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063章】 以灤收開

得到消息的大倉組目瞪口呆,煮熟的鴨子還能飛了?!無論他使出何種威逼利誘的招數,有了遼陽集團為依托的熊希齡根本不為所動,堅持不肯在協議上簽字,反而要求日方按照原本的條款將廟兒溝完全交由中方自采,在補足了出讓款項後,遼陽公司還在名義上獲得了本溪湖煤鐵的合辦開采權,大倉組財閥氣得七竅生煙,卻也無能為力。[我搜小說網]

秦時竹在這件事上得到了後藤新平暗地里的支持。大倉組的後台是日本海軍,而滿鐵的後台是關東軍和陸軍,日本陸海軍之間本來就有矛盾,在爭奪東北開發權上,滿鐵和大倉組財閥之間又有不容小覷的矛盾,所以遼陽公司獲得廟兒溝鐵礦後對滿鐵的保障會有利,況且禹子謨在口頭上也同意將廟兒溝一帶納入遼陽集團和滿鐵合作開采的範圍,只是以「目前時機尚為成熟」予以婉拒

如果是別人交涉滿鐵方面或許會認為是中國人一貫的推托行為,但遼陽集團最近兩年都如約完成供貨任務,他們感到是「可靠」的。

當然,廟兒溝鐵礦只是經濟戰線的輔戰場,天津兩開之間的爭斗才是真正的主戰場。

天津日前最大的看點就是開平和開灤的煤價大戰,「干路國有」政策出台後,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使得這兩者之間的交鋒上升到了民族矛盾的高度,整個民族資產階級實業界都成了開灤的堅強後盾,街頭巷尾每日的談資也增添了新的話題,買報報童如果想要賣得好一點,只需喊一聲︰「賣報、賣報!昨日開平股價繼續下跌!」立馬就有不少人掏錢來買,仿佛事件已不是純粹的經濟利益而是民族感情的問題。

在這種鼓動、慫恿的氣氛中,沈麒昌方面宣布開灤再次增資100萬,用于彌補近段時間以來的價格戰損失,同時將煤價降到1元一噸——現在的煤價不要說成本,就連維持工人的工資水平都完全做不到。[我搜小說網]開平不敢再削價迎戰,只好采取減產、降低工資、裁員的手段來減少損失。從管理角度來看,這無可厚非,但煤礦工人都是中國最底層的老百姓,開平在解雇他們的同時還拖欠了這幾個月工人的薪水——這種把損失往他人身上轉嫁的做法只能激起更大的憤怒。

工人們自發組織起來抗議,雖尚未釀成罷工,但開平局面卻是混亂不堪。被裁員的工人亦不愁去處,往北走30里,就是開灤的地盤,周學熙來者不拒,悉數安置在煤礦中,並且加班加點地開動機器生產。開平和開灤的產量從3:2變成了5:4,並且有進一步持平的趨勢,在市場上,兩開的股價也是半斤八兩,等7月底紅字一片的財務報表出來後,開平股價已落在55元的低位,堪堪只比開灤高5元。

除了英國人手中掌握的股票尚未進入市場外,其他所有中小股東都將股票放在了拋售區。收購時機已趨成熟,夏海燕大筆一揮,400萬迅速到位,整個股市上所有的優先股(共4萬股,享有紅利優先分配權,但沒有投票權的股票)一夜間悉數搜羅帳下,再外加32000股普通股。

這種手法的殺傷力是驚人的,奉天的私銀號又倒了5家——夏海燕改變了操作手法,她沒有將德華銀行里的馬克存款兌換出來,只是將遼陽集團在東北銀號里的存款悉數提出,名義上是借著股市操作,其實又有不少現大洋流入了地窖。

收購成功之後,原先在《奉天時報》擔任外電評論員的張嘉璈以遼陽集團新聞發言人的資格代表遼陽集團進了開平董事會,新董事會上他唯一的發言就是︰「遼陽集團手里擁有三個煤礦(開灤、阜新外加有三成多股份的開平)。依我看是太多了,超過了市場的需要,肯定有一個要倒掉,由開平來做這個犧牲比較合適!」英國方面的董事聞言昏了過去。

