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頭可汗,名阿史那玷厥,是西突厥創始人室點密的兒子,576年繼位西突厥可汗。
起初,西突厥臣服于東(部)突厥。東(部)突厥他缽可汗去世後,沙缽略繼位。
53年(開皇二年),達頭可汗同沙缽略可汗聯兵進犯中國隋朝,中途擅自退兵,致使沙缽略為隋軍所敗!
在隋文帝楊堅分化瓦解突厥的外交策略下,達頭乘機大挖沙缽略的牆腳,聯合東(部)突厥西邊地區的阿波可汗、貪汗可汗等反對沙缽,使沙缽略的號令等于放屁!
有了兩個可汗的加入,腰桿子粗了的達頭可汗就與沙缽略可汗叫板,攻伐不已,最後干脆另立山頭,建立西突厥汗國,將大漠西部與龜茲、鐵勒、伊吾等西域地區統統劃為己有!並向隋朝俯首稱臣!
這一來,原突厥汗國就名存實亡,沙缽略只好將自己還管轄著的東部地區稱為東(面)突厥汗國,自任可汗。
至此,隋文帝成功地將原突厥分化成東、西突厥。
這標志著東西突厥正式分裂的開始!
勢單力薄的沙缽略只有向隋朝求和,願做隋朝的藩屬國,歲歲進貢,年年入朝!
沙缽略可汗還心誠悅服的表示︰「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大隋皇帝,真皇帝也!」
大隋帝國的威望也就如日中天!折戟沉沙的突厥人和望隋生畏的世界上其它國家,深深被隋文帝楊堅所折服,尊奉他為國際領袖︰聖人天可汗!
(後又尊奉他的兒子隋明帝楊廣為聖人天可汗!)
57年,沙缽略病死,其子即位,即都藍可汗。
在599年(隋文帝開皇十八年),突厥人發生內訌,西突厥達頭可汗與東(部)突厥都藍可汗聯手,攻擊與隋朝結盟的染干可汗。
隋朝派出援兵,打敗達頭與都藍的聯軍,挽染干可汗于潰敗,並立他為啟民可汗。
在與隋軍的交戰中,由于敗北,**的都藍可汗為部下所殺!
達頭可汗乘機佔領了**,一時成為整個突厥的共主,自稱步迦可汗。
一下子擁有東、西突厥,也即擁有整個突厥,野心隨之膨脹了的達頭,也就想使自己這個「達頭」變成「大頭」︰南下佔領中原!
于是,在楊廣成為太子的同年——6年,但在此之前的四月,突厥達頭可汗帶著突厥多萬大軍侵犯隋朝邊疆!
隋文帝楊堅接到邊防緊急奏報後,喑暗罵道︰你這個達頭,當年奴顏婢膝向朕俯首稱臣,如今侵略我境,真是反復無常的小人!不給你苦頭吃,不知我大隋帝國的利害!大隋帝國已不是剛立國的隋朝了!
于是,楊堅命令兩路大軍,聯合迎擊達頭侵略軍!
一路由晉王楊廣統領,帶著尚書右僕射楊素等將領率領大軍從靈州(治回樂,今寧夏靈武西南)出發!
另一路由漢王楊諒統領、帶著柱國史萬歲等將領率領隋軍從朔州(治善陽,今山西朔縣)出發!
楊廣接到父皇的調令,立馬從楊州出發北上!
從59年南下江南平叛,到6年北上邊塞御敵,人家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他是「十年江南,十年北國」。
與楊素匯合統軍後,楊廣笑著問楊素︰「本家,你去年(599年)不是和達頭這家伙交過手嗎?」
楊素遺憾道︰「是呀,我用騎兵列陣,和他騎兵對騎兵!殺得他突厥軍死傷無數!可就被他跑到了,他在後面坐鎮,他們敗勢剛露,他就開刷,你拿他有什麼辦法?」
「這次力爭將他生擒活捉!」
「捉到了,留住他的狼頭,斬掉他的狼爪,看他還怎麼逃?怎麼跑?」
兩人相視大笑起來!
來到邊陲,眼前是茫茫大草原,塞北的風掠過,吹起起伏的草浪,整個大草原,看上去就像綠茵茵的大海!
草原茫茫,兩楊也是兩眼迷茫!
