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後,既然你這麼喜歡綠影,以後兒臣就常帶她入宮。」
「好,不錯,是樂師裴仕典之女,彈得一手好琵琶。本宮久居深宮,也需要這麼一個人解解悶。」
一見綠影,楊妃就喜歡上了她。
綠影是個乖巧的女孩,無論做什麼事都會先考慮到他人,事事畢恭畢敬,有禮貌。
「娘娘,如若不嫌棄,綠影願日日進宮,陪娘娘解悶。」
楊妃很滿意,「恪兒身邊有你這樣的人陪著,本宮就放心了。」
听楊妃這麼一說,綠影簡直高興地心花怒放。
李恪急了,「母後,你說什麼呢?」
「是真的嗎?王爺真的帶著一個女子在楊妃娘娘寢宮。」
小公公點點頭,「津津姑娘,楊妃娘娘似乎跟她特別投緣,那個姑娘日日進宮。」
難怪,難怪他不來看我,原來欣兒所說,是真的。王爺,你好……
我趕緊用手抹去眼角的淚滴,從袖頭里掏出一個鐲子,「謝謝公公,有勞了。」
你總是給我帶來失望,那個女孩到底是誰?
「王爺,你為什麼還不來。難道你不知道,我很想你嗎?我多想當面問清楚,你是真的愛上了那個女孩嗎?我不信,你曾經說,我是你的唯一,你此生只愛我一人。」
「怎麼?你還在想他?」
對著窗外,我看著那淅淅瀝瀝的小雨。
「姑姑,我……」
「孩子,不要在乎听說或者好像,你要听他親口說,你才能確定,他們是不是?我相信李恪,他和他的外公一樣,只痴情于一人。」
「姑姑……」但願姑姑說得是真的。
「津津姑娘,津津姑娘……」門外有人在敲門。
是李恪身邊的小太監。
「姑娘,王爺說,這幾日繁忙,不得空來看姑娘,特捎來這東西給姑娘。」
說著,公公把手中提著的一個籠子遞給我,籠子中住著一只百靈鳥。
那是一只綠色的小鳥,以前,我從來沒見過,它的聲音猶如寂靜深林中的一道魅影。
「多好看的一只小鳥啊。」
「王爺說,姑娘喜歡就好。」
「代我謝謝王爺。」
見我喜歡,那公公也完成了差事,「禮物,姑娘收下了,那奴才告辭。」
「公公慢走。」
秦玉姑姑站在我身後,「有些事情,你應該相信他,李恪若不對你有情,他是不可能時時記掛著你。」
「姑姑……」
琴玉看著我,「津津,我知道你在意什麼?可那都是傳言,你親眼見了嗎?況且,男人哪個不是三妻四妾的。女人最大的優勢不是美貌,而是具備抓住男人心的技巧。」
要是在那個時代,就不會了。
自留在李恪身邊後,綠影越來越開心,雖然深知自己配不上王爺,可她還在奢望著。
「王爺,是在想那位姑娘嗎?」
李恪看著她,她怎麼知道?
見李恪心生疑慮。
綠影解釋道︰「自王爺帶我離開澤州那日起,王爺看那位姑娘的眼神就與別人不同。雖然之後,綠影為王爺擋了那一箭,但王爺深深牽掛的人依然是她。」
「她……你知道了?」
「綠影來府上時,丫頭們就跟我說,這天下間,王爺只喜歡津津姑娘一人,絕不會再踫觸其他女子。」
「本王對她的情意無人能懂。」
「既然這樣,王爺為什麼不去見她?」
李恪站在窗戶口,看著外面的藍天,「不是本王不想,是我太愛她。本王一直想要她離開本王,因為只有離開本王,她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王爺……」
「每每本王都想克制不去見她,這次,我一直在克制自己。你知道我為什麼頻繁帶你去見母後嗎?」
綠影搖搖頭。
「因為我要她恨我,她恨我,她才會離開我。」
「王爺……為何這般折磨自己,讓自己心愛的人留在自己身邊不是更好嗎?」
「如今擺在本王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入主東宮,要麼成為一輩子的囚徒。歷史上爭皇位的皇子有幾個能得到善終的?」
「所以王爺想要津津姑娘離開,是因為你怕自己拖累她。」
李恪點點頭。「來,綠影,陪本王喝一杯,你就像本王的知己般,本王從未向別人提及此事。」
那夜,李恪喝得大醉。
他站在院子中央,「本王一直都很怨,怨老天這麼不公平,有的人生下來就位居權重,而我雖是一個皇子,可天下的人都懼怕我,懼怕我……」
他的眼角帶著淚水,眼神有些可怕,他靠近綠影,臉幾乎快貼到她臉上,帶著醉意,滿身酒氣直沖到綠影鼻腔中,「你知道為什麼嗎?你知道為什麼天下人都懼怕我嗎?」
「王爺,你醉了。」綠影拉住他,想扶他回房間。
李恪一把甩開她,「本王沒醉,是天下人醉了。因為我是隋煬帝的外孫,他們就怕我,恨我。我是隋煬帝的外
孫怎麼啦,我身上有兩代皇帝的血液,怎麼他們就恨我?」
「王爺……」
「本王不服氣。」
李恪重重地在石頭上砸了一拳,那嶙峋的石頭刺進李恪手背的皮肉里,鮮血染紅了石面。
「王爺……」綠影忙從衣衫上扯下一塊紗布為李恪包扎傷口。
不料,李恪一把推開她,「你走開,不要管我,這天下間沒有一個人能真正明白我。父皇……他口口聲聲說,我最像他,是他最優秀的兒子,可結果呢,他還不是讓大哥當了太子。」
「王爺。」沒想到一向自信、剛強的吳王爺也有落淚的時候,綠影看著李恪落淚的樣子,看著他手背上的血,心揪得疼,「王爺,不要這麼折磨自己。」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本王心里有多苦。津津,她根本不了解我,她一味地勸本王離開,可她不懂,一個人男人苟且偷安,活著還有何意義。我李恪要麼活得受萬世景仰,要麼死得轟轟烈烈。」
說著,說著,李恪不停地往嘴里灌酒,院子里不時傳來瓶子破碎的聲音。
PS︰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寫到這一點,我就很感嘆,如果大唐第三代是他,歷史會有怎麼的畫面?會不會有第二個貞觀盛世?我想,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