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重生之大生書商 第八十五章 上面來人

ps︰

求點擊、求訂閱、求推薦、求收藏。

總之各種求。

新人需要動力,需要鼓勵。

還請各位土豪給捧個場。

鞠躬致謝!

雙江出版社歷時一周的閉門閱卷,經過二十多位中文系教授,以及出版社抽調的十位編輯的細心評閱,結果終于出來了。

滿分150分的考卷,兩千三百人,最後居然有五百五十人,超過了100分。

有點大大出乎蒲清泉及出版社一眾領導的意料之外。

在蒲清泉他們最先制定的標準里,只要能超過100分的,就算筆試過關了。

接到這個結果,蒲清泉和寧長河二人,面面相覷,俱都小呆了會︰這麼多人才?

分數不是衡量一個人能力的終極標準,不過,這也從另外一個層面,反應出來,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確實是真材實料。

考題不存在泄露的問題,閱卷也是在電視台攝像機的面前進行。可以說,這次的公開招考,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所以,這些超過100分的應試者,憑的全是真本事。

研究室和出版社,按現在的規模,最多還能容納兩百人。多出來的三百多人,蒲、寧兩位想了想,說就這麼放了,還真有點可惜。

在這個問題上,尚瑞達記得兒子也說過,見習期是干嘛的?優勝劣汰,面試淘汰的三百多人,還可以做個備胎。畢竟隨著研究室和出版社規模的擴大,這點人是完全可以消化掉的。

接過兩位哥哥的話頭,尚瑞達就笑道︰淘汰的這三百多人,還是可以用起來的。不是還有一個見習期嘛,見習期間不合格的,可以從這三百多人里,再選一遍。總有合適的人才。

「是這麼個理兒,那咱們可以開始下一階段的工作了。」蒲清泉眼前一亮,可不就是嘛,這個老三腦子就是轉得快。

通知人的事。自然不用幾位領導操心,臨時組成的招考小組,里面有專門負責這事的人。

領導們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北都來人了。

年前公開招選活動,鬧出來的動靜很大。《群眾日報》轉載的《江陵日報》那篇題為《公平、公開、公正︰人才選撥,唯才是舉——我省人才選撥,又亮新招》的報道後,更是被全國各地報紙轉載的同時,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解讀和評論。

雙江社年底舉行的千人同考現場,更被拍成了不同角度的大幅照片,登載在各大報刊的第二版頭條。

隨著各地派出記者。對雙江社的這次公開遴選人才,進行了深度的追蹤報道後,雙江社已然成為了1984年末到1985年年初這段時間,全國的熱門關鍵詞。

《群眾日報》作為黨之喉舌,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輕易對某地、或者某件新聞事件進行表態,除非是已經被有關部門定性了。轉載了《江陵日報》那篇報道後,就沒見動靜。

直到雙江社向全國各地的報考人員,發送通知書的時候,蒲清泉的助理才接到電話,說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欄目組和《群眾日報》已經派出采訪記者,不日將抵江陵。

小助理說這話的時候。鼻尖不知道是因為激動,還是跑累了,冒出幾滴晶瑩的珠子,很是俏皮。

《新聞聯播》和《群眾日報》,兩個牌子一砸過來,正在討論面試事宜的三兄弟。也有點頭暈。

中央級媒體和地方媒體的記者采訪,是兩個概念。一個是直入國家領導法眼,一個是地方百姓。從講政治的角度來說,兩者地位相差何止光年?

