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川聚精會神听著夏若寒敘說往事,心中不免感嘆道︰未曾想到她們的生活過得如此困苦,不過如今若寒能夠與父皇相認,相信嫣然姨娘泉下有知也能安心落意了。
「若寒,子川相信你們娘倆的日子必定過得十分的困苦。不過剛才听你所言,莫非你想僅憑一把折扇就找到父皇,這豈非太異想天開了?」子川聞言對夏若寒情真意切的言道。
「子川所言極是,然而娘親始終堅信那人會來尋她,所以對我千叮嚀萬囑咐不可將折扇丟失。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定數,讓夏伯無意中見到你與太子殿下去拜祭娘親,讓我能夠根據這條線索尋得真相。只不過讓我未曾想到的是,那人會是九五之尊雪傲國的皇帝。」夏若寒聞言對子川語重心長的言道。
這天晚上,子川在夏若寒的房間待到亥時(晚上十點)才離開,期間兩人的對話是無人知曉,夏若寒對冰凝也是只字未提。狀元府中,梁龍收到這個消息後也並未在意,畢竟鳳仙閣的芊芊是艷名遠播。
兩日後子川換上朝服前往寶華殿上朝,這也讓太子一派的人感到惴惴不安。早朝上,皇帝見到子川重回朝堂十分的欣喜,並且在朝堂上對子川軍營中的表現大為贊揚,隨即對身邊的內侍言道︰「內侍,宣讀聖旨!」
「遵旨!聖旨下,瑞親王許子川接旨!」內侍聞言稱是,隨即將聖旨打開大聲言道。
「萬歲萬歲萬萬歲!」子川聞言忙站到大殿中央跪下行禮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瑞親王許子川文武雙全,精明睿智,朕授予禁衛軍統領一職,且允許上朝參政,欽此謝恩!」內侍大聲宣讀聖旨道。
「兒臣謝主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子川雖然對此事早已知曉,但聖旨下達那一刻仍無法掩蓋心中的喜悅,于是叩頭謝恩道。
子川站回朝班後用眼神看向子龍,見其臉色陰沉十分的難看,心中不免洋洋得意。隨後有不少朝臣向皇帝啟奏,瑞親王擔任禁衛軍統領一職有諸多不妥之處,但是都被皇帝一一駁回。
下朝後,子龍匆匆離開寶華殿回到了東宮,回宮後是大發脾氣,且心中對父皇充滿了怨氣。子龍此時心中想到︰父皇,你既然冊立我為太子,又為何要讓子川手中掌握兵權,你實在是太偏心太不公了!
金良國正在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野心,按照計劃對鑫瀾與綺禹發起攻擊,王後下令分別調集五萬兵馬攻打兩國,而這一行動自然引起了雪傲國的察覺,于是邊城的守將命人快馬加鞭將此事稟告皇帝。
這日早朝,皇帝就此事與眾大臣商議,子川與李王爺提議出兵解鑫瀾與綺禹之圍,而子龍則認為五萬兵馬鑫瀾與綺禹必能抵抗無需雪傲出兵解圍,一時間兩派人在朝上是爭論不休,于是皇帝宣布退朝,便將子龍、子川和李王爺宣入到文華殿中。
皇帝坐在座椅上對李王爺言道︰「李愛卿,金良國突然發兵攻打鑫瀾與綺禹,不知你對此事有何看法?我雪傲是否要出兵解圍?」
「啟稟皇上,老臣雖不知金良國為何要攻打這兩個國家,但始終認為雪傲必須出兵解圍,若鑫瀾與綺禹被金良攻陷,那雪傲豈不威矣!」李王爺對皇帝語氣堅定的言道。
「啟稟父皇,兒臣不同意李王爺所言。據兒臣所知,金良國此次分別派了五萬兵馬攻打鑫瀾與綺禹,而這兩國雖是邊陲小國,然區區五萬兵馬也足以抵擋,雪傲若冒然出兵必定損兵折將,屆時又拿什麼去抵抗金良。」子龍將自己的想法對皇帝娓娓道來。
「子龍所言有理,五萬兵馬鑫瀾與綺禹確實能夠抵抗。子川,朕見你一直默默不語,不知你對此有何看法?」皇帝聞言覺得頗為有理,隨即又對子川言道。
「啟稟父皇,兒臣有一事不明還望父皇賜教!」子川對皇帝畢恭畢敬的言道。
「皇兒有何不明之處盡管問來!」皇帝對子川莞爾而笑的言道。
「兒臣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五萬兵馬能將鑫瀾與綺禹打到何種境地?」子川對皇帝意味深長的言道。
「這.這很難斷言,不知李愛卿認為呢?」皇帝聞言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對李王爺言道。
「回稟皇上,老臣認為五萬兵馬雖不足以滅掉鑫瀾與綺禹,但卻足以讓兩國元氣大傷。」李王爺對皇帝語氣堅定的言道。
「啟稟父皇,兒臣听了李王爺所言,認為雪傲不僅要出兵解兩國之圍,甚至要聯合兩國一舉滅掉金良,因為金良國此舉意在雪傲!」子川對皇帝慷慨激昂的言道。
「喔?子川此話何解?」皇帝聞言疑惑不解的問道,而李王爺似乎听出子川所言,心中對其贊賞不已。
「啟稟父皇,如今雪傲的軍力若想與金良抗衡實屬不易,若再失去鑫瀾與綺禹的支持必然難以抵擋,而金良若想滅掉鑫瀾與綺禹必不會只派區區五萬兵馬,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金良要讓鑫瀾與綺禹元氣大傷無暇顧及雪傲,隨後再舉國之兵攻打雪傲,故此兒臣認為,雪傲應借此機會聯合兩國滅掉金良。」子川對皇帝開誠布公的言道。
「啟稟父皇,兒臣對子川所言並不贊同,因為這只是他的猜測,如今誰都無法證實金良國此舉意圖是雪傲,若听從子川所言冒然出兵,豈非是我國先對金良國宣戰。」子龍聞言群情激昂的反駁道。
「若按太子殿下所言,莫非要等金良舉國之兵駐扎在我雪傲邊境時,我們再出兵抵抗不成?屆時失去鑫瀾與綺禹的支持雪傲又如何抵擋金良的大軍?難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太子殿下你不懂嗎?」子川聞言慷慨激揚的反駁道。
「子川你放肆,竟敢與本宮這般講話,你太不把父皇放在眼里了!」子龍聞言對子川怒斥道。
「父皇,兒臣只是就事論事,並無對太子殿下與父皇不敬,還望父皇明察才是!」子川聞言對皇帝言詞懇切的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