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嘴角一勾︰「這就要看姚氏的妒心和攀比心有多強了。若她真的無所謂她和她兒子的名分,我們說再多也是枉然。若她不是,不用多費口舌,稍稍一點撥,便能水到渠成。」
珊瑚明白似的點點頭,不過心中仍有疑惑道︰「您說四小姐真的會成為續弦的正室嗎?」
大小姐把身子往後靠了靠,聲音帶著幾分慵懶應道︰「看這個架勢,你覺得武嗣侯會再娶個正室回來嗎?退一步說,就算要娶別人,消息早該傳出來。再說了,四丫頭才抬進府多久?嘗鮮期還沒過呢,還不至于這麼急著再娶一個進門。」
珊瑚順應道︰「奴婢就是怕武嗣侯是圖個新鮮才會腦子一熱說要給四小姐續弦的,萬一日後又沒有呢?」
大小姐笑笑,不以為意道︰「武嗣侯想續誰跟我們也沒關系,我關心的是四妹妹在那邊過得好不好而已。」
話說到這里,珊瑚沒再吭聲。
誰都不是傻子,誰都看得出,自從元宵節從謝府回來後,大小姐似乎就變了一個人,從前的謙和與和善好像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心計、手段和毫不留情。要是沒記錯,元宵節的第二天妍園就有兩個小丫頭說了幾句不得體的話,傳到大小姐耳朵里,就被拉到太太院子里領板子去了。之後幾天里,妍園又陸陸續續有三四個丫頭婆子步了後塵。
再然後,妍園里人人自危,再不像從前那樣敢說敢笑,各個見了大小姐跟老鼠見了貓似的,能躲著走,就躲著走。
所以現在王府私下都在傳,大小姐是不是因為找了個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就露出本性跋扈起來。當然也有些不同的聲音出來,有人多久認為大小姐原本不願意嫁入商賈之家,現在被逼無奈,只好順從老爺太太的意思,可心里是不願意的,沒想到平日柔弱親和的大小姐也是個剛烈性子。
但不管流言傳成什麼樣,只有珊瑚知道事情並非如此。
真要問大小姐因何而變。說到底就不能不提四小姐,要不是當初四小姐先打發人告訴太太,大小姐托她轉告武嗣侯拒了謝府這事,後續也不會發展如此之快。當太太和謝老太太在宴請上當著眾人面宣布兩家定親時,大小姐就明白自己是逃不掉這場婚姻的。
只是,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怎麼突然太太和謝老太太就如此一拍即合了,就像是商量已久定好的。可掐指算算時間,從太太反對到後來同意,不過短短數日,她和謝宸恭的婚事怎麼就這麼輕易敲定了呢?
當日她借著不勝酒力先行回府去了。不過誰也沒料想,她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太太院子,因為是府上唯一的嫡女,誰也不敢攔著,再加上她一唬一嚇倒真詐出些消息來。
只是她千想萬想,沒想到自己這次栽到了自家姐妹手里,還是平日她打從心底瞧不上的外室庶出,這是何等恥辱!大小姐何止是意難平,只怕整個心髒都被怒火籠罩。雖然當時她什麼話也沒再多說就回了妍園,可依珊瑚對她的了解,事情不會就這麼結束。
果然從第二天開始,大小姐就像變了個人似的,一切都不對勁起來。
珊瑚知道,大小姐真正氣得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用平日里大小姐最喜歡的一句話來說,若自己動若先機,怎會中了陰招。
思來,四小姐這次做的確實不地道。
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來,能得到太後青睞並嫁入王爺府已是常人不易之事。雖然嫁過去只是個姨娘,可听說武嗣侯對她寵愛有加,不日還可能續弦,就光憑這兩點就勝出大小姐一截了,竟然還在後面再補一刀。大小姐對四小姐的恨自然有增無減,所以才會有跟姚姨娘會面,無非是借刀殺人罷了。
把事情前因後果細細想過一遍後,珊瑚悶嘆口氣,還是想勸勸大小姐算了。跟謝府親事木已成舟,再說四小姐又是自家姐妹,姚氏又不是個省油的燈,萬一日後翻了臉把今兒的事抖出來,自個兒娘家還好說,可謝府、謝老太太又會怎麼看待大小姐,畢竟她要在這個富甲一方的豪門大戶過一輩子的。
這麼思量一番後,珊瑚還是決定說點什麼。只是她才說了個開頭,就被大小姐打斷了︰「我知道你要說什麼,如果是勸我,那倒不必了。」
「看來小姐您都知道了啊。」珊瑚看著閉目養神的大小姐干笑兩聲。
大小姐睜開眼,睨了一眼,又繼續閉目道︰「你知道為什麼我想來喜歡帶你出來辦事嗎?」
珊瑚怔了怔,搖搖頭,才想起大小姐看不到,小聲應道︰「奴婢不知。」
大小姐聲音淡淡的︰「就是因為你跟冬梅她們不同,不亂說話,也不會替我亂做主張。」
想來,自己要說的那番話冬梅應該已經說過了。
可珊瑚一時還真想不起來,冬梅什麼時候跟大小姐獨處過,又說過方才自己想說的話。從這幾次接觸姚姨娘來看,只有她單獨跟著大小姐出府,難不成計劃冬梅早就知道了,而自己不過一直蒙在鼓里?
