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先前李默和杜舒雲便一同上門邀請里正一家到自家吃飯,剛開始里正是不答應的,哪有全家都去的理,可把那道理一擺上里正一家便是不再多話直接應了,里正一家人丁興旺,在村里又頗有威望,這麼一解釋倒是合情合理。

日頭偏西的時候杜舒雲又讓平安帶著小肉包去叫里正一家,小孩子最是膩歪,不把所有人叫到是絕對不會罷休,因此這里正一家也便浩浩蕩蕩的趕了過來,來的時候還帶了一只雞和中間點了紅點的饃饃,這倒是讓李默和杜舒雲不好意思起來,不過這是禮又沾點風俗,只好收了下來,當即殺了又做了一盤菜。兩人直暗道這里正倒是個實誠的,不愛白佔人便宜。

里正一家確實興旺,只是李默一家還有個王勝,便是把兩台桌子坐的滿滿的,凳子都不夠,還是從里正家搬來了些。

男人們在院子里搭桌子喝酒,女人和小孩則是在廚房里搭了一桌,兩邊的食物材料是相同的,但是做出來的卻有些許不同,男人們那桌子都是大塊大塊的,吃酒的時候尤為盡興,女人那台子便是精細一些,並且顧及著有里正母親這老人,東西也做的比較細軟,趙大嬸直夸杜舒雲會擺弄,心思細能想的這般周全。

里正育有三男一女,頭兩個兒子都已經成親,大兒子趙大山這邊也有了一男一女,二兒子趙大河膝下一個剛周歲的兒子,小兒子趙小河也十七八歲該到了說親的年紀,女兒趙小溪則是最小的,只有十四歲。

說也奇怪,別看趙大嬸和里正都是能說會道,十分會來事,可是除了趙大嬸其他女眷都是放不開的人,兩個媳婦一進門頭就低低的,只會去找活干,夾菜的時候也不敢放開,總是一副拘謹的模樣,而那小女兒趙小溪更是不像山村里的姑娘,長的十分秀氣,羞羞澀澀的模樣,要不是幾個孩子都比較鬧騰,把氣氛打開了,又有趙大嬸在中間參合,這桌上吃飯還真是有些別扭。

山娃子和張大嫂原本是不想留下的,說自己是給人干活的,這上桌不像那麼回事,可卻被杜舒雲拉下,而當時趙大嬸也過來勸了,說大家都鄉里鄉親的,沒有城里人那些亂七八糟的規矩,讓他們踏踏實實的坐下來,也正好絮叨一下,還有些活需要大家一起說道說道呢,一听這麼說張大嫂也不好拒絕,便是留了下來。

山娃子覺著自己挺大個人了,窩在一堆小孩女人堆里總覺得不像回事,可去男人那桌又小了也不自在,杜舒雲看他實在別扭便給他夾了一盤菜,讓他端著碗到主屋大堂吃去,結果小肉包一看也按捺不住了,也要端著碗跟著去,其他小孩也被引的蠢蠢欲動,杜舒雲便由他們去了,不過叮囑必須吃完,不能浪費一點,里正家那邊的小孩看趙大嬸也應了,便歡歡喜喜自己搭桌吃飯去了,沒一會一群小孩便是打成了一片,那叫喚的聲音比男人們那桌吃酒的聲音還大。

女眷這邊後來吃著吃著氣氛也變得融洽起來,不過除了趙大嬸跟杜舒雲親些,其他還是有些生分,倒是和香兒打到了一起,杜舒雲雖然很努力與人打到一起,可是自身散發出的氣質總是不經意與人產生了隔閡,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女眷這邊吃的比較快,但是也不急著散席,趙大嬸拉著杜舒雲兩人說起話來,「大妹子,我听你叔說你要給香兒月兌奴籍?」

桌上其他人自己有話絮叨,趙大嬸又故意壓低聲音,因此倒是沒注意兩人在說什麼。

「是啊,香兒與我情同姐妹,以前便是想把事辦了,可是當時我仍在閨中這事不好辦,如今有默哥主事倒是順利了,只是還請趙大嬸你們不要往外說,我怕別人知道香兒曾經入過奴籍影響今後她的婚事。」杜舒雲不放心的叮囑道。

趙大嬸卻是不在意,擺擺手道︰「這話倒不會刻意往外說,只不過想瞞住倒也不是這般容易的事,但你倒不用擔心,大家都是窮苦人家誰能看不起誰啊,倒是不少人听了你這事,都說你雖然是城里來的姑娘,卻沒有城里姑娘那種勢力,覺得你這人十分重情義的。」

「如此一來我便是放心了。」杜舒雲笑道,沒想到這麼一出讓她與村子里的人拉近了距離,雖然在杜府過的有些辛苦,可是也是什麼重活都沒干過,平日也就是繡繡花寫寫字彈彈琴,跟一只在田里勞作的村婦總是有些不同的,如此一來倒是件好事,至少不會被人刻意排擠出來。