壓力面前的英國人終于頂不住了,拱手讓出了控股權。雖然璀德琳等人很不滿意,試圖找外務部或者直隸地方施加壓力,但開灤素來是北洋集團的地盤,周學熙各方面關系都很熟絡,根本就不會讓英國人的盤外招得逞,更何況保路運動風潮一起,清廷中樞已聞利權喪失而色變,倘若在關鍵之時拱手將利權讓與外國人,變亂就在身邊。是故奕劻秉政的外務部雖然對英國人的要求唯唯諾諾,但卻是抱定了能拖則拖的態度。

外務部拖得起,英國人拖不起,市場上每天都有大量的股份流轉到遼陽集團手中,英國方面早已虧損累累,更何況收購回來只能造成更大的損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遼陽集團將60%的普通股和全部優先股納入囊中。

在沈麒昌兼任開平煤礦的董事長後,英國人松了一口氣,認為中國人這下該停手了——自從價格戰開始以來,開平虧空近300萬,股價跌去了8成,如果繼續削價,那麼絕大部分損失將由開平的大股東也就是遼陽集團來承受。

張嘉璈也請示,是不是可以停手了?遼陽集團本年度將要承受500萬損失(包括在開灤的部分)。秦時竹咬牙通知沈麒昌,告知要麼全部收購、獨家控股,要麼采用自殺戰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沈麒昌根本不能理解這種行為,但他堅信女婿的做法一定是正確的,向英國方面提出了以現價溢價15%收購剩余股票的要求。

英國人試圖負隅頑抗,堅持要求遼陽集團必須以面值收購。沈麒昌冷冷一笑︰「我將以大股東的地位將煤價降低到0.5元一噸,我有三個礦,你們只有這里一個,看誰賠得起!」

高傲的不列顛人完全崩潰了,認為他不是瘋子也一定是魔鬼。經過好一番拉鋸戰,在張嘉璈的斡旋之雙方達成了協議,遼陽公司以300萬收購英國人手中剩余的4萬股,同時承擔開灤一切債務和虧損。

9月3日,天津股市歡聲雷動,開平和開灤宣布合並,組成新的開灤煤礦——果然如張嘉璈所說犧牲掉開平。為方便換發新的股票,兩開股票停牌5日。重組後的開灤煤礦共有25萬股,遼陽集團擁有其中23萬股,周學熙擁有1萬股,還有約1萬股優先股掌握在其他散戶和技術骨干手里。

沈麒昌擔任公司董事長,周學熙任總經理,劉鴻生為副經理,張嘉璈任董事長代表兼財務總監。為了整個收購,遼陽集團付出了1400多萬的代價,同時還要承擔500多萬的虧損,完全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消耗戰。接到報表後,秦時竹整個人愣在那里,久久不敢相信為了兩開遼陽集團付出了如此重大的代價!

當然,兩開合並成功的消息使得遼陽集團的聲望如日中天,所有人都在從中看到了關外遼陽的力量,更鼓舞了中國人捍衛利權的信心。單純從經濟上說,遼陽集團收購兩開是不合算的,但從政治上講,遼陽集團縱橫天津卻是極大的成功。即便是久居深宮的攝政王載灃亦時時關注兩開合並的消息,听到遼陽集團最終成功的消息後不禁長出一口氣——果然是我大清之福。

合並後的新開灤年產量約為260萬噸,略小于未合並前兩礦總和(同期阜新為170萬噸),英方的中、高管理人員一律予以辭退,技術人員可自願決定去留,人員缺口部分由阜新煤礦予以支持,原有礦工全部留用,已被英方裁退回家的如果願意還可以再回來上班,整個公司一掃陰霾,表現出了可喜的前景。最重要和關鍵的是遼陽集團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秦皇島港口和一支總噸位為8000噸的運輸船隊。

掌握開灤後,遼陽集團掌握了中國優質煤產量的70%,除漢冶萍公司還有一定的實力外,已獲得了煤炭行業的壟斷,成了中國煤炭業的托拉斯。從9月中旬開始,除現有的合同外,兩開煤價上調至正常價格水平,對在價格戰中支持遼陽集團的企業,新的開灤煤礦則給以為期半年的10%折扣——這種大度與從容,博得了江南工業界的熱烈掌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