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高之所以在趙二口中那麼特殊,yu言又止,又讓鄭掌櫃在要拍馬屁的對象面前不發一言,原因無他,這高確如趙二所言很是特殊!
高生于普通農戶人家,母親孀居多年,只有高這一個兒子在身邊。
多年來,這高從小便是被培養著一心考取功名,悉心栽培,高也不負眾望院試告捷,有了秀才之身!
然而,之後的鄉試,屢試不中,從十五歲開始中了秀才,到如今二十五六歲,十年時間,高在功名之路上一無所獲,漸漸的心灰意懶,當初那股上進之心蕩然無存,壓根另一個趙雲中二世。
只不過境遇不同,兩人的遭遇也截然不同。
之後便在七里鎮傳出,這高乃是秀林峰上元音寺方丈千海禪師之子。
至于此事真假沒有人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這千海禪師對高以及他母親譚氏,極盡照顧,儼然不顧自己出家人之身,大有佛在心中住,我自巋然不動的境界。
高便憑借著千海禪師在七里鎮周邊的名望,漸漸的走出功名無望的yin影,卻放縱出另一個自己,為所yu為,欺霸鄉里之事沒少干,眾鄉民礙于千海禪師威望,對這高只是一再容忍,或者離得遠遠的,盡量不去招惹他!
趙二話到此處,也就不得不提這秀林峰以及元音寺、千海禪師了!
據千陽縣志,這秀林峰乃是源于唐朝本地有名的官至宰相的讀書人,致仕之後榮歸故里,偶然登上秀林峰,觀其景s 不凡,氣象萬千,取木秀于林之意,曰秀林峰!
至宋代,便有文廟建于其上,是本地以及周邊求取功名的士子,在開考之前的必去之處,上香祈福,在孔老夫子面前虔誠叩拜,只求有朝一ri登科而歸!
至其後上百年間,千陽縣果真出了不下數十位名臣士子,一時間秀林峰文廟名聲大振,幾乎被夸耀的神乎其神,似乎不用研習四書五經,只要在這文廟里叩拜了孔老夫子,不說能早ri高中,至少心中也很有底了!
而這元音寺,什麼時候興盛?什麼時候香客絡繹不絕,幾乎要和山上的文廟並駕齊驅?完全無從可考,也沒有人去費那心思,靈驗即可!
要說這元音寺後來如此興盛著名,不得不提的一個人物便是這千海禪師!
千海禪師,年齡四十多歲,不算太老;原是本地人士,二十多年前,不知為何,遁入空門,去了秀林峰上近乎破敗的元音寺。
二十多年來在千海禪師的jing心運作之下,元音寺香火鼎盛,聲名遠播,在相關的傳聞里被傳得神乎其神,什麼婚喪嫁娶,什麼大病小病,什麼前途運勢,風水算命,這千海禪師幾乎無所不能。
幾十年的累計,元音寺能有今天的盛況就不那麼令人意外了!
而在這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便是千海禪師成名三件事。
其一,二十多年前,這千海禪師剛在元音寺出家幾個月,便遇上了在整個千陽縣都橫行無忌瘟疫,一時間死人過千,官府束手無策,請了多名所謂的神醫、名醫、皆難湊效,萬般無奈之下,官府只好將所有可能染上瘟疫之人全部隔離,或者盡數活埋,以達到控制瘟疫的目的。
然而,此舉不僅沒有遏制住瘟疫反而讓瘟疫繼續擴大,並且處在極度恐慌中的民眾,在瘟疫與官府隨時埋人的雙重壓力下,終于爆發了,數萬民眾圍攻縣衙,事態幾乎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地方上出了民變,此事可大可小,上級官員,乃至朝中大佬也無可奈何,在強行鎮壓和任瘟疫擴散這兩者之間實在不好做決定!
然而,時間不等人,在朝廷還沒有做出反應的時候,千陽縣、青州府、乃至浙江布政使司數十封奏折還在朝中被激烈爭吵的時候,千海禪師橫空出世!
千海禪師,推出了一種中草藥熬制的湯藥,迅速能讓感染瘟疫者恢復健康;不到一天的時間里,元音寺應者雲集,元音寺來者不拒,將每一個進來的感染瘟疫的人全都jing心照顧,直到健康離開!
憑著這種湯藥,千海禪師在整個千陽縣名聲大振,從此便奠定了千海禪師在眾人心中神一般的地位!
其二,據傳說,千海禪師已經榮登仙界,每過幾年,這千海禪師便會在元音寺搞一出「登仙」的儀式!
彼時,設有禪壇祭台、不論誰都可以進入寺中朝拜,那些老和尚則打坐念經!
千海禪師,一身袈裟,在眾人虔誠的目光中,盤膝而坐的身體,徐徐上升,而後金光大盛,耀眼奪目,周圍那些目瞪口呆的香眾便齊聲高呼「佛祖顯靈」了。
本來,李慕對此事付之一笑,壓根就不相信這些東西,但是趙二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這是自己親眼所見,並且見過不止一次!
趙二沒必要用這種事開玩笑,或者來忽悠李慕,這倒讓李慕有了點興趣,哪天他倒要去看看這千海禪師到底是何來頭?
其三,也是三年前才發生的事千陽大旱,連續一個月沒有半點雨水。
官府設了祭壇,祭天拜地,也請了無數的所謂的大師,佛道兩教各路jing英,設壇求雨,最後的結果便是一無所獲,龍王沒有打噴氣,全縣的農作物卻到了要絕收的地步!
這一次依然是千海禪師挺身而出,設祭壇求雨,連續三天在祭壇上米水未進,只是盤膝而坐,誦經念佛。
到了第四ri,天s 未變,狂風驟起,烏雲低垂,大雨傾盆而下,千海禪師卻是暈倒在祭壇上!
經此一事,千海禪師聲望早已達到在千陽縣無人可以匹敵的地步,就算是在整個江南各個著名寺院的高僧大德,也難望其項背。
元音寺也趁勢在整個南方,被神乎其神的傳送!
如果李慕是這個時代的人,听了這些話想必也回頂禮膜拜到五體投地的地步,然而他是二十一世紀的人,听了這些話就像是在听著一個笑話那般。
至此,李慕算是明白了,老子有如此地位,高這個當兒子的就算是私生子,千海禪師也有著世俗與出家之間的門檻,以及佛教本身的清規戒律,有上邊三件事作為基礎,篤信千海禪師幾乎到了瘋狂地步的七里鎮民眾,當然可以容忍這些看來只在傳言中發生的事;
況且誰也沒看見這千海禪師與高母子見面或者逾越了佛教的清規戒律,一切只是猜想之中,眾人便當是耳旁風了,更重要的是,七里鎮、千陽縣還需要千海禪師這麼一位神明一般的人物去普照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