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020章哈佛大學

在大宋辦學就是好,王木木沒用50萬注冊資金、王木木沒搞500平教育用地、王木木沒找名人老爺當主辦人、王木木也沒被學歷職稱審核,王木木辦了,大家來了,感覺好了,市場認可了,就可以了。

昨晚一回家,王木木就讓王老吉準備好一百套男裝、一百套女裝,準備好二百套被褥,準備好二百套文化用品,準備好二百套洗漱用具。但是,今天一早,開門,男男女女的小叫花子擠滿了門口,而不遠處另有一小群人、一小群人,都有一、二個老者帶著,顯見,那些應是由組織送來的孤兒,年齡大都在4~10歲間,女生為主。而霸著門口的那些小乞丐應是听說這里有溫飽、有房住、有書念,而聞風而來的。王木木估計那些畏畏懼懼被擠在一旁的孤兒有二百多,比沈括說的略多。而那些小乞丐反客為主,約有六百多人,而且年齡大都在8~18歲間,男生為主。

王木木叫來了辦事能干的鐘家兄妹、叫來了文字能力較強的滴答、小桃,當然,內外宅王、施兩主事當仁不讓,王木木自己首當其沖,開工了。

王木木先把6人聚一起,關照了他們不少話,6人听得饒有興味。接著,除了做記錄的滴答和小桃坐在登記台後,鐘家兄妹一旁候命,王、施二主事爬上高高的理工院院牆,趴在牆上往外看風景。

王木木站在台階上,大聲說道︰「小朋友們,大家好,我叫王木木,今天這里義學招生,我們供食宿,讀書不收費,但違規、留級要開除,好了,大家不要擠,大家都有機會,我們是招學生,我們不是福利院,請排隊依次入內登記、面試。」

門口一人高馬大的小乞丐把住門,說︰「我第一個,讓我先進去。」

王木木攔住了他,說︰「慢,我問你,你知道這里是干嗎的?」

小乞丐︰「我是來求溫飽,也是來讀書的。而且前一陣子理工院很有名,我們也想進去看看。」

王木木︰「那我先教你四個字︰尊老愛幼。你看那邊有老人,被你們擠一邊去了;你看那邊的小孩子,沒你們大,也被擠一邊去了。你不覺得應該謙讓一下嗎?」

小乞丐︰「那些老人又不是來讀書的,湊什麼熱鬧;至于那些小孩,他們是小孩,我也是小孩,大家都是小孩,謙什麼謙、讓什麼讓?」

王木木︰「你這百家飯吃了多少年了?」

小乞丐︰「從有記憶起,就這樣了。」

王木木︰「那你也算是這小江湖上的老人了。」

小乞丐︰「當然,不少人叫我小爺。小爺也是爺,小孩子能做爺嗎?」

王木木︰「既然你是小爺、你是老人,那我們這里只招小孩,所以,謝謝你了,謝謝你來捧場,但這門,不能過。」

小乞丐︰「你這人怎麼這樣說話,你下套子,你——」

王木木︰「不服氣?那再給你一次機會,有道小題目,回答出來,過;回答不出來,就只能謝謝了。好,你听著,請問︰什麼事,天不知地知,別人不知自己知?」

小乞丐︰「這——,什麼事啊——」

王木木︰「一邊涼快去吧,什麼時候想出來了,再過來找我。」

小乞丐敗了,只能轉移陣地,先靠邊了。

王木木要滴答和小桃一一登記每人的姓名、年齡、出身、籍貫,父母怎麼了,有無親人等。有無熟人擔保或介紹。王木木則在一旁觀察。

王木木沒想到會有這麼多小孩來,反正現在自己也不差錢,看看這些孩子真可憐,趕緊的叫廚房里蒸些饅頭出來,自己當年也有挨餓的經歷,先一人發一個饅頭吧。

凡乖乖地排隊的,鐘石花都發一饅頭,一下子,秩序大好了。王木木讓那些有組織的小孩先辦手續,這些孩子大都是父母因各種原因沒了,村里的鄉親良心好,百家飯、百家衣的混著,現在有如此好機會,村長、里正的就送來了。王木木想,這大概可以稱為保送生了。那麼,其余的就稱為社會生吧。