「這到哪兒去找達頭呵?」
「這草原不像海嗎?那我們只有大海撈針!」
在古代,既沒有偵察機,更沒有間諜衛星(即偵察衛星),靠的是騎兵偵察。而突厥軍又是由騎兵組成,游離不定。要捕捉它即捕捉戰機,那是跟捕風捉影差不多,除非瞎貓踫上死耗子!
「本家,我軍所帶的糧草,我們的後勤補給,難以支持我們長途行軍、長期作戰,上策就是速戰速決!」楊廣道,「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們兵分兩路,這樣發現達頭的可能性就大些,盡早捕足戰機!。」
「主帥,好是好。」楊素答道,「可能性大但危險性也大!我們一分兵,力量就一分為二削弱了,可達頭有十多萬軍隊!萬一獨踫上了••••••」
「我們分成的兩軍不要相距大遠,時刻保持聯系。」
「這茫茫大草原就像是一個模子磕出來的,又沒有特別好識別的標志物,想聯系都難。當年江南平叛,(史)萬歲也說和我保持聯系,結果到好,一個多月鳥無音信,我還以為萬歲成了無歲,都上報給你父皇了,請追認他為烈士!後來農婦交給我一個河流中撈取的竹筒,才知他還活在世上。」
楊廣听罷笑笑︰「世上只有一個史萬歲,我們不是史萬歲。」
楊素卻沒有笑,既好心又憂慮地道︰「我已是一把老骨頭了(56歲),就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尸,都無所謂;可主帥正年富力強(3歲),且陛下對你寄予厚望!賦予重任哩!」
「要說寄予厚望!賦予重任!我父皇對每個臣子都寄予厚望!賦予重任!尤其對你,僕射,你更是國之棟梁!君之股胘!常勝將軍!」
楊素慨嘆︰「光陰荏苒,時不我待,老啦,老啦!」
「嘿,56歲怎麼算老呢?真正的年富力強!如果這算老的話,那你是老當益壯!老成持重!老將出馬——一頂兩!」
「看主帥說的,老夫是老氣橫秋、老不中用喲!」
「老不中用?哈哈,不會吧,是老來俏吧!」楊廣打趣道,「要不能,在你每次立功時,我父皇除了獎給你財物外,不會加獎那麼多女妓給你。」
「嘿嘿,嘿嘿!」楊素尷尬地笑笑,岔開話題,「分開也有利,主帥,你帶誰?」
楊廣道︰「秦川行軍總管、左勛衛驃騎將軍長孫(晟)在突厥呆過較長時間,算是個突厥通,這次來他堪稱老馬識途,給你怎麼樣?」
「那敢情好!」楊素滿臉喜悅。
楊廣自己帶的則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的蔪州(今湖北蘄春縣南端)總管史祥,和剛出道的尚不是將軍的張須陀。
分道揚鑣之後,揚廣帶著部隊邊行軍邊搜索突厥軍目標。
行軍途中,楊廣和史祥、張須陀商量︰突然遇上突厥軍的應急方案、戰略戰術。
不知不覺,部隊來到靈武(今寧夏**自治區靈武市)一帶,時已黃昏。
只見派出的偵察騎兵們興沖沖地馳到楊廣跟前︰「稟報主帥,北面十里外發現突厥主力軍營地!」
楊廣異常興奮︰「有多少?!」
偵察騎兵答道︰「密密麻麻的幾大處營地,估計不下十萬!」
「好!有大魚吃了!」楊廣高興地摩挲著手掌,指著其中的三人吩咐,「你們想法找到楊僕射,請他率軍到這兒來會!」
「是!大帥!」三個偵察騎兵遵命而去。
「他們發現了我們沒有?」楊廣問余下的偵察騎兵。
「沒有吧?他們有的還在狂歡跳胡人舞,大多的帳篷則在生火做飯哩。」
「好!」楊廣吩咐史祥、張須陀安排好部隊宿營,對偵察騎兵們道,「帶我去看看。」
偵察騎兵見楊廣沒有帶警衛隊的意思,便詫愕地問道︰「就我們幾個人?」
「要好多人嗎?」楊廣也覺詫異。
「大帥,你可是全軍主帥哩!」
「主帥也是人,士兵也是人,你們幾個不也是在外偵察闖蕩嗎?」
無可奈何的偵察騎兵們只好帶著楊廣來到他們發現突厥軍處。
這是一個小丘陵,丘陵北面就是突厥軍營地,在營地北面是一馬平川的大草原。
楊廣遠遠望去︰真的,好大一片營地,十萬兵馬只有多不會少!
