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03章 山陰陶府

「此話怎講?」陶昕來心道好端端的怎麼會沒有了——

「告訴您無妨,只是有些話並不足以對外人道。我們老王家是小本生意,養家糊口而已,不想招致家族禍事。所以姑娘,如果老朽告訴您了,您可不可以答應老朽忘了老朽和這店里的人,再不要來店中,也不要對您以外的人提起?」

陶昕來點頭,她又不是那些性喜殺人奪寶什麼的修士,這種道義是有的。

老朽松了口氣,道︰「修道人重諾,姑娘雖然年輕,但是個明白人,老朽便信你。如此,老朽便與姑娘說說老朽知道的一些消息。」

他頓了頓,道︰「這種草原本由我們晉城幾大家族派人共同看守,每年零散地賣一些給需要的客人。但是大約兩年前,自陶家出了禍事之後,那些馬耳草便成片成片地干枯死掉,現在那山陰陡壁處已經沒有活著的馬耳草了。我們曾派許多藥材師企圖救活那些馬耳草,可是想盡了辦法也沒有用。不止如此,就連我們手中原本有的馬耳草存貨也都干枯並化作粉末,失去了藥性,完全沒辦法用了。」

王老皺著眉頭,「我們一直找不到原因,如今也不去尋找什麼原因了。幾年來,晉城頻頻出事,馬耳草的事情不是第一起,也不是最後一起。客人,看您不是晉城人,還是不要在這個地方逗留得好。」

王老告知了有關馬耳草的信息,陶昕來為了表達感謝便留下幾塊上好的靈石。王老堅持不肯要。一定要還給陶昕來,陶昕來想到王老之前所提的要求,便又收回靈石,留下了一張火攻的符篆以及一張防御的符篆。

這回王老意思意思推辭了兩下之後就收下了,于是陶昕來起身離開,不再停留。

陶昕來走後,王老扶著桌子坐下來,人有些發怔。

王掌櫃有些不安地道︰「王老。我們……」

王老抖著手按下他的手,道︰「好在大部分的貨已經轉移了,你速速收拾東西,我們今日就離開晉城,再不回來。」

王掌櫃慎重地點點頭,轉身離開了。王老也趕緊回家讓妻子兒女收拾一些簡單的東西,將早就安排好的馬車什麼都調度出來,只說去探親,于是帶著妻子兒女先走去會王掌櫃。吩咐其他親屬分批撤離了晉城。

陶昕來遵守諾言,後來沒再來這家店,所以也不知道他們悄悄離開晉城的事。不過這事跟她關系不大。王老早就想走,陶昕來的到來不過是個導火索,卻不是根本原因。

這是陶昕來便去了王老告知的城西三十里地的陡崖處。

那懸崖果然是陡峭,幾乎就是垂直于地面的了,而因為是兩面山壁相對而立,中間只有不足十米的距離。所以無論是日出東方還是日落西山都只能照到陡壁上端很有限的地方,除非太陽正好處于那兩面山壁中間上空的位置,但即便那樣,陽光也十分微弱。

而且,如今晉城的晴天是越來越少了。這兩年常年不是煙雨朦朧就是陰雲密布,讓這座城市黯淡了不少。

陶昕來知道馬耳草如果生長在這陡壁上。也不會長在靠上的部位,一定是長在靠下面陰暗潮濕的地方,因為它本身就性喜陰濕,那種地方它才能生長得很好。所以她站在懸崖壁上調整了一下方位,讓自己垂直于崖壁往下走,就像是普通人走在平地上一樣。

這種事情在原來她是無法想象的,但是現在做起來卻是輕而易舉。陶昕來有些月兌線地想,如果這是在地球上,她有這麼一手,那該是多麼有意思的一件事啊。

時至今日,她頗有些享受自己在修行上的努力得來的成果,並且喜歡上這樣的感覺。她想她的血液里應該有一種因子叫做冒險,所以她才能在修行中尋找到安全和快樂。

往下走了大約幾百米,崖底還是顯得那麼遙遠。而且這座山崖很奇特,它的崖底升起的是紫黑色的瘴氣一樣的東西,陶昕來已經揮開防御罩布置在周圍,卻仍然覺得不太舒服,也不知道是不是視覺效果帶來的影響。

這個時候,她發現了馬耳草——枯死的馬耳草。

奇怪的是,這個地方其實還是很潮濕的,而且也很陰暗,陽光根本無法照到這里,可是那些馬耳草真的是枯死的!