保送生的登記工作很順利,因有村、里作證,無需甄別,只要不是痴呆,無明顯疾病,就收了。王木木知道,自己是一小民、一賤民,不是救世主,現實點,不能去張冠李戴的替代政府人道主義層面上的責任、也別越俎代庖去盡收稅人應對納稅人所盡的義務。我這樣做,已經很好了,無愧于天地了。

王木木發現一社會生,男生,十六、七歲,領取了饅頭後不象一般人馬上大口吞食,而是跟前後人打了個招呼,離開了隊伍跑到遠處一牆角,那里,有一八、九歲的女孩靠坐在牆腳,看上去情況不妙,奄奄一息了。男孩嚼爛了饅頭喂她,可是,好像喂不大進去了。良久,男孩回頭看了下長長的隊伍,有些不含,有些無奈,輕輕地抱起女孩,一拐一拐的離開了。

王木木發現那男孩有腿傷,應是骨折了,王木木悄悄的跟了上去。兩孩子艱難地挪到了巷外河旁的石駁岸上,對視了會,抱在一起,閉上了眼,悄無聲息,眼淚直流,俯軀,就要向河道里滾去了。

王木木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前世,他也曾走投無路,也曾輕生,個中的辛酸、悲苦,唯有自知。王木木喜歡上這兩個孩子了,是那種有骨氣、重情義的種,應該不是一般人家出來的,看樣子是有點故事的。王木木熱淚盈眶,趕緊過去拉住了,說︰「孩子,干嗎吶,勇敢些,活下去,相信我,跟我走吧」。

男孩對這突如其來的救援很意外,驚訝之余,臉上閃現了一縷喜色,但馬上又灰暗了下去,他知道這個人應該是義學的頭頭,他猶豫了下,撩起了女孩的左手衣袖,王木木見女孩傷痕累累,而且左小臂明顯是骨折錯位了,意思是說他們倆不行了,你就別麻煩了。王木木心痛死了,一話不說,平托起了女孩,再叫男孩趴在自己背上,男孩不肯,王木木說︰「我現在就是你們的老師了,你不听老師的話?你不想進學堂了?」

王木木回去後,把兩孩子平放在板床上,檢查了一下,兩人全身多處開裂傷,擦傷和青紫無數;兩人各有一骨折且已移位;兩人沒其它器質性疾病;人很虛弱,那是餓的,不過女孩還有點發燒。

王木木讓鐘石花過來幫忙,給兩孩子先簡單擦洗一番,給了點粥,煎了兩個蛋,還加了兩只雞腿。

王木木看著這兩孩子,明顯的是餓壞了,應該是二、三天沒正常進食了;但又好像有點不好意思,克制住自己別狼吞虎咽,還裝出點斯文。

看著兩孩子體能有所恢復,王木木很嚴肅地說︰「孩子,緩過氣來了是吧,那好,我要談正事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正事。你二位都骨折了,並已錯位,如果不糾正,一輩子只能病肢廢腿了,一個瘸子,一個拐手,廢人二個了,我可以幫你們,但要治好,必先重新拗開再對接,很痛很痛,能忍嗎。」

男孩掙扎著要下床,王木木不讓,說︰「干嗎呀,躺好,別亂動,你越動,我越難治。」

男孩見狀,就在床上對著王木木跪下,說︰「恩公活命大恩已難回報,如何敢再耗費恩公的醫藥財物,小輩愧不敢當。」

王木木笑了︰「年紀小小,酸腐得可以。那好,不怕痛,就忍著,要報答我,很好,最大的報答就是給我好好的活下來,要活得有價值,要活得精彩,要活出個範兒來,讓老師光彩,讓老師為有你而驕傲。」

王木木把宇文柔奴也叫了來,還帶了阿斯匹林和一些中藥材來,兩人合作,整骨、上夾板、打石膏、處理傷口忙了整整一個時辰。

兩小孩痛得汗直流、臉發白、人顫抖,但是,就是不吭一聲,死咬著王木木給的布團。讓王木木、讓宇文柔奴、讓隨後過來的長公主,感動不已、佩服不已。

王木木讓宇文柔奴好好照顧下這兩小孩。自己還得忙前面的事吶。

前門,人員登記已近尾聲。王老吉見王木木來了,滿頭大汗地說︰「哎呦,阿彌陀佛,你可來了,原定最多收200人,好,現在近千人了,你沒看見?人還在趕過來吶。」

王木木想了想,說︰「這樣吧,等一下,你們扛一桶粥放在門外,要一眼就能看出這些粥不夠一半人喝的;你們拿100副碗筷;你們再拿900個饅頭。好,然後跟這些社會生說,中飯我們請客了,全在這里了,每人一碗粥,一個饅頭。不過,因為碗筷不多,只有100副,循環使用,所以,現在這樣,要想先喝粥後領饅頭的人排左邊;要想先領饅頭後喝粥的人排右邊;隨便的人排中間。哈哈,王老吉,考你們一下,猜猜,那個一開門就跟我干的小乞丐,以後我們稱他為李剛吧,李剛會排哪一隊?」