在大部分營帳前,已生起炊煙,在暮靄中裊裊飄繞。
看著在空地上跳舞的突厥人,楊廣心中罵道︰老天要你死亡,必先讓你瘋狂!
在突厥營地右邊,則聚集著被他們掠去的財物和人們,被少數突厥士兵看押著。
看得楊廣眼噴怒火,恨不得現在就沖出把突厥軍斬盡殺絕!
回來後,他命令全軍將士上半夜養精蓄銳休息好,午夜準備戰斗!
「主帥,以我們現有的少量兵力對付如蟻的突厥軍,那是力量懸殊!不等楊僕射來?」史祥擔心問道。
「他趕得上當然更好;趕不上,我們照樣午夜發動攻擊!」楊廣斬釘截鐵道,「機會,機會,不是常會,機會總是稍縱即逝的!不能因為等他而可能喪失戰機!和突厥軍相比,我們是處于兵少的力量懸殊的劣勢;但我們有突襲、夜戰的優勢,可以以一當十!只要將士們奮勇殺敵,勝利是有把握的!」
「哪怎麼打?主帥!」史祥、張須陀異口同聲問道。
楊廣早有成竹在胸︰「這樣,史總管從左、須陀從右兩個側翼,腰擊突厥軍!你,」他指了指張須陀,「不但要殺敵,還要保護好被他們搶掠去的人員和財物!」
「是!主帥!」張須陀響亮答道。
「我哩,」楊廣道,「迂回到突厥軍後面發動攻擊!」
「哪正面呢?正面誰主攻?等楊僕射不可能呀!」史祥困惑地問道。
楊廣兩手一攤︰「是不可能呀!我也沒投入一兵一卒呀!」
史祥搖搖頭︰「主帥,我是個扛著長竹桿進小巷——直來直去——的人,我認為這種攻堅戰不妥,常規是︰正面進攻必不可少!」
楊廣解釋道︰「常規是這樣,史總管,如果我手中兵員和敵人勢均力敵,那我肯定四面發起攻擊,進行合圍!問題是我們就這麼多人馬,我必須放棄一面。」
「那放棄一面也不能放棄正面啦,可以放棄你攻打的後面呀。」史祥道。
「是這樣,我是出于三點作這種戰術部署的。」楊廣解釋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第一︰擒賊先擒王,達頭是坐鎮在後面的,一旦擒獲他,敵軍軍心頓時動搖;同時,不說永遠根除後患,起碼有較長一段時間我邊境無患!第二︰讓我軍出現在敵軍後方,那敵軍一定會產生誤會因此引起恐慌!他們會認為隋軍都殺到他們後陣了,那隋軍一定是千軍萬馬!從而導致陣腳大亂、潰不成軍!第三︰歷史上中原政權打匈奴、打突厥,都是依行軍方向、即南向北的方向進攻,那匈奴、突厥打得贏就跟你打,打不嬴他就往北逃!逃過磧北、逃過漠北,無影無蹤!你是鞭長莫及!好,等他休養生息到自認為有兩把刷子的時候,又卷土重來,禍害中原!我這次放棄正面他自然會向南逃。嘿嘿!讓他逃到長城以內來,嘿嘿!」楊廣得意地笑著。
張須陀也醒悟地笑了︰「 ,主帥是要將他們像趕鴨子似地趕回來,好斬殺!」
「是呀,」楊廣笑道,「將鱉魚往甕里趕,屆時來個甕中捉鱉,關門打狗,你們說容易不容易?!」
史祥憂慮道︰「從理論上來說,當然是好;但實施起來,主帥懸軍深入敵後,是兵行險著!」
楊廣收起笑容,正色道︰「我軍和敵軍對比力量懸殊,也只有行險著、出奇兵才能致勝!至于我,你們用不著擔心,打好自己的側翼進攻就行!」
楊廣又派人找來鑼鼓隊的隊長,交待說︰「一旦我軍發起進攻,你要叫你的鼓手們將百面大鼓打成威風雷鼓!有多響打多響、打成震天響!就是打破了鼓,我負全責,你們安然無事!」
「是!主帥!」鑼鼓隊的隊長高聲答道。
楊廣從南征陳朝散發傳單、平叛江南廣貼告示中,悟出了一條「孫子兵法」之外的「兵法」︰打仗不僅需要靠「硬件」的兵員和武器,也需要「軟件」——大打心理戰!
