是敬重有加,所以原本只保護趙佶的那些大內侍衛們,如今多了一個任務,特別保護楊帆。
在外人眼,楊帆得如此超高待遇羨慕的緊,只有楊帆自己清楚,趙佶還沒有徹底信任他,這些大內侍衛名為保護,實際上不排除監視楊帆,怕楊帆跑了。
這是趙佶的小心眼,楊帆不揭破他,一切只待哲宗駕崩趙佶登基,到時候就可以證明他說的都是真的了。
楊帆眼見人群議論紛紛,頓時喝道︰「展護衛何在?」
展護衛名展沖,是宗人府派來保護趙佶的大內侍衛長之一,乃是正四品的輕車都尉,楊帆並無品級,但他是祭司,地位尊崇,所以展沖不敢怠慢,急忙上前,恭敬的道︰「卑職在,祭司大人有何指示?」
楊帆微微一笑,說道︰「還請展大哥派人登高一呼,言明端王是為了給太後盡孝才這樣做的,盡可能的讓人听明白,必要時多找幾個托混入人群!」
展沖明白楊帆的用意,暗自佩服,同時楊帆一直稱呼他為大哥,這令展沖對楊帆倍生好感,楊帆吩咐的事情他自然要用心去辦。
「祭司大人放心,卑職定辦的妥妥的!」
展沖拱手告退,很快組織起人手到處宣揚,為趙佶造勢。
得知趙佶行三跪叩大禮只是為了給當今太後祈福祝壽,這份孝心頓時令圍觀的數萬人群熱烈稱贊。
在以孝為先的宋朝里,趙佶並非太後親生,卻做親生兒都未必會做的孝事,他這份孝心令人感動,原本還埋怨趙佶耽誤他們上香的香客們也紛紛主動讓開。
趙佶是豁出去了,三跪叩大禮他只行過一次,是給他老爹神宗皇帝出殯,那不過只是一合,很快就完事了,所以不累。這次不同,趙佶從相國寺外一直三跪叩行進至藏經閣,這間可遠了去了。
沒過多久,趙佶臉頰便揮汗如雨,膝蓋跪破了,額頭也磕的紅腫而後出血。他心一開始還埋怨楊帆出這麼個鬼主意,不過當他發現自己被數萬人圍觀,人人對他夸贊有加時,他的心情頓時好極了,好像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更明白了楊帆的苦心安排。
就這樣,趙佶一路三跪叩到達藏經閣門口。
大相國寺主持早就被驚動,一直在旁邊勸說,畢竟趙佶要請了塵大師出關,這了塵大師乃是一代高僧,已經閉關二十年,從來沒有人打擾,如今趙佶這般做法,令主持為難。
趙佶在門口苦苦喊了十幾聲,但了塵大師並不出來,他心急如焚,不由得把目光看向不遠處人群楊帆。
楊帆心偷著樂,他是故意整趙佶一番,替靖康之恥受盡苦難的人們提前報一下仇,眼見趙佶看向他,楊帆只好出手幫忙。
楊帆再次吩咐展沖鼓動圍觀人群齊聲大喊,數萬人的呼喊聲自然驚動了藏經閣內閉關專研經的了塵大師。
這了塵大師一開始並不知道外面的情況,只听趙佶喊他自然不予理會,但數萬人齊聲高呼,聲勢震天,他不得不出來一觀。
已經旬的了塵大師推門出來,雖然見慣了世面,卻也被外面的大陣仗給嚇了一跳。
趙佶見了塵大師出關,頓時大喜,急忙告知來意。主持方丈也上前解釋,令了塵大師知道事情經過。
了塵大師深深的看了趙佶一眼,見趙佶額頭膝蓋都在流血,頓時被他的這份孝心所感動,當即答應了趙佶的請求。
大相國寺每逢新年時才會撞擊一百零八下鐘聲,寓意著去除人生的一百零八種,獲得吉祥、安樂。
但今日大相國寺在了塵大師的授意下,為太後壽辰敲響了一百零八下,這都是拜趙佶的一片孝心所致。
皇宮大內,武百官正在向太後賀壽,一一進獻壽禮。壽禮各不相同,大多數的官員們還是很落俗套,獻上真金白銀首飾。
他們都是配角,聊表心意而已,唯獨穆王和楚王二人花了很多心思,穆王送給太後一只西域的波斯貓,楚王則從南洋買回了一箱菠蘿,沿途以冰鎮保險,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城。
穆王和楚王的禮物太後都喜歡,就在這時,章惇眼見端王趙佶遲遲不出現,故意大聲嚷嚷道︰「太後七十大壽,怎麼不見端王前來賀壽?」
章惇一派的官員當頓時有人站出來附和道︰「最近幾天一年一度的評花榜又開始了,端王爺向來**,怕是去了哪家妓o院,把太後的壽辰給忘了吧!」
眼下正是朝著大臣們站隊的關鍵時刻,武百官當跟端王平日里交好的官員們也不敢輕易出來說話,使得無人為趙佶辯解。
太後頓時皺眉,這些日趙佶一直侍奉在她身邊,唯獨今日缺席,她知道趙佶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去逛妓o院。
正在這時,從大相國寺方向傳來了揚的鐘聲,一聲接著一聲,一直響了一百零八聲,頓時令所有人驚訝。
「今天不是新年,為何大相國寺會響一百零八下鐘聲?」
包括太後在內,所有人都不明所以。
楚王頓時道︰「想必是相國寺主持知道今日是太後七十大壽,所以為了給太後賀壽才響一百零八下!」
太後微微一笑,顯然很高興。
不過很快有太監前來向太後報告,將端王爺趙佶前往大相國寺為太後祈福求簽一事如實相告,他是趙佶事先安排好的太監,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遍,頓時令武百官們震驚,而太後听完之後,笑容非常燦爛,這是她大半輩以來頭一次笑得這麼開心,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心有了計較。
沒多久,趙佶前來賀壽,他故意沒換衣服沒洗臉,讓所有人都看到他額頭和膝蓋磕破的樣。
太後十分心疼,竟然主動離開座位,下來親自扶起趙佶,一臉慈祥道︰「你這是何苦來著?」
趙佶急忙道︰「太後大壽,孩兒自當盡孝,算不得什麼!倒是孩兒的努力沒有白費,為太後請來了了塵大師,並為太後求了一支簽!」
太後高興的點頭,她最敬重了塵大師,只可惜對方一直閉關,已經有很多年沒有見面了。
這時,了塵大師隨後趕來,恭祝太後大壽萬安,並當著她的面夸贊趙佶孝順,同時將趙佶求得的母連心簽交給了太後。
若是別人拿出此簽,太後必然不信,但是了塵大師德高望重,自然可信,她心情激動,一直以來都沒有孩的她,突然間感覺到趙佶就是她的親兒一樣。
太後的表情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所有人在那一刻都明白了趙佶的目的,只是沒人會干當著太後的面揭穿趙佶的軌跡,不由得暗贊趙佶聰明有心機。
穆王和楚王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長久以來他們都被趙佶給騙了。這趙佶不聲不響的取得了太後的信任和好感,原本太後因為無嗣所有親王都處于一個起跑線上,如今趙佶等于先人一步,有了爭奪儲君的資本了。
章惇也是眉頭緊蹙,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把寶壓在趙佶身上,一直跟趙佶作對,這令他心有些忐忑了。
趙佶察言觀色,所有人的表情都落在他眼,尤其是楚王和穆王露出忌憚之色,這令他暗自高興,明白今天這步棋算是走對了,心更是對楊帆高看一眼,越發的信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