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位面地主婆 第110章 迎親

第二日寅時,天色還黑,南宮夫人已經起來洗漱梳妝。南宮先生听著旁邊細碎的動靜,迷迷糊糊的問了句︰「卯時宵禁才解,起這麼早做什麼?」

南宮夫人端坐在鏡子前面,借著燭光看銅鏡,銅鏡里一個巧手丫環正在幫她盤頭。南宮夫人一面沖鏡里又搖了搖頭,示意丫鬟這個造型還不成,還得重新換一個;一面沒好氣地回復她丈夫︰「還不是去曾家幫忙!你以為女人出門和你們一樣啊,隨便把頭上那兩根^毛一扎,就能見人啦?我說最近人家街上的兒郎都在時行敷粉,你那張老橘子皮臉,也早就該敷一敷了……」

南宮先生被念叨的生生嚇醒了。他心說我都多大歲數了,門生弟子上千,自己抹得跟個老妖怪一樣,我又不是女人!可是這話他可不敢說。

南宮先生轉移話題︰「打扮好……那你今兒就是幫著女家去抬禮去?」

這個話題又沒選好,南宮夫人一听就抱怨開了︰「他們家一個下人都沒有,就敢招待五百客人,這里面還有皇親國戚!還有不知道多少眼楮盯著他們家的那些稀罕東西!我準備今兒把府里的一半人帶過去幫忙,誰敢眼皮子淺就整家發落出去……」

南宮先生在床^上趴了會兒,發覺著實睡不著了,只好也起來,讓人給他梳妝束冠。他是女方的媒人,今兒出場的場合也許多呢,還是早些過去更好些。

南街的一隊鼓樂手天不亮就沖著蕭弦的新屋子出發。他們準備先到男方家認了地方,匯合卜師,男方親戚,在男方媒人的帶領下一同出發,跟著新郎去迎親,再把新娘接回這棟屋子。吹吹打打走個來回。

這一隊人都興奮的很。他們是常年做慣這個行當的,可是從來沒有哪一次,「規格」這樣高!女方是曾家的。男方是南海神仙!這個級別,豈不就相當于侍郎,員外之類的嫁娶大事!可是類似侍郎員外們,一般都是自家就能湊齊吹打彈唱的隊伍的,根本不會到外面來請他們。還有一點,男方的媒人據說是趙王殿下!看看,就算是侍郎員外,也沒可能請到趙王殿下,說不定,這個級別就是宰相娶公主了!

吹鼓手們穿著青色的衣裳,十分興奮五分緊張的默默走在南城的大路上。衣裳是他們的演出服,七成新。這一套平日自家回家的時候是不舍得穿這個的。不過近來布料著實便宜,大家最近都在攢錢,辦完這一場,差不多就能湊夠銀子,再每人做一套簇新的衣裳了。

南城有早起的百姓看見了他們,多半都是一愣。成年人還好,打著哈欠被擰著耳朵擰下床的小孩子,一看見他們都歡喜的拍掌大叫︰「結婚嘍!結婚嘍!去看新娘子嘍!」然後就三五成群的拍著掌,跟在隊伍後面。

所以,吹鼓手那邊到了蕭宅的時候,後面已經跟了少說二百個圍觀群眾,等著一會兒跟著跋涉到女方家看熱鬧。這也不只是看熱鬧。類似這樣婚嫁的事情。主家的心情都是特別好的。如果家里條件稍微好些,都會給外面等著瞧熱鬧的人散糖,遇見闊綽的,或者還有發錢,甚至辦個幾天流水席的。就算什麼都不發,婚禮這樣的大場面,沾沾喜氣總算好的!月老牽線二仙合和,三生有緣偕老百年。這真是听了多少遍都听不厭的好故事啊!

蕭弦那邊起的也很早。他這一天是正日子,不知道多少人等著看他。雖然不像南宮先生那樣是「老橘子皮臉」,可是最好也略打扮些。

蕭弦盛裝打扮,頭上還按照本地風俗帶了一個花冠。這都是他自己打扮的,多才多藝麼,太省事情了。只是這個效果……蕭弦的氣質不是「面若桃李,目若流星」那個種類的,蕭弦的氣質是「面色桀驁,目帶殺氣」。這樣的家伙頭頂一個花冠,就跟給*帶上了貓耳朵,總之是不怎麼萌的。