所以,他這次出征突厥,鳴金收兵的鑼是按常規配備;而催陣的戰鼓,則是超帶︰帶了一百面!且由一百個士兵專職司鼓,還天天使勁排練著哩!
夜晚,楊廣躺在行軍床上揣摩著如何殺敵?
過了戌時,又過了亥時,楊素還沒有來。當然,楊廣本就不打這個本家的指望。
子時了,楊廣集合部隊,作了簡單的戰前鼓動;然後交待史祥、張須陀,以火箭為信號,等他繞到敵後射出火箭升空後,再同時發起沖鋒;又吩咐鑼鼓隊的隊長,等火箭升空後,約過了兩刻鐘(古時每刻相當于現在的4.4分鐘)左右,也即等隋軍乘黑悄然無聲地殺了兩刻鐘之後,再擂響戰鼓催陣!
佩帶白臂章的隋軍將士們跟著統帥楊廣向突厥軍營地進發!
北方的夜本就黑得早,如今是子時深夜,更是夜黑如漆!
來到丘陵前,楊廣見突厥軍營地死一般的寂靜!那黑影幢幢的穹廬(古代游牧民族的氈帳,即蒙古包的古稱),就像是靜立在荒郊野外夜晚中的墳墓!
隋軍兵分三路。
••••••楊廣率部悄悄迂回到敵軍陣地後面,點燃火箭「嗖」的一聲射向夜空!
于是,三路隋軍直撲突厥軍營帳!
突厥軍有的迷迷糊糊在外面大小便,結果褲子還沒提起就做了光 鬼!有的正做著搶掠**隋朝的美夢,卻死在夢中••••••不少突厥軍士成了老肥豬上屠--挨刀的貨!這些黑心的蘿卜——壞透了——的突厥軍,死在這黑夜里,一定是自感死得像黑紙糊燈籠——不明不白!
楊廣本以為在敵軍後陣容易找到敵酋達頭,現在黑咕隆咚,也不知這個達頭身藏何處,只有挺戟刮刺亂戳了!
原來還啞寂無聲的夜,頓時響起密集的砍殺聲、刺殺聲及慘叫聲!
還僥幸活著的突厥軍士,便慣例地向後陣北面逃去!
但遇到楊廣部的阻殺!不果,隨著北逃來的突厥兵越來越多,楊廣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此刻,隋軍的催陣戰鼓擂響,在如此漆黑、原本悄然無聲的野地里,真是直沖夜空!既震懾人心!也振奮人心!
說振奮人心,是隋軍將士一听到戰鼓聲更加熱血沸騰!此時不報仇雪恨,還待何時?!
說震懾人心,那是震懾了突厥兵!隋軍都殺到它陣後去了,這如雷鼓聲又有如千軍萬馬!于是,突厥軍陣腳大亂!
當他們發現正面南面沒有多大殺傷力時,便一窩蜂地涌向南面倉惶逃竄!兵敗如山倒!
隋軍當然是乘勢掩殺!
天色微明,楊廣見到史祥、張須陀,關切地問他們︰「部隊傷亡怎麼樣?」
兩人都說︰先下手為強,基本沒什麼傷亡!
「這就好!」楊廣又問張須陀,「被突厥俘掠的我國人們呢?」
張須陀道︰「大帥,你放心!戰斗一打響,我們就解決了看押的突厥兵,叫我軍士兵帶他們到安全的外圍去了!」
「做得好!」說罷,楊廣望著漫山遍野、死傷累累的突厥人,冷哼一聲,「罪有應得!死有余辜!」
隨後,楊廣吩咐史祥、張須陀,安排我們的人跟著俘虜的突厥人去認尸︰看看尸首中有沒有達頭?!
