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來的太監連忙勸告容太妃,「公主出了事,皇上還在。」有什麼天不佑樓蘭的,這種話可不能說出口,哪怕是太妃,就是容太妃也不能。
容太妃看得深遠,「公主就是皇上的命根子,公主沒了,皇上還好得了?我們樓蘭非得因此發生重大變革不可,萬一再被外敵利用,他們認為有可乘之機——」後果不堪設想。她的聲音壓得越來越低。
「太妃,皇上有可能想不開,還有理政王爺和和禮王爺呢。」在治理樓蘭的國家大事上,大家一向沒見柯東洛起多少作用,都是柯涅和和柯達珈在執掌大權,這種話自然沒有人直接說出口,特別是當容太妃的面。
「正是因為有他倆,才亂呢。」對于這三個表弟,容太妃一直在宮中這麼多年,她是看著他們三個人長大**,一直走到現在的,她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柯達珈與柯涅和才是勁敵,柯達珈若要登基坐殿,柯涅和為遵先帝遺詔、保住柯東洛的皇位,兄弟倆遭遇,二人必定有一場曠日持久的殊死搏斗,致死方休,雙方會盡最大努力,全面調集各自的力量,使樓蘭陷入內戰中。
返回太妃宮,容太妃當庭跪倒在地,虔誠地祈禱,「蒼天有眼,神明在上,樓蘭國平穩、興盛多年,樓蘭子民都盼望安定的日子能夠一直過下去,看在天下蒼生的份上,佑我樓蘭永固,公主平安,皇上無恙。」
祈禱能起多大作用?
容太妃又站起身,義正辭嚴地問︰「皇上和兩位王都出去,朝廷、國家的大事小情,有由誰來處理,這個他們有安排嗎?」
「理政王爺把朝政暫時交給海牙海宰相、尼真尼太傅與方書化方大人,由他們三人代理,遇事不決多多和其他朝臣協商。禮王爺沒有提出異議。」大家仔細打听過,容太妃的人很多都知道,容太妃雖然不參與朝政,不提出政見,但是國家大事,甚至是皇宮中的小事,她了如指掌,正是來自于他們的這些確切情報。
「莫非安排海宰相他們在偏殿議政、理政?」金殿上容太妃已經去過,空無一人,沒有見到任何朝臣,偏殿倒是有人影晃動,她才有此一問。
「是吧。」偏殿無疑是最合適的,既以示隆重,又彰顯與柯東洛和柯涅和自然有很大不同,是要接受朝臣和全樓蘭監督的。代理朝政的所在,人們其實沒有了解到,所以只能語意含糊,是順容太妃的問話予以正面回答。
「去看看。」容太妃要找尼真問清楚,他應該了解實情。
海牙、尼真、還有方書化三個人果然就在偏殿,海牙和尼真正在看奏折,方書化持筆,他要兩個人對奏折的批復譽寫準確、清楚,當然也有權參與意見,最後再按需把回文文書命人以海牙和尼真的名義回復。
三個人太認真,心思全部在奏折上,不敢有絲毫馬虎和懈怠。容太妃腳步快,又悄無聲息,直到她走進偏殿,開口說了話,三個人這才注意到,「海宰相也在?尼真,公主的事,是真的?皇上趕過去出事的那邊?」她問得十分直接,無暇拖泥帶水耽誤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