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們沒有算準,所以最後沒有得勝。現在實行的一些政策在妙算方面做得怎麼樣呢?
好像也並不怎麼樣。那些現在的主政們的行為已經說明了一切。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按照正常軌道去做,還是很有希望的。但是如果我們依然實行現在的所謂保守內容,按照西方文化的本身思路去繼續「一根筋兒」地死纏,與中國作對到底的話,其只能是既得不到西方文化之精髓(以基督教為文化思維,傳播控制中心;到最後還有可能吧自己固有之基都丟掉了。),也可能將應該保有和發展的新文化集成弄得到「非驢非馬」的地步。那我們最根本的核心東西就完全不保了。我們的將來就會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是在空中樓閣里過日子。永遠無法腳踏實地。那樣持續下去,我們的國家就將會很危險了。」
「最近我看到過中國的一個紀錄片,其中有關于對我們與美國之戰的分析。」
「有一個觀點談到了關于工業生產潛力的問題。當時我們的工業生產潛力與美國相比,差很多的。當時我們的海軍司令官山本五**將之所以對軍部制定的與美國一戰之計劃不以為然,就是因為他曾經去過美國,深刻了解美國的工業生產潛力。他經過一定的計算後,已經算準了,我們是一定打不過美國的。」
「也就是說,我們與美國人打,敗在我們有些人已經算清了。明知道我們是肯定打不過美國,我們卻依然硬著頭皮打下去,死撞南牆不回頭。」
「是這種情況。所以山本大將只能采取偷襲珍珠港的戰法,在當次作戰中所獲得的戰果出奇得好。只是他覺得最遺憾的就是美國的一條航空母艦都沒有被消滅。」
「可悲的是︰當時我們進行了那麼激動人心的全國祝賀。軍部為這種‘空前勝利’所‘鼓舞’,制定了更加瘋狂的‘南下’戰略,要經營整個東南亞。使山本大將更加無奈地去為這些‘戰略’而更加捉襟見肘地使用自己的兵力。越發無奈地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更為可悲的是,我們現在很多人經過相類似的計算後,無論是在工業預估方面,還是就正面軍事力量對比方面,對中國依然是敗方。有些偏右的政客們依然誤國誤民地想冒險。」
如果大家都縱容著讓他們冒呢?
將來最大的可能是要麼冒險成功,經過一個輪回,但最終還是逃月兌不出去歷史的宿命,也就是說我們將更加失敗;或者是一開始就失敗,這樣其實也沒什麼的,最多我們再一次被更加深入地佔領好了。
也許那些政客們的目標就在這里呢。
所以我們說他們才是最大的內奸。
在我們的陣營中也是有憂國憂民的。這種憂國憂民可能來自于忠君思想和行動的進一步擴大。
可是擴大到了無邊無沿,成為一種過度的運行模式,對我們就是傷害遠大于好處了。
所以我們要采取的正確態度應該是︰不要害怕人家的崛起。我們應該能夠適應人家的崛起,並且在人家崛起的時候,找準自己的位置,獲得自己的好處,包括應得的,還有通過努力後可以得到的。
「可悲的是︰我們反而是倒著干。反而更加推動了人家的崛起,我們在某種程度上不但得不到什麼好處,反而成為人家抨擊的對象。你說,我們落了什麼好了呢?
「這也正是我們民族心靈最孱弱的地方。將自己的弱處暴露給敵人而不自知。當別人以我們的弱處對我們進行反擊時,我們卻是不堪一擊。
通過對這個的分析,我覺得對待人也應該是這樣。不要害怕自己競爭對手的崛起。應該能夠心態適應中,並站在其自身角度去幫扶他。自己才能在他人崛起的過程中獲得好處。
「如果一味地對其打擊報復。給其挖坑讓其跳的話。說不定什麼為時晚矣。最後自己掉進去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