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傲國大軍在行軍七日後,在距離青峰山東側十里的地方安營扎寨,而據前方探子回報,金良國十五萬騎兵已于兩日前到達青峰山,領軍的則是一名有勇無謀的大將,而隨後的三十五萬大軍則會在五日後悉數到達青峰山。
軍帳內,李元帥與眾將領商討作戰計劃,希望在金良國三十五大軍到來之前滅掉這股騎兵,最終根據對敵軍將領的分析以後青峰山的地形,決定來一招誘敵深入。這時李元帥對眾將領聚精會神的言道︰「首先派兩名將領前去偷襲金良的軍營,隨後詐敗將其引入北邊的樹林,而我們事先在樹林道路兩旁埋伏下兵馬,待敵軍來到時可利用鐮刀割馬腿從而消滅這股騎兵。不過,偷襲金良軍營甚是危險,稍有不慎都有可能陷入困境,故此不知哪位將軍願做誘餌?」
「啟稟元帥,末將願做誘餌,將敵軍引入北邊的樹林。」李元帥言畢便站起兩位將領,對其語氣堅定的言道。
「好!兩位將軍可謂是膽識過人,既如此本帥就命你二人率領兩萬人馬前去偷襲金良的軍營,切忌不可戀戰,需盡快將其引入北邊的樹林。」李元帥聞言鎮定自若的言道。
「末將領命!」兩位將軍異口同聲回復道,隨即退出營帳前去準備。
「子龍子川,你二人率領三萬步兵埋伏在樹林的兩旁,待敵軍過來時用鐮刀割馬腿,從而消滅這股騎兵。」李元帥又對子龍和子川命令道。
「末將領命!」子龍子川聞言異口同聲回復道,隨即同樣退出營帳去準備。
申時(凌晨四點)子龍和子川率領三萬步兵朝北邊的樹林行進,而兩位將領也領兵前去偷襲金良的軍營。申時往往是守衛精神最渙散的時候,且樹林中的霧氣也是最濃密的時候,所以這個時辰發起攻擊是勝算最大的。
酉時(凌晨五點)將近,子龍和子川就听到了震耳欲聾的馬蹄聲,于是兄弟倆做好了準備,只待將本國的騎兵放過去後,便示意士兵使用鐮刀割馬腿。由于金良國領兵之人不僅是有勇無謀而且是好大喜功,見雪傲的騎兵戰敗而逃便窮追不舍,待他們來到北邊的樹林時,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其驚慌失措。
子龍見本國騎兵已然通過,便示意士兵用鐮刀割金良騎兵的馬腿,隨即一聲聲馬匹的慘叫聲傳遍了整片樹林。此時敵軍將領才如夢方醒,方知中了雪傲國的圈套,然而再想撤離卻難如登天。子龍子川見剛剛通過的本國騎兵殺了回來,故此率領步兵沖了出去,與敵國的騎兵展開了一場廝殺,最終消滅了三分之二的騎兵,同時斬殺了敵軍的將領,雪傲國也是宣告首戰大捷。
戌時(早上七點)剛過,李元帥就收到了捷報,隨即出帳迎接勝利歸來的將士們。李元帥剛出營帳就看到子龍子川騎馬回到營中,而兄弟倆的盔甲上全部都是敵軍留下的血跡,于是李元帥先示意兄弟倆各自回營去清洗。
金良大軍距離青峰山還有兩日的路程,然梁龍未曾想到十五萬騎兵被雪傲打得只剩下不到三萬人馬,于是加快了行軍的速度,最終提前一日到達青峰山安營扎寨,準備與雪傲國決一死戰。
雪傲營帳內,李元帥與眾將領商議下一步的作戰策略,只見李元帥對大家平心靜氣的言道︰「我軍首戰大捷,殺死十余萬,繳獲兵器馬匹不計其數,算是一場非常漂亮的勝仗,而兩位誘敵深入的將軍應當記首功!」
「此戰能夠勝利,全賴于元帥的計策,末將不敢居功!」誘敵深入的將領聞言對李元帥語氣堅定的言道。
這時,一名士兵走進軍帳跪下對李元帥行禮道︰「啟稟元帥,剛剛收到消息,金良國的大營昨夜被人偷襲,不僅殺死近一萬的敵軍,而且還燒毀了敵軍的糧草。」
「竟有此事?可知是何人所為?」李元帥聞言不可置信的言道。
「據現場遺留下來的兵器和尸體,應該是武林人士所為。」士兵對李元帥字斟句酌的言道。
「莫非是他們?那」子川聞言自言自語道。
「子川,莫非你知道這群武林人士?」李元帥見子川這幅神情便疑惑不解的問道。
「回元帥,若末將所料不差,這群武林人士應是青轅山參加武林大會那批人。」子川聞言語氣堅定的言道。
「喔?未曾想到這群武林人士也來到了青峰山?真是天助雪傲啊!」李元帥聞言慷慨激昂的言道。子川此時陷入了沉思,他心中想到︰相信妙菡必在其中,真想快點見到她啊!
申時(下午四點)眾將領走出營帳,這時一名士兵告知子川有位女子想要見他,子川以為是慕容妙菡,豈料來人竟然是夏若寒,而子龍在得知有女子找子川時也隨之同去。
「若寒見過太子殿下,見過瑞親王爺!」夏若寒見到子龍和子川時行禮道。
「若寒為何出現在此?」子川疑惑不解的對夏若寒言道。
「若寒听聞青峰山會有一場惡戰,所以便快馬加鞭趕來助雪傲一臂之力。」夏若寒聞言對子川鎮定自若的言道。
「胡鬧!戰場是你能來的地方嗎?還不趕快回去!」子川聞言對夏若寒怒斥道。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為何就不能來了?」夏若寒聞言不假思索的反駁道。
「若寒,你此次前來青峰山,父皇可知曉?」子龍開口對夏若寒言道。
「回太子殿下的話,若寒此行並未告知皇上!」夏若寒如實回復道。
「那你就更要回去了,莫非你忘記對我的承諾了?」子川聞言對夏若寒聲色俱厲的言道。
夏若寒還想繼續反駁,然而見到李元帥朝這邊走來便沒有多言,此時也有不少的士兵紛紛過來一探究竟。這是李元帥第二次見到夏若寒,他此時心中想到︰這女子與瑞親王還有太子殿下是何關系?當日為何會出現在狀元府中?今日又為何出現在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