大小姐像是看穿她的心思,主動開口道︰「之前冬梅值夜時,我是有跟她提過一句,那丫頭倒是伶俐得很,把我的想法周密地說道一番,我覺得不錯便用了。哪知她第二天就反悔了,還勸了我好一陣子。我的性子你是知道的,一旦決定的事再要我回頭是很難的。」
听到這里,珊瑚明白過來,和計著她這擔心是白擔心了,大小姐早和冬梅她們商量好了,要不是因為冬梅多事,也就沒她什麼事了。說不準這會陪大小姐坐在車里的是冬梅而不是她。
只是這想法也只是想想,也只能想想,大小姐視她為心月復,就應該少計較這些細枝末節的事情。
珊瑚擠出個笑容,應聲道︰「大小姐既然決定了,奴婢也不再多說什麼了。想來冬梅也是為大小姐好。」
可是人情歸人情,報復歸報復。在大小姐眼里完全是兩碼事︰「你們跟了我多久,我又豈會不了解你們,不過這事沒得商量。」說到這,她臉色突然沉了下來,睜開眼,眼底含著隱隱怒氣,「現在連母親都不幫我了,我只得認命,不過讓我過不好的人,我看她也休想過好!」
與此同時,姚姨娘那邊還在為大小姐的一席話猶豫不定。
孫媽媽很是不贊同大小姐出的主意,一個勁地在一旁說是餿主意,叫姚姨娘別听那小妮子的。
所以姚姨娘很是為難。一方面她明白孫媽媽一定不會害她,另一方面她也得為翊哥兒的將來考慮,不管正室的位置誰來坐,肯定跟她無緣了,既然如此就意味翊哥兒一出生就在低人一等,想想都讓人揪心。但凡稍有地位臉面的人家,誰希望自己子女從出生就落人于後呢?
「媽媽,您說的意思我不是不明白,可是,」她嘆了口氣,「我也確實不能不管不顧翊哥兒的未來不是?」
孫媽媽听得直搖頭︰「天塌下來還有七爺頂著,老奴實在不明白姨娘你擔心什麼?就算平日里七爺忙,看翊哥兒的次數少了些,可七爺又怎會對自己的親兒子不好呢?」
姚姨娘也振振有詞,反問道︰「媽媽你好糊涂啊,現在七爺把翊哥兒當個寶是因為府上只有翊哥兒一個孩子,若以後梨香苑那邊也生了孩子,你覺得翊哥兒現在的位置還保得住嗎?」
孫媽媽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可就算如此也改變不了翊哥兒是長子的事實。她搖搖頭,嘆氣道︰「且不說法子如何,姨娘怎麼就不想想,王大小姐跟王姨娘可是親姊妹,她為何要幫著您去對付自家人?這其中緣由老奴自然要去查個清楚,不過在這之前,還是全姨娘莫輕舉妄動,不然被人擋了槍使事小,萬一傳到七爺耳朵里,就怕翊哥兒真要過繼到梨香苑去了。」
姚姨娘想到上次武嗣侯對她嚴詞厲色,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武嗣侯的確警告過她,要她注意自己言行別帶壞了孩子。可她覺得,翊哥兒現在不足兩歲又能知道什麼,不過是七爺偏袒梨香苑又不好明說出口罷了。
「容我再想想吧。」
要說姚姨娘不忌憚武嗣侯是假話,可事關親生孩子的前途,她就不能坐視不理。
孫媽媽覺得她真是被大小姐蒙了心智,也不好再多說什麼重話,只說要把事情調查清楚再行動不遲,大有能拖一天是一天的意思。
似乎一切都戛然而止,各房各院又回歸到平靜的生活中。轉眼已近二月春,天氣漸漸回暖起來,趙小茁覺得在屋里憋悶了十天半個月,再關就能長出蘑菇來了,便決定找個暖日,去園子里走走。
辛媽媽和柳月也關了許久,都想著出去透透氣,自然興高采烈應承下來。
想著柳月的婚期將至,雖然不是什麼大操大辦,不過該有禮行不能少。所以原本計劃游園一日,改成了去逛街采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