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時(上午十點)李王爺下朝回到王府後便在廳堂中休息,往日這個時辰紫晴便會來到廳堂請安,今日卻未見其現身不知是何緣故,于是對剛剛進來的王妃問道︰「夫人,紫晴那丫頭還未起身嗎?」
「回王爺,紫晴應該還在睡覺吧,妾身未曾見她出來,也未曾見到環兒出來。」王妃回復道。
「這都日上三竿了還未起身,真是越來越不成體統!來人啊,將郡主找來就說本王找她有事。」王爺眉頭微皺,隨即對府中下人吩咐道。
一炷香後,下人回到廳堂對王爺王妃回稟道︰「啟稟王爺王妃,郡主的屋內空無一人,奴才在茶桌上發現這封信,請王爺王妃過目。」
王爺將信接過拆開一看,不由得怒火中燒,王妃見王爺氣急敗壞的模樣忙從手中拿過信一看,只見上面寫到︰「父王母妃,孩兒帶著環兒與梁龍去鳳凰島游玩幾日,請父王母妃不必為我擔心,紫晴字!」
王妃看完信後頗為吃驚,紫晴居然帶著丫鬟與梁龍私自去了鳳凰島,難怪王爺這般生氣,這紫晴也太不成體統了!
紫晴和梁龍經過一日的趕路,當晚到達了距離鳳凰島很近的一座小鎮。梁龍找了一家客棧訂了兩間上房,三人隨即用了些飯菜便回房休息了。翌日清晨,梁龍與紫晴用完早餐後便駕車前往鳳凰島,環兒則留在客棧中未曾跟隨。
經過半個時辰的路程,兩人來到了鳳凰島上,紫晴剛下馬車就被這里的藍天白雲、碧波大海深深的吸引了。這時梁龍拉著紫晴的手朝海邊走去,而這個舉動也惹得紫晴一陣嬌羞。
由于潮漲潮落,沙灘上遺留許多形形色色的貝殼,紫晴看到這些貝殼非常的喜歡,下意識掙月兌梁龍的手俯身開始撿沙灘上的貝殼。梁龍見此也俯身與紫晴同拾貝殼,不到片刻兩人的手中就被形形色色的貝殼塞滿了。這時梁龍對紫晴言道︰「紫晴,我們都撿了這麼多貝殼了,不如休息一會兒吧?」
「也好,反正也拿不了了,我們就去那邊坐會兒吧!」紫晴看了看兩人手中的貝殼,于是對梁龍言道。
眼看午時(中午十二點)將近,紫晴的月復中也是饑腸轆轆,于是對梁龍言道︰「梁龍,我餓了,有什麼可以吃的嗎?」
「這里是海邊,不如我去抓幾條魚來,我們在海邊吃烤魚如何?」梁龍略加思考後對紫晴言道。
「這個主意好,我最愛吃烤魚了,那你快點啊,我都餓死了。」紫晴拍手叫好,然後對梁龍言道。
一盞茶的時間後,梁龍用衣衫兜著四五條魚回到紫晴身邊,隨即又找來樹枝做成烤架將插好的魚放在火上烤。不一會兒,烤魚的香味就散發出來惹得紫晴是垂涎三尺,時不時的用手去觸踫烤魚希望可以快點吃到,而梁龍卻總是告知她魚還未熟,若吃了半生半熟的魚會鬧肚子的。
待魚烤熟後,梁龍將最大的一條拿給了紫晴,而早已餓得饑腸轆轆的紫晴拿著烤魚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一個時辰後,紫晴模著自己吃得飽飽的肚子非常的開心,隨後與梁龍手牽著手沿著海邊散步,每每四目相對之時都惹得紫晴含羞帶怯。
忽然,梁龍停住了腳步,而猝不及防之下紫晴倒在了梁龍的懷里,本想掙月兌梁龍懷抱的紫晴發現自己被梁龍抱得死死的,于是不解的看向梁龍卻發現他正含情脈脈的看著自己。這時梁龍對紫晴直言不諱道︰「紫晴,我喜歡你,想娶你為妻,你願意嫁給我嗎?」
「這!」梁龍的表白讓紫晴頗為害羞,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回答,只能將頭微微低下。
「嗨!看來是我自作多情了,郡主對在下並無半點情意!」梁龍故作失意的言道。
「才不是呢!呀!你好壞啊,竟然敢騙我,哼!」紫晴聞言後忙解釋到,抬頭卻看到梁龍得意的表情,才得知原來自己上當了,于是對他不依不饒起來。
片刻後,梁龍又對紫晴言道︰「紫晴,這次回去後我就像王爺王妃提親,希望他們可以將你許配給我,不知你意下如何?」
「嗯!」紫晴微微點頭示意。
酉時(下午五點)紫晴與梁龍從鳳凰島回到了客棧中,紫晴回到自己的房間後便迫不及待的對環兒言道︰「環兒,梁龍剛剛向我表白了,還說回去後就像父王母妃提親。」
「那奴婢就先恭喜郡主了,郡主終于心想事成了!」環兒聞言喜笑顏開的對紫晴言道,而紫晴也被環兒說得滿面羞澀。
深夜,梁龍躺在榻上久久無法入眠,心中想到︰我是為了盜取雪傲國的邊境布兵圖才接近紫晴的,可未曾想到竟然對她動了真情,若讓母後得知必不會輕饒于我,但我又無法欺騙自己的心,這該如何是好啊?
紫晴與梁龍出游這幾日是即開心又幸福,而皇帝則為了子龍和子川的婚事將李王爺宣入到文華殿中商談。待李王爺入座後皇帝對其言道︰「李愛卿,如今子龍已到了婚配的年齡,不知你心中可有太子妃的人選?而且子川也已到了弱冠之年,關于他的婚事朕也是頗為犯愁啊!」
「回皇上,冊立太子妃乃國家大事,必須要慎重考慮不可草率定奪。太子妃應選賢德之人,往後方可母儀天下。至于瑞親王,老臣不敢多言!」李王爺字斟句酌對皇帝言道。
「李愛卿所言極是,容朕再考慮考慮。對了,紫晴那丫頭也到了婚配的年齡,不知她心中可有意中人了,不如咱們親上加親如何?」皇帝對李王爺笑著言道。
「回皇上的話,紫晴那丫頭甚是頑皮,著實配不上太子殿下與瑞親王爺,老臣斗膽請皇上收回成命。更何況紫晴她.她.」李王爺听聞皇帝的話後急忙回復道。
「李愛卿莫非有何難言之隱,不妨與朕說說。」皇帝見李王爺欲言又止的模樣,于是對其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