王老吉想︰嘿,又損我,我又不是乞丐,我怎麼會知道乞丐們會怎麼想啊。

王木木見眾人沒頭緒,就說︰「一開始,聰明的人都擠左邊了,想,先把粥喝了,反正饅頭有的是。你們要注意了,那些沒反應的人,應該不夠聰明,或是不屑爭食,一般來說,他們應該出局了,但可以先放一邊。我們先這樣稱呼他們吧,沖過去排隊的人叫激動派,無動于衷的人叫不動派。好,注意,第二階段開始了,左邊的人發現這邊人太多,後面的人根本不可能喝到粥,于是有些人想插隊,擠到前面去,我們稱這些人叫反動派;但是也有些人覺得反正粥喝不上,先把饅頭拿到手吧,就去了右邊,我們稱這些人為保守派;當然有些人想不清楚,或是無所謂,就排中間了,我們稱他們為中間派吧。好,第三階段了,有些人發現饅頭也不是一定每人都能拿到的,于是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激動派中有人更激動,想進前一百名,想趕緊喝了再去搶饅頭,只有100只碗,不能喝第二輪的粥。我們稱其為增壓派。第二種是,中間派覺得不要太無爭了,別兩樣都得不到,所以,排右邊了,我們稱其為改革派。中間派中剩下來的人稱「」。那些一直意志不堅定轉來轉去的人稱「混動派」。好了,我們據此,大概可以看出這些孩子的性情和優缺點了。」

這時,細心的施祿客過來跟王木木講︰「有一幫子小孩,男女都有,約三、四十人,他們都听其中一個小叫化安排,一些人做左派,一些人做右派,進退有序,游刃有余,沒任何抵觸行為,總是順勢而為」。

王木木說︰「注意這幫子人,且叫他甘地吧」。

這時滴答過來,指了指一群小乞丐,約有三十個,男少女多,跟王木木說︰「先生,啞巴收不收?他們登記時一話不說,用手比劃著,不過會自己寫名字,不說話。」

「啞巴?這些人是啞巴?」王木木有些不相信,因為王木木記得自己一早開門講話時,看得出,應該每個人都在認真听,啞巴連聾子,既然沒聾子,又怎麼會有啞巴?

那些人看見王木木等人在注視著他們,有些緊張,幾個女孩子似乎更怕一些,躲到男生後面去了。王木木笑了,看那些女孩子的小步走路,露餡了。王木木走了過去,就笑著說︰「鞋帶先壞?褲里一起壞?」(我,你好)

王老吉在一旁想︰這些窮叫化,上下沒一件象樣的衣服,什麼鞋帶先壞?褲里一起壞?一定是統統的壞了壞了的。

「啞巴」們有驚喜的、有警惕的、有不解的。

王木木再次確認一下︰「伊拉下伊馬賽(歡迎光臨)」

一個「啞巴」男孩先鎮定一下,接著向王木木深深地打了個躬,說︰「喝吸馬嘛吸大浴儂吸喝哦難喝一吸馬水(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王老吉想︰什麼亂七八糟的,要吸洗馬的水,哎喲,理工院沒馬,哪來的馬水。

王木木笑著說︰「都系爸死媽死的」(別客氣)。

王老吉明白了︰可憐啊,都是沒爸沒媽的孤兒啊。

「啞巴」男孩指指自己,指指理工院︰「哭了痰噎痰鎖卡?」(這樣可以嗎?)

王老吉不解︰你剛才哭了?痰噎住你了?痰卡住你了?