好在蕭弦一直都在抿嘴微笑,這違和感就被壓制了許多。

除了蕭弦的打扮之外,該準備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婚禮嫁娶女方那邊就是接親一個過場,然後接到了姑娘,後面的慶祝活動酒宴什麼的都是在男方這邊了。

蕭弦這邊的酒宴詳細布置都是他丈母娘幫著張羅的,本朝做事這麼奔放的人家大約不會很多。朱夫人那邊傳來了細節和流程圖,有一部分的事情從前日午間就開始張羅了。剩下的一部分就得等到婚禮當日才能做。多半是具有什麼特殊吉祥含義的事情。

現在就是婚禮當日了。蕭弦手下的小弟抬著一張又一張兩人桌子從外面走進來,把這些可以坐一個人也可以對飲的小幾,擺設在廳堂四面。這廳堂也不算大,這地方最多坐不到五十個人,所以這就是到時招待貴客的位置了。

外面的院子里擺了圓桌五十張,這是坐一般客人的。估計按照禮單,怎麼也夠坐了。

趙王那里派來幫忙的人是四個穿著淺褐色衣服的太監。這幾人寅時未到就已經到了蕭家。這個時候一個人在細聲細氣的指點,在里外桌子上怎麼擺好蔬菜水果酒,茶杯茶盤筷子一類食物和器具。另一個走出走進的打量裝飾,看見違禁的僭越的布條花紋,趕緊動手修改,或者直接拽下來。蕭弦專門派了五六個手下跟著這位,沒多久後面的一群人手里就都抓滿了東西,燈籠門簾碗碟屏風都有。

另外的兩個人把衣著一身大紅盛裝打扮的蕭弦,引到屋子的正廳去。外面趙王已經過來了。趙王年紀不到二十,新換了一身淡黃色袍子,罩了淡紅色的罩衣。蕭弦看到他只是遠遠的點點頭,並沒有上前招呼。正廳里,就是拜別祖宗的地方了。

這是傳自很久以前的習俗。大一點的姓氏,都有祭祀這樣的典禮,以及祠堂這樣的標準配置。後來士族勢力幾度盛衰,到前朝中期被科舉背景的市民沖擊消亡,于是類似祭祀祠堂的禮儀,就越發簡化了。到了本朝,除了皇家這樣的門第,一般的人家,也就是在重大場合才會有稟告祖先的舉動。

蕭弦準備屋子的時候,蓋屋子的人當然按照慣例準備了祠堂。曾大听說後,原本是想責怪辦事的人不夠妥當的。可是後來沒多久就听說,蕭弦在那祠堂里一個人名都沒寫,只上面供了「天地」二字。曾大轉而又去罵蕭弦狂妄了。就算你們那邊沒有這個習俗,把你家長輩的名號寫一寫,有什麼不好?

蕭弦在這個事情上比較無奈。他家長輩的長輩的名號,他是不太清楚的。他家長輩顧長老的名號,他雖然清楚,可是這一位還在活蹦亂跳,寫在什麼地方受香火祭祀,絕沒有這般道理!他思考了半天,就決定狂妄一回了。蕭弦自己一時之間都沒想起來,寫個牌子供「天地」的,這是萬壽山養著人參果樹的那位地仙之祖先生的做法。

蕭弦穿著一身吉服,到正廳大禮參拜了那「天地」橫幅,然後撒杯酒,然後再拜起身。

這一套^動作做好,他突然有些愣。

好似剎那間懂得了這種緩慢甚至有些呆板的動作下,蘊含的那種「野心」和盼望。子孫昌盛,家族綿延。好似一張放著木碟子紙牌子的桌子,一下子,能看到千百年來先祖,千百年後兒孫。

君子萬年,介爾景福……

威儀孔時,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其類維何?室家之壺。君子萬年,永錫祚胤……

這不是一種純粹的,暢想到兩個人情愛親近而引起的歡喜。但這確確實實是一種歡喜。多少年前刀耕火種的野蠻人,多少年後禮儀進退的峨冠博帶。多少個春夏秋冬,多少代人生輪回。令,從中參與,意識到這一點的每一個個體,都覺得榮幸,都覺得沉甸甸的重量。

蕭弦臨出門前,回頭又看了那一眼「天地」。心中只覺得確切極了。這里恭維婚姻,不是正有「天造地設」這般說法麼!不管怎樣,今夜之後,曾二就是他家人了。而今夜小喬初嫁,周郎風流,想必不管這「天地」還是他那活蹦亂跳不知情的祖宗,都是願意看到的罷!