過了一段時間,史祥、張須陀回來報告︰尸體中沒有達頭。
「嘿,跑掉了?」楊廣冷笑道,「跑了和尚跑不了廟!追!」
于是,楊廣又率軍往回趕,追擊達頭的突厥軍!
再說步迦可汗——前達頭可汗,晚上做美夢沒想到隋軍從天而降,也就禍從天降,全軍大潰敗!死傷殘重!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急急如喪家之犬的他,慌不擇路地逃出,暗自慶幸留住了一條狗命。
但當天色放亮之後,他發現他們是在南逃,便深感情形不妙︰再逃,就逃入隋國境內,那就等于自己送肉上砧!茅房里打燈籠--找死(照屎)!
感到情形不妙的他便命令突厥軍急停!
晚上慌不擇路地逃命,自然顧不上糧草輜重;如今饑腸轆轆,咕嚕咕嚕直響,又要饑不擇食了!沒有漢族女子「雙腳羊」吃,便吃「四腳馬」︰戰馬。
達頭可汗左手拿著一大塊生馬肉,右手端著一碗生馬血,邊吃邊喝,向旁邊負責偵察的頭兒問道︰「知道昨晚的隋軍是誰統領的嗎?」
「知道,報告可汗,」那頭兒道,「是隋朝晉王楊廣,隋皇次子。十年前滅掉南朝陳朝又平定江南叛亂的就是他!」
達頭可汗心里咯 怔了一下,馬肉就像魚鯁卡在喉嚨里,難于嚥下。
「 ,你倒偵察得蠻詳細嘛。」達頭可汗掩飾窘態,隨即自嘲道,「我又不是陳叔寶,楊堅也真是,用楊廣是殺雞用牛刀!」
「他是牛刀?!」一些部將擔心地問達頭,「可汗,那我們現在怎麼辦?」
「怎麼辦?怎麼辦?你們問我、我還想問你們哩!」達頭瞪著部下的雙眼就像充滿血絲的狼眼,「我們東面是渭河,西面是六盤山,只有南北兩路︰要麼繼續南逃,一條道走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要麼,轉身殺回馬槍突圍,為回家拼它個魚死網破!」
再說緊追而來的楊廣,接到探馬快報︰十里外發現達頭的突厥軍!
楊廣揶揄道︰「我們不要命的追,他居然甩掉我們在十里之外,逃得這麼快!真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要命的跑過不要命的’!」
楊廣的話引得部下哈哈大笑!
「就地駐扎!」楊廣命令道,隨即感嘆,「要是我本家能趕來就好了,那達頭這只 就不是‘捉’的問題,那要殺得它鮮血淋灕!全軍覆滅!」
部隊駐扎安定下來後,楊廣召集部將開會。
「現在,達頭已成驚弓之鳥、喪家之犬!我估計他不敢白天出戰,當然,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我己派出偵察隊到達頭匪穴觀察動靜,一有反常我們再準備不遲。所以,你們不要叫戰士們繃緊神經,文武之道,一張一馳。」楊廣娓娓道來,「達頭既然駐營停下來,就表明他不想再南逃,要返身北上!他在那兒,要麼準備等我們去交戰,殊死一搏!要麼他晚上撥營,行軍北上!所以,我們要作好夜戰的準備!」
「主帥分析得有理!」有部將贊道。
「昨夜戰我們是有備而去,達頭是無備而駐,故我們打了個大勝仗!當然,天上不會掉下大餡餅,勝利全靠將士們的奮勇殺敵!」楊廣繼續道,「此一時、彼一時也。現在的達頭,就像是輸光了、因而也是輸紅了眼的賭徒,是有備而來的,是想連本帶利撈回去的!現在與我們交鋒將會是異常激烈!故希望將士們、也希望將士們傳達給士兵,要有打硬仗、打惡仗的心理準備!」
「身為堂堂天朝將校,我們不怕!我們的士兵也對侵略貫犯突厥深仇大恨!報仇雪恨心切!」有部將慷慨激昂道。
「這就好!」楊廣道,「雖然昨晚我們重創了敵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的兵員數量還是比我們佔優!甚至是壓倒性的優勢!所以,我們除了勇戰外,還得巧戰!」
