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線理論是我自己在書本上學的,是經過了自己一手一腳的模索,想當初,還沒有電腦的時候,我是看著每天日報上的股票收市價,硬是用計算器一個一個數據的計算,自己一點一點的在幾何本上畫出一條一條的均線。因而,我對均線特別有感情,特別有感覺,是我研究得最深的一個炒股的技術指標。
macd指標是我唯一一個由股市分析師教的炒股的技術指標。以前,證券營業部還設有股民大廳,是專供散戶在開市期間圍在大屏幕看股的地方,有時候,我也會到股民大廳里看股市。有一次,我在一個證券營業部里看完了股市,收市的時候,正好有一場免費的炒股技術分析的講座,當時閑著沒事,也就坐下來听課了。在講座上,一個股票分析師講了股市,講了股票,還講了炒股的技術分析方法,他講的就是macd指標。
macd稱為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是從雙移動平均線發展而來的;它是由dif線、dea線和macd柱組成,參數一般為(12、26、9),數據的計算有些復雜︰dif線是12日均線與26日均線的差值,dea線是將9日的dif值進行了平滑移動平均所得,macd柱則是dif與dea的兩倍差值。
盡管弄得很復雜,歸根到底,它就是12日均線與26日均線的變形而已。股價的均線,是隨著股價進行漲跌,它的變動會很大,最高價與最低價有時候會相差幾百倍,甚至上千倍,通過macd的計算,就能夠將它的倍數壓縮,同時又不扭曲了它的漲跌走勢,是一個很好的跟蹤了股價趨勢的指標。
macd指標在股市中所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1、當dif和dea處于0軸以上時,屬于多頭市場。dif線自下而上穿越dea線時是買入信號。dif線自上而下穿越dea線時,如果兩線值還處于0軸以上運行,僅僅只能視為一次短暫的回落,而不能確定趨勢轉折,此時是否賣出還需要借助其他指標來綜合判斷。
2、當dif和dea處于0軸以下時,屬于空頭市場。dif線自上而下穿越dea線時是賣出信號,dif線自下而上穿越dea線時,如果兩線值還處于0軸以下運行,僅僅只能視為一次短暫的反彈,而不能確定趨勢轉折,此時是否買入還需要借助其他指標來綜合判斷。
3、柱狀線的收縮和放大。一般的說,柱狀線的持續收縮表明趨勢運行的強度正在逐漸減弱,當柱狀線顏色發生改變時,趨勢確定轉折。但在一些時間周期不長的macd指標使用過程中,這一觀點並不能完全成立。
4、形態和背離的情況。macd指標也強調形態和背離的現象。當形態上macd指標的dif線與dea線形成高位看跌形態,如頭肩頂、雙頭等,應當保持警惕;而當形態上macd指標dif線與dea線形成低位看漲形態時,如頭肩底、雙頭等,應考慮進行買入。在判斷形態時,以dif線為主,dea線為輔。當價格持續升高,而macd指標走出一波比一波低的走勢時,意味著頂背離出現,預示著價格將可能在不久之後出現轉頭下行,當價格持續降低,而macd指標卻走出一波高于一波的走勢時,意味著底背離現象的出現,預示著價格將很快結束下跌,轉頭上漲。
5、牛皮市道中指標將失真。當價格並不是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運行,而是保持水平方向的移動時,我們稱之為牛皮市道,此時虛假信號將在macd指標中產生,指標dif線與dea線的交叉將會十分頻繁,同時柱狀線的收放也將頻頻出現,顏色也會常常由綠轉紅或者由紅轉綠,此時macd指標處于失真狀態,使用價值相應降低。
簡單來說,應用macd指標,是「金叉買,死叉賣」;「0軸上方強勢,0軸下方弱勢」;「紅柱增多看漲,綠柱增多看跌」;「底背離買進,頂背離賣出」;「橫盤時候,指標失真」。
對于macd指標而言,它是由12日均線與26日均線演變而來的,是屬于中期的指標,因此,有時候會出現背離相當嚴重的情形,很是考驗投資者的耐心。
我在想,既然macd指標也是屬于均線類的,是不是也有「三靠原則」呢?于是,我就細心的觀察著。
果不其然,macd指標也是有「三靠原則」的,我們可以將dif白線看作是短期均線,將dea黃線看作是長期均線,這黃白兩條線的纏繞移動,就如兩條均線的變化,在黃線由升轉跌的時候,白線第一次靠近黃線往往會失敗,形成拒絕金叉或者假金叉的情形,白線第二次靠近黃線的時候形成金叉的機會就增加了,白線第三次靠近黃線的時候,一般就會形成真正的金叉,而且也會使黃線開始彎頭向上;反之亦然,在黃線由跌轉升的時候,白線第一次靠近黃線往往會失敗,形成拒絕死叉或者假死叉的情形,白線第二次靠近黃線的時候形成死叉的機會就增加了,白線第三次靠近黃線的時候,一般就會形成真正的死叉,而且也會使黃線開始拐頭向下。
macd指標與均線指標的不同在于,macd出現兩線第一次接近的時間一般比較長,能夠過濾了短期的變化;均線則正好相反,一般均線的第一次騙線常常在較短的時間內出現,增加了操作著的迷惑感。
但是,由于macd指標進行了平滑移動的平均(平滑移動平均算法,是計算平均值的一種,它按照遠近的時間來給數據分配不同的權重,以得到一個相對光滑的平均值),白線dif的變化顯得不那麼的明顯,因而,它出現拒絕金叉(或死叉)的情形要比形成假金叉(或死叉)的情形要多,本意是為了避開技術騙線行為,但因而也顯得不夠敏感。
其實,我也挺喜歡macd指標的,對于把握一段大趨勢來說,macd指標要比其他方式穩健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