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1章 說服,毒瘤

看到各位書友的寶貴意見,在這里透露下。本書還是冷兵器為主,不會無限制刷科技樹。目前為止出現的不過是馬鐙馬鞍,水泥,造紙術,炒菜,炒茶,後面改良一下鍛鐵後基本上就沒有新發明了。

關于接下來的變法會根據當時是社會制度,不會弄出又是內閣又是一條鞭法的笑話。

關于女主,感情不會那麼一帆風順兩情相悅,現在只是有好感的階段而已。感謝大家的支持,本書處于新書推薦期,求各位大大給力,求推薦、收藏。

韓安收起了笑容,正色說道:「司寇大人,此次我不惜以身犯險,乃是為了恢復父親這一脈的榮耀。當初太子嬰薨,我父親遠在郢都為質,又遭韓咎派人阻撓,不得回國。這才讓韓咎順利登上王位。如今已經二十三年了,也該輪到我們這一脈做國君了。」

韓休嘆了口氣,自己最擔心的還是發生了---公子幾瑟的後人對王位還有著覬覦之心。不過話說回來,畢竟當今韓王的王位來的有些不是很光明正大。公子幾瑟為人膽小而謹慎,最多是以酒澆愁,接受既定事實。可他的後人就不一定了,因為公子幾瑟爭奪王位的失敗,幾瑟的子女由貴族一下子變成了庶民。這等反差沒多少人可以坦然接受。

「唉!公子!現在可不是二十多年前。如今韓王根基已穩,又連獲大勝,百姓歸心,沒有一個韓國人會支撐你的。」

「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但如果是我父親坐在韓咎那個位置上,說不定做的比他還好。別忘了伊闕之恥也是他給韓國帶來的。同為韓氏子孫,為何他們可以享受榮華富貴,我們只能甘做庶民呢?!」韓安憤憤不平地說道。

韓休耐心地開導,說道:「過去的恥辱已經洗刷了。何況,就算你們父子能比韓王父子做的更好那又如何,現在整個韓國都視韓王一脈為正統,此乃天意啊!天意不可違,非人力可改。」

韓安听了也不生氣,反而不以為意地說道:「我也知此事甚難,所謂成王敗寇,我也不指望那麼快就能奪回王位。我只希望可以在韓國保留一分勢力,如果韓王不得民心,怨聲載道,我的後人也可取而代之。」

韓休露出猶豫的神色,他不大相信韓安剛才所說的。就算他說的全是實話,一旦答應了他就是給韓國藏下了一顆炸彈。誰也不知道這顆炸彈什麼時候會爆炸。王位之爭最是無情,也最損傷國力。韓休一方面不想有負王恩,一方面又想償還恩情,一時之間為難之極。

韓安也看出了對方的為難,于是改口言道:「司寇大人不必為難,我也說了,我來新鄭不是為了謀反,而是為了保住富貴。如果韓王不賢,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司寇大人難道真忍心我們這一脈流落民間,不得祭祀先祖嗎?」

韓休深深嘆了口氣,最終還是為感情所左右,說道:「公子你能起誓嗎?今生今世,只要韓王不犯大錯,只要韓國國內四海升平,你就不得有任何不臣之心。」

韓安心下一喜,當即言道:「今天,我韓安對蒼天起誓,今生今世,只要韓國不亂,國君賢明,我絕不對王位生半分覬覦之心,若違此誓,必死于亂兵之下!這樣可以了吧?」

韓休點了點頭,說道:「公子,那我就權且信你,算是報答令尊的救命之恩。如今朝廷空閑職位不多,我也不好把你推薦到明顯的職位上。不如先從郎中或者司吏做起如何?」

「郎中?」韓安嘀咕了下,心道這個位置雖然低,也辛苦,但卻是負責守衛王宮的人,一旦出彩,很容易得到提拔。至于司吏,權力自是比郎中稍大些,也是極鍛煉人的。

「好!那就從郎中做起吧!」

韓安想了想,還是覺得選擇郎中,這樣可以交好權貴。韓國郎中多是朝中大臣推薦的子弟,負責守衛王宮。當然,還有另一類的郎中,乃是君王心月復之臣,負責出謀劃策。

「那好,我待會就讓人安排。公子剛來新鄭,可有落腳之處?」韓休關心地問道。

韓安微微一笑,回道:「暫時住在客棧。」

「客棧啊!這也不是長久之計。不如這樣吧!我讓管家在王城附近給公子找個房子,以後戍衛王宮也方便些。」

「那就麻煩司寇大人了。」韓安作了一揖。

西南馬市,姬淼正帶著侍女小荷兜售戰馬。

幸好兩人提前付了房費,不然就要因為沒錢被轟出門外。不過,眼下的情況也就好上那麼一點點。像玉簪、玉鐲、玉佩這些東西也很貴重,可以換取錢財,但因是姬淼的母後送的,姬淼舍不得當出去,為了籌集回去的路費,姬淼不得不選擇賣馬了。

好在戰馬不過是兩人臨出宮時偷來的軍馬,賣出去也不會太過心疼。加上姬淼和侍女兩人皆是身輕體盈,兩人共乘一馬倒也不成問題,大不了愛惜著馬力,每日行數十里罷了。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一匹訓練有素的戰馬轉眼就化成了沉澱的的金子。有了錢財,姬淼又采購了新鄭新出的紙張、炒茶便心得意滿地出城向北了。只是她現在還不知道,原本只是游玩性質的新鄭會成為她最後的落腳之地。

太子府,太子然正興高采烈地听著管家的匯報。文字首發。

紙張剛一推出,立馬就是供不應求。即使價格漲到了十五文一張紙的離譜價格,那些感受到了紙張便利的商人、官員還是使命地砸錢。黑市里,一張紙的價格已經被炒到了三十文一張,還是有價無市。

「華伯,待會帶上我的手諭去漢邑,讓他們加班加點再趕制出一批紙張來。我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們新鄭有這等利器。」太子然意氣風發地說道。

如今紙坊那邊加派了人手,每天可以生產十萬張紙,但還是有些供不應求。太子然很清楚,現在是紙張剛推出,價格自然高。等全天下都購買自己的紙張後,價格會下降,理想的價位也就是五錢。即使這樣,因為紙張的成本實在很低,紙坊到時候也可以每天賺四十萬錢,實在是暴利。

太子然已經和韓王商量好了,賣紙所得的錢財一半用來充實國庫,一半用來發展軍隊。在太子然看來,兵不在多而在精。參考後世的成功經驗,太子然有意拔高軍人的待遇,讓他們在上沙場時無後顧之憂。但又不能過高,免得引起士大夫階層的仇視。這個度需要好好掌握。

眼下水泥的生產也在有條不紊地再進行,等農忙時間一過,太子然就打算征召庶民修繕新鄭城內的街道。想必到時候,每個來新鄭的人都會大覺驚訝。韓國的水泥也會像紙張一樣名揚天下,等水泥出名後,太子然就會派人逐漸修築由新鄭到各個要塞的道路,這樣,以後無論是用兵還是傳遞軍情,速度都會快得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