「如何巧戰?」有部將問道。
「是這樣,來,大家一起圍過來研討,三個臭皮匠,當個諸葛亮,看我這戰術行不行。」楊廣招手示意大家圍攏,拿出一個準備好了的簡易沙盤地圖,「我們現在駐扎這北上必經之路,達頭從南面過來,我想讓史將軍擔任正面防御,我和張將軍(張須陀此時還不是將軍,楊廣是出于禮貌)從兩側夾擊!」
楊廣瞧瞧史祥和張須陀︰「你倆看這行不行?」
「行!」倆人齊聲答道。
「不果,史將軍的正面防御只許敗不許勝!」楊廣道。
剛才還說「行」的史祥馬上拉長了臉︰「那怎麼行呢?沒有誰願做敗軍之將!」
「史將軍不必生氣,你這個敗不是恥辱的真敗,是誘敵深入的佯敗。」楊廣笑道。
「那還差不多。」史祥轉氣為笑,「不果,主帥,我為什麼要佯敗呢?」
「因為我和張將軍要夾擊突厥軍!」
「你倆不是在我前面夾攻突厥軍嗎?」
「不,是在你後面,前面他們來勢沖沖!拼勁正旺哩!」
「那突厥軍到了我後面也減不了多少。」
「不,不是‘減不了多少’,而是減了很多,有的甚至根本沒有!」
「有這麼神嗎?我們有神仙相助?」
「‘神仙’就是我們自己。因為你後面有陷阱,我要叫突厥軍陷入困境!如果到時楊僕射率軍來了,那突厥軍陷入的就是絕境!」
「我後面有陷井?」史祥不解地望望楊廣,又困惑地看看眾人。
眾人則疑惑地瞅著楊廣。
「大家都清楚,我們駐地後面是平展展的草原,沒有陷阱呀。」史祥說罷兩手一攤。
「是平展的草原,現在是沒有陷阱。不果,」楊廣作著挖坑的手勢,「我們可以挖出陷阱來呀!」
「呵,原來如此!」包括史祥在內的眾人恍然大悟。
「今天,我們做個真正兵農合一的府兵︰」楊廣詼諧道,「白天當農,大家輪流休息、輪流干農活,挖坑挖溝挖壕,上面偽裝覆蓋;晚上,大家一起當兵——殲滅突厥軍!」
「好!」眾人群情振奮!
楊廣交待道︰「壕溝深坑呈梅花形布置。另外,從作業開始到戰斗打響前,外圍二里開始布置崗哨,發現有看到我們作業或坑溝者,不管是敵是友,先扣留起來再說,戰後論處!以確保我陷阱工事的秘密!」
「行!」眾人答道。
「我們要叫突厥軍‘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楊廣揚了揚拳頭,「必敗!殘敗!」
伴隨著叫「好」聲,是眾人熱烈的掌聲!
深更半夜,達頭帶著突厥軍來到楊廣的隋軍營地。
史祥部裝模作樣地作了一番抵抗後向兩邊撤退。
居後的達頭見狀獰笑起來︰「昨晚老子被你偷襲得手,今晚老子現學現用,以牙還牙,一雪前恥!」他見自己的先頭部部隊已「打敗」隋軍的先頭部隊,便振臂狂喊︰「沖呵!」
突厥軍本就想將命逃回老巢,如今听到頭兒喊「沖呵」,那有不策馬前沖之理?!
這下可好!沖在前面的突厥軍最先跌入陷阱;緊隨的不是被前面跌入的絆倒,就是踐踏他們過去又跌落前面的陷阱••••••突厥軍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往陷阱里倒!有的還沒在隋軍動手之前,就已被同伙及己軍的戰馬踐踏而死!甚至踐出肚腸!迸出腦漿!
黑燈瞎火,當他們還沒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時,又面臨一場「大雨」︰從兩側向陷阱地帶射來的驟密的箭雨!
這是楊廣安排在陷阱地帶兩側的強有力的弓弩手所為!
即使爬出陷阱地帶想往兩邊逃命的,又被守候在旁邊的隋軍斬殺!
有了前車之鑒的突厥軍後續部隊,便走向陷阱兩邊,拼命似地奪路搏殺!
隋軍展開英勇頑強的阻擊戰!
這一戰下來,突厥軍又丟下四萬余具尸體,倉皇逃走!