「我看你們這屋子也收拾妥當了,要早些盤算春耕的事了,都說‘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這季節可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杜舒雲點點頭,「勞煩你記掛了,我們這幾日一直是在做準備的,原本擔心人手不夠、經驗不足便找了張大嫂和山娃子幫忙,這下硬是不會耽擱了。」

「哎,他們倒是能干些活,不過還不是你們看他們娘倆可憐所以才幫襯著,原先你們大叔倒是有心,可是我們這家又不缺人手,又沒閑錢,所以只能擱著,這般一來倒是解了難題,只是讓你們有些作難了。」

杜舒雲卻回道︰「哪的話,他們雖是孤兒寡母的但是干活極為利索,你也知道我們家的情況,就需要個當地人平時干活的時候提點一下,他們兩才領一份子的錢,算起來倒是我們多佔了便宜。」

「若是這般,那就再好不過了。」趙大嬸直嘆道,「今後若有什麼難處你直接找我們便是,你大叔在這村里還算是能說的上話的,不用拘著。」

杜舒雲笑笑答應。

正是春耕時,大伙第二天都要起早干活,因此這宴席很快就散了,沒敢喝的太過頭,里正臨走時直夸李默兩口子會做活,才來幾天就把院子整理的妥妥當當不說,吃食味道那真是沒的,明明是同樣東西,做出來的味道卻如此不同。

臨走時杜舒雲把從柳城帶出來的一些糕點干活給里正一家捎上,推辭了一番這才收下,直夸這一家會處事,一家子便高高興興回去了。

兩大桌子剩下一片狼藉,雖然有張大嫂在也費了些工夫才洗涮好,張大嫂和山娃子走的時候,杜舒雲也塞了些干活和糕點糖果,兩人感激不已也離開了。

一家子人多,燒水洗澡也費不少工夫,里里外外都忙完,等李默和杜舒雲躺到床上時都已經是大半夜,李默沒喝多少,腦子也還清醒著。

杜舒雲便把今天趙大嬸說的話跟李默提了,李默笑道想不到這麼一出讓他們在里正一家人心里有所不同,倒是賺到了,這村子雖都是外鄉人移民過來落戶,可是這大部分人原籍都是離這不遠的,只要是人總會分幫結派的,他們這家哪邊都不沾,今後在村里遇個什麼事除了王勝都沒人搭理,可這王勝又是個大光棍,說話也不頂多大事,如今有里正在,這倒是更容易在這村里扎根了。

「今天我問了趙大嬸,這村里竟沒有教書先生,這學堂都是開在鎮里,周邊的村莊要上學堂的都是到鎮里,十分不方便,農家對這又不太看重,也沒想著請個教書先生回來之類的,家里比較殷實的鎮里邊有人的才會把孩子送過去,如今這村子里的都是剛落戶的,都忙著春耕置家都沒空理這茬,里正也便是沒想這些。」杜舒雲頗為煩惱道,平安如今八歲了,按照前世的規矩都應該上小學二年級了,正是上學時候,平安原本也是識些字的,平安和小肉包的父母當時也是想兩人能上學堂才想著送到杜府,可是如今這邊是成了難題,鎮上他們又不認識人,實在不放心把平安送到那,何況還有個還是個豆丁的小肉包,如此一來真是把兩個孩子都耽擱了。

李默沉默了半天沒吭氣,杜舒雲等了會,還以為李默給睡著了,用手肘推了推,李默一把把杜舒雲攬到胸口,道︰「听香兒說你的才學也十分好的,又帶了這麼多的書,不如你先暫時當當先生,等我們在這地方扎實了,再讓兩孩子上學堂。」

杜舒雲覺得自己教教小孩倒是可行,以前也是師範畢業的,又有以前杜舒雲的底子,對這個世界的學問倒是略知一二,後來在杜府無聊也經常看些書籍,教教兩個孩子倒是不成問題,可是依然有些顧慮,「可我都沒听過有女子教學的,只怕今後別人听這兩孩子是女子教出的被人看輕了去。」

李默嘴角彎了彎,淺淺的笑了笑,「又不是正式的磕頭斟茶拜師,只是教著識些字,認些道理,不至于荒廢這些時光,今後比起同齡孩子落下一節,哪會有這麼多講究,況且一般只認學問不問出處,就算今後兩孩子有出息,有人問起,那時候他們也早有先生帶過,只推說是先生帶的不就行了,你不用顧慮太多。」

「如此甚好,說真的這兩孩子這麼小,讓他們獨自到鎮里我還真是放心不下。」杜舒雲心里的大石頭暫時落了地。

「兩孩子有你這個嫂嫂這般操心,是他們也是我的福分,只不過……」

李默翻過身摟住杜舒雲,夜色當空正好時,帳里春意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