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常的慣例,要等到巳時正,也就是十點鐘才開始說書,伙計們忙活著燒水備茶,擦抹桌椅,準備開門營業,穆雲翼沒事干,便又去書坊租書,他打算盡快把百家姓和千字文等書都做出來,同時也起到復習的作用,當年跟著爺爺學這些的時候還小,雖然大概意思什麼的都還記得,但是詳細的典故之類冷不丁拿出來還有些想不出來的,現在靠著抄書,把它們都重新撿起來。
他盤算著,這兩本書加起來也才一千五百個字左右,四個小時足夠抄完了,就花了二十文,把兩本書都租過來,因房間里光線暗,開窗又冷,就把筆墨紙硯都搬到大堂來,在他說書的桌子上鋪開了寫。李掌櫃向來不在小事上管他,伙計們對識文斷字的,心存敬畏,也是羨慕嫉妒的居多,不敢多說什麼,安小北還主動沏了壺店里免費供應的高碎茶給他放在邊上。
昨夜的雪實在太大,天氣又冷,人們大多在家里睡懶覺,而且大多不願意出門,因此早上這段時間生意並不好,只有兩三個破落戶,為了省柴開伙,又耐不住冷的,早早地就跑來在普通區里坐著,湊錢買二斤花生瓜子,就著高碎茶嘮閑嗑擺龍門陣,一坐就是一整天。
進入巳時,人開始多了起來,大多是奔著相聲來的,常見的幾位範舉人、趙員外、邱掌櫃、岳捕頭等紛紛出現,穆雲翼早把兩本書抄完了,拾掇起來,收回房里,又打來熱水洗了頭臉,收拾得干淨利落,回來坐好,因時間沒到,先跟幾位相熟的說說閑話︰「趙員外,听說你家姨太太又給你添了個胖小子,可喜可賀啊。我這幾天也不得空,晚來早走的,好在昨天住在城里,晚上連夜給孩子做了個肚兜,雖然說男人送這個不像話,但我現在能拿的出手的也只有這個,不管怎樣,昨天我做了半宿,是份心意,還希望院外不要嫌棄。」
趙員外也挺高興,接過肚兜去就要收起來,邱掌櫃在旁邊說︰「雲翼的手藝必定是好的,過去那些荷包做的就讓人耳目一新,這肚兜做的想必更佳的不同凡響,員外何不打開看看,也給咱們開開眼界!」
趙員外笑著把外面的布打開,拿出肚兜,要是女人的東西就不好當給大家看了,小孩子的卻是無妨,又是個男孩,也沒啥忌諱。
肚兜一打開,眾人就都愣住了,一般人家給小孩子做肚兜,大多就是一塊紅布,講究點的繡上個荷葉、梅花、喜鵲之類的,就算很高級了,穆雲翼這個卻是選的藍絹做底子,上面繡著藍天白雲,高山大川,當中有一個頭頂葫蘆,腰圍綠葉的女圭女圭,眾人卻全都沒見過,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穆雲翼給大家講︰「這個叫做福娃,你們沒看他頭頂上有個紅色的葫蘆麼?以葫蘆諧福字,紅葫蘆代表血氣旺盛,你看他多強壯,以後肯定能健健康康,無病無災地長大。」
眾人听了深以為然,範舉人說︰「平常年畫里都是童子抱鯉魚,取年年有余之意,雲翼這個卻是女圭女圭頂葫蘆,做福娃來講,倒也頗有深意,尤其這手藝也好,這雲也飄,水也動,這女圭女圭也跟活的一樣,靈性十足,毫不呆板,好!好啊!」
趙員外高高興興把肚兜收了,穆雲翼也頗歡喜,這趙員外是望城縣四個最大地主豪紳之一,大兒子是舉人,二兒子、三兒子都是秀才,在望城縣里極有威望,最難得的是,為人性情頗好,從不恃強凌弱,又愛听穆雲翼的書,從第一天來這里,之後每場必到,給的數錢也不少,最多的時候一天就給五十文,穆雲翼一直想好好謝謝人家,而且跟這樣的人搞好交情也是不錯的事。
他得知趙員外小妾要生孩子,便著手準備禮物,其他的東西人家看不上,單送點銀錢隨禮也不好,思來想去便做了這個葫蘆娃的肚兜,忙活了十來天才做完,從用料到繡工,全都做得無比精美,別說上面福娃的新意,單是那份做工,趙員外家雇的那些針線婆子,就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也難怪趙員外這麼高興。
又說了一會閑話,到了巳時正,穆雲翼坐回自己的位置,拿起在木匠那特別訂做的醒木一敲,然後開始說相聲,他來了這里已經將近兩個月,肚子里的那些單口相聲段子都講的差不多了,還有一些要麼不適合講,要麼所記不全,即便靠杜撰補足也頗乏力,想來想去,便決定開始講聊齋。