打掃戰場,核查敵軍尸體,又不見達頭。
楊廣望著北方,深表遺憾︰「又被這個魔頭逃走了!」
第三天,偵察兵帶著楊素部來了。
楊素興沖沖地騎到楊廣面前︰「主帥,听說有大魚大肉吃,是嗎?」
楊廣苦笑道︰「等你現在來,魚兒都早游走了;到嘴的肉都飛了!」
「這麼說,主帥自己是吃到了魚肉?!」楊素道。
「可不,我們殲敵五萬多!」旁邊的史祥得意地插話道。
楊素向楊廣伸出大拇指︰「主帥了得!這等于把達頭腰斬了!」
「了得個啥呀,」楊廣向楊素擺擺手,「要是本家你來了,我們還不是將達頭從頭到腳斬個稀巴爛!那就不僅僅是腰斬了!」
「那是、那是。」楊廣慚愧地點點頭。
「噢,對啦,這段時間你們到哪兒去了?」楊廣問道。
「我們呀,比起大帥你來,是慚愧,吃的是稀不拉嘰的小蝦米,連小魚都談不上。」楊素臉有愧色。
「小蝦米?不會吧;既然有吃,那多少是魚是肉。」楊廣笑道。
楊素指了指長孫晟︰「長孫將軍,你講講。」
長孫晟大概覺得手段不光彩,推辭著︰「還是僕射講講,你帶領我們那路軍的嘛。」
「好,我講、我講。」楊素便向楊廣細細道來,「主帥,是這樣••••••」
原來,楊素部和楊廣部分開後,楊素自然也想尋找達頭決戰,因為具有心理優勢︰去年(599年),楊素帶著隋將周羅侯率領隋軍,與達頭率領的萬突厥騎兵不期而遇,楊素以騎兵列陣和突厥軍對決,結果突厥軍大敗,兵員死傷殘重!達頭本人也受傷逃走!
因為長孫晟是來過突厥幾次的「突厥通」,軍職又是秦州行軍總管,故楊廣任命長孫晟為前鋒。
長孫晟再「突厥通」也「通」不到知道游離不定的突厥軍的行蹤,倒是了解熟悉突厥的民俗風情,知道他們的人和馬均需飲用泉水。于是,他命人在泉水上游撒放**。
突厥人、畜飲了含**的水後,自然很多被毒死!造成了突厥人的心理恐慌!迷信的他們認為天降惡水,要滅亡他們的種族,便連夜遁逃!
長孫晟便率部追擊,斬殺突厥干余!
本來,這些散居的突厥游牧民,充其量是散兵游勇式的民兵,
長孫晟完全不必不用**,可以用軍事手段解決都綽綽有余!
以軍事手段同樣殘酷的楊素講完後,有點得意地向楊廣說道︰「怎麼樣?主帥,我們吃的雖是小蝦米,但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楊廣似笑非笑︰「兵書上好像沒有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屈法。」
楊素知道楊廣對這種投毒行為不齒,便打起馬虎眼︰「主帥,管它哩,不管白貓、黑貓,能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楊廣覺得這是個原則問題,有挑明的必要︰「僕射,你也參加過南征陳朝,也參加過戰前高級將領會議吧?」
楊素丈二和尚模不著頭腦︰「參加了呀,主帥說這個干嗎?」
「那你應該記得我父皇對我們這些指揮官的千叮萬囑︰戰爭是雙方軍人之間的交戰,不要針對無辜的平民百姓!」楊廣鄭重其事地提醒道。
楊素啞默悄聲。
見楊素如此,長孫晟又面有愧色,楊廣便轉移話題︰「我們所帶的糧草支撐不了多久了;受到重創的達頭已成驚弓之鳥,逃得比鬼還快!我們目前再和他作戰的機會幾乎為零!所以,我想回師,你們大家認為怎麼樣?」
包括楊素在內的眾將答道︰「行!」
「我弟弟(漢王楊諒)那路是直搗達頭老巢的,希望他們能擒獲或斬殺達頭,根除後患!」楊廣充滿著期望道。
但楊廣的這一期望起碼在這方面是落空了︰他的小弟弟漢王楊諒雖然被隋文帝任命為「那路」行軍大元帥,但實際上楊諒這個「元帥」是「不率」——他沒有從軍、更沒臨戰!