王木木笑著說︰「媽的媽她都死」(沒什麼,沒什麼)

王老吉也傷心︰外婆也死了。

「啞巴」男孩又深深地打了個躬,說︰「屋里鴿多格殺一馬死」(謝謝)。

王老吉有點氣︰這個臭啞巴,胡說什麼,我們一只鴿都沒養,哪來鴿多。還有,這臭啞巴跟馬有仇,一定要格殺一只馬?

王木木想,目的已達到,別出洋相了,就趕緊指了指自己說︰「你烘閣壞木是快死,苦透敗家壞那死馬死蝦藥殺死,苦透敗家難都卡蝦難死馬叔」(日語難的說不上來,簡單的還能對付幾句)。

王老吉醒悟了︰喔,原來這個臭啞巴闖禍了,玩火,把閣樓的木板燒了,人家馬上要他死,後來不知怎麼的弄了點藥把人家的蝦啊、馬啊都藥死了,連馬的叔叔也遭難藥死了。嗯?不對啊,馬的叔叔不還是馬啊,嘿,誑我,我老吉腦筋急轉彎可不是蓋的。

王木木轉了腔調︰「你能說漢語嗎?」

「啞巴」男孩又深深地打了個躬,說︰「漢語難的說不上來,簡單的還能對付幾句。」

王木木笑了,六月債,還得快,你的,狡滑狡滑的,說︰「好好遵守我們的規矩,這幾天先把漢語練練。」

「啞巴」男孩揮了下手,全體「啞巴」都向王木木跪下了,齊聲說道︰「快來喝啦我的娃你那里馬死」(今後請多關照)

王老吉嘆氣︰喝就喝吧,我們的粥可跟活馬死馬沒什麼關系啊。

王木木突然注意到,其中似乎有幾個女孩音不和諧,似乎是︰「擦兒不大卡米大」(多多關照),這是韓語哎,難道這些日本流浪兒中還有韓國小孩?王木木豎起耳朵留意了。

「啞巴」們齊齊的跪著瞌了三個響頭︰ , , 的,大聲叫道︰「鴨里牙多!鴨里牙多!」(謝謝)。

王老吉搞不懂︰鴨嘴里有牙?還多?

王木木確認了,果然,其中混有︰「卡目沙米大」(謝謝)。

王木木不習慣被人這樣拜著,馬上搖了搖手,又攥緊了拳頭,說︰「哭了媽爹」(到此為止)、「講爸理」(加油)。

王老吉想︰是啊,人死不能復生,哭了媽爹後,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老師是該來講講爸的理了。

王木木看了看縮在這群小孩後面的幾個小女生,想了想,加了一句︰「古那」(結束)、「啊雜」(努力)。

「啞巴」們很興奮,抱著、跳著、笑著,嚷嚷道︰「油疙瘩!」(太好啦!)

王老吉想︰這些臭「啞巴」,得寸進尺了,有粥不夠,還要油面疙瘩,唉,人心不足啊。

王木木注意到了,「油疙瘩!」中有輕輕的︰「湊撕麼呢達湊啊幼」(好了)

……

小滴答瞪大了眼楮問王木木︰「先生,你還會治啞巴?」

王木木笑而不答,其實剛才腦神經七上八下的已經打了一架了。這些人的十七、八代子孫會來殺我族人,但,常言道,不孝有三,能怪那些殺人犯的十七、八代的祖宗嗎。何況,說不準,這些人還是反戰同盟的祖宗吶。王木木覺得,世界上只有好人和壞人之分、只有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分、只有剝削者和被剝削者之分、只有忽悠者和被忽悠者之分、只有營銷者和被營銷者之分。不論地域、不論民族、不論性別、不論老幼。

王木木放眼世界後,覺得自己更包容些吧,就對老吉和滴答等說︰「這些孩子都收了吧,只是注一下,他們都是什麼「派」的,有什麼情況也注寫在登記表中吧。」

王木木本來想招一二百個學生,一方面想培養一些親信,另一方面內心深處自己幼年形同流浪的經歷是一永恆的痛,我現在有點錢了,救人了,也是撫慰自己。沒想到,理想很骨感,現實太豐滿,大量供應,來了一千多人,今天不收攤,明天還會有。王木木覺得搞大了,那就大搞吧,調整一下辦學思路,在這封建社會,還得小心行船。在征得了長公主的同意後,王木木正式給學校起了個名︰「哈佛大學」。

