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孫堅出征後的日子,孫翊過得很是不如意。

以前在家里,只要有時間,他和孫權便會纏著孫策帶他到下邳近郊到處游玩,一去便是大半天。下邳自春秋時期建城,到現在已有八百余年歷史,古跡名勝無數︰流水潺潺的圯橋、古木蔽日的嶧陽山,淒涼冷清的青陵台,幾乎處處都留有兄弟三人的足跡。雖然走得並不遠,但是相比憋在高牆大院里抬頭仰望那巴掌大的一片天空,孫翊還是很享受這種游玩。

然而最近這段時間孫策對于他們的央求卻是極少再答應了,整日整夜的在家里操習武藝,即使遇上風雪天也不例外。孫翊一開始還不清楚這是什麼狀況,後來還是孫權悄悄告訴他,原來在父親出征前,經不住大哥一再央求,終于答應了他等到下次帶兵出征的時候也讓他隨軍歷練一番,不過條件是要他在家里勤練武藝,等到父親凱旋要親自檢驗的,所以大哥這才每日苦練,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這樣一來可苦了孫翊,他不像二哥孫權可以輕輕松松的在書房的浩繁卷佚中打發掉一整天的時間,那些密密麻麻寫滿了古文的竹簡他也並不是看不懂,但除了少數幾卷兵書還有點意思外,其余的經書文集之類的無一不是晦澀難懂到讓他一看便覺頭腦發脹。

孫府從前廳到後院就那麼大點的地方,孫翊想要出門,又沒有孫策陪同,吳氏自然是不允,但在府里又確實憋得慌,一來二去,各種各樣消磨時間的方法都讓孫翊給想了出來。

三國時代比較流行圍棋,尤其是在士大夫階層中更是頗為流行,據說就連曹操也對下棋頗有興趣。而孫翊對此卻是一竅不通,只在穿越前曾經閑來無事在一家小書店里翻過關于圍棋入門的圖書,不到五分鐘便因為覺得太過深奧而放棄了,到了這個時代自然也沒有半絲興趣。而孫翊真正感興趣的象棋在這個時候卻還沒有發明,無奈之下,他跑到後園中撿了一大堆石子,拿到涼亭前的石欄上一個個的磨成圓形,然後再挨個刻字,花了三天工夫才做出了一副象棋。

孫策依然忙著練武,對孫翊搗鼓出來的這種看起來稀奇古怪的「棋」,連瞟都不願意多瞟一眼便揮揮手打發他到一邊涼快去了。孫權在听了孫翊的介紹後,倒是對象棋頗有興趣,只可惜孫翊下象棋也不過是個半吊子水平,不到一個時辰就被剛剛學會的孫權連下五局,殺得人仰馬翻,自信心受到嚴重挫敗,一連幾天這樣之後一看到象棋就一陣抑郁。

孫翊甚至還想過跟諸葛玄一起到瑯琊去,見見他那個被後世奉為智慧化身的佷兒諸葛亮,那樣的話自己也許還能和他成為朋友,說不定將來還可以讓他為孫家效力。然而這個想法僅僅是在腦海里轉了一圈就被他自己否決了——現在連出門到郊外去玩都成了奢望了,到瑯琊去?還是別做夢了,老老實實在家呆著吧!

每天早上孫翊會堅持打一套太極拳,在穿越之前這只是一個愛好,到現在也成了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孫翊沒有用它經歷過任何一場實戰,也並沒有指望這套拳法真能在實戰當中起到多大作用,只因為現在自己這個身體正是在快速發育的時期,每天鍛煉鍛煉至少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在武術協會里,孫翊也斷斷續續學過幾套別的拳法,雖然練得帶勁,但自己心里也明白,這些拳法都是花架式,觀賞性遠大于實戰效果,練了好幾年,最多也就是打了個練武的底子。

「你說,現在父親不在家,如果我讓大哥偷偷教我武藝,他會不會答應啊?」

這日,孫翊在馬廄里給小馬血影梳洗著它漸漸變得豐滿起來的鬃毛,口中喃喃道,似乎在對小馬說話,又似在自言自語。

相比幾年前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如今漸漸流去的時間已經在孫翊的心中沉澱了一層緊迫感︰雖然自己的出現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讓歷史有所改變,但這一切畢竟還是太微不足道,歷史像一個巨大的車輪,依舊在沿著它原有的軌跡在緩緩前行。

要改變歷史,便要有足夠的力量,然而現在的自己除了搞點微不足道的小東西,卻幾乎什麼也做不了。對他來說,練成一身不俗的武藝僅僅是為了適應這個亂世的開始而已。在歷史上,二哥孫權就曾經被宣城的山賊逼到了幾乎喪命的地步,要不是有周泰以死相護,恐怕歷史早就已經被改寫了,

父親這個時候應該已經快到長沙了吧……

孫翊放下手中的馬刷,抬頭望了望遙遠的天空,忽然輕輕嘆了口氣。他知道,父親這次前去平亂,旬月之間便能肅清賊寇,便能因此功績而平步青雲,當上長沙太守。他還知道,此時的洛陽城里,外戚和宦官的斗爭已經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不久以後,何進便會走出一招讓整個漢王朝陷入劫難的昏棋,將那頭西涼野獸引入京畿。他更知道,到那個時候,父親會在天下人的目光中挽狂瀾于既倒,一舉擊敗那個讓關東諸侯不敢正視的對手,成就一段不朽的英雄傳說!