實際統帥是史萬歲!史萬歲帶著柱國張定和、大將軍李藥王、楊義臣率軍出塞,到大斤山(即今內蒙大青山)時,正好與急急如喪家之犬逃跑的達頭可汗遭遇!
達頭本就受到楊廣的重創,如今又得知眼前的這支隋軍統兵將帥是當年威震敦煌的史萬歲,更是雪上加霜!
達頭知道史萬歲的利害是因為阿波可汗;阿波可汗領教了史萬歲的利害是因為高越原(今甘肅民勤西北)之戰!
(53年(隋開皇三年)年初,突厥阿波可汗乘著隋朝立國不久侵犯隋國邊境。
同年四月,隋文帝楊堅發起全面反擊!他任命秦州總管竇榮定率領9個總管、3萬步騎兵,由涼州(治今甘肅武威)出發北擊突厥!
五月中旬,竇軍與突厥阿波可汗所部在高越原地區遭遇相峙。
但初戰並不理想,因為在沙漠之中的高越原干枯無水,竇軍不得不刺馬飲血解渴;但也有十分之二三的兵員因干渴死亡!
忽然天下起雨來,久旱逢甘霖,喝了水的竇軍士氣大振!多次挫敗阿波軍,但也無法將其擊退,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正在竇榮定愁眉不展之際,衛兵向他報告︰「轅門外有人向將軍請戰!」
「誰?」竇榮定問道。
「不知道,只知道是個士兵。」衛兵答道。
竇榮定將嘴一扁︰「我又不是韓信︰管他是兵是將,多多益善。我眼下最需要的是猛將、勇將!士兵有屁用!」
竇榮定的話音剛落,隨即走進一個魁武的漢子,也許他知道竇榮定不會接見他,便徑自闖進來!
衛兵指著來者︰「主帥,就是他!」
來者也道︰「竇將軍,不知道我這個士兵行不行?」
竇榮定抬頭一望,喜出望外︰「哎呀,原來是你呀,史將軍,噢,老史呀,當然行!那還有什麼說的哩!」
來者正是史萬歲。竇榮定之所以先稱他為將軍,是因為楊堅在平定相州總管尉遲迥的戰爭中,史萬歲跟隨上柱國梁士彥,每戰沖鋒陷陣,屢立戰功,被楊堅授予上大將軍!竇榮定之所以後改口稱他為老史,是因為大將軍爾朱績謀反被殺、史萬歲受到牽連,發配到敦煌成了邊防戰士!從軍界高層降到最底層,史萬歲有如跌入地獄!他當然想東山再起,所以來請戰!
曾經同朝為官的竇榮定當然知道史萬歲武功不凡,便在二十五日派人向阿波可汗提出︰雙方各派一名壯士以決勝負!
阿波應允,從突厥軍中精選又精選出一個「萬人敵」來和史萬歲單挑!
但這個「萬人敵」就是敵不過一人︰敵不過史萬歲,被史萬歲斬殺!
阿波可汗見之大駭,不敢再戰,撤兵退去!
當時正在竇軍中任偏將的長孫晟,乘機離間突厥,說服阿波可汗連結達頭可汗依附于隋。
阿波自然會將史萬歲的神勇告知給達頭。)
故達頭知道是史萬歲統兵,連忙轉向撤退!
史萬歲揮軍追擊百余里,大破突厥軍,斬殺數干!又繼續跟蹤,深入沙漠追了數百里,最終凱旋而歸!
這次反擊突厥的戰爭也就宣告結束。
立了大功、且作為**總司令的大尉楊廣,並未調入中央,而是又回到揚州,自己管自己︰作為大尉的楊廣,管揚州總管的楊廣。
至此,楊廣在揚州總管任上一呆就是十年!
自59年起,楊廣在江南主政十年,在他英明卓越的領導下,社會由動亂走向穩定、發展和繁榮!使富裕江南成了大隋帝國重要的糧倉和錢庫!十年治理,展現了他的煌煌文治!
也正是江南,使楊廣鋒芒初露︰征服陳朝統一中國,平息叛亂穩定江南!之後又痛扁突厥!十年戎馬,彰顯了他的赫赫武功!
他的文韜武略遠非中國一些皇帝可比!何況他的弟弟諸皇子乎?!何況他的哥哥太子楊勇乎••••••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
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