王木木解釋道︰「我和我妹,都是死而復生,二世為人,深感佛力無邊。所以,人家「哈日」、「哈韓」,我們就「哈佛」了。再說,這個「大學」,就是叫大家來學,並且要好好的學、大大的學,所以,加起來,就叫「哈佛大學」了。

我們「哈佛大學」將設21個院系︰

冶化學院︰教研和實施發展「冶化攻略」。院長王木木,副院長白求恩(白大老板);

機械學院︰教研和實施發展「梅婷恰娜」。院長王木木,副院長白求恩;

醫學院︰在「哈佛大學」附屬醫學院中︰醫中學,學中醫;眼前任務︰開發和推廣新藥;為軍醫輸送醫官。院長王木木,副院長宇文柔奴;

表演系︰設聲樂課、器樂課、舞蹈課、主持課,並有開發和制作樂器的任務。系主任宇文柔奴;

美術學院︰不但要繼承和發展傳統的書畫,還要推廣新書畫種類。更新奇的要發展應用美術,如︰廣告設計、庭院設計、會展設計、工程制圖、水文勘察、地圖測繪等。院長王木木,副院長陳師道;

新聞和文學學院︰要創辦一報紙和一雜志,目前正在籌辦中。院長李廌;

經濟學院︰先開會計專業,後面還有金融專業、期貨專業、保險專業、股票專業等。院長王木木,副院長秦觀;

商學院︰了解、開發、制造、交流各式商品,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好大物流。院長王木木,副院長白求恩;

光電學院︰為大宋提前進ru電氣化獨領**。院長王木木,副院長沈博毅;

紡織和服裝學院︰開發新服裝材料、新服裝款式和新制作工藝和新制作機械。院長王木木,副院長宇文柔奴;

農學院︰發展農業生產,土、肥、水、種、密、保、管、工,消滅饑餓,支持工商,特別要引進新物種和提高產量和質量。院長王木木,副院長沈清直;

外交學院︰積聚外語人才、外交人才,加強國際關系的研究和發展預案。院長王木木;

建築學院︰建築,包括︰土木、路橋、市政、工業安裝等。院長王木木,副院長李誡;

船舶與海港航運學院︰包括船舶制造、使用、維保;包括海港、碼頭、海岸線、海島的攻守;包括國際航運等。院長王木木,副院長曾孝廣;

軍事學院(含︰炮兵學院︰步兵學院︰騎兵學院︰海軍學院︰特種兵學院)︰專門訓練和培養相關的一線的中低級軍官人才、科技型的軍事人才、新理念的軍事人才等。院長王木木,副院長郭逵;

神學院︰「哈佛」,當然要有神學院了,不過,暫時沒有開班,據王木木說,這些孩子悟性未到,有待等待。院長王木木,副院長道潛;

技工學院︰這里是培訓學徒工的。院長王木木,副院長白求恩。

另設基礎部,有數、理、化、文四教研組,直屬總部。

王木木現在基本上每個院系開一個班,48人的標準班。去掉暫停的神學院,共消耗學生912人。還余近200人,就進技工學院吧,不作系統教育,教其一技之長,去海島干活,當然同樣溫飽是最低的保證。

王木木將學校框架、辦學理念等形成文字,然後準備以長公主的名義一一去拜訪早已心儀的大佬們。

一是王安石,王相現在,其子王雱病故,自己熙寧九年(1076年)第二次辭去宰相職務,閑居江寧府(現南京)。現在是1080年,按史載,他還能活6年,憤「亦罷至此乎!」,郁然病逝。王木木想,大才啊,別糟塌了。

一是富弼,聰明睿智的洛陽才子,1004年生,現在也已76歲了。因反對王安石變法,現退居洛陽了,你老辛苦了。好在你老聆听過梁祝、欣賞過杜鵑、參與過對對。來吧,玩一把吧。

一是秦觀,1049年生,現31歲,「蘇門四學士」之一。秦觀現在未仕,在故鄉高郵居家耕讀,為科舉做準備,他已經承受了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的第一次科舉試的落第。明年,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秦觀將第二次應試,但仍名落孫山。他要在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參加自己的第三次科舉考試,才終于考取進士,踏上了屢遭挫折的十年仕宦之途。所以,現在空著吶,這個大才子,邀一下吧,打個時間差。