很干……很干……但是沒有化作粉末狀。

想她在妙真找馬耳草找了這麼久,一根都沒看見,現在山壁上有這麼多,可是卻都死了……而且師父還說讓找馬耳王草,可是現在馬耳草都死光光了,還談什麼馬耳王草啊……

哎,這真是讓人沮喪啊。

陶昕來伸手試圖去摘一顆干枯的馬耳草下來,可是當她的手一踫到那馬耳草,它立刻化作粉末,消散在她的手指尖上。

這……這樣說,連帶根干草回去都不可能了。

崖底呼嘯著的怪風在山壁上亂撞,越往下走那怪風越是凶猛,但那怪風如此凶猛,可那紫黑色的瘴氣卻似乎靜止了一樣似乎沒有移動。

陶昕來越來越覺得這個地方詭異,于是暫且回到山頂,不想貿然往下試探。

這樣一天過去了,又到了晚上。

陶昕來回到晉城之後,又悄悄潛進了老太太的家。

老太太在床上睡得很香,還在輕輕打著鼾。

陶昕來往老太太身上拍了一張符,那符立時化作無形消隱下去。緊接著,老太太也消失了。

陶昕來道︰「阿婆,要麻煩您睡到後日了,情非得已,阿婆見諒啊。」說著打開老太太的嘴往里塞了一顆丹藥,那丹藥入口即化,對普通人來說就像是飽肚子的營養丸一樣,陶昕來給她喂丹藥是不讓她餓肚子,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她體內的病氣,保養保養身體。

然後,陶昕來拿出一只空符比照著老太太的臉畫了幾筆,那幾筆像是文字又像是符號,她畫完之後往自己額頭上一貼,再變出一灘水照了照,她的臉已經變成老太太的樣子了。

陶昕來捏捏自己起了褶皺的臉皮,自言自語道︰「變臉符果然好用,師父懂的東西真多啊。」不過就是有時間限制,她想著,又畫了幾張裝在袖子里,然後趁著夜色出去了。

她裝成老太太的樣子是有必要的。這幾年來,老太太每次到陶府祭拜都能安全回來絕對不是偶然的。如果陶家的仇敵在附近,每次都放老太太回來,說明老太太是沒有威脅的,而如果陶家沒有仇敵在側,那是誰進去陶府就無所謂了。

陶昕來是以防萬一,她也想好了一旦有危險,就把老太太帶去妙真門的勢力範圍,反正妙真門有許多弟子的家人也被安置在山下,她把老太太作為自己的家屬安置在那里,一定比放在這里安全。不過這事兒她還要跟老太太商量。

又是在夜里,陶昕來已經完全是老太太的樣子了。

晚上去一座頹廢了的空府還是有些嚇人的,夜風從破了洞的門外吹進去,又蕩出去,即便過了這麼多年,也似乎還是帶著鮮血的腥氣。

陶昕來蹣跚著進去,找到老太太常去的那個小院,開始悼念先人。而她說的基本都是老太太平時說的那些話。

陶昕來表面上是學著老太太祭奠她家老頭子,但內心還分出神來悼念著陶父陶母。這個時候,真實地看見這個陶府,她心頭的愧疚越來越濃。她覺得自己想錯了,她雖然不是原來那個「陶昕來」,但她佔用了她的身體,她和「陶昕來」既沒有關系也有關系,她想要把自己完全剝離開來,以此達到走上一條與「陶昕來」完全不同的命運之路是不太現實,同時也不太合適的。

她決定要找到陶家滅門的原因,並且在能力範圍內為陶家報仇。她有自知之明,也知道自己最應該做的事和能夠做的事情是什麼。她要為「陶昕來」做一些事情,至少能夠彌補他心中那些感激和愧疚之情。

之後,陶昕來抖著身子在陶府中轉圈圈,警惕地感受著四周的氣息,直到確定沒有人在窺視之後,潛進了書房。

這個地方向來是各家的重要地方之一,她想看看有沒有什麼線索。

書房中的桌子上鋪了一層灰,灰塵之下有一灘墨跡,地下有一只毛發散亂染墨干涸的毛筆,椅子倒在一邊,書架上卻很整齊。陶昕來仔細觀察了一圈,得出結論——看來陶家滅門之前,有人曾在書房里,而且是在慌亂中出了書房。

她找了一周,沒有發現什麼有用的東西。而就在她失望地準備離開的時候,眼角的余光突然掃到房梁上某處凸起上。

她眼神一定,回身去看,那處卻是平平整整,根本沒有什麼凸起。

她奇怪地看了一會兒,突然像是想到什麼一樣按照原先回身的軌跡又緩緩轉過去,然後在某個特定的角度用眼角的余光又掃到了那個地方的凸起——那是透明的。

陶昕來飛身上去,途中注意沒有揚起一絲塵埃,然後手一模,再下來時手上多了一個東西。

那是一個透明的蟬蛻,薄薄的,軟軟的,很完整,也很詭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