蒲清泉最先反應過來,這時候。就是考驗一個人的政治智慧的時候了。

跟老二、老三各自布置了任務︰老二負責兩家媒體的接待事宜,老三負責起草這次人才招考的報告。

至于蒲清泉,直接一個電話,打到省委辦公廳,向省委領導匯報了這件事。

省委的一干領導自然被驚動了,在雙江省委老大的指揮棒下,省委很快組成了一個接待小組。

接待小組由省委里一位副(書)記領頭,加上省委、省政府從有關部門抽調出來的干部,一行十五人,浩浩蕩蕩的就開到了雙江出版社里邊。從寧長河手里,接過接待大權。

先前準備在雙江省電視台播出的閱卷現場,也被叫停。錄像帶由這位省委副書記拿在手里,準備親手交給《新聞聯播》的記者。

尚文遠知道這事開不得玩笑,知道了老爸的任務後,自己就趕緊準備起來。

熟悉了這時代的報告文法,整篇報告寫起來還是挺容易的。

又不是起草國家公務員選拔制度,自己只要把這次雙江社人才選拔的緣起,過程,結果交待清楚就可以了。當然不能記流水賬,比如基本形式、流程、公告、時間、錄用標準、考題等內容還是要完善的。

整篇報告下來,不說花團錦簇,至少在接待小組的這位副(書)記眼里,這篇報告比省政府的年終總結,也差不了多少。

政治正確、大局觀強、數據翔實、條理清楚,最關鍵的是,報告里提出的這種人才選拔機制,完全可以搬到整個體制內的其他機構。

這也給接待小組的領導們一個錯覺︰這怎麼像學習中央文件精神的架勢。

省委的接待小組,已經駐扎在出版社有兩天時間了,對雙江社的情況自然了解。知道這篇報告,出自于剛剛成立的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研究室的那位年輕主任之手。

看完報告,挑了幾個無關痛癢的小毛病,這位副(書)記大人,對尚瑞達這位新鮮火熱的研究室主任,就起了招攬之心。

征求候在一旁的蒲清泉,說︰這個小尚我看不錯,培養培養,說不得又是我雙江一員大將。

蒲清泉自然知道這位領導什麼意思,趕緊回道︰是是,您慧眼如炬,不過,領導,您看咱們這研究室剛剛成立,離不開他呀。

「你這個小蒲,就這點不好,很不好。」副(書)記大人拿手指頭遙點著蒲清泉,「講政治,講大局,都放腦殼後頭啦?什麼是政治?把黨需要的人才,放到他應該的位置上,這就是政治。什麼是大局?開放搞活就是大局。你把如此優秀的一個人才,死死的箍在你這犄角旮旯里,不讓他在更廣闊的天地,發揮更大的才能。你說說,你這是講政治,還是講大局?」

「我……」蒲清泉額頭的汗就擠了出來,尼瑪公開挖老子牆腳,還給老子扣這麼大一頂帽子,特麼要不看你是領導,我吐你一臉。

不過老油子就是老油子,急中生智,一下還真找到一個理由︰「這個……領導,忘了給您匯報一件事。就是這個尚瑞達同志,還不是黨員。」

「怎麼回事?」這可是問題,副(書)記大人眉頭皺了起來,「你們組織工作是怎麼開展的?」

推手,可是老油子的強項。

蒲清泉連忙把尚瑞達情況簡單介紹了一遍,當然比檔案上的要更清楚些。

這副(書)記大人之前看人事檔案,只顧著看履歷,還沒注意到人家政治面貌這一欄。

按他的思路,這麼優秀的一個人,怎麼也得是優秀黨員啊。

可尼瑪居然是個白板!

這事最後就這麼不了了之。

副(書)記大人確實也是想找個筆頭硬的,來做自己秘書。他那秘書已經定好,馬上就要下放到區縣去鍛煉。也是看了尚瑞達那篇報告後,才滋生了這麼個念頭。

不過眼下,尚瑞達是這麼個情況,是不是黨員倒是其次,可往上追溯三代,這政治成分可不好看。省委辦公廳又不是沒有人才,何必要弄這麼一個人過去?想想也就作罷。

蒲清泉一看領導歇了這心思,暗自里抹把汗︰兄弟,不是哥哥要斷你前程,實在是這位,官路可是沒有多少年頭了。

一直在江陵地面上轉圈,而且本身位置離官場又不是太遠。關于雙江省里的人事情況,蒲清泉怎麼會沒點路子?

這副(書)記大人,都已年過六十了,即將卸任離休。老三要調過去給他做秘書,等這位大人一退,老三不就給晾架子上了麼?

這事就算揭過去了。

接待小組以及雙江出版社上下,眼下的事情,就是靜靜等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