迎親隊伍吹拉彈唱走過兩條街,就到了曾家門外。蕭弦買屋子特意注意過的,兩家距離比較近,為了讓曾二可以隨時兩家跑。

曾家也是寅時起的。

曾二在曾八曾九的幫助下,等沐浴後,帶耳環,釵釧,換上正式的袍子。

曾五隨朱夫人到外面迎接先一步來幫忙的幾位親友家的夫人。北冥家的老夫人進了內院,幫著看別有什麼疏漏。南宮家的那位夫人在外院忙,招待拜訪的女眷,分配手下干活。朱夫人里外跑,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兩個人。

曾六督促準備湯圓面餅等食物確認沒有弄錯了碗碟,曾七請曾家祖母起床然後到正廳擺著家里祖先的位置察看供品是否完備……人出人進,忙忙碌碌,不知不覺天色大亮。外面就有了吹打歌舞的聲音,這是新郎家的迎接隊伍到了。

迎親隊伍抬著漂亮的大轎子,在門外吹打。蕭弦站在最前面,三五百個人跟在兩側跑前跑後的看熱鬧。場景喧囂極了,大家面上都露著喜意。

朱夫人走到外面,手持一根樹枝,作勢挑剔不滿意新郎。新郎後面的吹鼓手連忙吹打起來,大夸這是天上地下難找的女婿。蘇西陪著微服的皇帝看熱鬧,一會兒就忘了皇帝的存在,看得哈哈大笑的。說︰「這詞兒也太不講究了!」皇帝旁邊另一位是微服的西門大人,他心中一動,只覺得這詞兒雖然夸張,可是說「天上地下難找」也不見得配不起這句話。

曾家終于開了大門。南宮夫人一揮手,迅速有人跑出來鋪地毯,撒麥子。又有人沖上來把迎親的,卜師,抬轎的,吹鼓手們請到一邊歇息,送給他們早已準備好的彩色絲綢包扎著的小禮物。只有新女婿繼續擺在中間兒被大家的目光一遍又一遍的刷刷著,順便接受岳家糾纏。

這時候場面已經挪移到曾家院子里了。所以外面看熱鬧的不少人,發覺不大好擠進門了,那就熟門熟路的爬到了牆頭上面……

吹鼓手們吃了兩口飯,趕緊又聚集起來吹催妝調兒。

催妝的小曲吹到了第三遍,曾二那邊得出門了。

曾家祖母和朱夫人坐在內堂上。幫著曾二整理霞披,袖口,和裙擺。

敬之戒之。夙夜無違舅姑之命。

勉之。敬之。夙夜無違爾閨門之禮。

曾二穿著一身盛裝最後一次以姑娘的身份向家人下拜。只覺得眼楮濕^潤,喉嚨里,更是埂的厲害。

曾家的親戚都在南縣,新娘的姑姑嬸子嫂子也都在南縣,曾大未娶,于是一幫小姑娘遠遠的含^著淚光的注視下,朱夫人又起身,親自把曾二送到了門口。再次囑咐︰

謹听爾父母之言。夙夜無衍。

邁出這道門檻,從此就不是曾家的人了。

曾二前腳出門,後面又不少強忍著不讓自己哭出聲的。當然是喜事,大喜的事情。可難道就不是離別了麼。

距離再近,究竟是兩個人家了。

朱夫人也感慨了一會兒,最先回復過來。她是突然發覺,方才說的話似乎有些怪怪的。

方才說的,當然都是嫁女兒的時候父母囑咐女兒的古語了,當然沒有什麼不好的。只是在蕭弦和曾二這樁婚事里,實在有些奇怪。

比如第一句︰時刻準備著,听你家公公婆婆的話!曾二就沒有公公婆婆!

再比如第二句︰勤奮勤懇,好好照著從前養成的好習慣做事情!曾二的好習慣都在曾家……自從認識蕭弦以後,那習慣都沒法看了!

朱夫人這麼一想,就有些恍惚了。曾二嫁過去之後,這是無法無天啊!若說也是好姻緣,可是怎麼就感覺有點不夠踏實呢……

朱夫人只恍惚了一刻,就趕緊得出去,繼續招待觀禮的客人了。外面,曾大送著妹妹邁出了曾家的外門檻,上轎。迎親的隊伍吹打著,向著蕭家而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