然而,之後呢?如果歷史真的沿著既有的軌道發展下去,襄陽城外、硯山腳下那悲壯的一幕,想必也會如期重演……

孫翊緩緩閉上眼楮,眼前又浮現出白茫茫的一片天地來,呼嘯的狂風中,一個高大的身影緩緩地蹲了下來。

「兒子,我回來了……」

略帶沙啞的聲音微微顫抖,像是從遙遠的天邊傳來。

像觸電一般,孫翊猛地睜開了眼楮,卻看見小馬血影正眨巴著眼楮望著他,撲哧撲哧的打著響鼻。

「我想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孫翊忽然對小馬笑笑,拍了拍它的脖子。小馬輕嘶一聲,似乎听懂了主人的話,乖巧的往他的手上蹭了蹭。

而孫翊,則又抬頭望向了天空,幾朵白雲正悠閑地飄向遠方。

改變歷史需要力量,而我現在沒有足夠的力量,該怎麼辦呢?

只需要讓自己變強就可以了,讓自己變得足夠強,強到足以改變歷史!

極其簡單的邏輯,卻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而明白了的人,卻又並不是都能勇敢的去做,因為滾滾的歷史潮流面前,人們總是顯得那樣的渺小,人們所做的一切總是顯得那樣的無力,于是人們總有太多的借口告訴自己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告訴自己不管做什麼都是徒勞,于是在無數的時空中,那一個個故事依然如舊,一樣的登場,一樣的謝幕……

或許,冥冥之中,真的有神明在譜寫著那個無法改變的劇本……

然而,我來到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對劇本的改寫!

也許,只有我,才是那個能夠改寫結局的人!

孫翊又想起父親出征那天,當自己看到二哥拿出的馬蹄鐵時,腦海中閃過的那個瘋狂念頭。

雖然有些冒險,但只要能讓他們相信自己所說的話,這便確實是最有可能改變歷史的辦法!

當然,不到無計可施、萬不得已的情況,孫翊並不打算那樣做。

如果真是命運要讓我改變歷史,那我就不能繞過它,必須要從正面將它擊倒!

歷史上的孫堅是在初平二年的襄陽之戰中中伏而死,距現在還有四年!

現在開始的話,還不晚!

首先要做的,是理清自己的思路。

歷史上的孫堅之死,直接原因是攻打襄陽時大意輕敵,單馬行硯山而中伏身亡;

而孫堅之所以會攻打襄陽,則是由于劉表與袁紹連接,袁術為對抗袁紹所以才派遣孫堅攻打劉表;

而劉表之所以能成為荊州刺史,則是因為孫堅在北上討伐董卓的途中殺掉了荊州刺史王叡……

歷史像一條鎖鏈,一環扣一環,孫翊相信,只要自己打開了其中一環,整個鎖鏈原有的結構便會瞬間瓦解,歷史也將被徹底改寫!

那麼,就從已知的最近一步開始做起吧。

只要不讓父親殺掉王叡,後面的一切就都不會再發生了!

道理很簡單,真要去做卻不是一般的困難。

要想影響父親的決定,就必須得守在他的身邊,否則照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速度,恐怕還沒等自己勸阻,王叡都已經完成重新投胎了。而要在那個時候跟在父親身邊又談何容易?歷史上的王叡之死就發生在明年冬天,那個時候自己不過是個五歲孩童,平日里連武藝都不準學習,哪里會被他帶在軍中?要知道,即使是已經十來歲的孫策,想要隨軍,也都是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求得他的同意的。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即使自己能夠隨軍,在父親的眼中也不過是個懵懂孩童,在生殺予奪這樣的大事面前,自己所說的話他能信嗎?

孫翊晃了晃腦袋,覺得自己的頭有點暈。

先不去想那麼復雜了,總之,現在首要的目標是要在孫堅北上討董之前得到隨他一起出征的允許。

等到孫堅平定了區星叛亂,孫家應該就會舉家遷往長沙和他會和,那時候便是自己的機會,而現在,正是為了這個機會做準備的時候!

孫翊知道,自己不需要去想該怎麼做,只需要向已經做到的那個人看齊就行了。

其實大哥孫策之所以能得到隨軍出征的允許並非偶然,現在的他雖然只有十三歲,但健壯的體格已經和十六七歲的少年相差無幾,一身非凡的武藝更是連父親軍中的那幫熊虎之將也個個贊不絕口,自己和他比起來差了不是一星半點,不過孫翊還是決定一試,因為就現在來看,這或許是唯一的辦法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