一是陳師道,「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1053年生,現27歲。他要到元祐初年(1085年)蘇軾等薦其文行,遂入仕。陳師道家貧,迫于生計,妻女皆在岳父家就食;也曾有好好的就業機會「因其布衣而未果」。陳師道又好佛,喜與僧人、居士往來,他寫了很多與佛有關的塔銘、墓表等文。「哈佛大學」當然要想到他這個又有閑、又有才、又哈佛的窮人了。

一是李廌,「蘇門六君子」之一。1059年生,現21歲。6歲而孤,發奮自學。以文「萬人敵」。一生絕意仕進,今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人才也,且可以長期簽約,不象前二者,過五年,要當官去了。所以,王木木喜歡,心中認定他是自己新聞系的骨干、報刊的主編了。

一是李誡,中國古代土木建築家、《營造法式》一書的編纂者。1035年生,現年45歲,鄭州管城縣(今河南新鄭)人。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李誡任官郊社齋郎,後任曹州濟陰(今山東省渮澤縣)縣尉。做官還要等五年,現在在家閑著,就來我這兒吧。

一是曾孝廣,為曾公亮從子,曾孝寬弟,中國古代治水專家,著名水丞。1040年生,現40歲。元豐末年(1085年)被命為北部都水丞。現在待業,我院虛位以待。

一是道潛,北宋著名的詩僧。1043年生。現年37歲。近因烏台詩案,被勒令還俗,「宅」在家里。那好,青歌大賽時我們已經認識了,別頂牛了,為了全世界勞苦大眾,師父,你就從了小僧,皈依了哈佛吧。

一是郭逵,北宋政治家,軍事家。1022年生,現年58歲。熙寧九年(1076)正月,與交阯李乾德戰,李無路可走時奉表請降。但郭逵的30萬大軍,因冒熱進ru瘴癘地,傷亡逾半,軍糧也盡,一水之隔不能進,乃班師。被貶左衛將軍,西京安置,閑居了。此人雖有閑職,長公主出面,小菜一碟,王木木終于可以有軍事人才了。

當然,還有沈家兩公子︰沈博毅和沈清直。

外聘師資,10人,基本如此,其余的,自己一人干了。一個人干,是不是太累了,沒關系,王木木就是喜歡享受累死、笑醒的感覺。

另︰

大學校長,長公主,不管你答不答應,吃定了;

督導︰富弼,富相你老幫個忙吧,發揮些余熱吧;

大學副校長︰王木木,當仁不讓;

教導總長︰王安石,國相不當當校相,來不來;

學生處處長︰沈張氏(沈括夫人),治病工作兩不誤︰工作中治病,治病中工作,療效顯著;

後勤處處長︰白順(白二老板),感謝你,默默奉獻的園丁;

……

最後,找段校歌吧,我 是杭州人,現成的,文抄了︰

……

大不自多海納江河惟學無際際于天地

形上謂道兮形下謂器禮主別異兮樂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爾听斯聰

國有成均在浙之濱昔言求是實啟爾求真

習坎示教始見經綸無曰已是無曰遂真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何以新之開物前民

嗟爾髦士尚其有聞

念哉典學思睿觀通有文有質有農有工

兼總條貫知至知終成章乃達若金之在熔

尚亨于野無吝于宗樹我邦國天下來同

……

王木木想,這些文字,小朋友們大概搞不大懂,那就翻成白話吧︰

大海浩瀚而不自滿,所以能容納千江萬河。

大學學問廣闊無際,延伸到整個宇宙天地。

超越形體的稱為道,有具體形貌的稱為器。

禮制區別人們差異,音樂使民眾和諧相處。

明白它們的統一關系,就會更加聰慧明智。

有一所國立大學,在中國東南的浙水之濱。

它以求是為宗旨,其實就是啟迪大家求真。

學校教育循序漸進,方能培育出治國才俊。

莫言已把握事物本質,更莫言已窮盡真理。

沒有變革不需因襲,沒有舊事物不需更新。

怎樣改革創新?探究事物,做大眾的先導。

諸位年輕的英才,應當明了這些重要道理。

要專注于學業,力求思想深刻、識解通明。

我們有人文、科學、農業、技術多種學科。

要融會貫通,掌握知識的源流和實踐運用。

日後成才成功,猶如真金經過熔爐的冶煉。

要胸襟寬廣,不偏守門戶之見、宗派之私。

努力振興祖國,使世界各國人民和諧共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