聊齋里面都是短篇故事,而且全都是膾炙人口的,不過聊齋故事屬于評書類,基本上沒什麼逗人笑的包袱,不過很多故事都更加有特定的意義,讓人回味無窮,跟這段時間講的相聲風格頗為不同,所以這里面就需要一個過度,穆雲翼思忖再三,決定講《張雙喜捉妖》,這個類似于評書,故事性很強,而且起伏跌宕,包袱又多,是穆雲翼做喜歡听的單口相聲之一,當初上大學的時候,郭德綱講這段,他特地在mp3里存了,反復听了好多遍,今天拿出來講,連續五六天講完,再開始講聊齋,這樣就不覺得突兀了。
午間的時候,茶樓里的客人也不少,李掌櫃站在櫃台里頭把算盤撥得 啪脆響,四個小伙計前後穿梭,端茶倒水,全都忙得腳打後腦勺,唯有穆雲翼沒有事情做,也沒人攀他,穆雲翼卻也不好意思繼續抄書,主動到後院把飯給做了,大家伙輪換著吃。
下午繼續講三國,對于三國演義,穆雲翼做不到倒背如流,不過三國里面的故事,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穆雲翼都有好多爛熟于心,諸如曹操和袁紹年輕時候搶人家新娘子,張飛擅長水墨丹青等,還提筆在紙上畫了一張三國全圖,總體上把大漢十三州都畫出來,連同主要的地點,如洛陽、長安、許昌、酸棗等全都標注出來,又讓眾人驚嘆不已,在這個時代能把天下地圖畫的這麼清楚的可是鳳毛麟角,別說在望城縣這種地方,便是在京城,那些飽讀詩書的翰林進士也難做到,再配上他拿著折扇侃侃而談的樣子,還真有點運籌帷幄的樣子。
等講完了書,穆雲翼往後院來打熱水洗臉洗手,放松一下,中午的時候,他去西市看了,牛大叔今天還沒有來,也就是說,他還得住在城里。
眼看著太陽開始偏西,穆雲翼問安小北︰「不是說東家今天來盤賬麼,怎麼還不到?」
「東家在望城縣最主要的買賣是東山的木柴廠,他每次來都要先到那邊,然後才能往咱們這來。」安小北麻利地收拾壺碗杯盤,一邊往外頭看了一眼,「不過時間也快到了。」
穆雲翼畢竟第一次見大老板,心里頗有點忐忑,還有些好奇,不過對方遲遲不到,他也沒了興致,因大堂里人多,他便回自己房間里,點著蠟燭繼續抄書,三百千現在都抄完了,本來他想繼續把《弟子規》《幼學瓊林》《增廣賢文》都抄了,等到書坊一問才知道,這個時代還沒有這些書,穆雲翼忘記這三本書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了,不過這個世界在明初時候就出現了變化,立國將近百年,跟原來世界的明朝很多地方都大不一樣,譬如這里已經普遍種植玉米和紅薯等作物了。
穆雲翼小時候跟著爺爺學過不少傳統書籍,不過大多都忘得差不多了,他就記得零零碎碎的一些比較有名的話,譬如《幼學瓊林》里第一句話便是「混沌初開,乾坤始奠」,他倒是印象頗深,因為後來總听郭德綱在相聲里說這句話,若是把書拿過來讓他講還可以,要是直接默寫下來卻做不到,接連寫了幾條名句,始終連貫不上,也只得罷了。
穆雲翼去書坊租來一部唐詩選集回來抄,他先讀了一遍,加起來只有一百多首,而且有不少生僻的,穆雲翼都沒看過的,而不少著名傳世,耳熟能詳的卻沒有收錄,穆雲翼便從上面挑好的摘抄下來,再根據記憶,把自己會的唐詩默寫補充,從駱賓王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開始,一口氣寫了四十多首,逐漸由簡入難,字數也由少到多,李白的俠客行、將進酒等也都默寫下來。
正寫得出神,忽然听見樓梯響,安小北滿臉興奮地跑上來︰「小先生,東家來了,掌櫃的讓我喊你下去呢!」緊跟著又是一陣樓梯響,急沖沖跑下樓去了。
穆雲翼連忙把紙張都收拾好,吹了蠟燭,鎖門下樓,剛轉過樓梯拐角,就看到櫃台旁邊坐著一個年輕人,果真只有十*歲的樣子,頭上戴著金冠玉簪,身穿雲錦白袍,腰間香囊玉佩,單看這身裝扮便滿是貴氣,而且皮膚白皙,面容清秀,一雙桃花眼,左眼角下有一顆淚痣,身材偏單薄,卻是欣長挺拔,頗有些玉樹臨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