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笑了一陣子,牽得骨裂之處,臉上露出痛苦的顏色。
和郡王有點緊張。
公主歇了一會,說︰我沒事!伯伯不用在意,薛太醫說我內有淤血,無大礙,只能慢慢地養。
和郡王抹了把汗︰密保局的人還沒查出打你的哪個混蛋嗎?
公主︰沒讓他們查,不過听侍衛稟報,祖父大人昨日已經見過他了。祖父想獎勵他的,那人只是要求不賞不罰,別再追究。
和郡王搖搖頭︰這人倒挺有意思的。
公主微笑︰是啊!我本來想謝謝他的,听祖父說那人功夫挺不錯的,能讓祖父夸獎的,除了二叔和段侯叔叔,我還沒听見過別人呢。
和郡王臉抽了兩下,公主所提的二叔就是聖親王和靜寧女帝的兒子梨海。
梨海多謀善斷,勇猛英武,長得酷似聖親王,極為壯美。
景和帝與聖親王之間有隔閡,多半為了他。
好在聖親王英明無比,早早地就把他發往南洋,當了個有外藩的南海王,自建文法,統序。他的軍中舊部也大多隨其而去,算是拔根而起。
避免了日後的麻煩。同時其他三個兄弟出外,聖親王第三子,景和帝的同母弟梨冬被封往遼東之北,為海東王,朝廷鼓勵移民,除去天冷外,沿海沿江一帶已經相當繁華。
梨海的弟弟,聖親王第四子,封到了大理城,臨行聖親王與他有約,除去現有朝廷之地,凡是新拓之地,皆歸其所有,以為日後世襲罔替的藩屬地。可惜是,老四肚里滿月復錦繡,武事一道實在不行,十幾年就拓邊不到百里,估計以後也就是小藩了。不過他和景和帝倒很對脾氣,上書請求移民實邊,景和帝批準他自行在兩湖四川招募移民,由于朝廷不撥款,好像也沒招去幾萬人。
聖親王和太上皇最小的兒子梨柳,被封為琉球王,不過沒出海,而是留在了南京當大都督。一是總得給太上皇留個兒子在側,再一個是為了防止意外,梨柳的皇室排序被安排到僅次于景和帝的三個子女的第四位,預為大亂留備,同時南京也建有非常小的朝廷班子,對應京兆各衙門,有個笑話,一個屋里,七八個部一起辦公。主要安置退休和暫時閑置的大臣,並無實務實權。日後等太上皇去世了,安排別人替代了梨柳,梨柳才去就藩。
不過,密保局密報,梨柳宴請的時候說了︰打死也不去就藩!
他把自己的世子派去福建對面的琉球了,打算到時候就直接讓位給兒子。現在暫時就這麼混著。
景和帝實在膩歪他,好在人畜無害,懶得和他計較。
和郡王想著聖親王的安排,心里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自己也要求出外,學長安的樂郡王出外就藩?
可又一想,現在也沒有可去之地,除非自己遠去西涼之南的金州,極西的河中和北海,那三處都是游牧野戰之地,自己這兩下子不見得管用。
兒子們也未必肯干。
嘆了口氣,好像也就只能守著祖傳的王位混日子了。
前頭來報,秦家到了,安王請他上前,一起送安平公主進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